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肥料学通论整理(共7页).docx
《土壤肥料学通论整理(共7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壤肥料学通论整理(共7页).docx(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土壤肥料学通论整理(土壤学部分)第一章 绪论1. 土壤:陆地表面由矿物、有机物质、水、空气和生物组成、具有肥力且能生长植物的未固结层。2.肥料:凡是能够直接供给植物生长的必需的营养元素的物料。分为有机肥料和化学肥料。3.土壤肥力:在植物生活的全过程中,土壤具有能供应与协调植物正常生长发育所需的水分、养分、空气和热量的能力。根据肥力产生的原因,可以将土壤肥力分为自然肥力和人为肥力。四因素:空气、温度、养分、水分。第二章 土壤的基本物质组成1.土壤的三相组成:固相(固体土粒,包括矿物质和有机质)、液相(土壤水和可溶性物质)、气相(土壤空气)。2.矿物:自然产生于地壳中的具
2、有一定化学成分、物理性质和内部构造的单质或化合物,是组成岩石的基本单位。原生矿物:在风化过程中没有改变化学组成而遗留在土壤中的一类矿物。次生矿物: 原生矿物风化和成土过程中经化学变化,或由分解产物重新结合而成的矿物。2.成土岩石:一种或数种矿物的集合体。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3.风化作用:岩石、矿物在外界因素和内部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逐渐发生崩解和分解的过程。按照其作用因素和风化的特点可以分为物理风化(温度作用、结冰作用以及水流和大风的磨蚀作用)、化学风化(溶解、水化、水解和氧化)、生物风化三种类型。4.成土因素:气候、母质、地形、生物、时间因素。5.土壤质地:土壤中各粒级土粒含量(质量)
3、 百分率的组合,及其所表现的粘砂性质。分为砂土类(透水性强、通气性好、热容量较小、养分少、松散易耕)、壤土类(通气透水性良好、保水保肥、耕性较好、宜耕期较长)和粘土类(透水性差、通气性差、热容量较大、养分较丰富、宜耕期短)。6.土粒分级:石砾、砂粒、粉砂粒和粘粒。7.土壤质地的改良措施a. 增施有机肥料:有机质的粘结力比砂粒强,比粘粒弱。b. 掺砂掺粘、客土调剂:泥入砂,砂掺泥,以改良质地,改善耕性 c. 翻淤压砂、翻砂压淤:下层砂土或粘淤土翻到表层使砂粘混合,改良土性d. 引洪放淤、引洪漫沙:利用洪水中泥沙改良土质e. 根据不同质地采用不同的耕作管理措施。 砂土:深播种, 多次少量施肥;粘土
4、:深沟,精耕,适量施肥8.土壤生物:生活在土壤中的微生物、动物(蚯蚓、线虫等)和植物等的总称。栖居在土壤中的活的有机体。土壤微生物包括:细菌(占土壤微生物总数量70%-90%)、放线菌(数量仅次于细菌,适宜于有机质含量高、偏碱性土壤环境)、真菌(大多好气,喜酸性土壤)藻类(数量少于细菌、真菌等当与真菌共同生长,可风化岩石)、原生动物。9.土壤有机质:存在于土壤中的所有含碳的有机化合物。它的来源主要包括土壤中各种、残体,微生物体及其分解和合成的各种有机化合物。其形态有新鲜有机质、半分解的有机质、腐殖质。主要元素组成:C、O、H、N。有机质类型:糖类化合物;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含N化合物(蛋
5、白质、 氨基酸);脂肪、树脂、蜡质和单宁;灰分物质。10.土壤有机质的转化矿化作用:有机质在微生物作用下,分解为简单无机化合物的过程,最终产物为CO2、H2O等,而N、P、S等以矿质盐类释放出来,同时放出热量,为植物、微生物提供养分和能量。包括糖类化合物的转化;含氮有机物的转化(氨基化(水解)、氨化、硝化和反硝化);含磷、含硫有机物的转化。腐殖质化过程:进入土壤中的生物残体,在土壤微生物作用下,合成为腐殖质的过程。腐殖质的组成:胡敏酸、富里酸、胡敏素。腐殖质的性质:带电性、吸水性、稳定性。植物物质形成学说:最初形成的腐殖物质是胡敏素。在胡敏素经过微生物的降解后才形成胡敏酸。胡敏酸进一步降解才形
