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与生活实际(共3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数学教学与生活实际(共3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教学与生活实际(共3页).doc(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数学教学与生活实际作者:郭青松来源:读与写下旬刊2013年第02期摘要:数学教学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本文从利用生活事例学习数学知识与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二个方面进行论述,理论联系实际,课例鲜明,层次清楚。关键词:生活事例;实践操作;贴近生活;解决实际问题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2-0191-01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足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数学活动经验。”如
2、何在孩子们的面前展现出一个五彩缤纷的数学世界,把抽象枯燥的数学变的生动有趣、引人入胜呢?如何在数学的学习中培养孩子们的创新意识和探索能力呢?我认为应该走一条数学与生活实际密切结合的数学之路。是的,只有数学不再板起脸孔,而是与孩子们生活实际更贴近的时候,他们才会产生学习的兴趣,才会进入学习数学的角色,才会真正感受和体验到数学的魅力与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才会学懂数学。1.生活离不开数学 利用生活事例学习数学知识小学生尽管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但他们对周围的各种事物、现象有着很强的好奇心。我就紧紧抓住这份好奇心,结合教材的教学内容,创设情境,设疑引思,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作为实例
3、,引导学生利用自身已有的经验探索新知识,掌握新本领。1.1结合生活事例,在创设活动中学数学。在教“减法的性质时”,我首先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下午放学,小明的妈妈给了10元钱去买东西,买洗衣粉3.8元,买牙膏3.2元,请帮小明算算,售货员应找回多少元?于是同学们就开始在练习本上算了起来,有的汇报:用10元减去买洗衣粉的钱,再减去买牙膏的钱,最后剩3元,列式为10-3.8-3.2=3(元)。有的说我是这样想的:先把买洗衣粉和买牙膏的钱加起来一共是7元,再用10元减去,也是3元,而且要好算些。列式为10-(3.8+3.2)=3(元),然后教师再引导进行比较,学生很轻松的掌握了该知识。这样教学,让学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数学 教学 生活 实际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