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教学设计(共4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教学设计(共4页).doc(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中国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教学设计文水中学 闫晓军教学内容分析:本节教材共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从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源远流长”谈起,分析了目前我国面临的生存与发展压力,说明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和紧迫性;第二部分以“中国生态第一村北京大兴县留民营村”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为典型,说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对于中国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至关重要。教学思路设计:了解我国古代可持续发展思想(学生讨论)分析目前面临的生存和发展压力(学生收集、分析、交流有关信息)得出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结论(教师点拨)简介留民营村生态农业(教师指导,学生分析、讨论)认识我国可持续发展现状(教师提供我国可持续
2、发展的最新信息)。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了解留民营村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方式及其采取的措施。2.能力目标:通过引导学生阅读材料、获取信息、思考总结等方法,正确认识我国在可持续发展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3.德育目标:通过学习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为实现人类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教学重点: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教学难点: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产模式生态农业教学方法:投影教学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可持续发展是21世纪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正确协调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间相互关系的共同发展战略,是人类求得生存与发展的惟一途径,走可
3、持续发展道路势在必行,中国也不例外。其实,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在中国源远流长。投影为人君而不能谨守其山林菹泽草莱,不可以立为天下王。管子轻重甲斩伐养长,不失其时,故山林不童,而百姓有余材也。荀子王制篇竭泽而渔,岂不得鱼,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吕氏春秋首时将图8.17三段古文译成白话文,学生思考回答论述中蕴含的可持续发展思想。总结由此可见,我国古代思想家早已在春秋战国时期就能从发展经济和富国强兵的目的出发,将尊重生态规律、保护自然资源作为治国安邦之道。过渡古代的哲人对人地关系的认识很有启发意义,现在我们也越来越意识到协调人地关系的迫切性,尤其是我国目前正面临着极大的生存和发展压
4、力。提问目前我国面临的生存和发展压力来自哪些?投影地图册上的“中国人口增长图”总结我国人口增长很快,虽然近二三十年来实行了计划生育,但由于人口基数大,每年净增人口多。虽然每年国内生产总值有所增加,但新增值中有很大一部分被新增人口所抵消,因此,目前我国面临着庞大的人口压力。投影:略投影资源短缺: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与世界人均值比较土地占有量相当于世界的1/3;耕地占有量相当于世界的1/3;矿产资源储量总值相当于世界人均值的3/5;河流径流量相当于世界人均值的1/4;森林占有量相当于世界人均值的1/5。投影环境危机:我国的环境问题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城市为中心的环境污染问题,如大气污染(链接图片
5、)、水污染(链接图片)、固体废弃物污染(链接图片)、噪声污染(链接图片)、光污染(链接图片)等;另一类是以水土流失(链接图片)、荒漠化(链接图片)、森林和草地资源减少(链接图片)、生物多样性减少为特征的生态破坏的范围正在扩大。其它还有如海洋污染(链接图片)、矿山环境恶化(链接图片)等等。总结通过上述材料分析,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面对生存和发展的严峻挑战,总结国内外的历史经验教训,我国只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学生回忆可持续发展的含义)。投影图8.19。1994年3月,国务院发布的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是全球第一部国家级的21世纪议程。该书指出:本世纪以来,随着科技进步和
