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六级语文复习资料二.pdf





《2022年六级语文复习资料二.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六级语文复习资料二.pdf(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六年级语文复习资料(二)17少年闰土一、字词1.词语:扭动胯下厨房套住刺猬畜生窜走2.二类字注音:闰() 捏() 猹() 祀() 弶()匾() 秕()缚()鹁鸪()爹() 獾() 伶俐() 汛()二、教材解读1课文简说。本文节选自鲁迅的短篇小说故乡。课文通过“我”的回忆,刻画了一个见识丰富而又活泼可爱、聪明能干的农村少年闰土的形象,反映了“我”与他儿时短暂而又真挚的友谊以及对他的怀念之情。课文先描绘了“我”记忆中看瓜刺猹的闰土,接着写与闰土相识、相处的过程。重点写了闰土给“我”讲雪地捕鸟、海边拾贝、看瓜刺猹和看跳鱼儿四件事。最后写两人的分别和友谊。课文一开始,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是闰土看瓜刺猹的场
2、面。读了这段文字,少年闰土的形象深深地烙印在我们的脑海里。从课文中我们不难发现,作者笔下的闰土与“我”是很不一样的。例如, 闰土生活在 “海边农村” ,而“我” 生活在 “高墙大院” ;闰土是一个 “忙月” 的儿子, “我”是一个“少爷” ;闰土见多识广,而“我”却孤陋寡闻。环境不同、阶层不同、生活不同,没有让“我”感到快乐,反而引起“我”对自己所处的地位和环境的不满,这些都流露出“我”对丰富多彩的农村生活的向往。2词句解析。( 1)对句子的理解。我那时并不知道这所谓猹的是怎么一件东西便是现在也没有知道只是无端地觉得状如小狗而很凶猛。这句话中的两个破折号是起补充说明的作用。“无端”一词是“没有
3、理由,没有根据”的意思。整句的意思是说“我”不仅那时,就是现在也都不知道猹是一种什么动物,只是主观上认为它的样子像狗而且很凶猛。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1 页,共 17 页 - - - - - - - - - - 我素不知道天下有这许多新鲜事:海边有如许五色的贝壳;西瓜有这样危险的经历,我先前单知道它在水果店里出卖罢了。“素”,向来的意思。 “新鲜事”是指闰土对“我”讲的那许多关于农村、海边的事,这些事“我”从来都不知道,所以感到新鲜。“如许”是“如此” “像这样”的意思。句子从两
4、个方面述说这些新鲜事:一是海边有如此多的五色的贝壳,二是讲关于西瓜被猹等动物咬食破坏的危险。“我”向来不知道这许多新鲜事,因为“我”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从未接触过这些事。这句话表达了“我”对少年闰土的羡慕和钦佩。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这是“我”抒发感想的句子。“他们”指“我”往常的朋友。“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指“我”和“往常的朋友”生活的天地非常狭窄,由于整天关在高墙深院里,与生活在海边的闰土相比,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句话的意思:“我”和“往常的朋友”是些“少爷”,整天生活在大院里,不能广泛地接触大自然,像井底之蛙,眼界狭窄。这句话表达了“我”对自己所
