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治疗学》复习提纲(共9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推拿治疗学》复习提纲(共9页).doc(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 推拿治疗学复习提纲1.最早记载中国脊柱推拿春秋战国引书、按压止血法五十二病方、膏摩金匮要略和推拿温补效应素问举痛论篇 2.明朝的推拿学术成就表现在哪四个方面?P6明初按摩科重新合法化;现存的医学专著从明代开始;“推拿”一词的出现;小儿推拿体系形成;保健按摩和自我养生按摩进一步发展。 3.如何理解推拿治疗作用中的“理筋整复”P18和“代针代药”P19?理筋整复:推拿的理筋整复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筋,一方面是关节。中医所说的筋主要是指骨骼肌、肌腱等。肌肉软组织受到伤害性刺激后,在发出疼痛信号的同时,还会引起保护性肌肉收缩、紧张、痉挛,日久不愈,会造成挛缩。推拿有明显
2、的舒筋缓急作用,一方面是直接通过拔伸的手法直接缓解肌痉挛,另一方面是刺激压痛点痛源而解除肌紧张。推拿的整复作用体现在纠正关节脱位、骨错缝及功能失衡上。推利关节之前必先舒筋,才能有更好的整复效果。代针代药:代针是指用手指点压刺激腧穴起到与针灸类似的作用。代药是指将按摩手法与药物制剂结合运用,即膏摩,用手法助药力。或直接将推拿手法的作用用中药或方剂的作用来比拟,如小儿推拿中“推上三观,代却麻黄、肉桂;退下六腑,替来滑石、羚羊角。” 4.如何理解推拿治疗原则中的“因人制宜”?P65指在治疗时不能孤立地看待疾病,而要看到患者的整体情况。根据患者年龄、性别、体质、精神、心理、生活习惯等不同特点来制定适宜
3、的治法、方药和其他治疗方法的原则。 年龄:老年患者多虚证或正虚邪实,治疗时,虚证宜补,而邪实需攻者应注意配方用药免伤正气;小儿多病几包不均,寒温失调,故治疗当慎用峻剂和补剂,且手法应以轻、巧、快、取穴少、治疗时间短为特点。损伤性疾病应根据损伤的时间、部位、程度等选取适宜的推拿治疗。用药剂量也应以年龄加以区别。性别:治疗用药需考虑妇女经期、怀孕、产后等情况,妊娠期禁慎用俊霞、破血、滑利、走窜伤胎或有毒药物,产后考虑气血亏虚及恶露情况。女性月经期、妊娠期,不论急性或慢性筋伤,禁止在腹部和腰骶部推拿。体质:阳盛之体慎用温热,阴盛之体慎用寒凉;体质强者手法稍重,体质弱者手法稍轻;肌肉丰厚部稍重,头面胸
4、腹肌肉薄弱部稍轻;病变部位浅稍轻,病变部位深稍重等。5.推拿基本治法包括哪些?P66温法:摩擦、挤压、摆动类手法,手法多缓慢、柔和,作用时间较长。通法:挤压类和摩擦类手法,手法刚柔兼施。补法:摆动类、摩擦类手法,手法宜轻柔,不宜过重。泻法:摆动、摩擦、挤压类手法,力量稍重,由慢而快。汗法:挤压、摆动类手法,解表、开腠理,祛风散寒,用于表证。和法:振动类摩擦类手法,调和气血、调理脏腑。散法:摆动类摩擦类手法,轻快柔和,疏散化除结聚。清法:摩擦类手法,刚中带柔,清热凉血,清热祛暑,生津除烦,用于热性病。 6.推拿的治疗作用取决于哪三种因素?P66推拿手法作用的性质和量;被刺激部位或穴位的特异性;机
5、体的功能状态7.落枕的病损肌肉有哪些?中医病因是什么?简述摇转扳动颈部法?P107病损肌肉有:胸锁乳突肌、斜方肌、肩胛提肌处发生痉挛,可触及条索状结节病因:素体亏虚,气血不足,风寒侵袭摇转扳动颈部法:嘱患者自然放松颈项部肌肉,医师左肘唾弃下颌,右手扶持后枕部,使颈略前屈,下颌内收。双手同时用力向上提拉拔伸,并缓慢左右旋转患者头部10-15次,以活动颈椎关节突关节。然后,在颈部微前屈的状态下,迅速向患侧加大旋转幅度,手法要稳而快,手法的力度和旋转的角度必须掌握在患者可以耐受的限度内,切忌暴力蛮劲,以防发生意外。8.颈椎、腰椎的正常活动范围是多少?颈部触诊主要包括了哪些内容?P30关节中立位前后左
