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与妻书》学案含答案(共8页).doc
《高一语文《与妻书》学案含答案(共8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语文《与妻书》学案含答案(共8页).doc(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与妻书学案一、课文内容理解。1.“汝忆否”的作用是什么? 2.选文回忆了几件事?概括每件事的主要内容。 3.选文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4.“又恐汝不察吾衷”中“吾衷”指什么? 5.“司马春衫”的意思是什么? 6.作者是一个革命者,又为什么说“吾平日不信有鬼,今则又望其真有”。这能否说明作者有迷信思想? 7.读了选文后,相信你肯定会被感动的。把你的感受写出来,不少于50个字。(3分) 二、解释下列加点字的含义。专心-专注-专业1谓吾忍舍汝而死2即此爱汝一念3使吾勇于就死也4吾充吾爱汝之心5虽不谓吾言为是6而亦无词相答7必不能禁失吾之悲8适冬之望日前后9窗外疏梅筛月影
2、10第以今日事势观之11则较死为苦也12使之肖我13汝腹中之物,吾疑其女也14吾灵尚依依旁汝也15所以为汝体者唯恐未尽16汝幸而偶我17其时时于梦中得我乎!一恸!18当尽吾意为三、词类活用。1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2 不能竟书而欲搁笔3 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4 汝泣告我5 瓜分之日可以死6 卒不忍独善其身7 汝幸而偶我8 当尽吾意为幸9 意洞手书10吾平生未尝以吾所志语汝四、解释下列加点的虚词。词例句解词词例句解词之故遂忍悲为汝言之以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吾之逃家复归也亦以天下人为念吾能之乎?吾之意盖谓以汝之弱抑汝能之乎?汝不必以无侣悲则吾之死,吾灵尚以今日事势观之其助天下人爱其所爱老吾老,以及
3、人之老汝其勿悲!必以告妾汝其善抚之未尝以吾所志语汝吾疑其女也且以汝之有身也吾亦望其言是实卒不忍独善其身与与妻书所以所以敢先汝而死与使吾先死,无宁汝先吾而死此吾所以敢率性就死不顾汝也吾诚愿与汝相守以死所以为汝体者唯恐未尽为吾与汝双栖之所吾先死留苦与汝五、指出下列句式使用了何种文言句式。1、吾所以敢率性就死不顾汝也 2、何情不诉 3、何事不语 4、称心快意,几家能彀 六、翻译下列句子。1、然遍地腥云,满街狼犬,称心快意,几家能彀?司马青衫,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也。2、汝体吾此心于啼泣之余,亦以天下人为念,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3、天下人之不当死而死与不愿离而离者,不可数计,钟
4、情如我辈者,能忍之乎?4、吾家后日当甚贫,贫无所苦,清静过日而已。5、卒不忍独善其身。 6、与使吾先死也,无宁汝先吾而死。7、即欲乘便以此行之事语汝。七、阅读思考。吾诚愿与汝相守以死,第以今日事势观之,天灾可以死,盗贼可以死,瓜分之日可以死,奸官污吏虐民可以死,吾辈处今日之中国,国中无地无时不可以死,到那时使吾眼睁睁看汝死,或使汝眼睁睁看我死,吾能之乎?抑汝能之乎?即可不死,而离散不相见,徒使两地眼成穿而骨化石,试问古来几曾见破镜能重圆?则较死为苦也,将奈之何?今日理与汝幸双健。天下人之不当死而死与不愿离而离者,不可数计,钟情如我辈者,能忍之乎?此吾所以敢率性就死不顾汝也。吾今死无余憾,国事成
5、不成自有同志者在。依新已五岁,转眼成人,汝其善抚之,使之肖我。汝腹中之物,吾疑其女也,女必像汝,吾心甚慰。或又是男,则亦教其以父志为志,则我死后尚有二意洞在也。甚幸,甚幸!吾家日后当甚贫,贫无所苦,清静过日而已。1.作者为什么说“今日之中国,国中无地无时不可以死”?(用原文回答)这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2.“此吾所以敢率性就死不顾汝也”的“此”指什么?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回答。3.作者对孩子的安排,表达了他怎样的愿望?八、说说你对林觉民的“小爱”与“大爱”的理解。九、课外阅读。周处 刘义庆周处少年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又义兴水中有蛟,山中有白额虎,并皆暴犯百姓。义兴人谓为三横,而处尤剧,或
6、说处杀虎斩蛟,实冀三横唯余其一。处即刺杀虎,又入水击蛟。蛟或浮或没,行数十里,处与之俱。经三日三夜,乡里皆谓已死,更相庆。竟杀蛟而出,闻里人相庆,始知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乃入吴寻二陆。平原不在,正见清河,具以情告,并云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终无所成。清河曰:“古人贵朝闻夕死,况君前途尚可。且人患志之不立,何忧令名不彰邪?”处遂改励,终为忠臣。1.给加粗字注音。(4分)有蛟( )三横( )朝闻( )更相庆( )2.解释加点字的含义。(4分)(1)或说处杀虎斩蛟 (2)始知为人情所患 (3)实冀三横唯余其一 (4)处遂改励,终为忠臣 3.用现代汉语表述下列句子。(4分)(1)始知为人情所患,有自
7、改意。 (2)古人贵朝闻夕死,况君前途尚可。 4.读了本文,你悟出了什么道理?(3分) 5.假如你周围有周处这样的同学,你如何劝说他改过自新?(不少于50个字)(4分) 与妻书学案答案一、课文内容理解。1.“汝忆否”的作用是什么?答案:引起对下文三件事的回忆。 点拨:从与上下文的联系考虑。2.选文回忆了几件事?概括每件事的主要内容。答案:三件事。(1)夫妻间就“谁先死”的谈论,说明自己本来不愿先死而“留苦”给妻子。(2)对月影之下诉真情的回忆,说明自己是真的不能忘记妻子的。(3)追述最后分手之前,因害怕妻子承受不了将要失去丈夫的沉重的悲痛,未能将起义的事告诉妻子。 点拨:抓住事情概要。3.选文
8、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答案:A.作者一心为妻子着想,对妻子无限爱恋的感情。 点拨:从三件事共同蕴含着的对妻子的“挚爱”考虑。B.作者对革命的无限忠诚。4.“又恐汝不察吾衷”中“吾衷”指什么?答案:“吾衷”指作者挚爱妻子,但为了革命事业又必须舍妻而去的心情。点拨:这是林觉民写这封绝笔信的主要原因。 5.“司马春衫”的意思是什么?答案:指唐代诗人白居易在琵琶行中的末句诗“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这句诗表达了诗人白居易对下层人民的同情。作者用此是表现自己对劳苦大众的同情之心。点拨:引用的词语要从其出处来考虑。 6.作者是一个革命者,又为什么说“吾平日不信有鬼,今则又望其真有”。这能否说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与妻书 语文 学案含 答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