5、处环境的不满,流露了对农村丰富多彩生活的向往。18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重点字词:殡仪馆枯瘦逝世追悼咳嗽吊唁囫囵吞枣张冠李戴马马虎虎恍然大悟吊唁镊子敷药饱经风霜北风怒号二、对词语的理解。追悼对死者表示沉痛的怀念。挽联哀悼死者的对联。吊唁祭奠死者并慰问家属。囫囵吞枣把枣子整个吞下去。比喻读书等不加分析地笼统接受。张冠李戴姓张的帽子戴在姓李的头上了。比喻弄错了对象或弄错了事实。饱经风霜:形容经历过很多的艰难困苦。三、对句子的理解。我呆呆地望着来来往往吊唁的人,想到我永远见不到伯父的面了,听不到他的声音了,也得不到他的爱抚了,泪珠就一滴一滴地掉下来。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6、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2 页,共 17 页 - - - - - - - - - - 这句话是小周晔失去伯父时的所想所感,也是文章的情感主线,文章以此为情感轴心,回顾了伯父鲁迅先生生前的几件小事。伯父摸着胡子,笑了笑,说:“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这句话表面看是在夸自己记性好,实际上是在用幽默的语言、委婉的语气批评“我”读书太马虎。这简短的语言描写,透出鲁迅先生含蓄、幽默、风趣的性格特点。“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句中“四周黑洞洞的”,比喻当时的社会一片黑暗,看不到一点儿光明,人民连一点儿民主和自由都没有。“碰壁”是
7、与反动势力作斗争时受到的挫折与迫害。从这谈笑似的话语中,可以体会到鲁迅先生不怕挫折、不惧迫害的顽强斗争精神和革命的乐观主义态度。这时候,我清清楚楚地看见,而且现在也清清楚楚地记得,他的脸上不再有那种慈祥的愉快的表情了,他变得那么严肃。他没有回答我,只把枯瘦的手按在我的头上,半天没动,最后深深地叹了一口气。这里的两个“清清楚楚”强调了当时的情景给“我”印象之深;他“变得那么严肃”,手“半天没动”,“深深地叹了一口气”等表情、动作的描写,说明鲁迅先生看到了旧社会的罪恶,他无法控制对它的憎恶之情而怒形于色。这句话表现了鲁迅先生对旧社会的痛恨和对劳苦人民的极大同情。四、思考题 。1. 课文写了鲁迅先生
8、的哪些事情(试着用小标题的方式说出来)?你从中了解到了鲁迅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小标题:谈“水浒传”;谈“碰壁”;求助车夫;关心女佣阿三。对鲁迅先生的认识:谈水浒传表现了他对青少年的关心和爱护;谈“碰壁”表现了他对旧社会的痛恨;救护车夫则表现了他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和关心;关心女佣阿三则表现他关心别人胜过关心他自己。总之,是鲁迅先生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他才赢得那么多人的爱戴。 2. 你发现第一段与后面几个段落有什么联系吗?第一部分提出一个问题:鲁迅先生为什么会得到那么多人的爱戴?后面几个部分则用鲁迅先生的几件生活小事从不同侧面回答了这一问题。第一部分和后面几个部分是因果关系,第一部分写
9、的是果,后面几个部分写的是因。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3 页,共 17 页 - - - - - - - - - - 19一面一、课文解析课文在描写人物外貌、语言、动作以及“我”的感受时,不惜浓墨重彩,细致入微。特别是六次外貌描写,都抓住了鲁迅“瘦”的特点,连同另外三处写“瘦”,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二对词语的理解。懊悔做错了事或说错了话,心里自恨不该这样。莽撞鲁莽。指言语、行动粗率而不审慎。摩挲用手抚摩。踌躇犹豫,拿不定主意。打眼引人注目。颓唐精神不振作。憎恶憎恨,厌恶。三、词句解析
10、。1对句子的理解。那种正直而慈祥的目光,使我立刻感到身上受了父亲的抚摩严肃和慈爱交织着的抚摩似的。“父亲”,我们最亲近的人;“我”,一个处于社会最下层的公交车售票员,被人歧视。然而此刻鲁迅先生却对“我”这样温和,这样亲切,使“我”从心底感到温暖,感到慈父般的亲切,感到长者的慈爱。我结结巴巴的,欢喜得快要跳起来了。一定是!不会错,一定是!那个名字在我的心里乱蹦,我向四周望了望,可没有蹦出来。一个是崇拜鲁迅的文学青年,一个是关心、热爱文学青年的鲁迅,心有灵犀,一见如故。“我”那种激动的心情简直无法抑制,但又不能不按捺下去。“结结巴巴”,显示出“我”突然发现自己崇敬、热爱的鲁迅先生就站在身边,激动的
