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量比热容第一课时(共4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热量比热容第一课时(共4页).doc(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5.2 热量 比热容(第一课时) 齐贤学校“贤文化”课堂教学展评课教案 八(1)班 郭慧华一、教学任务分析本节教学内容是上海教育出版社(试用本)教材第五章第二节“热量 比热容”的第一课时,主要内容有热传递及它的三种方式和热量概念。热传递与本章第三节“内能”有着密切联系。热量是物理学中为了衡量热传递过程中能量转移的多少而引入的一个概念,是第二课时“比热容”的基础。学生在之前已有温度和温标的基础知识,具备一定的实验能力。本节的教学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在预习的收获上再进一步地对一些知识了解,并能应用于生活。教学中要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注意对学生的评价。二、教学目标1、知识
2、与技能(1)知道热传递发生的条件和规律。(2)知道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3)理解热量的概念,知道热量的单位。 (4)知道在生产和生活中热传递的一些现象。2、过程与方法(1)通过预习和小组成员的合作交流过程,感悟合作学习的必要性。3、态度、情感与价值观(1)通过预习、讨论、交流、实验等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科学素质,增强合作意识。(2)通过了解热传递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感受物理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热传递在生活中应用和热量概念。难点:热传递的三种方式的区别。四、教学资源1、器材:酒精灯、火柴、铜棒、热水、回形管、红墨水 、温度计。2、任务单。五、教学设计思
3、路 本设计的内容包括热传递和热量这两部分内容。本设计的基本思路是:以生活中的实例、学生的预习为基础,以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演示、教师点拨为基本方法。对热传递的概念和三种传递方式的进一步了解,并引出热量的概念。本设计要突出的重点是:热传递在生活中的应用和热量概念。方法是:考虑到学生接触的热传递现象较多,但好多学生是学归学,不能学以致用,所以让学生在对知识点了解以后又适当地对身边的一些问题做出合理解释。通过提问引导的方法让学生了解热量的概念。本设计要突破的难点是:热传递三种方式的区别。方法是:通过学生预习,分小组确定实验内容,共同研究实验的方案,对于学生意识不到的点教师适当的点拨,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区
4、分这三种方式。六、教学流程1、 教学流程图活动I学生交流热传递热传递的三种方法活动II学生实验活动III知识应用热量活动VII知识应用活动IV学生实验活动V学生实验活动VI学生实验2、流程图说明活动I 学生交流预习的初步收获。活动II 学生实验铜棒实验解释热传递。活动III 知识应用让冷牛奶变热的方法。活动IV 学生实验不锈钢调羹放入热水中解释热传导。活动V 学生实验回形管加热水解释热对流。活动VI 学生实验火焰辐射热解释热辐射。活动VII 知识应用厄尔尼诺现象3、教学主要环节 本设计可分为二个主要的教学环节。第一环节,以学生的小实验及较熟悉的生活经验为情景,帮助学生认识热传递的概念和它的三种
5、方式。第二环节,引出热量的概念。七、教学过程一、引入1、朗读温度温标概念2、学生预习成果展示 在你的预习和小组讨论中,你初步有哪些收获?(对于学生的初步收获给予肯定和鼓励)二、新课3、热传递(A组重点研究)(1)演示小实验:解释热传递的概念(2)提问:根据上述小实验,在什么条件下物体之间或同一物体的不同部位之间能发生热传递?(3)热传递有何规律?结合实验小组讨论。(4)应用问题:一盒冷牛奶(冷:表示温度低),根据你的生活经验,有哪些方法能使这盒冷牛奶变热?交流:倒在锅里放在炉火上加热,连同盒放入热水中捂,直接放在太阳下晒等。问题:在上述这些方法中,是不是都有热传递的发生?(热从温度高的炉火、热
6、水、太阳传给了温度低的冷牛奶)问题:炉火、热水、太阳在把热传给牛奶的过程中,热传递方式相同吗?如果不同,分别属于哪种方式?4、区分热传递的三种方式(1)热传导(B组重点研究)演示小实验:解释热传导的概念提问:热传导有何特点?(2)热对流(C组重点研究)演示小实验:解释热对流的概念提问:热对流有何特点?(3)热辐射(D组重点研究)演示小实验:解释热辐射的概念提问:热辐射有何特点?(4)应用确认上述让牛奶变热的各种热传递方式5、热量(1)问题:上述的各种方式的热传递中,不管那一种方式,热传递的过程到底传递了什么?(2)为了衡量在热传递过程中能量转移的多少,物理学中引入了热量。热量符号、单位介绍(3
7、)问题:热传递的过程中传递了热量,改变了哪个物理量?热量是伴随在热传递过程中出现的物理量,它是一个与温度变化有联系的物理量。三、 应用厄尔尼诺现象四、小结八、教学说明近阶段,我们学校在举行有关“贤文化”的主题班会和学科课堂教学活动,对每一教师来说提供了一次使自己在教学上提升得机会,对学生来说无疑是一次更好地受教育的机会。我了解了一下,本节课的一些内容学生在小学阶段的自然科学中已有初步的接触,但认识不深,依稀记得的有一些比较生动的实验而已。为了让学生感知不同年龄阶段对知识的掌握要求也不同,虽然课程标准上对本节课的内容基本以知道级别为主,但基于学生有了一定的实验动手能力,所以我就决定以他们为主体,让学生课前先进行预习,然后分组确定要重点研究的某一知识,并用小组共同讨论后的一个简单易操作的实验来进行解释。让学生的能力得到了锻炼,也让他们在解释一些生活实例中感受到物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感到了学以致用,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课堂中也注意到对学生的评价。专心-专注-专业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