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共12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共12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共12页).doc(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一钠的性质 .物理性质: 物性: 色,质地 ,密度_,熔沸点_,导电导热性_。存放和取用:将钠用镊子从煤油中取出,用滤纸吸干煤油,然后在玻璃片上将钠用小刀切下一小块(豆粒大小),进行观察,并注意切面的变化(2)注意事项取钠时要用镊子夹取、不能用手拿,因为易与汗液反应,灼伤腐蚀皮肤取出钠后要迅速吸干煤油,并要放到玻璃上切割钠用剩后要放回盛钠的试剂瓶,不能乱扔乱放,因为钠很活泼容易引起危险钠与O2反应很容易,在观察钠的颜色光泽时要在切割后立即观察(3)实验现象切面银白色,但迅速变暗(4NaO22Na2O等),失去金属光泽(4)实验结论:金属钠硬度很小(质
2、软),具有银白色金属光泽,很容易被空气氧化 2.化学性质: (1)跟氧气反应: Na+O2 (切面很快变_,Na2O加热时不稳定易转化成_) Na+O2 (_火焰,大量烟,生成_固体) 以上反应说明Na2O2比Na2O稳定。(2)在氯气中燃烧:2Na+Cl2 =NaCl(现象: ) (3)钠与硫混合研磨即生成Na2S Na+S-(4)钠与水反应,可见到下列现象: (1)实验过程:Na与水的反应 (2)反应原理: (3)注意事项:取钠不要太大,钠块过大,会发生爆炸(4)实验现象:钠与水剧烈反应、钠熔化成小球、钠球在水面上不停地滚动、有气体生成,并发出嘶嘶声(5)实验结论:钠与水反应剧烈,生成碱并
3、放出气体3收集并检验钠与水反应放出的气体(1)实验过程:收集并检验Na与水反应生成的气体 (2)反应原理:2Na2H2O2NaOHH2,2H2O22H2O(3)注意事项试管内要装满水,不要留有气泡,以防点燃时发生爆炸钠不要太大,用刺有小孔的铝箔包住包裹时不要用手触摸金属钠试管中气体集满后,不要急于从水中取出试管,应待钠反应完毕后再取试管,以避免在取试管时,皮肤蘸上钠而灼伤试管从取出到移近火焰过程中要始终倒立,点燃时可将试管微微倾斜(4)实验现象:试管内气体被点燃发出尖锐的爆鸣声(5)实验结论:钠与水反应剧烈,生成碱放出氢气钠投入水中并浮在水面上-密度小于水。 钠立即跟水反应,发出嘶嘶响声,产生
4、气体。同时钠熔成一个闪亮的小球并在水面上向各方向迅速游动最后消失反应放热且钠的熔点低。 反应后的水溶液使酚酞变红与水反应生成了碱性物质。方程式: 离子方程式: 钠与水反应的实验改进装置: (5)钠与酸反应: Na + H+ - 实质是钠与氢离子直接反应,比与水的反应更激烈,极易爆炸,要特别小心。(6)钠与醇的反应 试描述钠与乙醇反应的现象及方程式:_ 总结对比钠与水和乙醇反应的现象。(7)与盐溶液的反应 与FeCl3溶液 离子方程式 _二 钠的重要化合物1氧化钠和过氧化钠氧化钠过氧化钠色、态化学式电子式氧元素的化合价稳定性与H2O反应的方程式与CO2反应的方程式氧化性、漂白性用途钠与氧气的反应
5、 (2)反应原理:2NaO2Na2O2,2Na2O22H2O4NaOHO2(3)注意事项玻璃管中装的钠不能太大,太大反应太剧烈,会将玻璃管炸裂反应开始时,即钠熔成小球后要稍稍倾斜玻璃管,但是角度不能太大,以防止钠从玻璃管中脱出并能保证空气疏通从而观察到明显现象在取钠时要将其表面的氧化物用小刀除去,用纯钠进行实验因为表面被氧化的钠在受热熔化后,钠表面会有一层黑色而影响实验现象的观察加热时间不能太长,否则钠与O2迅速反应、燃烧起来,现象就不是很明显了盛Na2O2的小试管要干燥(4)实验现象钠熔成小球,先变成白色后变成淡黄色固体,淡黄色固体遇水放出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5)实验结论钠熔点低,与O2
