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马鱼的繁殖和饲养技术(共3页).doc
《斑马鱼的繁殖和饲养技术(共3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斑马鱼的繁殖和饲养技术(共3页).doc(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斑马鱼的繁殖和饲养技术 1 斑马鱼斑马鱼(Zebra fish,Danio rerio),又名蓝条鱼,花条鱼,斑马担尼。斑马鱼,是淡水水族箱观赏鱼,原产于亚洲,体长约4公分,具暗蓝与银色纵条纹。斑马鱼体型纤细,成体长3-4cm,对水质要求不高。斑马鱼的雌雄不难区分:雄斑马鱼鱼体修长,鳍大,体色偏黄,臀鳍呈棕黄色,鱼纹显著。雌鱼鱼体教肥大,体色较淡,偏蓝,臀鳍呈淡黄色,胚卵期鱼腹膨大明显。斑马鱼属卵生鱼类,4月龄进入成熟期,一般用5月龄繁殖较好。2 斑马鱼饵料及其营养成分斑马鱼对饵料的要求不高,人工配合饵料及各种鲜活饵料均可。但为保证斑马鱼较好的繁殖和生长,最好多种饵料
2、结合投喂,人工饵料可以用软颗粒饲料或者全价硬颗粒饵料。所用配合饵料的蛋白质含量要高于40%,粗脂肪高于3.5%,水分低于4%,钙、磷含量分别为0.9%-1.6%和0.8%-1.4%。如果培育亲鱼,配合饵料中应添加一些促进性腺发育的元素,如Va、Vd、Ve以及微量元素锌、铁等。在不同的发育时期选用鲜活饵料的种类不同。在斑马鱼仔鱼阶段,可以投喂草履虫、轮虫、酵母等作为其开口饲料;在幼体阶段,可以投喂卤虫的无节幼体;随着斑马鱼的长大,饵料也变得丰富起来,可以投喂大型的浮游动物类以及桡(rao)足类,或者是蝇幼虫、摇蚊幼虫、水蚯蚓等,也可以投喂捣碎的小鱼小虾。活体饵料对斑马鱼的性腺发育可以起到一定的促
3、进作用,因此在亲鱼培育时,适量增加活体饵料会缩短其性腺发育周期。3 斑马鱼的繁殖斑马鱼亲卵亲鱼的培育:斑马鱼在繁殖时通过光周期作用,在日出后产卵,为促进斑马鱼的成熟,我们在水族箱内按照雌雄1:2-1:3的比例放入斑马鱼,控制光周期为14:10(光照14h,黑暗10h),如有必要可以用黑布水族箱罩住,增加水体温度至28.5摄氏度,增加投喂次数,可以由原来的每天投喂2-3次增加为4次,并且增加鲜活饵料的投喂。(1)自然产卵:斑马鱼一般10-12周可达到性成熟,但最好用17-18周的亲鱼进行大规模繁殖,斑马鱼为异体体外受精,繁殖周期短(一般7d左右),温度适合时一年四季都可产卵,卵量300-1000
4、粒,为非粘性沉型卵。在繁殖的前一天,天黑前(如是人工控制光周期,则指按周期)用隔板将繁殖的亲鱼隔开,并在水箱底部平铺一层玻璃珠或者隔离网以防止亲鱼产卵后吞卵。次日清晨,将水族箱中的隔板拆掉,在光照的刺激下,雄鱼开始追逐雌鱼,并用身体冲撞雌鱼的腹部,这时雌鱼产卵。将虹吸出的受精卵以及各种污物(包括成鱼的粪便、破碎的卵粒等)一同倒入培养皿中,用滴管(滴管口部一定要圆滑并且直径要大于卵径)将卵依次吸出,并用培养液清洗数次,然后放入培养箱中进行孵化。(2)人工授精:由于科学研究需要大量同步发育的斑马鱼胚胎时,可以用人工授精的方法获得,在人工授精的前一天挑选出一个月以上没有进行人工授精且发育良好的亲鱼,
5、并准备好纱布和冰块(麻醉斑马鱼用),配置、制新鲜的Hanks液。Hanks液:是一种平衡盐溶液和无机盐溶液,简称H,主要用于细胞培养取材时组织块的漂洗,细胞的漂洗,配制其他试剂等次日清晨,将雄鱼浸入冰水中,待其不动时捞出,鱼体洗净后,用纱布擦干,特别是生殖孔周围,然后轻轻挤压雄鱼腹部,当有乳状精液流出时,用吸管轻轻吸出,连续收集数尾鱼精液后,将精液用预冷的Hanks液稀释,精子在冷却的Hanks液中可保持90min甚至更长的授精能力。由于雄斑马鱼的性腺不很发达,不容易采集精液,也可以采取解剖取性腺的方法,取出精巢后,在Hanks液中剪碎,可收到同样的效果。卵子同样在清晨采集,前期处理与雄鱼相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斑马 繁殖 饲养 技术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