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六级科学下册期末重点复习题及答案.pdf
《2022年六级科学下册期末重点复习题及答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六级科学下册期末重点复习题及答案.pdf(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六年级科学下册期末重点复习题及答案第一单元微小世界1 放大镜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节)。(放大镜)广泛应用在人们生活生产的许多方面。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较厚)。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镜片的直径)没有关系,和(镜片的凸度)有关,放大镜 ( 凸起程度越大),(放大倍数也越大),(球形)的透明物体放大倍数(最大)。只要具有放大镜片透明、中间较厚的结构比如(加满水后的烧杯、烧瓶)等,就具有同样的(放大)功能。2 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使用工具能够观察到许多用(肉眼 )观察不到的(细节)。通过(放大镜)能观察到更多关于昆虫的细节:蝇
2、的(复眼 );蟋蟀的耳朵在(足的内侧);蝴蝶翅膀上布满的彩色小鳞片是(扁平的细毛)。科学研究表明昆虫头上的(触角)就是它们的(鼻子 ),能分辨各种气味,比人的鼻子( 灵敏 )得多。3 放大镜下的晶体白糖、食盐、碱面、味精的颗粒都是(有规则的几何外形)的固体,人们把这样的(固体物质)叫做(晶体)。自然界中的大部分( 固体物质)都是(晶体)或由(晶体组成),晶体的形状多种多样,但都很有( 规则 )。4 怎样放得更大一个凸透镜的放大倍数是(有限 )的,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可以使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这就是(早期 )的显微镜。(放大镜)和(显微镜)的发明拓宽了我们的(视野),显微镜是人类认识( 微
3、小世界) 的重要观察工具。 荷兰生物学家 ( 列文虎克)制成世界上最早的可以放大近( 300倍)的金属结构的(显微镜),用它发现了(微生物)。(显微镜)的发明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大飞跃,把人类带入了一个 (微观世界)。为了看到更小的物体,人们又研制出 (电子显微镜)和(扫描隧道显微镜),电子显微镜可把物体放大到(200 万倍)。5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洋葱表皮是由 ( 细胞)构成的。英国科学家 ( 罗伯特 胡克)最早在显微镜下发现了生物的( 细胞 )结构。物体必须制成(玻片标本),才能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它的(精细结构)。光学显微镜的主要结构是(目镜 )、(调节旋钮)、(物镜 )、(载物
4、台)、(反光镜)。正确使用显微镜的方法和步骤:(见教材13 页)。6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二)( 生物 )都是由(细胞 )组成的。生物细胞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生物)的细胞是不同的,生物(不同器官)的细胞也是不同的。(细胞 )是生物最基本的(结构单位),也是生物最基本的(功能单位)。(罗伯特 胡克 )第一个发现(细胞)这个名称的人,(细胞学说)的建立被誉为 19 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7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用(显微镜)能看到肉眼不能看到的(微小生物)。在水中生活着很多形态各异的(微生物),如( 草履虫)、(变形虫)等,它们也是由(细胞 )构成的。微生物通常都
5、有特殊的(构造和功能 ),以适应周围的环境。(微生物)是(生物)具有同其他生物一样的共同(特征),如:对( 环境有一定的需求)、对(外界的刺激有反应)、(能繁殖)等。8 微小世界和我们由于(观察工具)的改进,使人类观察的范围(扩大),发现了仅靠肉眼(无法发现)的自然界的许多秘密:(肉眼)能看清昆虫等较小的动物 ( 放大镜)能看清小于毫米的肉眼看不清的东西( 光学显微镜)能看清细胞和微生物( 电子显微镜)能看到更小的组成物质的原子、分子。人类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1 页,共 5 页
6、 - - - - - - - - - - 探索(微小世界)的成果,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社会的(进步 )和人类生活的(改善)。如:( 1)利用显微镜发现(细菌)、(病毒),抵抗制服疾病(2)克隆(生物)( 3)利用微生物( 酿酒 )、(发面 )、制作(酱油 )、(醋)、(酸奶 )等( 4)利用微生物处理(垃圾)和( 污水)。在放大镜和显微镜没有发明以前,人们只能用(眼 )、(耳 )、(鼻)、(舌 )、( 手 )五种感觉器官探知世界。那时候,人能观察到的最小动物就是(蚂蚁)等昆虫,(放大镜)和( 显微镜)的发明,让我们看到了(微生物)、(细胞)。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1 我们身边的物质世界是(
