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一体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方案(共8页).doc
《机电一体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方案(共8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电一体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方案(共8页).doc(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 机电一体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方案职业教育的教学现状迫切需要实施课程体系改革。一是课程体系的陈旧,造成学校的培养目标、课程结构、教学内容与社会需求脱节,与就业的联系不够紧密,就业市场对中职学校毕业生提出新的要求,学生感觉学不到实用的东西;二是从学生学习现状来看,学生的学习基础普遍比较弱,学习内容脱离学生实际基础,致使学生听不懂,学不会,大部分时间只好在课堂上睡觉,满足不了现代教育理念以人为本的要求。以至于造成学生“学不懂,用不上,留不住”。教师感觉“课堂秩序难以维持,教学效果难以提高,劳动得不到认同。”因此要结合实际探索以职业技能为主线,以职业能力分析为切入点,以就业为导
2、向,以“必需、实用、够用”为依据的新型课程体系。一、课程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为了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培养高技能型应用人才的战略部署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规划纲要(20102020)的具体要求,贯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遵循“加强实践、注重应用、增强素质、培养能力”的原则,以建设科学规范的管理机制为先导,以抓好教师队伍建设为前提,以课程内容和教材建设为核心,以现代教育技术为手段,以教材和网络教育资源建设为依托,以提高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为目的,有计划、有目标、分阶段、分层次地开展建设工作,构建“教学目标明确、教学理念先进、学生技能一流”的课程教学体系
3、。面向市场,面向企业,立足瑞安,服务机电行业,借鉴其它地方课程改革的有效经验,面向社会,整合现有教育资源,形成具有我校特色、充满活力的课程体系,提高我校机电一体化专业教育质量,为“瑞安经济”和“构建和谐社会”服务。二、课程体系建设的意义和目标意义:职业教育学和工业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工作经验是一线生产、服务人员最重要的知识。他们工作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多通过工作实践获得。这些实践包括操作与维护设备、熟悉生产工艺和业务程序、为顾客服务和与同行交流等。研究事实告诉我们,我们的课程要贴近学生,贴近岗位,贴近就业环境,要根据学生个体学习心理规律和职业活动原则来组织,为此我们着力探索
4、构建适合地方经济的人才规格要求的新型课程体系非常有现实指导意义。总体目标: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培养学生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和岗位技能、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能力,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为目的,研究课程的综合化和模块化,强化实践教学,重视职业素养养成,开发和构建新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具体目标:1.以工学结合和校企合作为切入点,以突出教学过程的开放性和职业性为重点,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重新构建课程体系。与相关行业企业一线管理和技术骨干共同进行职业分析,确定人才培养定位、职业能力及岗位技能标准,探索课堂与实习地点的一体化,构建半工半读、工学交替、订单培养、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培养
5、的人才培养模式;打破知识系统型的课程体系,围绕职业活动的各项工作任务或项目组成教学模块,构建集素质培养、技术基础知识、专业能力训练、职业培训、考证课程、技能鉴定为一体,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本位的课程体系。2. 加大教师校本培训力度,落实教师企业实践,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实践操作、课程开发能力,强力推进新课程体系建设,促进以生产性实训项目课程开发为中心的校本研究的深入开展,探索与新的课程体系相适应的教学模式。3.构建符合校情的体现多样性、选择性的职业岗位群课程体系,完善专业课程设置管理体制,加强课程设置研讨,彰显就业、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为导向的办学特色;改善教学实训设备,加快专业现代化进程建设。4. 以
6、课程建设与改革为核心,提高教学质量。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3门专业核心课程。根据职业岗位(群)的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整合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模式和考核评价方式,按工作过程组织教学,加强专业教学与工作实际的一致性。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共建融专业教学、职业培训、技能鉴定、技能竞赛为一体的共享型教学资源。形成满足科学性、适应性、效益性、发展性的课程体系,在中职电子类专业推广使用,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三、课程体系建设的内容1.广泛开展市场调研,确定专业发展方向,明确学生培养目标通过市场调研,机电一体化专业中职毕业生的就业以操作岗位为主,主要在生产一线操作、安装、
