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关于高级高中地理学考大全.pdf
《2022年关于高级高中地理学考大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关于高级高中地理学考大全.pdf(2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18 年高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复习大全(根据湖南考试大纲编写,内部使用,不得外传)编辑老师:班级:学生姓名:必修一部分考点 001:天体系统及层次1、 天体:自然天体有恒星、星云、行星、卫星、流星、彗星、星际空间的气体和尘埃等。人造天体包括航天飞机、宇宙飞船、人造卫星、太空垃圾等。其中最基本的天体是恒星和星云,恒星自身可以发光,星云为气体和尘埃组成的云雾状天体。陨石和待发射的航天器不算天体。2、 天体系统的层次:共四级,总星系包含银河系和河外星系,银河系包含太阳系,太阳系包含地月系。河外星系与银河系为并列关系。考点 002:太阳系概况及地球在太阳系的位置1、 八大行星距太阳由近及远排序:水、
2、金、地、火、木、土、天王、海王2、 八大行星分类:类地行星有水、金、地、火,巨行星有木、土,远日行星有天王、海王。3、 八大行星运动特征:同向性(自西向东)、共面性(同一平面) 、近圆性(椭圆) 。4、 小行星带位于火、木之间。5、 哈雷彗星运动特征:自东向西绕日公转,周期76 年。6、 冥王星降级为矮行星,原因:不能清除其轨道附近的其它天体。考点 003:地球是太阳系中普通而特殊的行星1、 特殊性:太阳系中唯一具有生命的行星。2、 存在生命的条件:外部条件有太阳光照稳定、运行轨道安全(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自身条件有适宜的温度(日地距离适中)、大气(地球体积和质量适中)、液态水(温度适
3、宜) 。考点 004:太阳辐射的概况1、 概念:以电磁波的形式源源不断地向宇宙空间放射能量。2、 形式: 紫外光 (波长小于0.4 微米,7% ) 、可见光 (波长 0.4-0.76微米, 50% ) 、红外光 (波长大于0.76微米, 43% ) 。3、 太阳能的其它存在形式:煤、石油、天然气、水能、风能、生物能等。4、 影响太阳辐射强度的因素:纬度、海拔、天气、日照时间。5、 我国太阳辐射最强的地区是青藏高原(海拔高, 空气稀薄, 透明度好),最弱的地区是四川盆地(阴雨、云雾多)。6、 对地球的影响:提供光热能源、维持地表温度、植物光合作用、水循环和大气运动的主要动力。考点 005:太阳活
4、动对地球的影响1、 太阳外部大气分层:从内向外依次为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2、 太阳活动的类型:黑子(光球层)、耀斑和日珥(色球层) 、太阳风(日冕层) 。其中,黑子是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耀斑是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它们的周期都为11 年;太阳风是脱离太阳引力的高能带电粒子流。3、 对地球的影响:黑子与降水量有相关性、耀斑干扰电离层和地球磁场,引起短波通信中断和磁暴现象、太阳风在地球两极高纬度地区形成极光(夜晚可见)考点 006:地球自转的方向、速度和周期1、 方向: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俯视为逆时针,从南极上空俯视为顺时针。2、 速度:角速度除南极点和北极点为0 外,其余都相等,约为15/
5、小时;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南极点和北极点为0. 3、 周期: 1 恒星日为真正周期,自转360 度,时长为23 小时 56 分 4 秒; 1太阳日为生活周期,自转角度大于360 度,时长为24 小时整。考点 007: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1 页,共 24 页 - - - - - - - - - - 1、 三个地理意义:昼夜交替、时差、地转偏向力(南左北右、赤道不偏)。2、 晨线与昏线:合称晨昏线或晨昏圈。随地球自转方向,由昼变夜为昏线,由夜变昼为晨线。3、
6、太阳高度:太阳光与地平面的夹角度数。昼半球大于0 度,夜半球小于0 度,晨昏线上各地等于0 度。一天中最大的太阳高度为正午太阳高度,即地方时为12 时的太阳高度。 其计算公式为90- 纬度差(所求地点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差)。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是由直射点所在的纬线向南北两侧递减。4、 地方时与区时:地方时是指每条经线各自的时间,东早西晚;区时是指各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他代表整个时区的常用时间。全球分为24 个时区,区时换算采用东加西减的规律,若相加结果大于24,则减去 24,将日期加一天;若相减结果小于0,则加上 24,将日期减一天。 东 12 区比西 12 区快一天,但时间相同。5、 日界