7、物质)构成的,物质是(变化)的,物质的变化有相同和不同之处。一些物质的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另一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形态、大小,而(没有产生新的物质)。2 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物质的变化可以划分为( 物理变化) 和 ( 化学变化) 两类,它们的区别在于 ( 是不是产生了新的物质) 。一些物质在变化的过程中,会既发生(化学变化)又发生(物理变化),如蜡烛燃烧、白糖加热时融化变色。在变化过程中,(不能产生)新物质的变化,如豆子和沙子在混合和分离的前后没有变化,我们称为(物理变化)。在变化过程中,(能产生)新物质的变化,像白糖加热,从白色的糖变为黑色的炭一样生产了新物质的变化,我们称为(化学变化)。
8、3 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 米饭 )在口腔里与(唾液)作用会发生(化学变化)。(淀粉 )与(碘酒 )会发生化学变化,生成的新物质是(蓝紫色)的,利用这一特性可以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唾液能使淀粉变甜,不甜的糖类是(淀粉)。4 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 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新的物质( 二氧化碳气体),这样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二氧化碳)是具有特殊性质的一种气体。5 铁生锈了铁生锈是一种(化学变化),( 铁锈)是一种不同于(铁)的新物质。铁生锈的原因与(水 )和(空气)有关。6 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 化学变化)会伴随各种现象,如:(改变颜色)、( 发光发热)、(产生
9、沉淀物)、(产生气体),根据这些现象可以初步判断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硫酸铜溶液)和(铁钉)会发生( 化学反应),产生(新的物质)。7 控制铁生锈的速度( 水 )和(空气)的共同作用,使铁生锈。在平常生活中,铁生锈的快慢与(水的多少)关系很大。把铁与(水 )、(空气)隔绝开是防止(铁生锈)的好方法,如刷油漆、电镀等。8 物质变化与我们物质的变化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人类进行的所有的生产活动和人类的生活,都是利用了(物质的变化)。我们周围的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是(变化)的。物质变化有两类:(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化学变化最重要的特点是(产生了新物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
10、的过程中( 一定)发生了物理变化。由于煤、石油等化石然料消耗量的急剧增加,产生了大量(二氧化碳),使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不断增加),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土壤沙漠化)、大陆和两极 ( 冰川融化 ),给全球 ( 环境 )造成巨大的压力。第三单元宇宙1 地球的卫星 -月球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2 页,共 5 页 - - - - - - - - - - ( 月球 )是地球的(卫星),在运动方式、体积大小、引力大小、表面特征等诸多方面同地球不同。1969 年 7 月,( 美国)的(
11、阿波罗11 号)载人飞船成功地在月球上着陆,( 阿姆斯特朗)留下人类在月球上的第一个足迹。月球围绕地球(逆时针)方向运行。月球引力大约是地球的(1/6 )。月球的地形地貌是(环形山)和(月海)。2 月相变化月相在(一个月)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形状)。月相变化是(月球)围绕(地球)公转过程中形成的,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月球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 )叫做(月相 )。农历上半月 ( 由缺到圆),下半月再 ( 由圆到缺)。月球是一个 ( 不发光) 、 ( 不透明)的(球体),我们看到的月光是它(反射)太阳的光。月相实际上就是人们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亮的部分)。由于观察的角度不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年六级 科学 下册 期末 重点 复习题 答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