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中的父与子一第十九课公开课教案设计(共5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地震中的父与子一第十九课公开课教案设计(共5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震中的父与子一第十九课公开课教案设计(共5页).doc(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地震中的父与子教案设计一、设计理念: 地震中的父与子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九册第六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讲述的是1994年美国洛杉机发生大地震时,一位年轻的父亲在废墟中经过38小时的挖掘,终于救出儿子和儿子同伴的传奇而感人的故事。描写具体、情感真挚是本篇课文的主要特点。作者抓住父亲的外貌、语言、动作进行描写,刻画了一位伟大父亲的形象,谱写了一首父爱的颂歌。父亲因为有爱,坚持了38个小时不吃不喝、不休不眠地挖掘,终于救出了儿子;儿子因为有爱,在黑暗的废墟下,同样不吃不喝38个小时,终于迎来了父亲救助的时刻。爱与信念,创造了生命的奇迹。本节课要引导学生潜心钻研文
2、本,充分感悟,在读中悟情,在想象中悟形,在回味中悟神。在听、说、读、写中落实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二、教学目标: 1、自学本文中的生字、新词。 2、通过课文的描述,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3、理解信念和父爱的力量是伟大的,在最艰难的时候,它能激励人面对困难,战胜困难。 三、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对父亲言行的描写,体会其爱子之情.四、教学准备: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1、出示课题,今天我们将一块来学习一个在地震中发生的蕴涵着深深父爱的感人故事。(出示课题)齐读课题。2、了解地震。(出示课件解释,再出示汶川地震的图片)(二)初读课文1、课文中讲的是一场什么样的地震?地震中的父与子发
3、生了什么样的故事?请同学们自由地朗读课文。出示自读要求:(1)请同学们放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想想课文写了一个什么故事?这是一对怎样的父与子?(课件出示)2、检查生字新词,理解词语:刚才同学们读得非常投入。老师来考考大家,这几个词哪个同学会读?A、(指名齐读) 出示:洛杉矶混乱 昔日 废墟 爆炸 瓦砾B、回想刚才的图片,你觉得这几个词语当中,哪几个词可以从图片中就读懂的。 混乱:乱七八糟,这就叫做混乱 废墟:房子倒塌后成了废弃的地方,那就叫-瓦砾:废墟里面看到有许多碎的瓦片、砖块,这就是-这就是大地震留在我们脑海中的几个词语,你看,我们学词语可以查字典,也可以联系上下文,还可以联
4、系我们的所见所闻。读书就是这样,要做个有心人。 3、完成习题。刚才同学们读得很认真,那么在这场大地震中,父与子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呢?请同学们加上时间、地点、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完整地说出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谁愿意来试一试?(1994年,美国洛杉矶发生了大地震,有一位父亲奋不顾身地挖了38个小时,终于救出了自己的儿子和儿子的同学。) 的确,面对大地震这样的灾难,人类如同蚂蚁般渺小,生命在转瞬间灰飞烟灭,可就在这样的灾难中,这对父与子却创造了生命的奇迹,请同学快速地浏览课文,看看课文中怎么评价这一对父子?找出课文中评价这对父与子的句子,画出来。( “他们父子俩是一对了不起的父子。”)(板书:了
5、不起)1)谁能说说“了不起”是什么意思? 非常伟大,超过一般人,超出常人2)这是一对了不起的父与子,了不起的父亲,了不起的儿子。(板书:父亲 儿子) (三)聚焦父亲,感受“爱”的了不起。1、那就让我们先走进这位了不起的父亲。请同学们仔细默读课文112自然段,然后想一想:课文哪些地方、哪些语句告诉你这是一位了不起的父亲。划下来,并在旁边写写你的感受。开始吧。 2、全班交流。咱们来交流交流,你从哪儿看出这是一位了不起的父亲?(生自由发言)真好,同学们从这么多地方、从字里行间读出了父亲的了不起。我们一处处来看。先来看看刚才xx同学说的,有很多人劝说父亲,可他就是不离开,也就是课文中的这部分内容(出示
