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本纪》教学设计(共9页).doc
《《项羽本纪》教学设计(共9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项羽本纪》教学设计(共9页).doc(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清新县第一中学集体备课教案专用纸( 语文 学科选修 9 第 3 单元(章节) 第13课 )上课时间: 年 月 日第 周星期 第 节 教案主备人 苏靖雯 课题项羽本纪(节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积累有关文言知识。2、感受传主独特的人格魅力。过程与方法:1、运用对话式教学,让学生与传主、作者对话,从而返观自身。2、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获取知识。3、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略传主丰富的心灵世界,从而完善自我人格。教材分析重点:1.积累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的意义用法以及句式的特点。2.了解项羽一生的主要经历,体会其性格特点对命运的影响。3.
2、了解司马迁等人对项羽的评价,进而形成自己对项羽的认识和评价。难点:1、初步了解史记及其艺术特色。 2、整理文言知识,疏通文意。教学分析教法:诵读法、讲解法、讨论法学法: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手段多媒体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相传蒲松龄曾作过这样的一副对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同学们,知道这对联中说的是哪些历史人物吗?对,他们分别就是西楚霸王项羽和越王勾践。破釜沉舟,是怎样的一种魄力;卧薪尝胆,是怎样的一种坚忍。今天,就让我们走近其中的一位叱咤风云的人物项羽,去领略英雄的风采。二、简单介绍史记和作者(这部分内容学生
3、都很熟悉,可以由学生来完成,老师作点评和补充)1、司马迁(前145-前90),字子长,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继父职任太史令。因替李陵辩护,入狱遭宫刑,后发奋著书,历尽艰辛,著成史记2、“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鲁迅3、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叙了自黄帝到汉武帝太初年间约三千年的历史。全书共130篇,52万6千余字,由本纪、书、表、世家、列传五体组成。本纪共12篇,主要叙述帝王事迹;表十篇,是各代的历史大事记;书八篇,是天文、历法、水利、经济、文化、艺术等方面的专史;世家30篇,主要叙述贵族侯王的历史;列传70篇,主要是各种不同类型、不同阶层的人物的传记,少数是叙述国外和国内少数
4、民族首领的历史。其中本纪、世家、列传是全书的主体,其写法上的共同特点是“以人系事”。五体之外,互见法和“君子曰”的评论也是史记的重要体例,对后世亦有重大影响。4、项羽本纪司马迁史记中的项羽本纪,是史记人物传记中写得最富文学色彩的篇章之一。全文依次描述了起义反秦;巨鹿之战、坑杀秦卒、鸿门宴、杀义帝、封诸侯、楚汉纷争、垓下之围和乌江自刎等一系列重要场景,记录了项羽一生的主要业迹,情节生动,形象鲜明;本文所节选的,是项羽本纪的几个章节:“少怀壮志”、“叱咤风云”、“垓下悲歌”。三、结合注释,熟读课文步骤:(1)结合注释,自行翻译。(2)朗读:读中加深对文章的理解(3)正音正字(详见课件)四、少怀壮志
5、部分的讲解1文言字词句的理解(1)项籍者,下相人也,字羽。(判断句)(2)其季父项梁 (排行在后的)(3)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 (被动句)(4)学书不成,去 (文字)一人敌万人敌 (抵挡)(5)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 (完成)(6)毋妄言,族矣 (灭族,名作动)(7)梁以此奇籍 (意动,认为奇特)(8)力能扛鼎 (双手举起)(9)才气过人 (才能和勇气)(10)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 (即使)(11)其九月 (那年)(12)后则为人所制 (被动句)(13)使公及桓楚将 (统率、率领)(14)谕以所为起大事代词“所”和介词“为”组成名词性结构,表做事的缘由或目的(15)谕以所为起大事 (告诉,使知道