6、右旋转颈椎面部向前,双眼平视前屈、后伸35-45左右侧屈45左右旋转60-80腰椎腰伸直自然体位前屈90,后伸30左右侧屈20-30左右旋转30颈部触诊:检查时嘱患者取坐位,医师自枕骨粗隆开始向下逐个棘突一次进行触诊,触摸棘突、棘突间隙及两侧肌肉。检查棘突是否偏歪,压痛点是在棘突的中央区还是在两侧,并由轻而重地测定压痛点是位于浅层还是位于深部,一般浅层压痛多是棘间韧带、棘上韧带或皮下筋膜的疾患。若压痛点在颈椎的横突部位,则表示关节突关节可能有炎症或损伤。若在下颈椎突旁和肩胛骨内上角处有压痛,同时向一侧上肢有放射性疼痛,多为颈椎病。在棘间韧带或项肌有压痛,可能为扭伤或落枕。若锁骨上方、颈外侧三角
7、区有压痛,说明臂丛神经可能有炎症,受刺激或压迫。若在枕骨之下、乳突与正中线之间处有压痛或叩击痛,则说明椎体、椎间盘或关节突关节可能有病变。若再肌肉或筋膜内有广泛的有压痛,则说明可能有纤维质变。对于颈椎后凸畸形的病例,触诊时不宜用力过重。如怀疑为颈椎结核时,嘱患者张口检查咽后壁,以观察有无咽后壁脓肿形成,必要时进行穿刺检查。触摸棘突是否偏斜及偏斜的方向以便手法整复时参考。颈椎棘突连线上,若触摸到硬结或条索状物,可能为项韧带钙化。9.颈椎病的概念、分型及各型主要临床表现、X线征和操作步骤是什么?P109概念: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指由于颈椎间盘退行性改变,颈椎骨质增生以及颈部损伤等原因引起脊柱内
8、外平衡失调,刺激或压迫颈神经根、椎动脉、脊髓或交感神经而引起的一组综合征。本病多见于30-60岁的人,男性多于女性。分型:颈型,神经根型,椎动脉型,交感神经型,脊髓型A、颈型临床表现:1、颈部活动受限,反复出现“落枕”现象;2、颈肩部疼痛:颈肩部容易疲劳,平时肩胛骨内上角和内侧缘常有算账疼痛感;(3、压痛点:肩胛提肌、菱形肌、冈下肌处常可触及条索状改变及压痛;4、活动范围减小:患者前屈、旋转幅度较前减小;5、肌张力:颈夹肌、半棘肌、斜方肌等张力增高;6神经系统检查:不能发现明确的定位体征.)X线检查一般无明显异常,或与表现的症状、体征不一致B、神经根型临床表现:1、颈肩部疼痛:颈枕或肩背部呈阵
9、发性或持续性的隐痛或剧痛;2、放射痛及麻木感:一侧或两侧颈、肩、臂放射痛,可伴上肢无力、发沉、发凉,手指麻木,握力减弱,甚或持物坠落;3、颈部活动受限:颈项僵硬,活动受限,尤以向患侧旋转和侧屈活动更为受限,若勉强想患侧旋转或侧屈,则可能导致放射性疼痛加重;(4、生理曲度改变:生理前凸减少或消失,脊柱侧凸;5、压痛:在病变阶段间隙、棘突旁及其神经分布区可出现压痛,并伴有上肢放射痛加重或麻木感,部分患者可摸到条索状结节;6、皮肤感觉异常:受压神经所支配的皮肤在发病初期可表现为痛觉过敏,后期则表现为感觉减退。若为第5、第6颈椎间病变时,刺激第6神经根引起患侧拇指、食指感觉减退。若为第6、7颈椎间病变
10、时,刺激第7颈神经根而引起示、中指感觉减退;7、腱反射减弱:患侧肱二头肌、肱三头肌萎缩,肌力减退,肱二头肌、肱三头肌腱反射及挠骨膜反射减弱;8、叩顶试验阳性,椎间孔挤压试验阳性,臂丛神经牵拉试验阳性,颈椎拔伸试验阳性。)X线检查:颈椎正侧位、斜位或侧位过伸、过屈位可显示椎体增生,钩椎关节增生,椎间隙变窄,颈椎生理曲度减小、消失或反弓,项韧带钙化,轻度滑脱,椎间孔变小等。C、椎动脉型临床表现:1、颈枕部疼痛:颈枕部或枕顶部阵发性疼痛;2、眩晕:头晕、恶心、呕吐,持物落地,耳聋耳鸣,视物不清,常因头部转动或侧屈到某一位置而诱发或加重;3、其他:猝然摔倒,摔倒时神志多半清楚,恢复后一如常人,不伴有意