6、成富里酸。11.腐殖化系数:通常把每克干重的有机质经过一年分解后转化为腐殖质(干重)的克数。12.影响土壤有机质转化的因素:有机质的碳氮比和物理状态;土壤水、热状况;土壤通气状况;土壤酸碱性。13.土壤有机质对土壤肥力的作用:1)是土壤养分的主要来源;2)促进土壤结构形成,改善土壤物理性质;3)提高土壤的保肥能力和缓冲性能;4)腐殖质具有生理活性,能促进作物生长发育;5)腐殖质具有络合作用,有助于消除土壤的污染。14.土壤有机质的积累和调控:种植绿肥,增施有机肥料;秸秆还田;调节土壤水热状况。15.土壤水分的类型(土壤水分受力:吸附力、毛管引力、重力)土壤吸湿水:固相土粒靠其表面的分子引力和静
7、电引力从大气和土壤空气中吸附气态水,附着于土粒表面成单分子或多分子层。土壤膜状水:吸湿水达到最大后,土粒还有剩余的引力吸附液态水,在吸湿水的外围形成一层水膜。凋萎系数:作物无法从土壤中吸收水分而呈现永久凋萎,此时的土壤含水量就称为凋萎系数。土壤毛管水:当土壤水分含量超过最大分子持水量后,水分不再受土粒引力的左右成为可以自由移动的水。靠毛管力保持在土壤空隙中的水分。毛管支持水:地下水层藉毛管力支持上升进入并保持在土壤中的水分。毛管支持水达到最大量时土壤含水量称土壤毛管持水量。毛管悬着水:地下水埋藏较深时,靠毛管力保持在土壤上层未能下渗的水分。毛管悬着水达到最大量时的土壤含水量称田间持水量。土壤重
8、力水:指土壤水分含量超过田间持水量之后,过量的水分不能被毛管吸持,而在重力的作用下沿着大孔隙向下渗漏成为多余的水。16. 水分含量的表示方法土壤质量含水量:是指土壤中保持的水分质量占土壤质量(一般为土壤干重)的分数,单位g/kg。 土壤容积含水量:指土壤水分容积与土壤容积之比。土壤相对含水量:某一时刻土壤含水量占该土壤田间持水量的百分数称为相对含水量。水层厚度:指一定深度土层中的水分总量相当于若干水层厚度。17. 土壤水势:基质势、压力势、溶质势、重力势。18. 土壤水吸力:指土壤水因受土壤基质的吸附和毛管作用,表面形成一个凹形弯月面,形成土壤水的负压力。19.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又称土壤持水曲
9、线,它是指土壤水的基质势或土壤水吸力与含水量的关系曲线。它能表征土壤水分的能量和数量之间的关系,是研究土壤水分的保持和运动,反映土壤水分基本特征的曲线。20.土壤空气的组成:组成与大气相似,但有差别。表现在:CO2含量高;O2含量低;相对湿度高;含还原性气体;组成和数量处于变化中。21.土壤通气性:是指土壤空气与近地层大气进行气体交换以及土体内部允许气体扩散和流动的性能。22.土壤呼吸:土壤空气与大气间通过气体扩散作用不断地进行着气体交换,使土壤空气得到更新的过程。23.土壤通气的机制土壤空气扩散:指某种气体成分由于其分压梯度与大气不同而产生的移动。土壤空气整体交换:也称土壤气体的整体流动,是
10、指由于土壤空气与大气之间存在总的压力梯度而引起的气体交换,是土体内外部分气体的整体相互流动。24.土壤热容量:指单位容积或单位质量的土壤在温度升高或降低1时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25.土壤导热率:评价土壤传导热量快慢的指标,它是指单位厚度(1cm)土层,温度相差1 时,每秒钟经单位断面(1cm2)通过的热量焦耳数。26.土壤导温率:指在标准状况下,当土层在垂直方向上每cm距离内,1J的温度梯度下,每秒钟流入1cm2土壤断面面积的热量,使单位体积(1cm3)土壤所发生的温度变化。27.土壤氧化还原电位:是指土壤中氧化剂和还原剂在氧化还原电极上所建立的平衡电位。28.水、气、热等的调节土壤水分调节:
11、 控制地表径流,增加土壤水分入渗; 减少土壤水分蒸发; 合理灌溉; 提高土壤水分对作物的有效性; 多余水的排除。土壤空气调节:合理耕作、增施有机肥、改善土壤结构,增大土壤孔隙度;加强土壤水分管理,建立完整的排水系统,降低地下水位,及时排除渍涝,控制通气状况。 土壤温度调节:包括土壤热量平衡调节和热特性调节,措施主要有:合理耕作与施用有机肥;以水调温;覆盖与遮荫。土壤氧化还原电位的调节:核心是水、气关系,通常通过排灌和施用有机肥等来实现。第三章 土壤的基本发性质1.土壤孔性:土壤孔隙度和土壤孔隙类型。2.土壤孔隙度:单位容积土壤中孔隙容积占整个土体容积的百分数。土壤相对密度(土壤比重):单位容积
