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高考化学试题(江苏卷)(共7页).doc
《2007年高考化学试题(江苏卷)(共7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7年高考化学试题(江苏卷)(共7页).doc(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江苏卷)化学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Al 27 Si 28 S 32 Cl 35.5 K 39 Ca 40 Fe 56 Cu 64 Br 80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3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2007年高考江苏卷,糖)据估计,地球上的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每年能结合来自CO2中的碳1500亿吨和来自水中的氢250亿吨,并释放4000亿吨氧气。光合作用的过程一般可用下式表示:CO2H2O微量元素(P、N等)(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等)O
2、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某些无机物通过光合作用可转化为有机物(B)碳水化合物就是碳和水组成的化合物(C)叶绿素是光合作用的催化剂 (D)增加植被,保护环境是人类生存的需要答案B。2. (2007年高考江苏卷,物质结构、综合)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聚丙烯的结构简式为(B)石英的化学式为:CaSiO3(C)在CS2、PCl3中各原子最外层均能达到8电子的稳定结构(D)Ar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答案C。3(2007年高考江苏卷,氮族-NO2)三聚氰酸C3N3(OH)3可用于消除汽车尾气中的NO2。其反应原理为:C3N3(OH)33HNCO; 8HNCO6NO27N28CO24H2O下列说法正确的
3、是( )(A)C3N3(OH)3与HNCO为同一物质(B)HNCO是一种很强的氧化剂(C)1 mol NO2在反应中转移的电子为4 mol (D)反应中NO2是还原剂答案C。4(2007年高考江苏卷,物质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晶体中只存在非极性共价键 (B)稀有气体形成的晶体属于分子晶体(C)干冰升华时,分子内共价键会发生断裂(D)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答案B。5(2007年高考江苏卷,实验)下列有关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除去铁粉中混有的少量铝粉,可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完全反应后过滤(B)为测定熔融氢氧化钠的导电性,可在瓷坩埚中熔化氢氧化钠
4、固体后进行测量(C)制备Fe(OH)3胶体,通常是将Fe(OH)3固体溶于热水中(D)某溶液中加入盐酸能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该溶液中一定含有CO32 答案A。6. (2007年高考江苏卷,离子共存)向存在大量Na、Cl的溶液中通入足量的NH3后,该溶液中还可能大量存在的离于组是( )(A)K、Br、CO32 (B)Al3、H、MnO4 (C)NH4、Fe3、SO42 (D)Ag、Cu2、NO3 答案A。7(2007年高考江苏卷,反应热)甲醇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中将甲醇蒸气转化为氢气的两种反应原理是CH3OH(g)H2O(g) = CO2(g)3H2(g);DH = + 49.0 kJ
5、mol1CH3OH(g)1/2O2(g) = CO2(g)2H2(g);DH =192.9 kJmol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H3OH的燃烧热为192.9 kJmol1(B)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C)CH3OH转变成H2的过程一定要吸收能量(D)根据推知反应:CH3OH(l)+1/2O2(g) = CO2(g)+2H2(g)的DH192.9 kJmol1答案D。8(2007年高考江苏卷,NA)阿伏加德罗常数约为6.021023 mol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2.24 L CO2中含有的原子数为0.36.021023(B)0.1 L 3 molL1的NH4NO3溶液中含有的N
6、H4数目为0.36.021023(C)5.6 g铁粉与硝酸反应失去的电子数一定为0.36.021023(D)4.5 g SiO2晶体中含有的硅氧键数目为0.36.021023答案D。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32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题为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的得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得满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为0分。9(2007年高考江苏卷,离子反应)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过量的SO2通入NaOH溶液中:SO22OH = SO32 H2O(B)Fe(NO3)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HI
