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语言文字运用-古代文化知识测试题(共28页).docx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语言文字运用-古代文化知识测试题(共28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语言文字运用-古代文化知识测试题(共28页).docx(2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 古代文化知识测试题语文2018.9本试卷共10页,100分。考试时长12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1下列对联中涉及到的我国传统节日依次是 立马千山矮,迎春万木荣芳草美人屈子赋,冰心洁玉大夫诗冒雨先寻菊,迎晴便插萸。天上冰轮满,人间彩灯明。A 清明节重阳节端午节中秋节B 春节芒种节重阳节中秋节C 春节端午节重阳节元宵节D 清明节端午节端午节元宵节2古代以伯、仲、叔、季表示兄弟间的排行顺序,古人字前常加排行次序,父之兄称“伯父”,父之次弟称“仲父”,仲父之弟称“
2、叔父”,最小的叔父称“季父”,后来伯仲之弟统称“叔父”。古代称为“伯夷”、“仲尼”、“叔向”、“季路”的四人,正确的排行顺序是:( )A 老大、老二、老三、老四B 老大、老二、老三、最小C 老二、老三、老四、老大D 老三、老四、老大、老二3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A 古代对一些以技艺为职业的人,称呼时常在其前面加一个表示他的职业的字,如庖丁解牛中的“ 庖丁”, “丁”是名,“疱”是厨师,表明职业。B 因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故称“有司”;但“有司”并不是某个具体的部门,而是代指官吏。C “汉皇重色思倾国”中的“汉皇”非指汉代皇帝,而指唐玄宗,这是唐诗中的以汉代唐现象。如杜甫兵车行中“
3、武皇开边意未已”。D 庙号是君王死后会建筑专属的宗庙祭祀,被供奉时所称呼的唯一名号,如高祖、明宗、太宗。4下列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参乘:亦作“骖乘”,古时乘车,站在车右担任警卫的入。乘,四匹马拉的车。B 禊事:古代习俗,三月三日人们到水边洗濯,嬉游,以祈福消灾的一种禊祭活动。C 跬:古代称人行走,举足一次为“跬”,举足两次为“步”,故半步称“跬”。D 鲤对:孔鲤是孔子的儿子,“鲤对”指接受师长教诲。5下列相关文化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拱,古代的一种相见礼,双手在胸前相合表示敬意。B 学士,古代官职名称,一般负责管理与教育相关的事务C 流火,是指大火星下行,农历七月暑气已
4、经退去,天气不再酷热。D 更,是古代的一种计时单位,通常将夜晚分为五个时段,称为“五更6下列对课文中相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上卿:春秋时,周朝及诸侯国都有卿,是高级长官,分为上、中、下三级,战国时作为爵位的称谓,一般授予劳苦功高的大臣或贵族。B 春秋五霸:春秋时期,各诸侯国之间展开了激烈的斗争,有数位诸侯国的君主相继成为霸主,史称“春秋五霸”。“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中的“缪公”即秦穆公,春秋五霸之一。C 九宾之礼:我国古代外交上最隆重的礼节。九宾,由傧者九人依次传呼接引宾客上殿。D “秦御史前书曰”中的“御史”是一种专门作为监察性质的官职,负责监察诸侯、官吏,该官职一直延续
5、到清朝。7下列对各句中文化常识分析正确的一组是总角之宴 总角:指代少年时代。永和九年,岁在癸丑 永和是年号纪年,癸丑是干支纪年,干支仅能用来纪年。壬戌之秋,七月既望 既望:是农历每月十六日,也被称为为“朔望”。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华山之阳指华山南面,山南水北为阳。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 黄昏:是十二时辰之一,是戌时。江州司马青衫湿 青衫:文官高官但失意者所穿衣服。A B C D 8下列各项中关于古代文化常识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A 史记对后世史学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司马迁首创的纪传体为后来历代“正史”所传承,“二十四史”全都是纪传体史书。B 五声也称“五音”,即我国古代五声音阶中的
