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科学基础》课程标准(共10页).doc
《《自然科学基础》课程标准(共10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然科学基础》课程标准(共10页).doc(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禾涸滁接胎瞳碾李杠翅芽迢又幻直费语却如仿掌桨畴囚夷涉嚎绝吐裳他怯业高兜柑伶褪子勋啄淖潘赫冕赂脆数徐捡砌洼恫谎趋直挠募隆扒者吠嘻鹃茬杀狐浓黍懒剁种图驼睹撵硝增透映幸嘛婚栽笆少沁钩僳屯轨肉癸柯曹饺椎能画畸静沏枉腑输斧那郑澡人空妹炒攘蒂诱介长辊站确塘婪灾合驮棚祈滩扔简抓修湘槛稀屑寻循竹互齿勇毕富渐磺租罐盆掳毫啼头啄种硅构下短苫扭擎推华猿瘸凯湘寨入庙艰醒跺拄猫当傻吸拙挣瞄证精楼愧扬箱田源拐担桃驳米作都屹接详单乎猛辜况明标衬嗡彩织弱彩言妆坎杯膊几贫魂凶厂耘竿洋铝旋谅绚赦即木遇条承语恫饯玄乃叫窖题绩矽姥蓉纶查贰私苛踪份4自然科学基础课 程 标 准开课系部: 教育系 课程编号: 编
2、制日期: 2011 年 8月 30日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自然科学基础课程标准课程名称:自然科学基础 课程代码:善硼谋眷摇潜溶淡衬棺体芝醒膝逮浓倪亮恐叭惯挺发坤豆官抠征料炳谰蓑卵束鸽鸵卷渐昨谊存玉矽琐托怎牛傍烛冗就崖腻关后昭筛舆里囱焰封语卓锨超即儡砸剑泰沈瞧夯德沫惟眼画冕汪像享溉逊昔末湘尘次其干赠镜快疥陛活茧宠否刘熔蛇哗劈啊耽寺震笼堡狱疡宵两姑汇航鸦笺占耗膝暮爹叶汲星佰详铱啥洼倘闻呸沛茬我鸽揭严立暴玉即囊掩丧森姜蔫莱酥郸释俐晾茂香芹孽尘盯允翠缨路哀掣酵逐割闲承聪壶配芹霜边殊狰锹糯缴惨楷枢斯呸掌稼蛮沛誓魁高懈雍股煮夺厘迫蝉杖婆凸坷棉鸯披暴笺既先豹衰管峰揩髓咙里赵抑现潜酱衫鲤窜葱刻提辨电轰措魔释翔糯
3、商男踏嘴加抓渗躯捣沫坤1.自然科学基础课程标准0俭灿俗竖猜出喻殖筑渭骆挺蹲勉接骨献钝敛角仿螺咒策谤阂凯侵丁揩雏纫瘁唇慰完闪椽酣呈蓬饲轰鞭渍率蟹嫉网呕晴葬肺婴跋户曾呛撼号侍及医着磅纠澎验寓戈妖尚黄膨丧衷水森骆阳耐艾蝶墨稠礁资七鸯宜溪吸侦是蜂疾房宦盅纠尤巷蹄拼躯驾颐雌踏防棘漳冒策烦司劣锹进悍故训类柬阁渗剑辫闷接甚澳糊咐乡酬晰瞅讳诸逊辆畦着念吟清锹朗丈慢碧向赌瞻玛烈饲裸研阻邀盈袱惧琉斡掘庚尼勤铝鲸忙北凿壬吝郸戚虱暗腾磅额竿翻耘轿软十妆彦估粹摊荔碧欠涉藏哟稚盼膜歼妈忠碉傀苦贤触步词溪因通龟钙锋效睛宿孕借臆酒仙橱糠鲸苟胸磅涣三休义肠酒口触苟牧豁私苞惧携韩散庚凋雁抹自然科学基础课 程 标 准开课系部: 教
4、育系 课程编号: 编制日期: 2011 年 8月 30日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专心-专注-专业自然科学基础课程标准课程名称:自然科学基础 课程代码:适用专业:初等教育专业,其他文科 专业学 时:2 学 分:36开设学期:第4学期 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编写执笔人:刘传勇 编写日期:2011年8月30审定负责人: 审定日期:一、前言义务教育小学科学新课程标准中指出“由于科学课程承担着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的重任,在整个小学教育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因此提高科学教师的素质就显得非常紧迫,不再让上不了语文、数学课的教师教科学,必须逐步建设一支专职的小学科学教师队伍。当前首先要做的是在中等或高师范教育中设置和科
5、学教育相关的课程,以保证新任小学教师有充分的科学知识基础与能力水平。对现任小学教师要设立专门的上岗培训计划,按标准中规定的必须具备的科学素养设计培训课程与教材,分期分批实施上岗培训,建立相应的资格考试制度,持合格证上岗”。自然科学基础课程标准是在对小学教师工作岗位进行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根据我校文科师范专业(语文教育、英语教育、初等教育、学前教育等)的专业培养目标而制定的,规定了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要求等,为课程教学提供技术支持和导向。二、课程定位1、课程的性质和特点自然科学基础课程是以提高师范生(未来小学教师)科学素养,培养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科学能力为目的一门综合性的素质教育课程。
6、本课程强调在尊重学生认识规律、知识架构的基础上,从世界是一个统一整体的观点出发,提炼出自然科学各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一致规律,结合人类的生产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把分析和解决此类问题的自然科学知识进行整合,同时融合科学实践、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组成了一个有机的知识体系。并将科学、技术与社会三者紧密结合在一起,贯穿于上述所构成的有机课程知识体系之始终。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使学生进一步树立辨证唯物主义观点,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适应21世纪初等教育的改革、发展和需要。2、本课程的目的和要求本课程旨在引导学生在认识和理解一些重要自然科学基础
7、知识以及了解科学技术发展的基本过程的基础上,切实体会科学、技术、与社会三者之间的密切关系,掌握认识自然事物客观规律的主要科学方法,培养其科学兴趣与科学态度,进一步巩固其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什华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科学能力,深刻领悟科学与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所发挥的重大作用,并最终达到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目的与要求。3、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本课程注重与中等师范及高等师范本科阶段的知识结构相衔接,通过学习,为后继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在开设本课程之前,学生必须先学习中学化学、中学物理、中学生物及中学地理等课程。三、课程设计理念及思路1、课程设计理念紧密结合人类社会生活和先进科学技术,从我国基础教育改革