7、线:由两条经线组成,一条为固定的180经线,其东侧日期晚一天,其西侧日期快一天;另一条为移动的0 时经线,其东侧快一天,西侧慢一天。两条日界线重合时,全球为同一天,0经线为0时时,全球平分为两个日期。6、 晨线与赤道交点的地方时为6 时,昏线与赤道交点的地方时为18 时,夜半球中央经线地方时为0时,昼半球中央经线地方时为12 时。考点 008:地球公转的方向、轨道、速度和周期1、 方向:自西向东2、 轨道:椭圆,太阳位于其轨道的一个焦点上3、 速度:角速度平均每天约为1,线速度平均每秒约为30 千米。两种速度都是近日点(1 月初)大于远日点( 7 月初)。4、 周期: 1 恒星年为真正周期,公
8、转360 度,时长 365 天 6 时 9 分 10 秒; 1回归年为常用周期,公转角度小于360 度,时长365 天 5 时 48 分 46 秒。考点 009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1、 共四个地理意义: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季节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产生五带。2、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3 月 21(春分)至6 月 22(夏至)由赤道向北回归线移动;6 月 22 至 9 月 23(秋分)由北回归线向赤道移动;9 月 23 至 12 月 22(冬至)由赤道向南回归线移动;12 月 22 至下年 3月 21 由南回归线向赤道移动。3、 节气日判别:春分或秋分- 太阳直射赤道、晨昏线与经线重合、全球昼夜
9、平分、全球无极昼极夜。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极圈极昼、南极圈极夜、北半球各地昼长达到最大值、南半球各地夜长达到最大值。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南极圈极昼、北极圈极夜、南半球昼长达到最大值,北半球夜长达到最大值。4、 昼夜长短判别:太阳直射点所在的半球昼长夜短,另一半球昼短夜长。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则北半球昼渐长,南半球昼渐短;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则南半球昼渐长,北半球昼渐短。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时,越往北昼越长,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时,越往南昼越长。赤道上各地永远昼夜等长,且总是地方时 6 时日出, 18 时日落。5、 五带划分:南北回归线之间为热带,太阳直射的范围;南北极圈内为南北寒带,极昼
10、极夜的范围;回归线与极圈之间为南北温带,季节变化最明显。6、 太阳直射点坐标:纬度由节气日决定,经度由地方时12 时所在经线(昼半球中央经线)度数决定。7、 影子:方向与太阳所在方位相反;长度由太阳高度决定,可通过三角函数计算,太阳高度越大,影子越短(太阳高度为90时无影)。8、 黄赤交角:地球公转轨道平面称为黄道平面,与地轴呈66.5 夹角;自转轨道平面称为赤道平面,与地轴垂直;两平面之间的夹角称为黄赤交角,目前约为23.5 。黄赤交角的度数即为回归线的度数,若变大,则地球的热带和寒带面积增大,温带面积缩小。9、 四季划分(北半球):345 月为春季, 678 为夏季, 9、10、11 月为
11、秋季, 12、1、 2 月为冬季。考点 010:地球的内部圈层及其特点1、 地震波:纵波速度快,可在固、液、气态介质中传播;横波速度慢,仅可在固体中传播。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2 页,共 24 页 - - - - - - - - - - 2、 三个内部圈层:从外到里依次为地壳、地幔、地核。地壳厚度不均,平均17 千米,陆地大于海洋,高原大于平原,上层为硅铝层(不连续,海底缺失),下层为硅镁层(连续);地幔为固态物质,分上地幔和下地幔,其中上地幔顶部和地壳合称岩石圈;岩石圈以下为软
12、流层(岩浆发源地);地核厚度最大,铁镍为主,分外核(液态)和内核(固态)。3、 不连续面(分界面):莫霍面地壳与地幔界面,横波、纵波速度都加快;古登堡面地幔与地核界面,横波消失,纵波速度突然下降。考点 011:地球的外部圈层1、 三个外部圈层:水圈、大气圈、生物圈。它们与岩石圈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形成人类生存的有机统一的自然环境。2、 特征:大气圈厚度2000-3000 千米,海拔越高,气压越低,密度越小,气温越低;水圈是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具有固、液、气三相变化,包括海洋水、陆地水、大气水和生物水,其中陆地水又可分为地表水和地下水。生物圈由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组成,不独占一个圈层,而是渗透在大气
13、圈、水圈和岩石圈中,它是最活跃的圈层。考点 012:矿物及其基本存在形式1、 地壳组成物质关系:元素- 矿物- 岩石 - 地壳,元素含量从大到小为氧硅铝铁钙钠钾镁。2、 矿物:组成岩石圈的基本单元,具有固、液、气三态存在形式。有用矿物富集到有开采价值时称为矿产。自然界最多的矿物是石英(二氧化硅),最软的矿物是滑石,最硬的矿物是金刚石。花岗岩主要由石英、长石、云母组成,石灰岩及大理岩主要由方解石组成。考点 013:岩石的成因类型及其代表性岩石1、 三大类岩石:岩浆岩(火成岩)- 分为喷出岩(有气孔,玄武岩、安山岩、流纹岩)和侵入岩(花岗岩) ;沉积岩有层理构造、含有化石(石灰岩、砂岩、砾岩、页岩
