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台梭利日常生活教育(共59页).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蒙台梭利日常生活教育(共59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蒙台梭利日常生活教育(共59页).docx(5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蒙台梭利日常生活教育一、日常生活教育的主要内容1基本动作教育 所谓基本动作教育,即让孩子练习日常生活中的基本运动,它是照顾自己、照顾环境、社交礼仪的基础,它主要包括:走线、走(步行)、坐姿、站姿、拿、搬、放、拧、倒、折、剪、切、贴、缝、编、捏、夹、转、擦、撕、打、敲、卷、削、拉、揉,其他。2照顾自己 是指为提高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以适应现实生活而设置,主要包括:携带物品的整理、东西洒落时的处理、照镜子、梳头发、擤鼻涕、穿衣、脱衣、叠衣服、穿鞋、脱鞋、洗脸、洗手、衣饰框、洗手帕、喝水、吃饭、刷牙、剪指甲、擦汗、洗脚、洗澡、整理书包、入厕、叠被子、擦鞋子、擦嘴巴,其他。3照
2、顾环境 是指以人类以外的其它生物、无生命的物体为对象,让孩子学习美化、打扫、整理环境的方法,并掌握照顾、饲养、管理动植物的相关技巧。(1)清理、整理工作:工作用的地毯的准备及清理、摆放鞋子、衣服、书包、教具、 图书、 玩具、扫地、桌子、椅子、床铺等。(2)擦洗:桌子、椅子、窗户、托盘、教具、杯子,以及洒水时用抹布擦等。(3)庭院工作:捡拾落叶、垃圾、拔草、松土、剪枝等。(4)照顾动植物:浇花、晒太阳、施肥、喂金鱼、给金鱼换水筹。(5)用餐:清洗餐具、水果削皮等。4社交礼仪 社交礼仪作为一种文化,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处理人际关系,用来对他人表达友谊和好感的符号。 社交礼仪主要分为:(1)谈话礼仪:
3、打招呼、道别、邀请、感谢、道歉、欢迎、应答、慰问病人、打电话、问路等(2)动作礼仪:开门、关门、敲门、与他人接触、递交物品、咳嗽、打喷嚏、打哈欠、倒茶、入席等。二、日常生活教具的操作1教具操作原则: a)每次只演示一种教具,目的性明确。 b)精确动作,按照孩子的节奏进行,要缓慢。 c)简化动作,使孩子能够看明白。 d)拆分动作,做到步骤化和有序化。 e)操作时尽量少讲话,语言要简练、准确。 f)按照从易到难、从具体到抽象、从上到下、从左到右顺序进行。 g)避免镜面教学,教师要坐在惯用手的右边。 h)时刻观察孩子的动作与反应,观察孩子的兴趣点。 i)适时地引入教具操作,当孩子能够独立操作时要离
4、开并继续进行观察,孩子需要时 马上给予帮助。 j)不能打断孩子的操作。 k)在操作之前,教师应确保教具准备的完整。 1)努力排除让孩子走神的因素。 m)操作教具时彳i应超出T作毯的范围,确保T作毯的防水性,颜色彳能太花哨,尽量用纯 色的。 n)鼓励孩子重复进行搡作,说:“你做得很好,再来一次吧。” o)随时做好操作记录。 p)不应指责孩子的错误,可以说: “小朋友,老师再来操作一次好吗?”2教具应用理念以儿章为中心,环境、教师与教具的关系三、自制教具原则 a)注意色彩的搭配,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b)功能性(CCIO: concentration,coordination,independenc
