人口问题论文-绿州楼兰古城迅速消失现象的思考——试说毁于异常特大的沙尘暴气候 .doc
《人口问题论文-绿州楼兰古城迅速消失现象的思考——试说毁于异常特大的沙尘暴气候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口问题论文-绿州楼兰古城迅速消失现象的思考——试说毁于异常特大的沙尘暴气候 .doc(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人口问题论文 -绿州楼兰古城迅速消失现象的思考 试说毁于异常特大的沙尘暴气候 982222,北纬 4029 35。即今新疆塔里木盆地,塔克拉马干沙漠东部,罗布泊建于秦汉,消失于 4 世纪中期,也有认为湮没在 5 世纪。中外考古学家,探险家经一个世纪的探查,已初步查明古城面积约 10 万平方米,城南北、东西各长 300米,城内有街巷、官署、寺庙、居民住宅等建筑,是两汉通西域丝绸之路上的军事、政治、经济、文化重镇,汉晋都在这里驻兵屯田,设置行政长官。这么一座绿洲古城为什 么在短短不到半个世纪中就突然急速消失在茫茫大沙漠中 ?1900年瑞典探险家发现楼兰遗址,轰动世界,对这座沉睡了 15 个世纪的灿
2、烂文明,沟通中外文化经济交流的绿洲古城的突然消失惊诧不已,引来许多考古学家人文学者猎奇、探讨古城消失的原因。一个世纪过去了,众说纷纭,归纳起来大致有三个代表观点:第一,也是最早提出的 自然环境变化说 ;主要论据:冰山退缩导致河流流量减少,土地沙漠化,楼兰废弃。第二, 政治、经济中心转移说 ;主要论据:丝绸之路改道,楼兰失去优势衰败,最终废弃。第三, 人类活动破坏自然和谐说 ;主要论据:人 类在创造高度文明的同时,也以惊人速度创造着沙漠化,楼兰的消失,与世界古文明消失的悲剧一样,因沙漠化的扩大而弃城。第三种观点在 20 世纪末期较盛行,媒体刊物发表文章,对楼兰现象视为人类破坏环境、毁灭古文明的典
3、型,论述了人口增长、过度开发,破坏植被,干旱缺水学术讨论百家争鸣,符合先进文化前进的方向,笔者认为:就共性而言:人类对水资源利用平衡与失调,必导致积水成患或干旱为灾。在绿洲生态环境中过度开发,滥砍滥伐破坏植被,则势必导致干旱加剧,沙漠扩大绿洲消失 。但作为楼兰这样迅速消失的个性问题就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探寻符合实际的科学结论。本文根据最近几年我国沙尘暴的频发,国际对自然灾害研究的新成果,提出 绿洲楼兰古城毁于沙尘暴 新说,就教于专家学者,有待于考古论证。为了说清这个二、楼兰消失过程是渐变还是突变 ? 三、论证楼兰迅速消失是极端特异突害气候 - (一 ) 楼兰古城的兴起与消失,大体可分为 4 个
4、阶段,即起始期,兴起期,鼎盛期,消第一阶段 起始期: 1997 年在楼兰地区发现距今 3800 年古墓沟六座古墓,陪葬品极简陋,仅有一包黄麻,一个草编小篓,篓中有 10 多粒小麦。墓主人都是男性,以麻布裹身,头戴尖顶毡帽,帽上插有羽毛,没有陶器金属等陪葬品和工具。考古学家王炳华认为: 当时生活相当原始、贫困、生产力不高 (1) 1980年春孔雀河尾闾铁板闸,出土一具距今 3380 年保存完好的女尸,也未发现其它陪葬品,说明时间推进了约 500 年,楼兰社会生产力,社会文明没有提高。 2001年 1 月考古工作者重新找到了得而复失达 60 年的小河口墓地,内涵极为丰富,墓葬跨 度由距今 1600