6、宫、商、角、徵、羽五个音级,“变徵”是角、徵二音之间接近徵音的声调。C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中的“崩”指帝王死亡,礼记记载,“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不禄,大夫曰薨,士曰卒,庶人曰死。”D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共收录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又称“诗三百”,分为“风”“雅”“颂”三大类。9下列对课文中相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上卿:春秋时,周朝及诸侯国都有卿,是高级长官,分为上、中、下三级,战国时作为爵位的称谓,一般授予劳苦功高的大臣或贵族。B 春秋五霸:春秋时期,各诸侯国之间展开了激烈的斗争,有数位诸侯国的君主相继成为霸主,史称“春秋五霸”。“秦自缪公以来二
7、十余君”中的“缪公”即秦穆公,春秋五霸之一。C 九宾之礼:我国古代外交上最隆重的礼节。九宾,由傧者九人依次传呼接引宾客上殿。D “秦御史前书曰”中的“御史”是一种专门作为监察性质的官职,负责监察诸侯、官吏,该官职一直延续到清朝。10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 孔雀东南飞原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它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也是古乐府民歌的代表作之一,与北朝的木兰辞并称“乐府双璧”。B “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其中的“鸡鸣”是古代时辰的名称。C “何乃太区区”和“感君区区怀”中的“区区”二字意义不同,前者为“愚拙、凡庸”之意,后者应理解为“真情挚意”。D “便利此月内,六合正相应。”这句中的
8、“便利”是一个古今义不同的词语。11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又名左氏春秋或春秋左氏传,相传作者是春秋时期鲁国人左丘明。B 战国策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国别体史书,又称国策。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游说之士的政治主张和言行策略。本书亦展示了东周战国时代的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C 汉字是方块字,有独体字和合体字之分。独体字是以图形为基础发展变化而来的“象形字”和“指事字”,合体字是以独体字为基础而构成的,包括“会意字”和“形声字”。D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约3000年的历史。鲁迅评之为“史家之绝
9、唱,无韵之离骚”。12下列对联各咏一历史人物,若依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甲)一军难撼声威远 三字含冤忠孝全(乙)犹留正气春天地 永剩丹心照古今(丙)经天纬地才能傲世 整纪维纲德行服人(丁)生死一知己 存亡两妇人A 韩信文天祥岳飞张衡 B 岳飞文天祥张衡韩信C 韩信张衡文天祥岳飞 D 文天祥岳飞张衡韩信13下列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春秋三传”分别为: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和春秋谷梁传。B 史记中本纪记述皇帝,世家记述诸侯王,列传记述各方面的著名人物。项羽虽没做过皇帝,但他打入咸阳,号令诸侯,称霸一
10、时,因此司马迁把他列入本纪。C 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战国末期的刘向编著,按国家来分,分为东周、西周、秦、齐、楚等十二策,反映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等活动。D 宴席的四面座位,以东向最尊,次为南向,再次为北向,西向侍坐。鸿门宴中“项王、项伯东向坐”,是最上位,范增南向坐,是第二位,再次是刘邦北向座,张良则为侍坐。从座位可看出双方力量的悬殊与项羽的自高自大。14下列文化常识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 星宿,是中国古代汉族民间信仰和道教崇奉的星神,具体是指“四象”和“二十八宿(读音 xu)”。“四象”是在东、南、西、北四方都有一位守护神,分别是:青龙、朱雀、白虎、玄武。B 三径,西汉末,兖
11、州刺史蒋诩隐居后,在院里竹下开辟三径,只与求仲、羊仲来往。后来,三径便成了隐士住处的代称。C 晦,阴历每月第一日;朔,阴历每月最后一日。D 弱冠,指20岁,古代以20岁为弱年,行冠礼,为成年人。15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三径就荒”中的“三径”,源于西汉末年的蒋诩,他隐居后在院里竹下开辟三径,只与求仲、羊仲来往,后“三径”成为隐士的代称。B “序属三秋”中的“三秋”是指季秋,就是秋天的第三个月,即九月。C “舍簪笏于百龄”中的“簪”指束发戴冠用来固定帽子的簪,“笏”是朝见皇帝时用来记事的手板,“簪笏”代指官职。D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中的“期”指穿一周年孝服的人,“功”指穿大功服