5、e,order)明确,直接目 的和间接目的明确。 c)注意教具的尺寸、易于取放及携带。 d)确保教具的完整性。 e)注意错误控制。 f)确保安伞,材质健康、环保、无毒。 g)实用性。 h)真实性。 i)操作顺序合理。 j)是否可以循环使用。 k)考虑礼仪。 1)是否易于清洗或者整理。四、日常生活教具设计注意事项 1必须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 2目的明确:发展孩子现实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生活技能。 3能够使儿童得到发展。 4男孩、女孩都能接受。 5从时间、空间、经济上都能达到要求。五、日常生活教具操作与演练一、基本动作(1)走(步行): 提示方法:小组提示或团体提示 适合年龄:2.5岁以上 教具构成:
6、运动鞋(室内用便鞋) 准备工作:在室内或户外集合。 基本操作: 穿鞋时: 1伸出右脚,脚跟踩到地板上。 2脚尖着地。 3以自然的步态踏出, 4姿势要端正,两脚交互前进。 5速度要缓慢,沉着稳定地前进。 6手和脚进行相反方向摆动。 彳i穿鞋时: 1与穿鞋时动作不同,脚尖先踏到地板上,然后放下脚跟。 2其它与前述相同。 兴趣点:右脚和左手、左脚和右手交互运动。 错误控制:1姿势不佳。2步伐混乱不够稳定。 直接目的:1学习基本的走路方法。2于脚运动的协调性。 间接目的:培养独立性和专注力。 注意事项:走线练习与此目的不同。 延伸活动:在教室内走、在人群中走、拿着东西走、后退走等。(2)坐(椅子在桌子
7、下时) 基本操作: 1站在椅子后,从两侧握住椅背,将椅子轻轻提起,从桌子下面拉出来。 2桌椅之间保留一定的距离,以身体可以进入为宜。 3站到桌椅之间。 4在椅子前面,身体稍微前倾,把裙子等可能被勾住的衣物用手压住,轻轻弯腰坐下。 5背挺直,腰部微微贴住椅背坐好。 6膝盖合拢,两于放在大腿上。 7双手轻握椅子面两侧,身体略微抬起,将椅子提起来轻轻前移。 兴趣点:从桌子下移出椅子到一定的距离,椅子和身体一起抬高,调整距离坐下。 错误控制:1发出声音。2桌椅之间没有足够容纳身体的空间。(3)起立 基本操作: 1手握椅面的两侧,抬起身体的同时提起椅子。 2轻轻地将椅子向后移动并放下。 3身体微微弯曲,
8、出来并站到椅子旁边。 4走到椅子后,双手提起椅背,把椅子轻轻放回桌下。 兴趣点:从后方轻轻移动椅子。 错误控制:起身时发出声响,或者拖动椅子发出杂音,动作不够利落。 直接目的:1学习坐椅子及起立的正确方法。2调整肌肉运动的方向。 间接目的:独立性、专注力的培养。 延伸活动:坐条状椅子、凳子等。(4)拿(持)、搬(运)、放(置) 提示有法:团体提示或小组提示 适用年龄:2岁半以上。 教具构成:儿童用的椅子、桌子、地毯、水桶(盛水)、盘子(装水的茶杯)、水壶(盛水)。a)搬椅子 准备T作: 1预备儿童用的椅子。 2小朋友同成半圆形坐下,椅子放在前方让每个人都能看清楚。 基本操作: 1只手握椅背,另
9、+手握椅子前端的中央部分。 2从地板上轻轻提起椅子。 3拿着椅子并看清周围的人与物,将椅子搬向目的地。 4到达目的地之后,轻轻地将椅子的前脚左右分别放下着地,再同时放下后面两脚。 兴趣点:不发出声音。 错误控制:1发出声音。2椅子的拿法不正确。3碰到人或东西。 直接目的:1学习安全搬运椅子的方法。2提高调整运动方向的能力。 间接目的:1学习照顾环境。2增强独立性、专注力。 注意事项:拿着椅子,以小组或者团体活动进行绕室内一周的练习。 延伸活动:1可以用凳子进行练习。2让孩子拿教师用的椅子或者其它形状的椅子进行搬运 练习。b)搬桌子 准备工作:大小、重量适合小朋友搬运的桌子。 基本操作: 一个人