11、识、思维、运动等障碍,精神萎靡,乏力嗜睡;(4、压痛:病变节段横突部压痛;5、活动受限:颈椎活动范围减小;6、椎动脉扭转试验阳性)X线检查:钩椎关节侧方或后关节骨质增生,斜位片可见椎间孔变小。张口位有时可见寰枢椎关节移位。D、交感型临床表现:1、头痛:慢性头痛或偏头痛,头痛往往持续性,主要出现在额部,特别是眼窝和眉棱骨处;2、视觉、听觉异常:眼珠疼痛,食物模糊,眼窝胀痛,眼睑无力,常伴有耳鸣、耳聋;3、交感神经功能异常:咽喉部不适,干渴,有异物感,嗳气,有时伴有恶心、呕吐;心前区疼痛,胸闷,心悸,头颈部转动时症状可加重;肢体发凉,局部皮温降低,肢体遇冷时有刺痒感,继而出现红肿、疼痛加重,也有指
12、端发红、发热、疼痛或感觉过敏;(4、心脏功能:可见心律不齐或心跳过速,其余明显异常)X线检查:显示椎体和钩椎关节骨质增生E、脊髓型颈椎病临床表现:1、下肢感觉、运动障碍:进行性双下肢麻木、发冷、疼痛,走路欠灵活,无力,“踩棉花感“,易绊倒,不能跨越障碍物,休息时症状可缓解,紧张、劳累后加重,有些患者可出现下肢无规律性抽搐,晚期可出现下肢瘫痪。感觉障碍是一个平面向下出现感觉障碍不平衡,一般是痛、温觉感觉障碍明显而触觉障碍较轻或正常,下肢感觉障碍较重而躯干部感觉障碍较轻;2、上肢运动障碍:双上肢沉重无力,活动欠灵活,可伴有头晕、头痛、颈项部不适;3、其他:胸胁部束带感,严重者呼吸困难,二便失禁或障
13、碍;(4、运动功能障碍:活动欠灵活,步态笨拙,走路不稳,严重者活动受限,;5、感觉异常:主要表现为痛觉、温度觉异常,双下肢及躯干部以及双下肢之间不对称性异常;6、肌力与生理反射:下肢肌张力增高,肌力减弱,肱二头肌、肱三头肌肌腱和挠骨膜反射及膝、跟腱反射亢进。腹壁反射和提高反射减弱或消失;7、病理反射出现病理征如霍夫曼征和巴彬斯基征阳性,以及出现髌阵挛和踝阵挛)X线:显示椎体后院骨质增生,椎管狭窄。治则:舒筋活血,解痉止痛,整复错位操作步骤:(1)滚动拿捏颈项法:患者坐位,医师立于其后先用滚法放松患者颈肩背部的肌肉3min左右。用拇指指腹与示、中二指指腹对称用力拿捏颈项两旁的软组织由上而下操作3
14、min左右(2)点穴疏通经络法:用拇指指腹点肉风池穴1min,以酸胀感向头顶部放散为佳;再点揉太阳、百会、风府、天宗、曲池、合谷、手三里等穴各1min,以酸胀感为度(3)拔伸牵引颈部法:医师两前臂尺侧放于患者两侧肩部并向下用力,双手拇指顶按在风池穴上方,其余四指及手掌托住下颌部,嘱患者身体下沉,医师双手向上用力,前臂与手同时向相反方向用力,将颈前开,边牵引边使头颈部前屈、后伸及左右旋转,其活动度由小逐渐加大,到最大限度后,持续30s,再逐渐向下恢复原位(4)那肉弹拨上肢法:拿患者两侧肩井并拿揉患肢,弹拨阙鹏、极泉、小海等穴,使患者手指有窜麻感为宜(5)牵抖拍打结束法:牵抖患者上肢2-3次,最后
15、拍打肩背和上肢,使患者有轻快感为宜。10.椎间孔挤压试验、分离试验、屈腕试验、臂丛神经牵拉试验、直腿抬高及加强试验、“4”字试验、挺腹试验、床边试验、Mill氏试验、握拳试验、腕抗阻力试验、疼痛弧试验和浮髌试验的检查方法以及临床意义是什么?颈椎间孔挤压试验:患者坐位,检查者双手指互相嵌夹相扣,以手掌面压于患者头顶,同时向患侧或健侧屈曲颈椎,也可以前屈后伸,若出现颈部或上肢放射痛加重,即为阳性。多见神经根型颈椎病或颈椎键盘突出症。该实验是使椎间孔变窄,从而加重对颈神经根的刺激,故出现疼痛或放射痛。 分离试验:检查者一手托在患者下颌部,另一手托住枕部,然后逐渐向上牵引头部,如患者感到颈部和上肢的疼