12、(九个月)、小功服(五个月)的亲族。16下列说法,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古人用天上二十八宿(列星)的方位来区分地面的区域,某个星宿对着地面的某个区域,叫做某地在某星的分野。三秋,秋季。这里指秋天的第三个月,即九月。“紫电清霜”中的“紫电”是宝剑名,“清霜”指剑。“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中的“潘”指潘岳,“陆”指陆机,他们都是南朝人。钟嵘的诗品中说:“陆才如海,潘才如江。”“台隍枕夷夏之交”中的“夷”指北方少数民族,“夏”即华夏,指古扬州地区(现在江苏江西安徽一带)。A B C D 17下列对古代文化常识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丁忧,也称“丁艰”。在我国古代,官员的父亲或母亲去世,官员则必须
13、停职守制,处于丁忧期间的人皆不得为官,概无例外。B 笏,古代君臣在朝廷上相见时手中所拿的长方形板子,按品第分别用玉、象牙或竹制成,以为指画及记事之用。C 古代官员正常退休叫作“致仕”,古人还常用致政、休致等名称,都指官员辞职归家。D 谥号是一般指古代帝王、诸侯、卿大夫、高官大臣等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颁赐的一种称号,带有评定性质。18下列选项中关于文化常识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 中国古代史书从体例上大致可以分为编年体、国别体、纪传体、通史、断代史,左转属于编年体,战国策属于国别体,史记属于纪传体,其中“二十四史”指从史记到清史一共二十四部正史。B 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
14、中国古代中原地区的名族自称为华夏,便把华夏周围四方的人称为东夷、南蛮、西戎、北狄;古代兄弟排行伯、仲、季、叔,分别为老大、老二、老三、老四,如孔子,字仲尼。C 中国古代纪年的方法主要有: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如曹刿论战:“十年春”即鲁庄公十年;年号纪年法,如岳阳楼记:“庆历四年春”中“庆历”为北宋仁宗赵祯的年号;干支纪年法,如“甲午战争”“辛亥革命”“戊戌变法”;年号干支兼用法,如扬州慢“淳熙丙申”。D 词,始于汉,定型于唐、五代,盛于宋,别称诗余、曲子词、长短句,由词牌、题目和正文构成,主要风格有以苏轼、李清照为代表的婉约派,以辛弃疾、岳飞为代表的豪放派。19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15、A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中“六艺”指“礼、乐、射、御、书、数”。B 苏轼与其父苏辙、弟苏洵并称为“三苏”。C 韩愈是唐宋八大家之首,柳宗元与其皆为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并称“韩柳”。D 在人性的问题上,荀子不同意孔子的“性善论”,主张“性恶论”。20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 莫泊桑和欧亨利都是欧美国短篇小说巨匠,代表作分别是警察与赞美诗和羊脂球。B “泰山之阳”是指泰山的南面,“急应河阳役”的“河阳”(地名)是在淮河的南面。C 古时乘车,站在车内左边侍卫的人叫做“参乘”。汉朝由地方官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被举荐的人称为“孝廉”。D “伯、仲、叔、季”是古代兄弟间
16、长幼顺序的称呼,“孟、仲、季”是古代表示四季每月先后的称谓。21下列对古代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A 连衡:即“连横”,战国时张仪游说六国共同事奉秦国称连衡,与苏秦游说六国联合抗秦的“合纵”相对。连衡即采用离间之计,使六国各自同秦国联合,从而逐个击破的策略。后来也用连衡比喻结盟。B 汉中:位于陕西省西南部,古称梁州、南郑、天汉,是汉王朝的发祥地,长江第一大支流汉江的源头,秦巴山片区三大中心城市之一,有“汉家发祥地,中华聚宝盆”的美誉。C 六艺:指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种经书,乐久已失传,师说“六艺经传”沿用古代的说法。D 古人称“天下”用“四海”“海内”“六合”“八荒”“宇内”,其中“六合”和