11、神态和幸福的心情,难以用言语来表达。“我向四周望了望”,表现出当时社会环境的黑暗和险恶,怕有密探之流在旁边。作者阿累当时是“左翼剧联”成员、* 地下党员,养成了高度警惕的习惯。“没有蹦出”鲁迅先生的名字,一是当时环境的险恶,不能暴露鲁迅;二是作者有意强压自己的感情,竭力保护鲁迅。这表现了作者对鲁迅先生的由衷敬爱之情。“鲁迅先生是同我们一起的!” 因为与鲁迅先生见了一面,这给“我”极大鼓舞,获得了生命的支柱“鲁迅先生是同我们一起的! ”这是“我”在种种艰苦和险恶面前坚强不屈的力量源泉,是“一面”给了“我”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
12、纳 - - - - - - - - - -第 4 页,共 17 页 - - - - - - - - - - 巨大力量。通过这句话,将一次“小”的见面同鲁迅“大”的精神人格巧妙结合起来,画龙点睛,文章的主题得到升华。20有的人一、课文重点这首诗是1949 年 11 月 1 日为纪念鲁迅逝世13 周年而写的,因此副标题是 “纪念鲁迅有感” 。但是这首诗不只是单纯写对鲁迅的怀念,而是通过与鲁迅截然相反的“有的人”的对比,批判了那些骑在人民头上的统治者和压迫者,热情歌颂了鲁迅先生为人民无私奉献的可贵精神,号召人们做真正的有价值的人二、词句解析。“有的人” :每节诗的前两句都指反动统治者,他们虽然“活着
13、”,但在老百姓的心目中是“行尸走肉” ,他们欺压百姓,下场可耻。每节诗后两句都是指鲁迅以及像鲁迅这样的人。他们虽死犹生,永远活在人民心中,赢得人民的尊敬和歌颂。活:第一个“活”字充满了作者的鄙夷和轻蔑,第二个“活”字是作者对鲁迅伟大一生的充分肯定和赞美。死:第一个“死”字充满了作者的痛恨和咒骂,第二个“死”字表达了作者的惋惜和怀念之情。三、近义词 :伟 大 高 尚不 朽 永 存下 场 结 果情愿 甘 愿抬 举 器 重四、反义词伟大渺 小不 朽 腐 败情 愿被 迫抬举 贬 低五、易错生字朽 xi 摔 shui愿 yun 处 ch 垮 ku 尸sh21 老人与海鸥一、词语( 1)褪色瞻仰遗容歇落守
14、灵旋涡抑扬顿挫翻飞盘旋( 2)抑扬顿挫:声音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二、句子( 1)他背已经驼了,穿一身褪色的过时布衣,背一个褪色的蓝布包,连装鸟食的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5 页,共 17 页 - - - - - - - - - - 大塑料袋也用得褪了色。朋友告诉我,这位老人每天步行二十余里,从城郊赶到翠湖,只为了给海鸥送餐,跟海鸥相伴。理解 :这是一个十分简朴的老人,可就是这样一个勤俭的老人,却用自己不多的退休工资给海鸥买食物,天天步行二十余里去喂海鸥。是什么给了老人这么大的动力?
15、无疑,是老人对海鸥那种无私的爱。这里用不多的文字,向读者呈现了一个爱海鸥的老人形象。( 2)老人把饼干丁很小心地放在湖边的围栏上,退开一步,撮起嘴向鸥群呼唤。立刻便有一群海鸥应声而来,几下就扫得干干净净。老人顺着栏杆边走边放,海鸥依他的节奏起起落落,排成一片翻飞的白色,飞成一篇有声有色的乐谱。理解: 这是老人喂海鸥的一个细节描写。老人的动作是那么的娴熟,与海鸥之间的配合是那么默契、那么和谐! “扫”字把鸥群吃食的样子描绘得生动鲜活。海鸥有节奏地翻飞着雪白的翅膀,那场面,像一幅灵动的画,更像一首美妙的歌。( 3)过了一会儿,海鸥纷纷落地,竟在老人遗像前后站成了两行。它们肃立不动,像是为老人守灵的