16、痛减轻,即为阳性。该实验可以拉开狭窄的椎间孔,减少颈椎小关节周围关节囊的压力,缓解肌肉痉挛,减少神经根的挤压和刺激,从而减轻疼痛。臂丛神经牵拉试验:患者坐位,头微屈,检查者立于患者被检查侧,一手推头部向对侧,同时另外一手握该侧腕部作相对牵引,此时臂丛神经受牵拉,若患肢出现放射痛、麻木,则为阳性。多见于神经根型颈椎病。 直腿抬高试验:患者仰卧位,两下肢伸直靠拢,检查者用一手握患者踝部,一手扶膝保持下肢伸直,逐渐抬高患者下肢,正常者可以抬高70-90而无不适感觉;若小于以上角度即感下肢有传导性疼痛或麻木着为阳性。 多见于坐骨神经同和腰椎间盘突出症。 直腿抬高加强试验:将患者下肢直推抬高到开始产生疼
17、痛的高度,检查者用一手固定此下肢保持膝伸直,另一手背伸患者踝关节,放射痛加重者直腿抬高踝背伸实验阳性。用于鉴别是神经受压还是下肢肌肉等原因引起的抬腿疼痛。“4”字试验:患者仰卧,被检查者一侧下肢膝关节屈曲,髋关节屈曲、外展、外旋,将足架在另外一侧膝关节上,下肢呈“4”字形。检查者一手放在屈曲的膝关节内侧,另一手放在对侧髂前上棘前面,然后两手向下按压,如被检查侧骶髂关节处出现疼痛即为阳性。说明骶髂关节病变。 床边试验:患者仰卧位,患侧靠床边使臀部能稍突出,大腿能垂下为宜。对侧下肢屈髋、屈膝、双手抱于膝前。检查者一手扶住髂嵴或健侧膝部,固定骨盆,另一手将垂下床边的大腿向地面方向加压,如能诱发骶髂关
18、节疼痛,则为阳性。提示患侧骶髂关节有病变。 挺腹试验:通过增加椎管内压力,刺激神经根产生疼痛,以诊断椎间盘突出症。检查分四步:1、患者仰卧,双手放在腹部或身体两侧,头枕部和双足跟为着力点,将腹部及骨盆用力向上挺起,若患者感觉腰痛及患侧传导性腿痛即为阳性。若传导性腿痛不明显,则进行下一步检查。2、患者保持挺腹姿势,先深吸气后暂停呼吸,用力鼓气,直至脸面潮红约30s左右,若有传导性腿痛即为阳性。3、在仰卧挺腹姿势下,用力咳嗽,若有传导性腿痛即为阳性。4、在仰卧挺腹姿势下,检查者用手轻压双侧颈内静脉,若出现患侧传导性腿痛即为阳性。 腕伸肌紧张试验(Mills Test):检查时医者握住患者的肘部,屈
19、肘90,前臂旋前位,掌心向下半握拳,另一手握住手背部使之被动屈腕,此时于肱骨外上髁处发生疼痛则为阳性,说明有肱骨外上髁炎。 握拳试验:又称尺偏试验。嘱患者作拇指内收,并屈曲各指,在紧握拳后向尺侧偏时疼痛加重,表示患有桡骨茎突部狭窄性腱鞘炎。11、腕伸、屈肌紧张(抗阻力)试验:令患者握拳、屈腕,医师按压患肢手背,患者抗阻力伸腕,如肘外侧疼痛则为阳性,提示肱骨外上髁有炎性病灶;反之,如令患者伸手指和背伸腕关节,医师以手按压患者手掌,患者抗阻力屈腕,肘内侧为阳性,提示巩固内上髁炎或病变。12、 疼痛弧试验:嘱患者肩外展或被动外展上肢,当肩外展到60-120范围时,肩部出现疼痛为阳性。这一特定区域的外
20、展痛称为疼痛弧,由于冈上肌腱在肩峰下面摩擦、撞击所致,说明肩峰下的肩袖有病变。13、 浮髌试验:患者取仰卧位,下肢伸直,股四头肌处于松弛状态,检查者一手压在髌上囊部,向下挤压使积液局限于关节腔。然后另一手拇、中指固定髌骨内、外缘,示指按压髌骨,若感髌骨有漂浮感,重压时下沉,松指时浮起,说明关节腔内有积液,为浮髌试验阳性。11、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的病因、分型、临床表现、检查、治疗原则、治疗方法和注意事项、功能锻炼方法?P121分型:根据髓核突出方向分为:向椎体内突型,向前突型,向后突型(单侧型、双侧型、中央型)根据髓核突出的程度分为:幼弱型(隐藏型、膨出型),成熟型(破裂型、脱出型),移行型(突出
21、型)体征:1、腰部畸形:腰肌紧张、痉挛,腰部生理曲度变浅或消失,甚至后凸,出现不同程度的脊柱侧屈。若突出物压迫神经根内下方(腋下型)时,脊柱向患侧弯曲。若突出物压迫神经根外上方(肩上型)时,则脊柱向健侧弯曲。2、腰部压痛和叩击痛:在第4、第5腰椎和第5腰椎、第1骶椎之间的棘突旁常有压痛和叩击痛,并可沿患侧大腿后侧向下放射至小腿外侧、足跟部或足背外侧,即沿坐骨神经分布方向有放射痛3、腰部活动受限:各方向活动均可受限,尤以前屈和后伸为甚,急性发作期腰部活动可完全受限。4、皮肤感觉异常:受累神经根支配区域皮肤感觉异常,早期为皮肤痛觉过敏,进而发展为麻木、刺痛、感觉减退。双侧下肢痛觉对比可见:第3、第
