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乐进课堂教学实践与反思(共10页).doc
《器乐进课堂教学实践与反思(共10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器乐进课堂教学实践与反思(共10页).doc(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器乐进课堂教学实践与反思 器乐教学是音乐教学改革创新的重要手段之一,正确引导和合理安排器乐教学内容,是提高学生音乐素质的有效途径。笔者通过三年多的器乐教学实践,总结器乐进课堂的一些作用,如引趣、化难、添彩等。首先教师要选择容易入门的乐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兴趣的引导下促进乐学精神,课堂中努力为学生搭建各种器乐展示平台。使其在实践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激发他们音乐学习的兴趣。其次解决课堂中出现的多种困难,使学生在器乐辅助教学中掌握多种基本技能,如把握音准、稳定节奏、提高识谱能力等。使用具有固定音高的乐器如口风琴等乐器辅助歌唱,口风琴键和键之间的距离使
2、得学生对音高在横向和纵向上有了一定的概念,对把握音准有很大的帮助;打击乐器的辅助可以加强音乐的节奏感,通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基本掌握节奏的长短、强弱,能够更好地稳定节奏;在学习乐器的过程中,从旋律出发,通过实践练习视奏,谱子不需经过其他媒介的转换直映大脑,识谱能力得到很大提高。第三,根据初中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学会器乐演奏可以帮助变声期的学生和没有自信歌唱的学生延续学习音乐的热情,使他们参加音乐活动更积极主动,弥补遗憾;器乐的加入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既增添了课堂的音色色彩,又提高了学生的音乐素养。 新课标指出。器乐演奏对于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音乐的理解、表达和创造力有着
3、十分重要的作用。器乐教学应与唱歌、鉴赏、创造等教学内容密切结合。 2011年笔者参加了在上海举行的全国中小学器乐教学展示与研讨会,在展示课中教师各个身怀绝技,真可谓精彩纷呈。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大多能有板有眼地演奏一件或两件简单的乐器。令笔者受益匪浅,对器乐教学有了全新的认识。这些现象深深地触动和激发了笔者。开始着手于器乐进课堂的教学研究和实践。通过两年的实践和探索。切实感受到合理运用器乐辅助教学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 一、引趣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乐之者,乐之者不如好之者”,充分说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也是音乐学习的根本动力和终身喜爱音乐的必要前提,兴趣的产生受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
4、教学能力等多方面的影响,有时与教具也有着密切的关系。笔者通过课堂教学实践,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1、选择合适乐器,实践中激发兴趣 简单易学的乐器,是音乐课堂中最实用、最受欢迎且最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器具,如口琴、葫芦丝、口风琴、小型的打击乐等。这些乐器价格便宜,携带方便,发音容易。指法简单,演奏技巧简练,学生比较容易掌握,学习周期相对较短。如口琴。大部分学生在三节课内就能掌握一个八度音阶和简单的儿童歌曲的吹奏;五节课内,基本能掌握两个八度音阶和初中音乐书本中等难度歌曲的演奏;八节课内,大部分学生能演奏篇幅较长、抒情优美的流行歌曲。通过实践学生能在短时间内演奏一件乐器。
5、这种音乐实践和亲身体验能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欲望。 笔者在教学时,将口琴带进音乐课堂。分发口琴时,已经拿到乐器的学生第一时间就尝试着吹奏,他们自己在研究,可想而知,乐器本身就已经深深激发着学生的学习欲望。教师通过分析使学生明白了音符“吹”和“吸”的规律,接下来可以让学生练习中音区的音阶。如下图。 这样的课堂实践参与度高,参与面广,因此学习氛围浓厚,大部分学生表现出来的音乐学习状态是主动、热情、投入的。 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讲:“让学生体验一种自己在亲自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因此,器乐教学进入课堂,让器乐教学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在平凡的学习中体验成功,在自身演奏
6、实践中体验音乐的美和愉悦。 2、搭建器乐表演平台,提高自信心 自信心是对自身价值和能力的充分认识和评价,是激励个体自强不息地实现理想的内在动力,它对人一生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课堂中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对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有着重要的作用。心理学告诉我们,一个人只要体验一次成功的喜悦。便可能会激起无休止的追求意识和力量。笔者认为如果在音乐课中给学生提供获取成功的平台,会对其终身喜爱音乐有很大的帮助。 根据初中生的心理和年龄特点,大多数学生没有勇气在陌生人面前表演,原因有三个:第一,没有信心;第二,个别学生没有特长;第三,没有表演经验。因此,笔者选择两个班级开展了葫芦丝进课堂的教学实践,几节课
7、后,为了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提高学生演奏能力,在课前五分钟给学生提供表演的平台。起初学生胆怯,原因是他们没有表演的经历,后来,在教师的鼓励下,一位学生吹奏了金孔雀轻轻跳,虽然他的演奏不是很完整,但还是得到了教师的表扬和同学们的赞赏。之后,这位学生在课堂中表现出来的是对音乐及音乐课极大的兴趣。还带动了班级一大批同学在业余时间吹奏葫芦丝。整个班学生对音乐课都很喜欢,因为音乐课给了他们寻找自信的空间,学过其他乐器的学生学葫芦丝更容易,他们总能成为班级的领头羊,带动整个班级音乐学习的氛围。 苏联学者索罗维契克说:“一个人只要有自信,那么他就能成为他所希望成为的那样的人。”在教学过程中,努力为学生搭建各
8、种平台,使其在实践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提高音乐学习的兴趣。 二、化难 笔者所在中学,学生来自不同的城镇、小学,教学资源以及家庭对音乐培养的重视程度也不尽相同,在音乐水平方面产生了明显的个体差异。一些偏远山区的学生不会最基本的音符唱名。内心也没有音准概念。有些学生节奏感有问题,这些个体差异性对音乐课的顺利进行存在或多或少的影响,笔者通过器乐进课堂的实践研究,发现器乐辅助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课堂中存在的这类困扰。 1、把握音准 歌唱是人类最原始、最本能的音乐行为,也是初中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初中生歌唱时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对音准的把握,有些学生内心没有音准和音高概念,有些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器乐 课堂教学 实践 反思 10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