6、课文片段)。 请同学们仔细地看一看,都有哪些人劝说父亲?他们分别是怎么劝的? 面对他们的劝阻,父亲的回应是怎样?(指名回答)是这样的三句话。(课件出示)请同学们再读读这三句话,你有什么发现? 同学们的眼睛真厉害,父亲的回答就是简单而且有点重复的三句问话。可是,父亲说这三句话时的心情是一样的吗?你自己读一读,体会体会再说。(1、恳求2、急切3、崩溃 )(生自由发言师出示)师:父亲有点儿想不通,为什么警察和消防队长都不帮我救儿子。你能理解吗?这是一场什么样的地震? 所以那些人都劝父亲离开。这些人劝阻咱们都能理解,父亲的坚持你能理解吗?从父亲这三句简简单单的问话中,我们读出了他的恳求,他的急切,他的
7、崩溃,就让我们把体会送进这段话,咱们一块儿来读一读。老师和大家合作,就请你们读父亲的三句问话。 师:我想问问阿曼达的父亲,人们这样劝阻,震情这样厉害,你为什么不离开?(生自由发言)师:那其实是父亲对儿子的一句承诺。 出示:“不论发生了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这句话你们能理解吗? 你能用“不论总”说一句话吗?生自由发言师点评)当他看到教学楼变成废墟,悲痛欲绝时,支撑他的就是这句话(生齐读:“不论发生了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当人们都来阻挡他,让他放弃时,回响在他耳边的依然是这句话(生齐读:“不论发生了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当他孤军奋战,伤痕累累,就要倒下时,给他力量的还是这句话(生齐
8、读:“不论发生了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所以,当有人劝他时,他是恳求地问(生齐读:“谁愿意帮助我”)消防队长劝他时,他急切地问(生齐读:“你是不是来帮助我”)警察来劝他时,他是崩溃地问(生齐读:“你是不是来帮助我”)一句承诺,三句重复简单的问话,我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这是一位(师指黑板生齐读:了不起的父亲。)师:刚才同学们在交流时还谈到第12自然段里,父亲挖了很长时间,也让我们读到了父亲的了不起。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一句。(出示句子齐读)师:老师有一个问题想请教大家。在父亲挖掘儿子的时候,他不可能只做了“挖”这一个动作?还可能会有哪些动作?(搬、扔、扛等)可是,这么多动作,作者只写了一个“挖”
9、字,从这个“挖”字你体会到什么?是啊,一个“挖”字,让我们深深地体会到了父亲的劳累和坚持。下面让我们读好这个“挖”字。齐读: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师:作者为什么不直接写挖了36小时,而要罗列时间的进程?把各自的体会带入句子,好好练读这个句子,自由读,指名读。读得这么缓慢与低沉,是为了什么啊?还有不同的读法吗?读得越来越弱,是为什么啊?还有不同的读法?虽然是简简单单的四个词,却读出了不同的体会和理解。师:在漫长的36个小时里,不吃不喝、不休不眠地挖掘,一直都在挖,而且还是地震中的36个小时,也许会发生余震,也许他会挖到别人的尸体,可是这位父亲依然坚持挖了36
10、小时。是什么支撑着父亲挖了36个小时?(生自由发言师总结是信念、承诺、深深的爱。) 而这一切的一切,让我们不得不再一次感叹,这是一位(师指着板书读)了不起的父亲。 师:36小时过后,我们看到的是这样一位父亲。女同学,读。 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A、哪里有血迹?(身上、手上、脚上到处都是)读好这个词B、这血迹有可能是从哪里来的呢? C、是啊,让我们记住,记住这位坚强的父亲,女生读。让我们记住,记住这位了不起的父亲,男生读。让这位了不起的父亲形象定格在我们每一个心中,全班读。师:大灾难面前,父爱、母爱,孕育了一个个看似不可能的奇迹。 (四)小练笔:已经坚持挖掘了36