22、4腰椎间盘突出,压迫第4腰神经根,引起患侧小腿前内侧皮肤感觉异常;第4、第5腰椎间盘突出,压迫第5腰神经根,引起患侧小腿前外侧、足背前内侧和足底部皮肤感觉异常;第5腰椎、第1骶椎椎间盘突出,压迫第1骶神经根,引起患侧小腿后外侧、足背外侧皮肤感觉异常;中央型突出表现为马鞍区麻木,可伴有肛周反射或提睾反射减弱或消失。5、肌力减退或肌萎缩:受压神经根所支配肌肉出现肌力减退,肌萎缩;第4腰神经根受压,引起股四头肌肌力减弱,肌萎缩;第5腰神经根受压,引起足趾背屈力减退;第1骶神经根受压,引起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6、腱反射减弱或消失:7、其他实验:直腿抬高及加强试验、曲颈试验、挺腹试验、颈静脉压迫试验阳性
23、等。 治疗原理:1、降低盘内压力,增加盘外压力,促使突出物回纳 2、改变突出物与神经根的位置关系,缓解压迫,3、加强局部气血循环,促使受损神经根恢复 治疗原则:1、急性期:舒经通络,解痉止痛2、缓解期:整复减压,松解粘连操作:(1、接触腰部肌肉痉挛,可用轻柔的滚、按手法;2、降低盘内压力:可手法或机械腰部牵引;3、增加盘外压力(复位):双手有节奏地按压腰部,使腰部振动,再作腰部后伸扳法;4、调节后关节,松解粘连:腰部斜扳或旋转复位手法,配合强制直推抬高;5、加强气血循环,促使受损神经根恢复正常:沿受损神经根及其分布区域用滚、按、点、揉、拿等手法。)1、循经揉按放松法:用揉、滚、拿、点按、弹拨等
24、手法在患者脊柱两侧膀胱经及臀部和下肢后外侧施术3-5min,以腰部为重点,用双手掌重叠用力,沿脊柱由上至下按压腰臀部,反复2-3遍。改善血液循环,缓解腰背肌肉痉挛,促进炎症吸收。2、点按拔伸通经法:用拇指或肘尖点压腰阳关,肾俞,居髎,环跳、承扶、委中、承山,阳陵泉及阿是穴,以解痉止痛,用拇指顶推或肘尖按压患处(与突出物方向相反)。增加椎间盘外压,降低椎间盘内压,促使突出的髓核回纳。3、理筋扳腰整复法::腰部斜扳法,左右各1次,可调整后关节紊乱,松解粘连,改变突出物和神经根的位置。再强制直腿抬高以牵拉坐骨神经和腘神经,松解粘连,使脊椎喉部和后纵韧带牵拉,增加椎间盘外周的压力,相对降低椎间盘内的压
25、力,迫使髓核复位。4、滚揉擦腰结束法:用滚、拿、揉、弹拨手法沿腰部及患侧坐骨神经个分布区施术3-5min,后擦热患处。改善血供,加速炎症吸收,使萎缩的肌肉和麻痹的神经逐渐恢复功能。注意事项和功能锻炼:1、推拿治疗前要排除腰椎骨质病变 2、治疗期间病人卧硬板床休息,腰部保暖,佩戴腰围 3、中央型患者不宜进行推拿之力啊 4、可进行适当的功能锻炼:悬吊、倒走和游泳12.为什么腰椎间盘突出症好发于L4L5、L5S1?P120 1、解剖学:韧带宽度于此变窄;2、静力学:承受静力很大,时间最长;3、动力学:活动旋转的枢纽。13.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概念和X线征是什么?P124概念: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是指第
26、三腰椎横突局部肌肉、筋膜急慢性损伤刺激脊神经后支所出现的以腰臀腿痛为主要症状的临床综合征。也是腰痛疾病中最常见的病症之一。X线:可见第3腰椎横突较长,或左右横突部队称;有时可见到脊柱侧凸,生理曲度改变;也可见到棘突偏歪或椎间关节紊乱。14.慢性腰肌劳损的发病原因、X线征和功能锻炼方法是什么?腰椎退行性脊柱炎的操作步骤?P123.P128病因: 1.在劳动中长期维持某种不平衡的体位。2.腰肌急性损伤后,治疗不及时或治疗方法不恰当或反复多次伤,迁延而至慢性腰痛。3.骨性结构畸形。X线征:正侧位片多无阳性发现,有时可见腰椎骶化、骶椎腰化,或隐性骶椎裂,亦可见棘突偏歪或椎间关节紊乱。功能锻炼方法:改善