6、)(16)遂举吴中兵 (发动)(17)使人收下县 (收取)(18)徇下县 (以兵威降服地方)2、分析少怀壮志的内容层次第一层(“项籍者皆已惮籍矣。”):叙述项羽的家世、才力和抱负,表现青年时代的项羽任武好勇,并已具有反秦意识。第二层(“秦二世元年七月徇下县。”):叙述项梁、项籍响应陈涉起义,杀掉会稽郡守而举事的经过。3、提问:这部分作者选取哪些材料以表现、突出项羽少时胸怀大志?明确:少时学书、学剑、学兵法的态度(学万人敌)见到秦始皇时的言论(彼可取而代也)写叔侄俩响应陈涉起义、杀太守的经过(起事)4、思考与讨论:写叔侄俩响应陈涉起义、杀太守的经过是否有点节外生枝?提示:是少怀壮志的必然结果,与
7、第二部分紧密相接。5、小结:主要性格明确:少怀大志,力勇过人,有叛逆精神。不肯竟学,则显出其粗疏的一面。板书少怀壮志(学万人敌 彼可取而代也 起事)四、作业:预习第二、三部分内容第二课时一、对上节课内容进行复习二、叱咤风云部分的讲解1文言字词句的理解1)楚、汉相持未决 (决出胜负)2)老弱罢转漕 (通“疲”,疲困)3)天下匈匈数岁者 (同“汹汹”,动荡不安的样子)4)徒以吾两人耳 (只是;因为)5)毋徒苦天下之民父子 (徒然)6)汉王笑谢曰 (拒绝)7)乃自被甲持戟挑战 (通“披”,披着)8)手不敢发 (拉弓)9)遂走还入壁 (跑回)10)汉王使人间问之 (暗中)11)乃项王也 (竟是)12)
8、于是项王乃即汉王相与临广武间而语 (交谈)13)淮阴侯已举河北 (攻下)14)韩信因自立为齐王 (趁机)15)彭越复反,下梁地 (攻下)16)则汉欲挑战 (如果)17)慎勿与战 (省略句,省宾语“之”)18)勿令得东而已 (向东进发,名作动)19)定梁地,复从将军 (平定;会合)20)乃东 (向东进军,名作动)21)外黄恐,故且降 (姑且)22)莫肯下矣 (归顺)23)项王然其言 (意动,认为对)24)汉果数挑楚军战 (多次)25)尽得楚国货赂 (财物)26)则引兵还 (带领)27)两人尝有德于项梁。(状语后置句)28)汉军方围钟离昧于荥阳东(状语后置句)29)悉令男子年十五已上诣城东(定语后
9、置句)2、分析叱咤风云的内容层次第一层(从“楚、汉久相持未决”到“汉王伤,走入成皋”):项王吓退汉军中“善射者楼烦”,并“伏 弩射中汉王”,使汉王受伤,逃入成皋。第二层(从“项王闻淮阴侯已举河北”到“闻之皆争下项王”):项王率军东击陈留、外黄,赦免“外黄当坑者”,使“东至睢阳,闻之皆争归项王”。第三层(从“汉果数挑楚军战”到“尽走险阻”):楚将曹咎违背项王调度,引发汉楚汜水之战,汉军打败楚军。项王引兵而还。3、提问:文段中选取了哪些材料表现了项王的叱咤风云?明确:(1)威震楼烦 射伤汉王 (2)勇收失地 (3)威退汉军4、讨论:史马迁的传记之所以为世人称道,就是他笔下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作者用
10、什么艺术手法刻画了项王的英雄形象?提示:鲜明的对比 (对比衬托) 1) 楼烦 项王 辄射杀之 瞋目叱之目不敢视,手不敢发2)韩信节节进逼 比衬 项王勇收失地楚军损兵折将 所向披靡3)用楚将节节战败 对比反衬 项王使汉军闻风丧胆如文中所述:“皆自刭汜水上”“项王至,汉军畏楚,尽走险阻。”5、这种手法在第三部分“垓下悲歌”里能得到体现吗?于是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赤泉侯为骑将,追项王,项王嗔目而叱之,赤泉后人马俱惊,辟易数里6、拓深探讨:太史公写人写事之高超,我们在刀光剑影的鸿门宴中已经叹服,无须再看后面故事的发展,从中你已经看得出今后谁胜谁败,谁得江山了。同样道理,“叱咤风云”一节,也写的耐人
11、寻味,独具匠心。请你谈谈。在“叱咤风云”的背后已经隐含着重重危机、节节败退的迹象:(1)后两件事(2)田父指路7、小结:主要性格英勇非凡,霸气十足。但不沉稳,易怒,莽撞。 板书叱咤风云 (威震楼烦 射伤汉王 勇收失地 威退汉军)三、垓下悲歌部分的讲解1、文言字词句的理解1)项王军壁垓下 (名作动:驻军;修筑营垒)2)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汉军都已占领了楚地吗?这里为什么这么多楚人呢?3)常幸从 (被宠爱、受到宠爱)4)自为诗曰 (创作)5)项王泣数行下 (动词作名词,眼泪)6)左右皆泣 (小声地哭)7)于是项王乃上马 (就)8)汉军乃觉之 (才)9)以五千骑追之 (用、率领)10)田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项羽本纪 项羽 本纪 教学 设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