14、、煤);变质岩高温高压条件下变质而成,主要有大理岩(石灰岩变质)、片麻岩(花岗岩变质) 、板岩(页岩变质) 、石英岩(砂岩变质) 。2、 建筑材料:一般常用硬度较大的侵入岩(如花岗岩)和变质岩(如大理岩)。考点 014:地壳的物质循环和岩石转化1、 能量来源:地球内部放射性岩石衰变产生的热能转化为机械能。2、 范围:岩石圈与软流层之间。3、 原理:岩浆只能形成岩浆岩,但三类岩石都可形成岩浆;岩浆岩可转化为沉积岩和变质岩,但沉积岩和变质岩不能转化为岩浆岩;沉积岩与变质岩可相互转化。4、 转化过程:冷却凝固岩浆形成岩浆岩;重熔再生三类岩石形成岩浆;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 形
15、成沉积岩;变质作用(高温高压)- 形成变质岩。考点 015:地质作用的分类1、 地球表面形态的变化:都是外力和内力共同作用的结果。2、 内力作用:来自地球内部(热能),包括地壳运动、岩浆活动、板块运动、变质作用、地震等。3、 外力作用:来自地球外部(太阳能),包括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016:板块构造考点学说的主要内容1、 全球岩石圈六大板块: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位于大洋)、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含印度半岛、阿拉伯半岛、澳大利亚大陆、新西兰南北二岛)、南极洲板块。各大板块以海沟(碰撞,消亡边界)或海岭(张裂,生长边界)为分界线。赤道穿过全球六大板块。2、 特征:
16、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活跃,多火山和地震;板块内部地壳稳定。3、 塑造地貌: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碰撞高大的高原和山地,如青藏高原和喜马拉雅山脉(都由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碰撞而成),阿尔卑斯山脉(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碰撞)。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碰撞海沟、海岸山脉、岛弧,如东亚岛弧(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碰撞),落基山脉(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碰撞),安第斯山脉(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碰撞,马里亚纳海沟(世界最深,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碰撞)。板块张裂裂谷和海洋,如大西洋(美洲板块与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张裂),红海(印度洋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17、 - - - - - - - - -第 3 页,共 24 页 - - - - - - - - - - 板块与非洲板块张裂) ,东非大裂谷(非洲板块内部张裂)。4、 变化趋势:消亡边界- 面积会缩小(如地中海、太平洋),海拔会升高(如青藏高原);生长边界面积会增大(如红海、大西洋)。考点 017: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1、 常见的地质构造:褶皱分为背斜(岩层向上拱起)和向斜(岩层向下弯曲);断层分为地垒(两侧断裂下降,中间抬升的部位)和地堑(两侧断裂上升,中间下沉的部位)。2、 应用:背斜是石油、天然气的良好储存构造(油气密度小于水)和隧道施工构造(符合力学原理,不易塌陷,安全稳定,工程难度小,防止
18、积水);向斜是地下水的储藏构造(水的密度大于油气,向低处汇集) ;水库等大型工程建设应避开断层构造(下渗量大,漏水,诱发地震等地质灾害)。3、 特征:背斜岩石中间老、两翼新,顶部受张力作用,岩石破碎,易被侵蚀而成谷地;向斜岩石中间新、两翼老,槽部岩石坚硬,不易被侵蚀,从而易沉积形成山地。地垒形成块状山地,如泰山、庐山、华山等。地堑形成谷地或盆地,如渭河谷地(平原)、汾河谷地、吐鲁番盆地等。考点 018: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1、 风化作用:岩石破碎形成碎屑物,即风化壳,如花岗岩的球状风化。2、 侵蚀作用:分为风力侵蚀(干旱半干旱地区的雅丹地貌,如戈壁、风蚀蘑菇、风蚀柱、风蚀洼地等)、流水侵蚀 (湿
19、润半湿润地区,如河流峡谷、 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瀑布、喀斯特地貌等) 、冰川侵蚀 (高山高纬地区,如冰斗、角峰、挪威峡湾、中欧- 东欧平原、五大湖、千湖之国芬兰、加拿大的湖泊、阿尔卑斯山脉以北的湖泊等)。3、 沉积作用:分为冰川沉积(颗粒不分粗细,杂乱无章)、流水沉积(上粗下细,出山口的冲积扇、河口三角洲、河流中下游平原)、风力沉积(沙丘、黄土高原的黄土层)。4、 规律:沙丘迎风坡的坡度缓,背风坡的坡度陡;喀斯特地貌分布在石灰岩广布、降水较多的地区,主要有溶洞、石林、峰林、地下暗河等地貌,如桂林山水、云南路南石林、瑶琳仙境、云贵高原崎岖地形等;河流上游一般以流水侵蚀为主,形成V型谷,下游以流水