27、生活或工作姿势,工作或学习间歇注意休息,并避风寒,束宽皮带,局部保暖,睡硬板床,加强腰部肌肉锻炼。腰椎退行性脊柱炎的操作步骤:1、滚揉腰骶放松法:滚法或揉法放松腰部肌肉;2、点按穴位通经法:点按命门、肾俞、腰阳关、大肠腧、委中穴,以疏通经脉,并点拨局部椎间关节、阿是穴,以行气活血镇痛3、斜扳腰椎整复法:施以相应脊柱节段的腰部斜板法,以滑利腰部椎间关4、掌擦腰骶透热法:沿患侧竖棘肌纤维方向施以擦法,或横擦两侧肾俞、腰骶部,以透热为度,达到通经脉、行气血的作用5、屈髋屈膝牵拉法:医师用双手扶住膝部或握拿踝部做屈膝屈髋被动活动3-5次,以牵拉伸展腰脊柱,松解腰部肌肉。15.简述急性腰肌扭伤治疗方法。
28、P1191、 点按腧穴通络法:拇指分别点按肾俞、大肠腧、腰阳关、环跳、委中、殷门、承山等穴,患者主动活动腰部,以行气活血,通络止痛。时间5-8min2、 按揉弹拨解痉法:用按揉法在患处周围及腰部疼痛部位施术,手法施力由轻到重。若局部疼痛明显,先用滚法放松,在用拇指或肘部在腰部软组织痉挛处用弹拨法理筋通络,解痉止痛。3、 拔伸牵引抖腰法:握住患者两足踝部及两上肢腋窝处,做相反方向拔伸牵引,再做腰部抖法。4、 斜扳理筋正脊法:侧卧位,患侧在上,医师用双手分别扶住肩部及臀部做腰部斜扳法。5、 屈膝屈髋旋腰法:患者仰卧位,医师一手扶其脚踝部,协助患者膝、髋关节屈曲,用前臂扶住患者膝部做顺逆时针方向回旋
29、3-5次,以活动腰部。6、 揉擦腰骶结束法:用掌揉法在患侧操作3-5遍,用擦法作用于竖脊肌及腰骶部,以透热为度。16.梨状肌综合征的解剖位置和治疗方法是什么?简述梨状肌与坐骨神经的位置关系?P147梨状肌奇遇盆腔内骶骨前面2、3、4骶前孔的外侧,向外下穿过坐骨大孔达臀部,以肌腱止于股骨大转子。梨状肌与坐骨神经的位置关系:正常型:坐骨神经干从梨状肌下孔穿出,至过腘窝处分为二终支,内侧为胫神经,外侧为腓总神经 变异性:坐骨神经高位分支:1、坐骨神经在梨状肌以上分支,腓总神经由梨状肌肌腹中穿出,胫神经由梨状肌下缘穿出2、坐骨神经干由梨状肌肌腹穿出或上缘穿出。17.简述胸椎关节突关节紊乱的调整关节复位
30、法;P117待患者肌肉放松后,令患者两手交叉扣住,置于项部,医师两手从患者腋部伸入置于患者上臂之前,前臂之后,若握住其前臂下段,同时用一侧膝部顶住患者脊柱、两手向后上方用力同时膝部前顶。若听到“咔哒”声响,则复位成功。18.肩周炎的别名、病因、临床表现、治疗原则、治疗方法和功能锻炼方法是什么?P132肩周炎的中医名称:五十肩、漏肩风、肩凝症等临床表现:1、肩部疼痛,多呈慢性、渐进性发作,也可急性发作,特点为初期为阵发性,后期逐渐发展成持续性2、肩关节活动受限,严重时肘关节活动也受限,后期可发生上臂肌群不同程度的废用性萎缩,使肩部一切活动均受限,反而疼痛会减轻) 3、肩关节周围可找到疼痛位置明确
31、的压痛点,肩关节被动运动检查可现运动功能障碍4、X线检查一般无异常改变,但可排除骨关节本身病变,部分患者后期可出现骨质疏松现象。治疗原则:对疼痛较敏感者,采用轻柔手法在局部治疗,以疏通经络、活血止痛、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加速渗出物的吸收、促进病变组织的修复;对感觉较迟钝者,采用较重手法治疗,以松解粘连,滑利关节、促进关节功能的恢复。初期活血止痛,后期松解粘连、滑利关节。治疗方法:推拿:滚揉肩部解痉法:医师站于患侧,用一手托住患者上臂,使其微外展,另一手用滚法或揉法操作,重点在肩前部、三角肌及肩后部,同时配合患肢的被动外展、旋外和旋内活动,为8-10min,以滑利关节,松解粘连。按肩弹拨镇痛法:按