5、 年左右到 4000 年。不论古墓沟墓群,还是小河口墓群都反映出楼兰地区居民起始于距今 4000 第二阶段兴起期:历史上最早出现 楼兰 这个地名是西汉文帝四年 (公元前 176年 )。匈奴王冒顿单于在给文帝信中说,匈奴军队 定楼兰、乌孙、呼揭及旁二十六国 (2)小国,是 居国 还是 行国 以及它的军事、政治地位。过了半个世纪汉武帝建元二年 (公元前 139 年 )汉使张骞出使西域,于元朔三年 (公元前 126 年 )回到长安在向武帝 会报中说到 楼兰、姑师邑有城郭,临盐泽 (3)个绿洲城郭居国、临近水边,虽然 兵弱易击 ,但位置非常重要,影响王朝对西域的开发, 楼兰、姑师当道,苦之 (4)域的
6、要道口楼兰。武帝元封三年 (公元前 108 年 )虏楼兰王,遂破姑师 。其时楼兰是一个小国,介于汉王朝与匈奴王之间,到昭帝元风四年 (公元前 77 年 )汉王朝势力控制了楼兰, 更其国为鄯善国 (5)派遣伊循都尉镇守离城不远的伊循,驻军屯田保护鄯善国政权。从屯田起楼兰进入了兴 起时期,然发展并不快,到元帝时 (公元前 48-33 年 )楼兰在西域几十个国家中仍是一个小国:户口 1570,人口 14100,胜兵 2912 人,职官有辅国候、谷阝胡候、鄯善都尉,击车师都尉,左右且渠、击车师君各 1 人,译长 2(6) 7 国中,户口、人口均排在第 4 位,胜兵人数排在第 3 位。把第三阶段鼎盛期:
7、随着东汉魏晋与西域、中亚交流,丝绸之路畅通无阻,中西文化、贸易往来频繁,楼兰古城亦由兴起逐渐达到鼎盛。 1999 年 12 月在离楼兰 48公里地方,发现一座 魏晋时代古墓彩棺。彩棺集合着东西方文化特征,既绘有代表东方文化象征日、月的 朱雀 、 玄武 ,又覆盖着代表西方文化罗马风格的丝纹栽绒毛毯,死者为男性老年,着棉、绢质地的长袍。小河古墓群中亦发现彩棺,图案以黄、橘红、绿等色,绘有铜钱花卉纹,并以斜线分格。楼兰遗址出土的汉简,亻去卢文简,建筑遗存和汉书、晋书、资治通鉴等文献记录,都证明古城文化、经济在公元一世纪中叶至 4 世纪 30 年代,逐步达到鼎盛,跨度 300楼兰遗址发现的用亻去卢文写
8、的 有年代的简片卖:上书 兹伟大国王上天之子都伽伐色摩那陛下在位十一年七月,诸民远离国境 (7)于公元 321-334 年在位,按此推算 11 年应在公元 332 年,即东晋咸和七年。亻去卢文公元二世纪中叶至四世纪后半叶流行于于阗、鄯善一带,明显接受楼兰语与伊兰系诸语的影响,现在偶见于古佛经中。楼兰遗址中,所发现的亻去卢文简、汉简,其年代记载都止于 4 世纪 30 年代,没有发现明确署有四世纪中叶及其以后的遗存。公元 399 年即东晋安帝隆安三年高僧法显去印度求法,路径楼兰,这里已经是 上无飞鸟,下无走兽,遍 望极目,欲求度处则莫如所拟,唯以死人枯目为标耳 (8) 332-339年之间,时间跨
9、度很短很短,具突变特征。 (二 ) 楼兰古城的消失是突变不是渐变。西汉初年张骞通西域时所见到楼兰经济,是 少田,寄田仰谷旁国 , 民随畜牧逐水草 (9)粮食依赖邻国。公元前 77 年驻军屯田,开始种植粟 (即黍 )、大麦、小麦耐旱作物。经过两个多世纪开发经营到晋初,这里已是 立屯田于膏腴之野,列邮置于要害之地,驰节走驿不绝于时月,商胡贩客日款于塞下 (10)虽然是古人写的,也许会有谥美之嫌。现代人经过考证对古城面貌描绘为:森林(11)兰农业开发经济繁荣,交通繁忙,当政者已看到了保护生态保护森林的重要性,楼兰废墟中发现一份 森林保护法 ,规定:树活着时如将树连根砍断,罚马一匹;(12)(13)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口 问题 论文 楼兰 古城 迅速 消失 现象 思考 试说毁 异常 特大 沙尘暴 气候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