7、溶液:2Fe3+2I = 2Fe2+I2(C)NaNO2溶液中加入酸性KMnO4溶液:2MnO4 5NO2 6H = 2Mn25NO3 3H2O(D)NaHCO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Ba(OH)2溶液:2HCO3 Ba22OH = BaCO32H2OCO32 答案C。提示(A)中SO2过量会形成HSO3 ,(A)错;(B)中呈酸性,NO3 的氧化性大于Fe3,应是HNO3先反应,(B)错;在Ba(OH)2过量时不会有CO32 存在,(D)错。10(2007年高考江苏卷,实验)用下列实验装置完成对应的实验(部分仪器巳省略),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HClCl2浓H2SO4H2ONH3稀H2SO4CC
8、l4(A)干燥Cl2 (B)吸收HCl (C)石油的分馏 (D)吸收NH3 答案D。提示(A)的气体进口错;(B)易倒吸;(C)的温度计应在支管口附近。11(2007年高考江苏卷,电解)某同学按图所示的装置进行电解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稀H2SO4Cu石墨(A)电解过程中,铜电极上有H2产生(B)电解初期,主反应方程式为:CuH2SO4CuSO4H2(C)电解一定时间后,石墨电极上有铜析出(D)整个电解过程中,H的浓度不断增大答案BC。提示阴极上先是H得电子放出H2,后是Cu2得电子析出Cu。12(2007年高考江苏卷,衍生物)花青苷是引起花果呈现颜色的一种花色素,广泛存在于植物中。它的
9、主要结构在不同pH条件下有以下存在形式:(GIC葡萄糖基)下列有关花青苷说法不正确的是( )(A)花青苷可作为一种酸碱指示剂 (B)I和II中均含有二个苯环(C)I和II中除了葡萄糖基外,所有碳原子可能共平面(D)I和II均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答案B。13. (2007年高考江苏卷,化学平衡)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A(s)2B(g)2C(g)D(g);DH0。现将1 mol A和2 mol B加入甲容器中,将4 mol C和2 mol D加入乙容器中,此时控制活塞P,使乙的容积为甲的2倍,t1时两容器内均达到平衡状态(如图1所示,隔板K不能移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甲乙P活塞K12
10、34 图1 图2 图3(A)保持温度和活塞位置不变,在甲中再加入1 mol A和2 mol B,达到新的平衡后,甲中C的浓度是乙中C的浓度的2倍(B)保持活塞位置不变,升高温度,达到新的平衡后,甲、乙中B的体积分数均增大(C)保持温度不变,移动活塞P,使乙的容积和甲相等,达到新的平衡后,乙中C的体积分数是甲中C的体积分数的2倍(D)保持温度和乙中的压强不变,t2时分别向甲、乙中加入等质量的氦气后,甲、乙中反应速率变化情况分别如图2和图3所示(t1前的反应速率变化已省略)答案BD。14(2007年高考江苏卷,周期律)有X、Y两种元素,原子序数20,X的原子半径小于Y,且X、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
11、同(选项中m、n均为正整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X(OH)n为强碱,则Y(OH)n也一定为强碱(B)若HnXOm为强酸,则X的氢化物溶于水一定显酸性(C)若X元素形成的单质是X2,则Y元素形成的单质一定是Y2(D)若Y的最高正价为+ m,则X的最高正价一定为+ m答案A。15(2007年高考江苏卷,电解质)下列溶液中各微粒的浓度关系不正确的是( )(A)0.1 molL1 HCOOH溶液中:c(HCOO)c(OH) = c(H)(B)1 L 0.1 molL1 CuSO4(NH4)2SO46H2O的溶液中:c(SO42 )c(NH4 )c(Cu2)c(H)c(OH)(C)0.1 m
12、olL1 NaHCO3溶液中:c(Na)c(H)c(H2CO3) = c(HCO3 )c(CO32 )c(OH)(D)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X和弱酸HX混合后的溶液中:c(Na)c(HX)c(X)c(H)c(OH)答案CD。16(2007年高考江苏卷,硝酸)某合金(仅含铜、铁)中铜和铁的物质的量之和为y mol,其中Cu的物质的量分数为a,将其全部投入50 mL b molL1的硝酸溶液中,加热使其充分反应(假设NO是唯一的还原产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金属有剩余,在溶液中再滴入硫酸后,金属又开始溶解(B)若金属全部溶解,则溶液中一定含有Fe3(C)若金属全部溶解,且产生33
13、6 mL气体(标准状况),则b = 0.3(D)当溶液中金属离子只有Fe3、Cu2时,则a与b的关系为:b80y(1a/3)答案AD。提示若再加入硫酸,其中的NO3 在酸性条件下能继续氧化剩余的金属,A对;若金属全溶解,因为不知HNO3是否过量,铁可能是Fe2,也可能是Fe3,B错;HNO3的量应大于NO的量,即:0.05 Lb molL1 0.336 L/22.4 Lmol1,得b0.3,C错;当溶液中金属只有Fe3、Cu2时,金属全部溶液,据反应3Cu8HNO3 = 3Cu(NO3)22NO4H2O,Fe4HNO3 = Fe(NO3)3NO2H2O,知n(HNO3)n(Cu)8/34n(F
14、e),即:0.05 Lb molL1 ay8/34y(1a),得b80y(1a/3),D对。三、本题包括2小题。共计22分。17(2007年高考江苏卷,中和滴定、实验)(10分)实验室常利用甲醛法测定(NH4)2SO4样品中氮的质量分数,其反应原理为: 4NH4 6HCHO =3H6H2O(CH2)6N4H 滴定时,1 mol (CH2)6N4H与 l mol H相当,然后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反应生成的酸。某兴趣小组用甲醛法进行了如下实验:步骤I 称取样品1.500 g。步骤II 将样品溶解后,完全转移到250 mL容量瓶中,定容,充分摇匀。步骤III 移取25.00 mL样品溶液于250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07 年高 化学试题 江苏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