32、肩井、天宗、肩内陵、肩贞、肩禺、手三里、合谷等,以酸胀为度,每穴30s。对粘连部位或压痛点用弹拨法操作数次,以解痉止痛,剥离粘连。摇扳肩部松解法:医师一手扶住患肩,另一手握住腕部或托住肘部,以肩关节为轴心做换转摇动数次,复读由小到大。然后,再做肩关节内收,外展、后伸及内旋的扳动数次。适用于肩关节功能障碍明显者,以松解粘连,滑利关节。拿捏松肩舒筋法:用搓揉、拿捏手法在肩部周围操作,然后握住患者腕部,将患肢慢慢提起,使其上举,同时做牵拉提抖拔伸法,最后用搓法从肩部到前臂反复上下搓动3-5遍,以舒筋活血。针灸:条口透承山;拔罐;药物敷贴。功能锻炼:弯腰晃肩、蝎子爬墙、体后拉手、外旋锻炼、双手向后背伸
33、19.网球肘和挠骨茎突部腱鞘炎的特殊检查和X线征是什么?简述网球肘拨络弹筋解痉法。P136网球肘特殊检查:前臂伸肌紧张试验和MILL试验阳性。X线检查一般无阳性结果,有的可见钙化阴影或肱骨外上踝粗糙。桡骨茎突部腱鞘炎的特殊检查:握拳尺偏试验阳性。X线检查一般无阳性变化,病久者在桡骨茎突部可见片状肌腱钙化影或骨膜粗糙。拨络弹筋解痉法:沿前臂拇长伸肌与拇短伸肌在第1掌骨背侧,用轻快柔和的弹拨法,上下往返治疗45次,重点在桡骨茎突部,以松解粘连。20.腕管的表现和治疗方法是什么?P143临床表现:1、腕部正中神经支配区域内疼痛、运动、感觉障碍等症状。初期桡侧三个半手指(拇、食、中、1/2环指)感觉异
34、样、麻木、刺痛。晨起、夜间、劳累时加重。后期出现大鱼际肌萎缩、麻痹及肌力减弱。或拇、食、中指及无名指桡侧一半的感觉消失,不能掌侧外展。2、 手掌叩击试验阳性:叩击腕部掌侧正中时,可引起手指正中神经分布区放射性触电样刺痛;屈腕试验阳性:腕关节持续掌屈90,40s后可见症状加剧。治疗方法:治则:舒筋活络,活血祛瘀。操作步骤:1.推揉松腕理筋法:2.点穴舒筋通络法:3.摇腕松筋捻指法:4.扳腕旋腕解筋法:5.擦皖养筋结束法:21.踝关节扭伤好发部位和体位、外侧副韧带损伤的治疗方法和注意事项是什么?P154踝关节损伤的好发部位是外侧副韧带损伤。好发体位是踝关节过度内翻位。因为外踝长、内踝短,外侧副韧带
35、较为薄弱,在路面不平、跑跳失足时,使足在跖屈位突然向内翻转,身体重心偏向外侧,致使外侧副韧带受到强大张力牵拉损伤,造成距腓前韧带、跟腓韧带、距腓后韧带等损伤,损伤后韧带骨膜撕裂、骨膜下出血或韧带纤维撕裂,严重者造成撕裂性骨折或距骨半脱位。治疗方法:急性期渗出为主,宜冷敷、加压包扎以减少出血。若需推拿,手法宜轻柔。恢复期,推拿治疗以舒筋通络、散瘀消肿。对于血肿机化、粘连、踝关节功能受损者,应以稍重的摇、环转、拔伸等手法在局部治疗。1.滚揉疏通经络法:沿小腿外侧至踝外侧用滚法或按揉法上下往返治疗,手法宜轻柔环河。并配合按揉足三里、阳陵泉穴。时间为4-6min.2.按揉通经止痛法:用鱼际或掌跟先在损
36、伤周围按揉,待疼痛稍缓解后再在伤处按揉,手法宜轻柔缓和,时间为6-10min.再用拇指按揉丘墟、解溪、申脉、金门等穴3.拔伸摇踝松筋法:以一手托住患者足跟部,另一手握住其足趾部做牵引拔伸。在拔伸的同时轻轻摇动踝关节,并配合做足部逐渐向内翻牵拉,然后再做足部外翻动作。重复操作约5次。4.推擦理筋结束法:在损伤局部施擦法,以透热为度。再用推法自上而下理顺筋肌。注意事项:1、推拿治疗前,应排除踝部骨折、脱位及韧带完全断裂。2、急性损伤患者,需在24小时后,再进行推拿治疗。急性损伤严重者,需静置36h48h后,再行推拿治疗。3、推拿治疗后注意局部保温,并抬高患肢,利于肿胀消退。 22.头痛和失眠的治则
37、、基本治疗方法、风寒型和肝阳上亢型头痛的辨证手法是什么?P162.P165不寐:1.推拿镇静安神法;2.摩腹调理脏腑法;3.滚推背部理气法随症加减:肝阳上亢头痛:1、推揉经穴止痛法:一指禅推法从印堂、神庭到头维、太阳,反复34遍;接上沿眼眶周围行一指禅偏峰推法;接着按揉印堂、头维、睛明、角孙穴,每穴30s;虚证头晕的治疗方法:补益气血、益精填髓,推揉经穴开窍法:医师站于患者一侧,以一指禅推法从印堂至神庭再至太阳,往返34遍;一指禅偏峰推法,沿眼眶周围行“”字推法,反复34遍;按揉经穴醒神法:按揉印堂、神庭、百会、角孙穴,每穴30s,手法轻柔,避免过重;按揉经穴滋补肝肾法:按揉肾俞、肝俞、关元、