6、加热反应生成Na2O2,Na2O2遇水生成O22.过氧化钠与CO2、H2O的反应应用于质量差法的计算。3氢氧化钠 性质:有很强的 性,易 (用作 ),溶于水时会 , 受热 (易?不易?)分解,氢氧化钠俗称烧碱、火碱、苛性钠。强碱,具有碱的通性。工业制法: 2NaCl+2H2O2NaOH+C12+H2Na2CO3十Ca(OH)2CaCO3+2NaOH二、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比较名称碳酸钠碳酸氢钠化学式Na2CO3NaHCO3俗名色态白色粉末白色粉末溶解性溶液酸碱性碱性,物质的量浓度相同时,碱性:与酸反应(HCl)现象速率: 方程式 热稳定性 用途化工原料、去污发酵粉、泡沫灭火器相互转化 碳酸钠与碳
7、酸氢钠鉴别方法:各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加热,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现象 各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溶解,再分别滴加氯化钙或氯化钡溶液,现象 各取相同量的固体于试管中加适量水溶解,再同时加入相同浓度相同体积的盐酸,现象 配成相同浓度的碳酸钠及碳酸氢钠溶液,用pH试纸测其pH值,现象 【典例分析】例1:有一块表面被氧化成氧化钠的金属钠,质量为0.584g,放入9.436gH2O中,当反应结束时,在标准状况下生成氢气0.02g,此金属钠中有多少克钠在与水反应前被氧化?所得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变式训练】有一块表面氧化成氧化钠的金属钠,总质量为5.22g,投入到94.98g水中,待充分反应后收集
8、到氢气0.2g求(1)其中含氧化钠的质量是多少g?(2)反应后所得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是多少?例2: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学习了工业“侯氏制碱法”的原理后,知道:NaClNH3CO2H2ONaHCO3NH4Cl 【提出问题】能否在实验室模拟“侯氏制碱法”中制取NaHCO3的过程呢?【实验验证】如图是该学习小组进行模拟实验时所用到的部分主要装置。已知浓氨水遇生石灰会产生大量的NH3。A B C D D生石灰浓氨水饱和NaCl溶液接尾气处理装置有孔塑料隔板弹簧夹稀盐酸石灰石饱和NaHCO3溶液a b请回答下列问题: 检验A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塞紧带长颈漏斗的橡胶塞,夹紧弹簧夹后,从漏斗注入一定量的水,
9、使漏斗内的水面高于试管内的水面,停止加水后,若 ,说明装置不漏气。 D是连接在装置A与装置C之间的气体净化装置,进气口是 (填a或b),D的作用是除去_气体。 实验时先向饱和NaCl溶液中通入较多的NH3(溶液显碱性),再通入足量的CO2,其原因是_。(填写序号) 使CO2更易被吸收 NH3比CO2更易制取 CO2的密度比NH3大 用_的方法将生成的NaHCO3晶体从混合物中分离出来。【得出结论】利用“侯氏制碱法”在实验室可以制取NaHCO3 。例3:过碳酸钠是一种有多用途的新型氧系漂白剂,化学式可表示为aNa2CO3bH2O2。现将一定质量的过碳酸钠粉末溶于水配成稀溶液,再向其中加入适量Mn
10、O2粉末,充分反应后生成672mL气体(标准状况)。反应后的混合物经过滤、洗涤后,将滤液和洗涤液混合并加水配成100mL溶液A。现向三份体积为10mL、浓度为cmol/L的稀硫酸中分别逐滴滴入溶液A,边滴边振荡,充分反应后,测得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实验序号滴加溶液A的体积/mL5.010.015.0生成气体的体积/mL(标准状况)44.889.6112稀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c= mol/L。计算确定过碳酸钠的化学式。工业上常以所含活性氧的质量分数w(活性氧)=来衡量过碳酸钠产品的优劣,13%以上者为优等品。现将0.2g某厂家生产的过碳酸钠样品(所含杂质不参与后面的氧化还原反应)溶于水配成溶液,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及其 化合物 性质 12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