20、沉积为主,形成U 型谷;由于地转偏向力的作用,河流偏向的一侧河岸侵蚀强,河水深,流速快,适宜建港口;另一侧沉积强,河水浅,流速慢,河岸易与河心洲相连,适宜建居民区。冰川沉积一般形成U型谷。考点 019: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主要有填海造陆(荷兰造陆比重最大、中国以澳门最为突出)和修建梯田(一般在丘陵区,可减轻水土流失、改善土壤肥力,但坡度大于20 度不宜修建梯田) 。考点 020:大气的垂直分层及特点1、 自下而上分为三层: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2、 特征:对流层厚度随纬度升高而降低(赤道17-18 千米、中纬12 千米、两极8-9 千米)、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每升高100 米降低 0.6
21、摄氏度)、大气对流运动显著、天气现象复杂多变(大气中的固体杂质和水汽几乎全部在对流层中)。平流层气温随海拔升高而升高、大气以平流运动为主、晴朗且能见度好(适合飞机飞行)、含有臭氧层(吸收太阳紫外线,地球生命的保护伞)。高层大气气温随海拔升高先递减后递增、航天器(人造卫星、宇宙飞船、航天飞机等)飞行的场所、含有电离层。考点 02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1、 三种削弱形式:吸收有选择性(臭氧吸收紫外线、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可见光几乎不能被吸收) ;反射无选择性(云层越厚,反射越强);散射有选择性(黎明和黄昏不因太阳位于地平线以下而完全黑暗、晴朗天空呈蔚蓝色因蓝色光最易被空气分子散射)。2
22、、 对流层大气增温的直接热源是地面辐射;物体温度越高,辐射波长越短(太阳辐射为短波辐射,大气辐射和地面辐射为长波辐射)。考点 022:大气保温作用及基本原理1、 原理:大气吸收了大部分地面辐射,截留热量而增温;同时大气通过大气逆辐射将大部分热量补偿回地面。如冬季农田烧烟雾防冻。2、 全球气候变暖: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浓度升高,吸收地面长波辐射能力强。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4 页,共 24 页 - - - - - - - - - - 3、 昼夜温差:晴天大于阴雨、多云、大雾天气;陆地
23、大于海洋。考点 023:影响地面辐射的主要因素1、 纬度因素:即太阳高度,为主要因素。纬度低,太阳高度大,太阳辐射被削弱少,地面吸收热量多,地面辐射强。2、 下垫面因素:即反射率因素。反射率大,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少,地面辐射弱。陆地反射率大于海洋,裸地大于植被,新雪大于裸地。3、 其他因素:天气状况、昼长时间、海拔高低等。考点 024:热力环流形成的原理1、 根本动力:太阳辐射能2、 根本原因:地面冷热不均3、 原理:热地面空气上升,近地面形成低压,高空形成高压;冷地面空气下沉,近地面形成高压,高空形成低压;在水平面上,大气总是从高压流向低压。4、 气压大小比较:垂直方向上看海拔(海拔越高,气压
24、越低),水平面上看流向,箭头总是指向低压。5、 天气状况:日常生活中所说的气压,一般指的是近地面气压。低压控制,阴雨、大风、多云等天气;高压控制,晴朗天气。考点 025:大气的水平运动风的形成1、 根本动力(能量来源) :太阳辐射能2、 直接动力: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等压线,从高压指向低压)3、 近地面的风:与等压线斜交(有一定夹角),受三个力的作用,即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4、 高空的风:与等压线平行,受两个力的作用,即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5、 风的画法:第一步画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等压线,从高压指向低压);第二步画风(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基础上南左北右进行偏转,近地面偏
25、一锐角,高空偏一直角);第三步画摩擦力(与风向相反);第四步画地转偏向力(与风向垂直,南左北右)。考点 026: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季节移动1、四个气压带(1) 赤道低气压带:赤道附近,空气上升,热力因素,气候湿热。(2) 副热带高气压带:南北纬30 度附近,空气下沉,动力因素,气候干热。(3) 副极地低气压带:南北纬60 度附近,空气上升,动力因素,气候温湿。(4) 极地高气压带:南北纬90 度附近,空气下沉,热力因素,气候干冷。2、三个风带(1)东北信风带:赤道与北纬30 度之间,为东北风,干热风。(2)中纬西风带:北纬30 度与北纬 60 度之间,为西南风,温湿风。(3)极地东风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年关 高级 高中 地理学 大全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