16、白翼天使。理解 :海鸥也像人一样,它们有着人一样的情感。急速翻飞后,海鸥们“纷纷落地”, “竟在老人遗像前后站成了两行”,它们是那么地严肃和安静,也许它们知道老人再也不会来了,于是它们默默地“肃立” ,好像在为老人守灵。这样的场面,相信无论谁都会为之动容。( 4)课文共 六处用了省略号,作用也有所不同。第4 自然段的省略号表示列举的省略;第11 自然段有两处使用了省略号,表示话未说完;而第15、16 自然段的两处省略号,则表示语意未尽;最后一处省略号用在17 与 18 自然段之间,单列一段,也表达了未尽的语意。(5) 课文整体认知课文分为两大部分,前半部分通过老人喂海鸥、呼唤海鸥的名字、与海鸥
17、亲切地说话等事例表现了老人对海鸥无私的爱;后一部分则通过老人死后,海鸥在老人遗像前翻飞、盘旋、肃立、鸣叫等悲壮画面,展示了海鸥对老人的那份令人震撼的情。课文语言朴实,平凡中包含深情,令读过的人无不为人与动物这样真挚的感情而动容。23. 最后一头战象一、反义词:衰老强壮拒绝接受华贵庸俗亢奋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6 页,共 17 页 - - - - - - - - - - 低沉炯炯有神目光呆滞暴毙荒野寿终正寝茂盛稀疏二、近义词:埋 葬 安 葬喘 息 歇 息凝 重 庄重华贵华丽久别重逢
18、阔别重逢浴血搏杀浴血奋战激越高亢三、类字:劈 p( 劈柴)寇 k u ( 日寇)蕉 ji o ( 香蕉)筒 t ng( 笔筒)躁 z o ( 急躁)革 g ( 皮革)遭 zo( 遭遇 )泣 q ( 哭泣)欲 y ( 沐浴)搏 b( 搏斗)碑 bi ( 石碑)四、二类字:凛 l n哉 zi嘎 g羧 su磕 k礁 ji o亢 k ng 垃 l 圾 j 蔑 mi挲 su膨 p ng 冢 zhng蔗 zh糯 nu耙 b唏 x嘘 x炯 ji ng槟榔 bng l ng 箐 q ng 诺 nu箔 b镐 go椭 tu 五、多音字:1.降: ji ng 降落; xi ng 投降 . 2.卷: ju n卷发;
19、ju n 羊圈 . 3.系: x关系; j 系鞋带 . 4.埋: m i 埋伏; m n 埋怨 . 六、词语解释:1. 威风凛凛形容声势或气派使人敬畏。 2. 隆重盛大庄重。3. 排山倒海形容来势凶猛,力量强盛,声势浩大。4. 隆重盛大庄重。 5.亢奋极度兴奋。5. 优哉游哉形容从容不迫,悠闲自得的样子。6. 急躁不安心情烦躁,不能安静下来。7. 漫不经心随随便便,不放在心上。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7 页,共 17 页 - - - - - - - - - - 8. 久别重逢形容(
20、人)分别很久后再次相见。9. 恍然大悟指突然一下子明白;觉悟过来。10 暴毙荒野因意外事故而丧生在荒郊野外。11. 泣不成声泣,低声哭。哭得噎住了;连声音也发不出来。形容极度悲伤。12. 炯炯有神:形容人或动物的眼睛明亮,很有精神。13. 浴血:形容战斗激烈。 15.镌刻:雕刻。16. 凝望:集中注意力一动不动地向远处看。17. 跋涉:爬山涉水。形容路程异常艰苦,也可以比喻事业方面的艰辛。七、重点句理解: . 没想到,嘎羧见了,一下子安静下来,用鼻子呼呼吹去上面的灰尘,鼻尖久久地在上面摩挲着,眼睛里泪光闪闪,像是见到久别重逢的老朋友。真的是没有想到,一件象鞍竟然使急躁的嘎羧顿时安静下来!作者对
21、嘎羧动作、神情的描写,细腻生动,寥寥几笔却清晰地表达出一头英勇的战象积淀在心中的深沉的感情:“呼呼吹去”“久久地”“摩挲”“泪光闪闪”,使读者深刻地感受到嘎羧见到象鞍时内心涌动的对辉煌过去的深深留恋与回味! . 二十六个春秋过去,象鞍已经破旧了,仍显出凝重华贵;嘎羧披挂上象鞍,平添了一股英武豪迈的气概。象鞍破旧,却仍然凝重华贵;嘎羧年迈,却仍然英武豪迈!二十六个春秋,弹指一挥间,而今,战火不再,血腥不再,但积满灰尘的象鞍上记载着凝重的历史,记载着嘎羧的英勇;纷乱不再,年轻不再,但垂暮的英雄,博大的胸怀仍在,勃勃的雄心仍在!对称的并列句式增强了语势,此句通过对象鞍和嘎羧的简练描绘,深情地赞颂了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年六级 语文 复习资料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