6、社会生产力的极大提高,人类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加速推进了文明发展的进程。中国的发展必须走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相协调的,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对满足后代人的需求构成危害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指导学生阅读课本材料中国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的实例“从围湖造田到退田还湖”。过渡通过第一部分的学习,我们认识到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势在必行。关于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基本途径和应采取的措施,课本以生态农业为例,分析我国在发展可持续农业方面的尝试。下面了解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产模式生态农业。投影生态农业是一种社会、经济与生态效益密切结合的现代农业模式,它既不同于那种系统目标单一、生产技术落后、投入少产出低的自然经
7、济型传统农业,也不同于那种通过大量投入化肥、农药和劳动力,不顾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而一味追求高产出、高经济效益的商品化现代常规农业。生态农业要求,发展农业应主要依靠农业生态系统中的可再生资源,充分利用生态系统内物质与能量循环与转换、各生物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共生、相养规律,并通过在一定限度内合理利用化肥、农药,投入机械、劳动力以及改良生物品种、合理灌溉,促进系统的不断开放,从而建立起一个综合发展、多极转化、良性循环的高效农业体系。生态农业在我国已经经历了近20年的发展,目前已涌现出大批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生态农业典型,如北京市大兴县留民营村的生态农业(链接)、广东省珠江三角洲的桑基鱼塘水陆生态系
8、统(链接图片)、世界和我国农村中见到的“立体农业”,也是一种生态农业(链接)。链接留民营村的生态农业:这是我国生态农业第一村,它在建设生态农业中采取了哪些措施?因地制宜调整产业结构,形成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种植、养殖、加工多种经营的生产结构(图8.20)。开展综合利用,既促进生产发展,获得经济效益,又降低污染,获得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图8.21)。开发利用新能源,如太阳能、沼气,利用节柴灶,既节省开支,又净化环境。通过生态农业建设,留民营村的农业已经步入良性发展轨道,农民生活水平提前达到小康水平。他们今后将向无污染的绿色食品与农业观光、生态旅游方向发展。链接高中地理教材中讲到“生态农业”的概念
9、,世界上和我国农村中见到的“立体农业”也是一种生态农业。“立体农业”又称“多层次农业”或“空中农业”,就是充分利用阳光、土地、肥力的集约式的经营方法,也为实现现代化、科学化提供了新的生机。例如:在世界最大的丁香产地桑给巴尔,3米-8米高的小乔木丁香树被置于4层作物中间。最高层是椰子,第二层是丁香,第三层是木瓜、香蕉,第四层是芋头、木薯、瓜类等“矮子”作物“蹲”在林下,4层作物相得益彰。我国浙江、苏南的杭嘉湖水网平原区,以圩荡田为基础,实行“鱼桑羊粮”多层次生产方式,实现“金满田、银满塘、珍珠挂在桑树上”,成为富足的“鱼米之乡”。浙中南地区出现了水稻田里养鱼,水面养萍,田岸上种豆,岸边种李子;形
10、成“鱼萍稻豆果”,当地农民称为“五层楼”的经营方式,充分利用了水热资源。我国山区面积广大,耕地较少,为加速发展山区经济,许多地方都进行“立体农业”布局。例如:浙江南部山区出现了在河谷盆地底部的溪流、山塘、水库里养鱼、鸭,谷底平地种粮食,谷底边缘山麓海拔300米-500米以下种植亚热带水果,海拔500-800米种植毛竹、茶叶等经济林木,在800米以上发展用材林的经营形式。这样的立体布局,既发展了生产,又保持了水土,避免了过去“以粮为纲,开山种粮,越种越荒”的恶性循环,使山区农业逐步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活动(见115页)让学生从地理学的角度发表意见。总结消费问题是环境问题的核心之一。消费水平的提高
11、和消费结构的改善应以合理的消费模式为基础。也就是要根据国情,正视西方现代化消费模式对中国的严重误导,逐步形成适度消费的生活体系。对于城市交通发展方向,我们不应当完全照搬西方模式,如普及个人轿车等,而需要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城市交通发展的道路。除了宣传和引导外,也应采取一些其它措施 ,如拓宽居民投资渠道、加快住房制度改革、实施城市规划和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鼓励使用公共交通工具、以税收形式促进使用较清洁的燃料和技术改进等。点评:本节教学设计条理清晰,基本思路正确,采用投影将相关图表和文字呈现出来,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完成大容量的教学内容。充分利用教材、地图册以及其他资料和乡土地理的内容丰富教学资源。以链接的形式展示景观图片,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在教学中,建议以学生为主体,增加学生与学生间、学生与教师间的交流与互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像图8.18这样的重点图幅的学习、判读和分析应该强化,以问题为导引,激发学生积极思维的活力;引导学生对现象发表看法,在此过程中树立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意识。鉴于本节内容容量大,建议安排2课时。专心-专注-专业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