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显示器件的发展与应用(共3页).doc
《液晶显示器件的发展与应用(共3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液晶显示器件的发展与应用(共3页).doc(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葿液晶显示器件的发展与应用袆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液晶显示”对大家来说已不陌生,由于他具有低压微功耗、平板型结构、不眩光、不刺激眼睛、无电磁辐射和x射线等优点,广蚅泛地运用于计数器、电话机、手机、数码相机、天然气表、笔记本电脑等。液晶台式Pc监视器逐步普及,液晶电视已经出现,可以说液晶显示与我们的生活息肁息相关,那么液晶究竟是什么物质,他的显示原理及发展情况怎样呢?1特性及显像原理液晶最早是奥地利植物学家莱尼茨尔(FReinitzer)于1888年发现的,他是一种介于固体与液体之间,具有规则分子排列的有机化台物,既具有晶体所具有的各异性造成的双折射性,又具有液体所特
2、有的流动性。液晶的主用途就是制作液晶显示器(I。cD,f。iquid crystal Display),他的显像原理是将液晶置于两片导电玻璃之间,靠2个电极问电场的驱动,引起液晶分子扭曲向列的电场效应,以控制光源透射或遮蔽功能,在电源关开之间产生明暗而将影像显示出来,若加上彩色滤光片,则可显示彩色影像。羈2几代产品及特点薆自从第1台I。CD在1968年诞生以来,I。cD技术已走过丁4个阶段。目前,扭曲向列型液晶(TN)即将淘汰超扭曲向列型(sTN)和有源矩阵(TFT)已收稿日掘:20021213成熟普及,铁电型(FeI,CD)和多稳态型(MI。CD)开始出现。(1)动态散射I。CD显示嚣时代(
3、19681972年)。1968年,美国RCA公司研制成功世界上第l块I。cD显示器一动态散射(DSM)I。cD显示器,并于1972年制造出采用DsMIcD的手表,标志着I,cD技术进入实用化阶段。螇(2)扭曲向列I,CD显示嚣时代(19711984年)。1971年,瑞士人发明了扭曲向列型(TN)I。cD显示器,而日本厂家则使该技术进一步成熟,又因制造成本和价格低廉,使其得以大量生产,成为主流产品。TN型液晶显示器件的基本结构原理是:将涂有IT()透明导电层的玻璃光刻上一定的透明电板图形,将这种带有透明导电电极图形的前后2片玻璃基板夹持上一层具有正介电各向异性的向列相液晶材料四周进行密封形成一个
4、厚度仅为数pm的扁平液晶盒。由于在玻璃内表面涂有一层定向层膜,并进行了定向处理在盒内液晶分子沿玻璃表面平行排列。但由于2片玻璃内表面定向层定向处理的方向互相垂直,液晶分子在2片玻璃之间呈90。扭瞌,这就是扭曲向列液晶显示器件名称的由来。TNI,cD的信息容量小,只能用于笔段式数字显示及低路数驱动的简单字符显示。常见的手表、数字仪表、电子钟及大部分计算器所用的液晶显示器件都是TN型器件。一般,只要是笔段式数字显示所用的液晶显示器件大都是TN型器件。_1985年后,人们发现,传统的扭曲向列液晶(TN)器件,只要将其液晶分子的扭曲角加大即可以改善其驱动特性。经过努力,人们陆续开发出一系列超过了TN扭
5、曲角90。的液晶显示器件,把这类扭益角在180。360。的液晶显示器件称为超扭曲(STN)系列产品。由于超扭曲(sTN)I,cD显示器的发明及非晶硅薄膜晶体管(asiTFT)显示技术的突破,LCD技术进入了大容量化的新阶段,使便携计算机和I。cD电视等新产品得以开发,并迅速商品化,早期的笔记本电脑主要是使用sTN。sTN的光电响应曲线比TN更好,可适应更多的行列驱动,但要求正极驱动电压较高,难以做成高分辨率的显示器件。另外sTN的反应时间较慢,一般为300 ms左右,人眼能感觉到拖尾(余辉)。目前几乎所有的点阵图形和大部分点阵字符液晶显示器件均已采用了sTN模式。sTN技术在液晶产业中已处于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液晶显示 器件 发展 应用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