38、气海穴,每穴1min;气血亏虚者,加摩腹,以透热为度,用拇指按揉脾俞、胃俞、血海、足三里,每穴30s,用掌擦法直擦背部督脉,横擦背部脾俞、胃俞等部位,以透热为度;肾精不足者,按揉肾俞、命门、悬钟、太溪,以酸胀为度.23.胃脘痛和痛经的基本治疗方法是什么?P173.P205胃脘痛:1、推摩胃脘止痛法:一指禅推法、摩法于胃脘部治疗,热量渗透后,按揉中脘、气海、天枢等穴,同时配合按揉足三里,约10min;2、推揉理气止痛法:一指禅推法或滚法作用于膀胱经至三焦腧,往返45次,着重按揉膈俞、肝俞、脾俞、胃俞、三焦俞,约5min;在背部膀胱经循行施擦法,以透热为度。3、随症加减:寒邪犯胃,按揉脾腧、胃腧、
39、足三里,时间约5min.胃脘部掌振法,直擦两侧膀胱经。饮食伤胃,揉中脘、内关、天枢,时间约5min,顺时针摩腹。肝气犯胃,一指禅推法膻中、期门、章门5-10min,重按肝俞、胆俞。脾胃虚寒,轻按揉气海、关元、足三里2min,直擦督脉、两侧膀胱经、横擦左右背部及腰部命门、肾俞。痛经:1.摩揉调经止痛:2.滚揉通经活络法:3.擦八髎通气血法:4.随症加减:月经不调的基本治疗方法:1、按摩通经活血法:用一指禅推法或揉法于气海、关元、中极等穴施术,每穴约1min,以得气为度。摩法顺时针方向摩小腹治疗,时间为6-8min2、推按通调气血法:一指禅推法施术于背部两侧膀胱经,重点在脾腧、肝腧、肾俞等处,时间
40、为3-5min。按揉法于脾腧、肝腧、肾俞等穴,每穴约1min,得气为度。双拇指按揉三阴交、太冲、太溪等穴,每穴约1min,以酸胀为度。3、随症加减24.中风后遗症的基本操作步骤是什么?P1861、 疏通足太阳经法:用滚法膀胱经向下至臀部、股后部、小腿后部,以腰椎两侧、环跳、委中、承山及跟腱部为重点,按脊柱两侧自上而下2-3次,重点在天宗、肝腧、胆俞、膈腧、肾俞;揉按承扶、委中、承山、昆仑等穴,以疏通背部、下肢后侧经络,促进气血运行。2、 疏通足少阳经法:滚法自患侧臀部沿足少阳经循行部位经大腿外侧、膝部至小腿外侧治疗,以髋关节和膝关节为重点,按揉风市、膝阳关、阳陵泉、悬钟、丘墟等,疏通足少阳经、
41、行气活血。3、 疏通足阳明经法:滚法足阳明经向下至踝关节及足背部治疗,重点在髋、膝、踝关节,在踝关节及足背操作时配合踝关节的被动运动,按揉伏兔、膝眼、足三里、解溪;拿法患侧下肢,拿委中,以大腿内侧中部及膝部周围为重点,最后用搓法下肢,以舒经通络、行气活血。4、 滑利下肢关节法: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趾关节处做摇法等被动运动5、 滚按通经活络法:滚法自上臂内外侧至前臂进行治疗,以肘关节及其周围为重点治疗部位,按揉尺泽、曲池、手三里、内关、合谷;拿法施于患侧下肢,拿委中,以大腿内侧中部及膝部周围为重点,用搓法施于下肢,舒经通络、行气活血6、 滚摇关节松解法:滚法施于患侧肩胛周围及颈项两侧,肩关节被动活动以改善肩关节功能;行肘、腕及指骨间关节的被动活动,捻指骨间关节改善关节功能7、 推揉通经活络法:轻柔一指禅推法,从印堂至发际、印堂至太阳,反复3-5遍;指柔印堂、攒竹、睛明、太阳、神庭,每穴1min;抹前额3-5遍;从前额发际处拿至风池穴做五指拿法,反复3-5次;扫散法施于颞部,每侧20次;揉按颈项两侧、风府,拿风池、肩井。疏通头面部经筋气血、活血通络。8、 随症加减。专心-专注-专业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