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奥孔》读后感(共4页).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拉奥孔》读后感(共4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拉奥孔》读后感(共4页).docx(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拉奥孔读后感拉奥孔读后感拉奥孔里有什么拉奥孔是几年前买的一本书了,依稀记得当时在参加本科自学考试,选修过一门关于美学的课程。对于美学很不懂,又很好奇,挨着考试的东风看见了朱光潜翻译的美学著作拉奥孔,于是德国的莱辛便来到了书架。这上架了的书一呆便是几年光阴,直到孙绍振教授在月迷津渡的引用文献里提到诗画关系里用到了拉奥孔,这才下决心把尘封已久的莱辛请出来听他都说些什么。不好意思啦,莱辛!拉奥孔是什么,是一座著名的雕像群,原藏在罗马皇帝提图斯的皇宫里,这座雕像群长久埋没在罗马废墟里,一直到1506年才由一位意大利人佛列底斯在挖葡萄园时把它发掘出来,献给教皇朱理乌斯二世,现在
2、藏在梵蒂冈宫。这就是那著名的雕像:罗马宫廷诗人维吉尔在史诗伊尼特描写了这样一个情节,任海神司祭的拉奥孔正在宰杀公牛的时候,两条蟒蛇从海上而来,先一条一个缠住他的儿子撕咬,拉奥孔赶来搭救时再气势汹汹地缠住他撕咬。雕像群把蟒蛇撕咬儿子们先发生的顷刻和拉奥孔搭救被缠后发生的顷刻合二为一。由这个著名的雕像群出发,莱辛展开了他的美学理念大阐发。拉奥孔不同于一般的美学著作,没有一般德国美学著作在概念里兜圈子的习气,它是一个就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的范例。他的主题是划定诗和画的界限,找出一切艺术的共同规律以及各门艺术的特殊规律。依他看,诗和画主要有这些差异:第一,题材来说,描绘在空间并列的物体,诗则叙述在时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拉奥孔 读后感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