11、个小时,可儿子还生死未卜,这一刻,父亲会对儿子说些什么呢?请你写在书本的空白处。(五)总结:这节课,我们被父亲深深地感动着,下一个课时,我们将继续学习儿子是怎样坚信承诺,和父亲重逢在一起。第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二课时) 一、回忆故事、简评父子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地震中的父与子,让我们带着自己的感受再读课题(生齐读)2、上一节课我们已经感受父亲的了不起,现在我们一同来感受儿子的了不起。 (二)聚焦儿子的了不起。请同学们快速浏览1323自然段,找出文中哪些语句最能体现儿子的了不起。全班交流:(1)为什么说这是个了不起的儿子啊?你找到了哪些语句,说出你的体会。(爸爸在38个小时挖掘中,儿
12、子非常信任他,一回忆起爸爸说的那句话(出示课件),他又充满信心等待他的爸爸。当他的爸爸这样挖了八小时36小时,阿曼达和同学们(生接读课文句子“等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阿曼达在废虚下漫长的等待中,你最想问什么?(生自由发言)(他是怎样安慰同学的?在这么长的时间里是怎么生存的?) 对于这些问题你是怎么想的,先说给同学听。出示课件(2)从文中哪些语句体会到阿曼达的了不起,谁把想的说给大家听? 出示: 我告诉同学们不要害怕,说只要我爸爸活着就一定会来救我,也能救大家。因为你说过,不论发生什么,你总会和我在一起! (儿子之所以可以支持个小时,因为爸爸说过“不论发生什么,你总会和我在一起
13、!”是这种信念支持着他,他相信爸爸会来救他。) 教师小结出示:在长达38小时漆黑的瓦砾堆下,没有水,没有食物,只有恐惧与危险,然而7岁的阿曼达却能在正中情况下,告诉同学不要害怕,坚持生的希望,坚信父亲一定会来救他,多么勇敢,多么镇定啊(板书:勇敢、镇定)。当得到父亲的救援时,他首先让同学出去,(出示课件)表现他舍己为人,富有爱心(板书: 有爱心)这种巨大的精神力量来自对父亲这句真诚诺言的信赖。 出示生读“无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 ”师:想一想课文中出现了几次类似的话?为什么多次出现呢?(课文中出现了3次。因为这是父亲对儿子的承诺,是儿子在绝望中信心满怀的力量泉,也是父亲永不放弃的原因。)
14、 我们一起来朗读一下:1、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坚定)2、因为你说过,不论发生什么,你总会跟我在一起! (兴奋)3、不论发生了什么,我知道你总会跟我在一起。 (对父亲的信赖) “在一起”是父亲的承诺,是儿子的力量源泉,也是父亲不离不弃的原因。)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共同创造了神话般的奇迹。让我们把父子幸福相拥的境头永远留在我们的心中。(出示课件: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无比幸福地紧紧拥抱在一起)齐读最后一段。四:小结:课文中没有一处写出了父爱的伟大,却让我们体会得很深刻,你又是从哪里体会出来的呢?课文对人物的( 动作 )、( 语言 )、( 外貌 )、的描写中,让我们品悟出( 父爱 )的伟大
15、,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巨大的( 精神力量 )。五.总结全文:爱是一首不老歌,爱是一首感人的诗,爱是一个讲不完的故事,愿我们多能成为故事中了不起的人物。六.作业:想象一下,阿曼达在废墟下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呢?把你想到的写下来。“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公开课设计学习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糟糕、誊写、出版、慈祥、谨慎”等。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把自己感受最深的部分背下来。 3、能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的含义。 课前准备 1预习课文,自字词。 2查阅作者美国作家巴德舒尔伯格的有关资料。 学习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引入,积累词语 师:(出示课题)我们来读一读课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地震 中的 第十九 公开 教案设计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