12、固体土粒(不包括粒间空隙)的干重与4 时同体积水重之比。土壤容重:是指单位容积土体(包括孔隙在内的原状土)的干重。土壤孔隙比:是指土壤中孔隙容积与土粒容积的比值。3.土壤孔径(当量孔径): 是指与一定的土壤水吸力相当的孔径,它与孔隙的形状及其均匀性无关。4.土壤孔隙类型:非活性孔、毛管孔隙、通气孔隙。5.土壤结构性:块状结构、片状结构、柱状结构、核状结构、团粒结构。6.团粒结构:通常指土壤中近于圆球状的小团聚体,直径0.25-10mm。团粒结构经水浸泡较长时间不松散者称为水稳性团粒结构,它对调节土壤中水肥矛盾作用较大。7.团粒结构对土壤肥力的作用:协调水分和空气的矛盾;能协调土壤有机质中养分的
13、消耗和积累的矛盾;能稳定土壤温度,调节土热状况;改良耕性和有利于作物根系伸展。8.团粒结构的形成(两个阶段): 土粒的粘聚:胶体的凝聚作用;水膜的粘结作用;胶结作用。成型动力:在土壤粘聚的基础上,通过一定的作用力才能形成稳定的独立结构体。生物作用;干湿交替作用;冻融交替作用;土壤耕作的作用等。9.土壤耕性:是指土壤在耕作时所表现的特性。10.土壤物理机械性:是多项土壤动力学性质的统称。 它包括粘结性、粘着性、可塑性、胀缩性以及受其它外力作用后而发生形变的性质。土壤粘结性: 指土粒与土粒之间由于分子引力而相互粘结在一起的性质。这种性质使土壤具有抵抗外力破碎的能力,也是耕作产生阻力的原因。土壤粘着
14、性: 是土壤在一定含水量的情况下,土粒粘着外物表面的性能。可塑性:土壤在一定含水量范围内,可被外力任意改变成各种形状,当在外力解除和土壤干燥后,仍能保持其变形的性能称为可塑性。 胀缩性:土壤吸水后体积膨胀,干燥后体积收缩的特性。11.土壤胶体:土壤中最细微的颗粒,胶体颗粒的直径一般在1 nm100 nm之间(长宽高至少一个方向在此范围内),实际上土壤中小于1000nm的粘粒都具有胶体性质。分为:无机胶体、有机胶体、有机无机复合胶体。12.同晶替代:原来晶格中的中心原子可被其大小相近且电性符号相同而原子价较低的原子所代换。13.11型晶格:由一层硅氧片和一层铝氧片组成一晶层,属11型晶格,如高岭
15、石、埃洛石等。14.21型晶格:由二层硅氧片夹一层铝氧片结合而成一晶层,属21型晶格,如蒙脱石、蛭石和伊利石等。15.土壤胶体:分为胶核和双电层,其中双电层包括 决定电位离子层(内层)和补偿离子层(非活性层、扩散层)。16.土壤胶体电荷永久电荷:它是由于粘粒矿物晶层内的同晶替代所产生的电荷。该电荷一旦产生即为该矿物永久所有,所以成为永久电荷。可变电荷:电荷的的数量和性质随介质pH而改变的电荷。土壤的pH0值:土壤的可变正、负电荷数量相等时的pH值,或称为可变电荷零点、等电点,是表征其可变电荷特点的一个重要指标。17.胶体有两种状态:溶胶状态:胶粒带同种电荷,彼此互相排斥,所以可以稳定地分散在介
16、质中。凝聚状态:胶粒与胶粒之间互相凝聚在一起形成絮状或无定形沉淀。18.土壤吸收性能:土壤能吸收和保留土壤溶液中的分子和离子,悬液中的悬浮颗粒、气体以及微生物的能力。19.土壤阳离子交换量(CEC): 是指在一定pH值条件下每1000g干土所能吸附的全部交换性阳离子的厘摩尔数(cmol/kg)。可以作为土壤保肥力的指标。影响CEC的因素: a、胶体数量;b、胶体类型;c、土壤pH值。20.盐基饱和度:土壤中交换性盐基离子总量占阳离子交换量的百分数。依据盐基饱和度将土壤分为盐基饱和土壤(土壤胶体吸附的阳离子,80%以上为盐基离子)和盐基不饱和土壤(盐基饱和度在80%以下,H+、Al3+等离子含量
17、较多)。21.交换性阳离子种类:腐殖质、蛭石、脱石、水云母、高岭石、含水氧化铁、铝。22.影响交换性阳离子有效性的因素:交换性阳离子的饱和度;无机胶体的种类;陪伴(补)离子效应;阳离子的非交换性吸收。23.专性吸附(矿物固定、晶穴固定):NH4+、K+离子被固定在硅氧四面体联成的六边型晶穴中,不能被交换出来的现象。24.土壤活性酸:是指土壤溶液中游离的H+所直接显示的酸度。常用pH值表示。25,潜性酸:指土壤胶体上吸附的H+、Al3+所引起的酸度。它们只有在转移到土壤溶液中,形成溶液中的H+时,才会显示酸性,故称为潜性酸。通常用1000g烘干土中氢离子的厘摩尔数来表示。土壤中潜性酸的大小常用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土壤 肥料 通论 整理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