10、搬 1将手放在桌两侧边缘的中间部分。 2拿起桌子,不要发出声音。 3彳能碰到人或东西,将桌子搬到指定的地方。 4把前方桌脚轻轻放下,再把靠近身体的桌脚放下。 两个人搬 1两人分别站在桌子两边。 2看清周围的状况,依需要进行左右、前后等方向的移动,-直到达目的地,搬动时, 两人的于要保持在水半位置。 3准备放下时,一人轻轻将一侧桌脚放下,另一人保持不动。 4另一个人把另一侧桌脚放下。 兴趣点:1手的位置,桌脚的放置方法。2两人走路时桌子的角度。 错误控制:1发出声音。2碰到人或东西。3两人手的高度不同。 直接目的:1学会正确搬运桌子。2提高调整运动方向的能力。 间接目的:1学习照顾环境。2增强协
11、调性、专注力。c)搬运工作用的地毯 提示方法:小组提示或个人提示 教具构成:工作用的地毯。 准备T作:在孩子容易看到的地方竖直放置卷好的地毯。 基本操作: 1蹲下并用双手握住地毯筒的上部。 2手持地毯,慢慢站起来。 3站在原地,再把地毯端F地拿好。 4地毯与身体保持一定的距离。 5以这种方式将地毯搬到地毯架上。 6保持竖直的状态,把地毯轻轻放入地毯架里,不要使地毯散开。 兴趣点:竖直地搬远地毯。 错误控制:1拿地毯时松开或落下。2碰到人或东西。 直接目的:1学会正确搬运地毯。2提高调整运动方向的能力。 间接目的:1学习照顾环境。2增强独立性、专注力。 注意事项:依环境、地毯的大小,也可以横着搬
12、运。 延伸活动:搬卷着或折叠的塑胶垫。d)拿盘子 教具构成:适合于拿的盘子,2-3个小碗或杯子。 准备工作:将小碗或杯子放在盘子里,碗里或杯子里装有水。 基本操作: 1盘子里摆好装满茶的茶碗或盛水的杯子,注意不要放偏。 2两手握盘子的边缘,手臂朝向腋下靠近,小臂弯成直角,水平地端着盘子。 3保持这个姿势搬运。 4在指定的地方以水平的动作轻轻放下。 兴趣点:端盘子时不可倾斜,否则盘子里的东西会掉下来。 错误控制:1盘子倾斜、容器滑动。2杯里的水溅出。 直接目的:1学会搬餐具。2肌肉运动的调整。 间接目的:1学习照顾环境。2增强独立性、专注力。 延伸活动:搬运其它大件的物品,例如:箱子、水桶、扫帚
13、等。 注意事项:根据搬运东西的形状、性质,注意端、拿东西时手的位置,在不妨碍他人的前提 下,把东西搬运到目的地。 (5)移(使用五指) 提示方法:个人提示。 适合年龄:2岁以上。 a)整只手拿碗倒豆 教具构成:1-个托盘。2两个相同的碗。3-些绿豆,放在左边的碗中。 基本操作: 1告诉孩子: “小朋友,下面我要做的是倒豆的T作。” 2邀请孩子一起工作,确定孩子可以看清楚示范动作,没有其它干扰。 3伸出左手,缓缓地接近有豆子的碗,五指要紧贴碗壁,再伸出右手,遵循同样的方式, 稳稳地端起碗。 4将装有豆子的碗移到空碗的F上方,确定碗口对着空碗的中心点,稍作停顿,再慢慢 将豆子倒入空碗中,注意两碗口
14、巧i要碰触。 5确定碗已倒空,将碗轻轻放回原位。 6与步骤3-4相同,将豆子倒回原来的碗中。 7请孩子进行操作。 错误控制:豆子掉落在托盘上。 兴趣点:倒豆的声音。 直接目的:1发展孩子手眼协调能力。2锻炼手部的肌肉。 间接目的:发展专注力。 注意事项:1如果有豆子散落,将示范如何用拇指、食指以二指捏的方式一颗颗捡起来,放 进碗里。2碗口不要碰撞。 延伸活动:1更换碗的大小和颜色。2绿豆-口J以换成谷物或其它韧品。b)整只手抓豆 教具构成:1-个托盘。2两个相同的碗。3-些绿豆,放在左边的碗中。 基本操作: 1告诉孩子: “小朋友,今天我们来做抓豆的工作。” 2邀请孩子一起T作,确定孩子口J以
15、看清楚示范动作,没有其它干扰。 3先伸出左手,缓缓接近有豆子的碗,五指要紧贴碗壁,再伸出右手,四指呈握状,伸 进碗中,把豆子抓起。 4移到空碗的正上方,松开右手,等豆子掉入碗中,稍作停顿后进行,直到移空左碗里 的豆子。 5再用同样的方式把右碗里的豆子移回左碗。 6请孩子进行操作。 错误控制:豆子掉落在托盘上。 兴趣点:豆子落下的声音。 直接目的:1发展手眼协调能力。2锻炼手部的肌肉,增强手的灵活性。 间接目的:发展专注力。 注意事项:豆子若有撒落,要示范如何用拇指、食指以二指捏的方式一颗颗捡起来放入碗中。 延伸活动:1更换碗的大小和颜色。2绿豆可以换成谷物或其它物品。c)玻璃杯倒豆 教具构成:
16、1带把手的玻璃杯两个。2一些绿豆,放在左边容器内。3托盘一个。 基本操作: 1告诉孩子,将示范倒豆的工作。2邀请孩子一起工作,确定孩子可以看清楚示范工作,没有其它干扰。 3伸出右手,把大拇指与其它四指清楚分开(呈握杯状),再缓缓接近有豆子的玻璃杯, 将四指伸进杯的把手,然后用大拇指按住把手上方,用另一只手的食指和中指作支撑, 稳稳地端起玻璃杯。 4将有豆子的玻璃杯移到空杯的正上方,确定对着空杯的中心点,稍作停顿,慢慢将豆 子倒入空杯中。注意两杯口不要碰触。 5确定已经倒窄,将玻璃杯轻轻放回原位。 6与步骤3-4相同,再将豆子倒回原来的杯里。 7请孩子操作。 错误控制:豆子掉落在托盘上。 兴趣点
17、:倒豆的声音。 直接目的:1使用玻璃杯。2增强手眼协调能力。3使用整个手,增强手的灵活性。 间接目的:1增强专注力。2通过独立弯成整个工作来树立儿童的自信心。 注意事项:1若有豆子撒落,示范如何用二指捏把豆子捡起来放进玻璃杯中。2杯口不要碰 撞。d)分米粒 教具构成:1装米粒的大玻璃杯一个。2三个小玻璃杯或同样大小的容器。3托盘一个。 准备工作:引导孩子,把用具放在桌子中央,托盘右侧放装米的大玻璃杯,三个小玻璃杯放 在左侧。 基本操作: 1教师坐在孩子右侧。 2握住大玻璃杯的把手,轻轻地提起来。 3在小玻璃杯里倒入约三分之一的米粒。 4倒法与玻璃杯倒豆的要领相同。 5,三个杯子都倒完后,把米粒
18、倒回大玻璃杯里。 6看看有没有掉到外面的米粒,将掉落的米粒捡回大玻璃杯里。 7鼓励孩子进行练习。 8将用具放回桌子上。 兴趣点:倒米时的声音。 错误控制:1米满出来。2容器相碰。 直接目的:1学习正确的倒法。2增强手眼协调能力。 间接目的:发展独立性、专注力。 延伸活动:将色沙、鸟饲料倒入小容器的方法。 注意事项:1容器口不要相碰。2大玻璃杯里的米平均分配到三个小玻璃杯里。e)用海绵移水 教具构成:1两个相同的碗,左边一个盛有水,右边空的。2-块长方形海绵。3-个托盘。 基本操作: 1告诉孩子将示范海绵移水的工作。 2邀请孩子起工作,确定孩子可以看清楚示范动作,没有其它干扰。 3双于握住海绵,
19、给幼儿示范如何用力挤压海绵,口J以配合语言提示:“挤放,挤放”。 4用右手抓住海绵放到装水的碗里,等待海绵吸水。 5用两只手握住海绵,拉出水面,稍作停顿,将水滴沥干。 6将海绵移到空碗上方,双手挤压海绵,将水挤到空碗里。 7在移水的过程中,观察孩子的反应,请孩子进行尝试。 8结束练习后,用海绵擦拭有水区域,并将托盘放回原位。 错误控制:水滴在托盘上。 直接目的:1增强子眼协调能力。2提高动作控制能力。3锻炼生活自理能力。 间接目的:培养独立性、专注力、自信心 注意事项:1挤压吸足水的海绵的力度应由小到大。2若有水滴在托盘上,应引导幼儿用海 绵把水吸干。 延伸活动:1用一小块布代替海绵。2更换彳
20、同大小、颜色和形状的碗。f)用大滴管取水 教具构成:1两个相同的碗或广口瓶,左边盛有水,右边是卒的。2-个大型的滴管。3 - 个大的托盘。4-块海绵。 基本操作: 1告诉孩子将示范用滴管取水。 2邀请孩子一起工作,确定孩子可以看清示范工作,没有其它干扰。 3用右手轻轻拿起滴管,左手放到右手上而,给孩子示范如何用力挤压滴管,可以配有 语言提示: “挤放,挤放。” 4把滴管缓缓插入左边盛有水的容器中。 5用两于挤压滴管,然后松开于,等待水进入滴管中。 6慢慢地举起滴管,等待多于的水珠沥干。 7将滴管移到右边窄碗中,并将其悬在窄碗中,两手慢慢将滴管中的水挤出。 8在移水过程中,观察孩子的反应,然后请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蒙台梭利 日常生活 教育 59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