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工程作业全部答案(共8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软件工程作业全部答案(共8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软件工程作业全部答案(共8页).doc(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1.3 请读者详细解释软件的定义和程序的定义。软件的定义:软件 = 程序 + 数据 + 文档。这里的程序是指程序系统。这里的数据不仅包括初始化数据、测试数据,而且包括研发数据、运行数据、维护数据,也包括软件企业积累的项目工程数据和项目管理数据中的大量决策原始记录数据。这里的文档指的是软件开发过程中的分析、设计、实现、测试、维护文档、管理文档。现在有一种新提法正在引起关注,这种提法是:软件 = 知识 + 程序 + 数据 + 文档。程序是计算机为完成特定任务而执行的指令的有序集合。从应用的角度可理解为:面向过程的程序 = 算法 + 数据结构面向对象的程序 = 对象 + 信
2、息面向构件的程序 = 构件 + 构架。1.5 读者同意“四种开发方法”和“五个面向理论”的提法吗?为什么? “四种开发方法”是指“面向过程的方法、面向对象的方法、面向数据的方法、形式化方法”,面向过程的方法来源于面向过程的程序设计,面向对象的方法来源于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面向数据的方法就是面向元数据的方法,它来源于关系数据库程序设计,形式化方法来源于离散数学中的集合运算和逻辑运算。四种方法各适用于不同的场合,各有优缺点,互相促进,构成一个开发方法论的多极化世界。“五个面向理论”是指“面向流程分析、面向数据设计、面向对象实现、面向功能测试、面向过程管理”,它是在综合“四种开发方法”各自的优点之后
3、提出的软件工程实施理论,是对前者的继承与发展。总之,上述提法既精彩又实用。2.1 为什么要选择软件开发模型?软件开发模型与软件生存周期有什么关系?因为软件开发模型是软件工程研究的四大内容之一,它虽然不是软件工程研究的重点,但是在宏观上特别重要。软件公司的项目组在开发一个大项目或产品时,首先在技术上必须选择一个开发模型,使开发模型非常适合这个项目或产品的生存周期;随后通过对生存周期的裁减,来给出适合与本项目或产品的软件生存周期定义。软件的开发模型与软件生存周期有关:不同的开发模型,可能对应着不同的生存周期。生存周期不同,该软件的开发阶段划分、评审次数、基线标准都有所不同,甚至维护方法都有所区别。
4、 2.2简述瀑布模型、增量模型、迭代模型、原型模型的优缺点。答案:表 8-2 开发模型优缺点:序 号模 型 名 称优 点缺 点1瀑布模型简单好学逆转性差2增量模型可以分阶段提交有时用户不同意3迭代模型克服瀑布模型的缺点对开发人员要求高4原型模型开发速度快不利于创新4.2需求分析的目的是什么?需求分析的难点在哪里?软件需求分析,其目的是用于说明软件产品或软件项目需要满足的条件和限制。在软件工程项目中首先要获取用户的需求,通过对软件需要的提取、分析、文档化以及验证,为进一步的设计和实现提供依据。需求分析的难点是:在系统的功能、性能和接口方面,开发者与客户达成完全一致的需求,让客户最终签字确认,并保
5、证在项目验收前,需求相对稳定不变。万一需求有点变化,双方必须履行“需求变更管理程序”,而变更管理程序在签订合同时已经做了规定。要知道,合同是具有法律效力的。4.6解释术语:元数据、实体、中间数据。元数据是组织数据的数据,描述数据的数据,关于数据的数据。实体(指实体集或实体型),是一组相关元数据的集合。中间数据是组织统计数据的数据,描述统计数据的数据,关于统计数据的数据。5.13软件开发计划书应包括哪些内容?软件开发计划书是软件策划的输出文档,它包括如下10个方面的内容:(1)软件项目的目的、范围、目标和对象。(2)软件生存周期的选择与裁剪。(3)确定软件开发和维护的规范、方法和标准。(4)软件
6、工作产品的确定。(5)对工作产品规模的估计。(6)对工作量和成本的估计。(7)关键计算机资源的估计和使用情况。(8)项目的进度、里程碑和评审计划。(9)风险的识别和评估。(10)项目工程设施和工具的计划。6.1 软件设计的输入输出是什么? 对于签订合同的项目,软件设计的输入时用户需求报告/需求规格说明书,输出是概要设计说明书和详细设计说明书。对于立项的项目,软件设计的输入时需求规格说明书,输出是概要设计说明书和详细设计说明书。6.8为什么软件设计要遵守“抽象,分解与模块化,低藕合高内聚,封装,接口和实现分离”的设计原理?当前,软件设计过程仍然是一个非确定性过程,经常是摸着石头过河。不同的设计人
7、员对相同的问题可以得到不同的设计方案。由于设计过程是一个启发式过程,不是确定性过程,因此不可能得到一个完全预测的结果。为此,只能规定一些设计原理或原则,供设计人员共同遵守。这些原理或原则是“抽象,分解与模块化,低藕合高内聚,封装,接口和实现分离”。7.2请简述UML的宏观建模思想和微观建模思想。UML的宏观建模思想是:以“个模型”和“张视图”为纲,以“种图”为目,建立系统的UML模型。“个模型”包括:业务模型、领域模型、用例模型、分析模型、设计模型、过程模型、部署模型、实现模型、测试模型。“种图”包括:类图、对象图、用例图、顺序图、协作图、状态图、活动图、构件图、实施图。 “张视图”包括:用例
8、视图、设计视图、进程视图、实现视图、实施视图。UML的微观建模思想是:基本结构模型、高级结构模型、基本行为模型、高级行为模型、体系结构模型(5个方面,66个微观建模)。基本结构模型包括:对类建模、对关系建模、对公共机制建模、对图建模、对类图建模。高级结构模型包括:对类的语义建模,对关系网络建模,对接口、类型和角色建模,成组的元素建模,对体系结构视图建模,对具体实例、原型实例建模,对对象结构建模。基本行为模型包括:对交互建模、对用例建模、对用例图建模、对交互图建模、对活动图。高级行为模型包括:对信号族、异常情况建模、对状态机建模、对进程和线程建模、对时间空间建模、对状态图建模。体系结构模型包括:
9、对构件建模、对实施建模、对协作建模、对模式和框架建模、对构件图建模、对实施图建模、对系统建模。一般而言,人们最常用的是建立系统的用例图、类图和顺序图。7.8 请说明“三个模型”的定义,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功能模型是描述系统能做什么,即对系统的功能、性能、接口和界面进行定义。业务模型是描述系统在何时、何地、由何角色、按什么业务规则去做,以及做的步骤或流程,即对系统的操作流程进行定义。数据模型是描述系统工作前的数据来自何处,工作中的数据存什么地方,工作后的数据放到何处,以及这些数据之间的关联,即对系统的数据结构进行定义。功能模型和业务模型是在需求分析时建模,是两个基本点。数据模型是一个中心,在设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软件工程 作业 全部 答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