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概论知识点整理(共6页).doc





《文学概论知识点整理(共6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学概论知识点整理(共6页).doc(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1. 再现论与表现论再现论:文学是对现实的模仿,具有实践性。亚里士多德是再现论的奠基人。在中国,最早的文学作品是二言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肉”再现当时人类的生存环境。 优点:对文学艺术的源泉做出了唯物主义的解释。 十分重视文学艺术的认识价值。 引导作家深入生活。 缺点:没有分清艺术与科学的界限,认为两者的本质都是给人以真知,只不过科学是以概念来把握生活,文学以形象来反映生活。 艺术创作的目的是为了逼近生活,以忠于现实,逼肖现实作为创作于批评的最高标准,忽视作者对生活的情感体验。表现论:文学是心灵的表现。如中国文论中意境的范畴,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外国文论应追溯到柏拉
2、图,他的“迷狂说”是表现论的理论基础,认为文学艺术陷入迷狂。真正对此理论作出贡献的是康德,认为知、情、意三者同样重要,作者主要表现情感。康德的表现论是是有审美标准的,理性的。此外还有弗洛伊德的“冰山理论”。 优点:重视创作主体的能动作用,揭示了文学与科学的区别,指出文学不属于认识而属于情感领域。 缺点:把主观与客观完全对立起来,割断情感与外部世界的联系,导致创作中情感源泉的枯竭。 把情感与认识对立起来,割断了情感与理智的联系,导致创作中一味的情感的宣泄。 把表现与规范对立起来,把表现等同于天才、灵感。2. 文学审美的特殊性文学审美的特殊性表现在:1) 整体性:表现在两个方面,在文学中,生活是一
3、个有机的整体;在文学中,人是一个活生生的生命整体。例如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以外写内的文学手段,通过人物行动、外貌等表现人物的心理,杜十娘的出身青楼,对爱情的渴望,以及遇人不淑的事件决定了杜十娘必死的结局。又如在红楼梦中,林黛玉身在封建社会,其地位与性情以及过分看重爱情,注定她的宿命。在列夫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中安娜未得到爱情暗示了她的死亡。2) 形象性:事物的外形是怎样的,抓住外在具体的东西。可以以外写内,例写“愁”,将情感化具体形象,切忌将情感抽象化,或长篇大论,应找具体“意象”,融入主体感情。3) 情感性:文学以人为中心,人是有思想有感情的。而且文学形象带有主体创作色彩,文学是有情感的价值
4、趋向与判断,没有纯客观的形象。例如“一切景语皆情语”。审美主体将情感移情到审美客体上。4) 无功利性:文学有求真、从善的功能,最终为了求美,这里的美指的是崇高的美,壮美。例如悲剧,美在其悲剧性,表现主人公的抗争性。文学不追求直接的功利性,而是追求情感的体验,例如歌德诗体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艺术影响很大,艺术追求积极健康的影响趋向。5) 创造性:文学的创造性是一种精神创造,追求精神个性,可以通过材料、写作技巧等方式表现出来。在报刊中选稿的标准就是有没有创意。3. 文学形象的审美特征文学表现的载体即使文学形象,媒介就是文学语言。文学形象的审美特征主要表现在:1) 虚拟性:假定与真实的统一,虽有虚构
5、的成分,但虚构性虚假,用情感逻辑与生活逻辑来虚构,通过虚构生活现象来接近生活本质规律,呈现这种本质规律。文学追求的是艺术美而不是生活美,即文学不是直接为了求实从善,而是为了求美。2) 情感性:特别强调的是理性与感性的统一,区别于日常生活中的感性、情绪状态。文学作品中的情感包括求真求善,对象的喜好、认知,对对象道德、品质等情感判断,有理性的一面。审美的情感具有审美规范,包括内涵与形式。在文学中,作者思想越深刻,表现的情感越深刻,越能吸引读者。3) 模糊性:朦胧与明晰的统一。例如“眉是山峰聚,眼是水波痕”,没有明确写出女子的美貌,这样模糊的比喻反而留给人无尽的想象空间。4) 涵盖性:个别与一般的统
6、一。个别指作者刻画的艺术形象具有个别性,独一无二的创造性,一般指的是艺术形象有很大的涵盖性,例如:鲁迅阿Q正传中阿Q有很大的涵盖性,代表了当时绝大多数中国人的形象。5) 生动性:文学形象用语言表达出来,文学外在形象特点表征内在涵义,例如辛弃疾西江月中“昨夜松边醉倒,问松我醉何如。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言语、动作中将醉汉形象与精神面貌相结合,生动形象。4. 文学功能系统的基本层面1) 认知功能:开拓视野:可通过文学作品了解一定的生活知识,例如饮食、着装、药方 等,但文学作品有一定的虚拟性与夸大性,其生活细节不一定真实,是“艺术化”的百科生活。例如红楼梦 深化认识:通过文学作品加大对社会
7、、历史发展规律的了解,例鲁迅药 祥林嫂中 把握自我:文学以人为中心,文学映照人的精神、灵魂、潜意识与人性等 文学应着力于表现人的真善美。 探索哲理:文学与哲学、宗教有着密切的关系,好的文学作品中蕴含着哲学、宗教思想。例: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堂吉诃德一开始充满幻想到后来务实稳重,而仆人正好相反从现实务实的到充满幻想的,引发读者思考怎样的人生才是最好的2) 净化功能:教育:通过文学作品对人的人格、思想、情操进行影响。例在白毛女、林海雪原中的正面人物具有教育功能。 提升:在教育的基础上进行整个人格与心灵的升华,在潜移默化中形成。3) 愉悦功能:悦情:感观上的愉悦,达到情感的宣泄与释放。 赏心:一方面
8、人们在现实中努力寻找,另一方面又在文学作品中寻找慰藉。例:三毛的小说中描写与她丈夫的甜蜜爱情生活,与现实相反,是希望在小说中寻找寄托。4) 生命功能:生命力的激发:文学可以激发对生命的热情。例:鲁迅认为文学最早是劳动的号子,统一的喊声,情绪饱满,激发热情。 创造力的肯定:文学艺术强调独创性、个性化。 生命价值的追寻:与把握自我、探索哲理、生命价值的追寻紧紧相连。5. 文学典型的审美特征1) 个性的鲜明性:每一个文学典型都是不可重复的,不可重复性首先表现为人物的神态、心理、行为、个性风貌等,通过这些外在的神态、心理、行为、个性表现人物的心理。例水浒传李逵“杀到东京,杀了那个狗皇帝”大胆而鲁莽的性
9、格。2) 意蕴的丰富性:认知的要素:红楼梦中的王熙凤,卡夫卡的变形记 哲理的要素:一方面通过典型人物体现生活、现实、时代的认知,另一方面可以超越现实,体现人性、人的生活方式、价值、意义等哲理。例: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体现了人物对命运的不懈斗争。 情感的要素:文学作品中的人物融入了作者的情感,鲁迅对阿Q就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3) 魅力的持久性:可以让读者反复阅读,在思想上给予启迪,在感情上给予震撼。6. 文学意象的审美特征1) 表意的圆润性:立意以尽言,表意不是生硬直白的,但直接说不能说清楚,而用生动形象的意象说明。在孤猎中从不同角度寄予了责任。2) 感受的直观性:意象是以像来表意,在张继的枫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文学 概论 知识点 整理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