7、调试、维护与维修设备等工作,也有部分售后服务和现场管理工作。企业对中职学生的要求,概括起来有以下三条:学生素质要高;学生要有发展后劲;学生应掌握一定的知识和1-2种专业技能。因此,我们确定我校机电一体专业培养目标应定位于具有较高综合职业素养、具有一定提高能力、掌握一定知识和技能的技能型人才。要求学生德、智、体、美、劳要全面发展,要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和文化基础。2. 优化课程结构与实践环节,重构课程体系,重组课程内容在行业、企业调研的基础上,运用工作分析和教学分析的方法,遵循技能型人才职业能力形成的规律,着眼于学习者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的培养以及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的形成,按照职业实践的
8、逻辑顺序,构建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式一体化专业课程体系。针对教学内容与生产实际相脱离、理论与实践相脱离的状况,以新型教育理念为指导,为优化课程结构与实践环节,提高教学效果,重新设置文化课、专业基础课、专业实践课等课程体系。(1)文化基础课程设置遵循“服务素质、服务技能”的原则,分为基础性和应用性两个模块,前者面向全体学生,后者面向专业大类。一方面重视文化课提高学生基本文化素质的功能,另一方面强化文化课为专业课服务的功能。(2)专业基础课设置遵循综合化原则,以技能为中心,以够用为度,开发适应技能型人才培养需要的综合基础理论课程。(3)专业实践课设置遵循“宽基础、
9、模块化”原则,既夯实基础,又突出专业方向。实践内容紧扣当前企业所需求的专业技能而设定。打破以知识逻辑为主线的教学内容组织形式,根据企业职业岗位技能要求开发教学项目,通过项目整合知识与实践,重新组织设计教学内容,编写一体化自编教材。降低文化基础课程知识难度、深度,按文化过关的基本要求对文化课程内容简化,确保学生达到既满足职业生涯需要,又满足学生终身学习需要的基本文化知识素养。以关键能力为目标,按理论够用的基本要求整合专业基础课程,去除课程中设计类和原理类等知识,增加实用类和操作类知识,构建宽基础专业课程模块。增加专业技能课程所占的比例,按技能过硬的基本要求,以直接就业(上岗)为主要目标,构建专业
10、技能模块。3.完善教学过程,改变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以多媒体、“微课”,像“驾考宝典”等手机学习应用软件为载体的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远程教学等网络资源,增强直观、形象教学,利用QQ群、微信平台,加强交流与辅导,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创新思维。例如:文化基础课程、电工基础、CAD绘图、机械制图等内容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学,专业教室上课,边讲边练,这样不仅可以使难以理解的理论和过程形象直观地展现在学生眼前,而且可以改变教与学的关系,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这就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改革传统的以教师、课堂、教材为中心的过分倚重课堂讲授的“灌输式”教学方式,
11、本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因材施教的原则,采取以学生为主体并且针对不同学生特点的多种新教学方式,如在一堂课教授内容时,应用5-10分钟的“微课”视频进行教学,直观形象的展示操作技巧和方法,学生还可以提前下载,用手机观看学习,移动、随时随地学习,简化了教学程序,增加了教师辅导时间,提高了教学效果。4.改善实训设备,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继续加大机电一体专业实训室场建设和设备资金投入力度,加强实践教学,提升学生实践操作能力,提高毕业生职业素质,以增强社会竞争力和社会生存能力,根据教学计划、教材的选用、自编教材撰写、所开发的教学项目需要,添置实训设备和耗材。5.加强“双师型
12、”师资队伍建设通过派遣老师外出学习、培训、参观、考察,尤其是企业实践,邀请企业工程技术人员进行校内培训等多种形式,提升教师的操作技能、教学项目开发、自编教材撰写等能力,积极为教师业务能力的提高创造良好条件,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人文关怀。抓好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以完善的制度要求教师转变工作观念、作风,适应新的课程设置的要求,以学生为主体,一切为了学生,做好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服务者和全面发展的促进者。形成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较高的教学水平,又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丰富经验的“双师型”队伍。6.改革考核评价体系纠正以往重视理论考核,忽视实践教学考核;重视阶段考核,忽视过程考核;重视教师评价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机电 一体 专业课程 体系 建设 方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