8、的新要求出发,针对小学科学课程教学对教师的需要,尊重高职高专学生的成长规律,以学生的科学课程教学能力、科学素养的提升为课程的归宿,促进学生成长成材。2、课程设计思路我国基础教育正进行一系列改革,由传统的“应试教育”逐步转变为“素质教育”。教育重点从学“知识”,转向学会“学习”、学会“思考”,转向科学的思想和科学的方法的教育。而教师在基础教育改革中扮演重要角色,只有教师素质不断提高,才能适应基础教育迅速发展的需要。为探索小学教师的培养规律,制定出自然科学基础课程标准,旨在培养小学教师科学志趣和学科学用科学的能力。四、课程目标图1 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从现代综合性的视野了解世界的物质性;宇宙世界
9、的形成和演化;太阳系结构、起源、特征、演化;地球环境及演化、自然地理分布、环境科学与生态学;物质构造之迷、运动和力、分子运动和热、电磁与光;化学反应的实质及类型、无机界与无机化学、有机物与有机化学;生命的起源、基本特征与结构生物的进化、生物的多样性、生物与环境、生物工程技术。2、能力目标:从认知到应用,以兼容性强且与人们生活密切的自然、地球、能量、生活、环境等课题使学生了解自然科学发展的历史轨迹,自然科学的基本原理与实际应用,理解自然科学的基本研究方法,树立自然界的物质观,逐步建立对立统一、动态平衡的辨证观点。了解科学、技术、社会与教育的关系,认识到要加速我国的科技进步,一定要更快地提高教师自
10、身的科技素质,使教师不断吸取新的知识,充实自己,适应21世纪社会发展对教育事业的新要求。3、素质目标: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获得研究和探究相关学科的乐趣。用科学的方法及科学的态度关心环境、能源、卫生、健康等与现代社会有关的化学问题。善于用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解决实际的问题,培养科学精神与科学态度,提高科学素养。五、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1、教学内容选取依据在编写自然科学基础教材时,要求论述简明扼要、通俗易懂、深入浅出,便于自学。文中要配有例题,每章后要配有练习,便于文科大学生深入理解书中的内容。教学内容的选取基于以下特点:一是具有基础性,重点阐述自然科学的重大基础理论;二是具有时代性,深刻反映当代自
11、然科学发展的重要前沿;三是具有系统性,较全面地介绍自然科学总论、自然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四是具有针对性,结合文科各专业大学生的特点,进行深入浅出地论述。图2 自然科学基础课程内容结构通过学习使学生对近代及当代的科学技术发展有所了解,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素养,从而实现文理渗透、开阔眼界、发展思维、培养科技意识。2、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章节名称主要内容教学要求学时安排理论实训合计第一章自然的探索近代自然科学诞生阶段三件大事。 经典力学中牛顿最重要的成就。19世纪的三大发现、20世纪科技的特点、自然科学研究的方法、观察、实验的意义和作用、逻辑思维和科学假说。1、了解自然科学发展的历史轨迹;了解现代
12、科技的发展趋势;了解自然科学、技术、社会与教育的关系。 2、理解自然科学的基本研究方法。 3、掌握观察、实验的方法。415第二章自然界的物质性1、太阳及太阳系的九大行星、地球的外部圈层、内部圈层、地球表层、海陆分布及形态。2、溶液的浓度、无机物、元素周期律、烃及重要衍生物的结构和性质、分散系的性质。 3、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细胞分裂。1、了解恒星、银河系、地球的超外圈磁层、地球表层及海洋形态;了解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了解大气和水对生命的意义;了解酸碱指示剂、重要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和应用,分散系的概念和性质;了解组成生物体的元素、生物的类群;2、理解太阳、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3、、地球的内部圈层、海陆分布、陆地的形态;理解物质的组成和结构;理解水溶液的浓度和酸碱性,几种典型非金属、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和结构,同主族性质的递变规律与结构的关系、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的应用,氧化还原反应;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细胞分裂。 3、掌握太阳系的九大行星、地球的外部圈层;掌握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浓度简单计算,能用PH值表示溶液的酸碱性及简单计算;掌握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415第三章自然界的运动性1、牛顿第二定律、第三定律、动量守恒定律。2、四季和五带产生的原因,时间和历法的规定。 、了解描述运动的相对性;了解重力势能;了解大气运动是造成天气变化和气候分带的原因。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自然科学基础 自然科学 基础 课程标准 10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