17、孔雀东南飞中的“六合正相应”中的“六合”同义。22下列各句中文化常识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在古代中国,名多由长辈起取,并往往通过取名体现对子女的期望;字是男子20岁举行加冠礼时所取,女子受男尊女卑思想的影响,没有取字的权利。B 沙门,是出家的佛教徒的总称,也指佛门。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佛,意思是“觉者”。佛教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C “经史子集”是中国古籍按内容区分的四大部类。经指儒家经典著作:史即正史;一些大型的古籍丛书往往囊括四部,并用以命名,如四库全书。D 春秋公羊是春秋三传之一,春秋是编年体史书,言简义深,如无注释,很难理解。注释春秋的书,有左氏、公羊、谷梁三
18、家。23下面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七言律诗西塞山怀古,诗句的次序打乱了,后面几种排列次序,哪一种最恰当? 一片降幡出石头 今逢四海为家日 金陵王气黯然收 山形依旧枕江流西晋楼船下益州 故垒萧萧芦荻秋 人世几回伤往事 千寻铁锁沉江底A B C D 24(题文)下列各句内容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古代兄弟行辈中长幼排行的次序:伯(孟)是老大,仲是老二,叔是老三,季是老四。古代贵族男 子的字前常加伯(孟)、仲、叔、季表示排行。B 前人有所谓“六书”说,即认为汉字的构成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 借”六种方法。C 古代建筑通常是堂室结构,前堂后室。室东西长而南北窄,因此室内最尊的座
19、次是坐西面东,其 次是坐北向南,再次是坐南面北,最卑是坐东面西。D 对联讲究平仄,平仄相异,能够达到声调的和谐。对联无论长短,上联最后一个字必须是平声, 下联最后一个字必须是仄声。25下列对相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丧服是居丧的衣服。由于生者和死者亲属关系有亲疏远近的不同,丧服和居丧的期限也各不相同。丧服分为五等级,也称“五服”。B 古人把天上的星宿和地上的州域联系起来看,使之互相对应,这便是所谓的“分野”。古人笔下“星分翼轸”就与分野有关。C 古人坐姿有多种,“席地而坐”的“坐”与我们现在的坐姿是相同的。“箕踞”的坐姿则是两脚张开,两膝微曲地坐着,形状像箕,是一种轻慢傲视对
20、方的姿态。如“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D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古人筑墙很早就运用版筑技术。所谓版筑就是筑墙时用两块木板相夹,中间装泥土捣紧,筑毕拆除木板,就成了一堵墙。26对下列文化常识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A “在丙寅三月之望”中的“望”是农历十五。B “不然,籍何以至此?”中的“籍”是项羽的字。C “烛之武退秦师”中的“之”是介于姓、名之间的语助词D “楚左尹项伯者”中的“左尹”是楚国的官名,令尹的辅佐。27下列各句文化常识中,没有错误的一句是A 对联为竖行书写,中间不加标点。张贴时,上联在左边,下联在右边。B 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它与北朝的木兰诗(别称木兰辞)
21、并称“乐府双璧”。C 子:对对方的尊称。衿:古式的衣领。青衿:是汉代读书人的服装,这里指代有学识的人。D 青衫,黑色单衣,唐代官职低的服色为青黑色。后人常用“司马青衫”形容悲伤凄切的情感.28下列各句文化常识中,有错误的一句是A 万乘:兵车万辆。表示军事力量强大。周朝制度,天子出兵车万乘,诸侯出兵车千乘,后世以“万乘”称天子。B 巫医:古代巫和医不分。巫的职业以祝寿、占卜等为主,也用药物等为人治病。C 左迁:贬官,降职。白居易任谏官时,因为屡次上书批评朝政,触怒了皇帝,被贬为江州司马。D 人定:是亥时(相当于现在的19时至21时),这里指夜深人静的时候。29假如请下列古代名人撰写当代职场应用书
22、籍,不合适的一项是A 请孟子写如何说服你的主管B 请贾谊写撰写政论文的方法C 请韩愈写我们今天怎样当老师D 请庄子写21世纪积极处世法则30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李商隐锦瑟“望帝春心托杜鹏”中的“杜鹃”与李白蜀道难“又闻子规啼夜月”中的“子规”是同一种鸟类。B 韩愈师说“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中的“六艺”是指礼、乐、射、御、书、数六种学问和技能。C 贾谊过秦论“履至尊而制六合”中的“六合”与孔雀东南飞“六合正相应”中的“六合”意思不同。D “视事”指官吏到职办公,“下车”指官吏初到任,“乞骸骨”指官吏因年老请求退职。31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叙述有误的一项是A “除”,原是“除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8 2019 学年 高中语文 语言文字 运用 古代 文化 知识 测试 28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