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成都市高二上语文调研考试.pdf





《2022年成都市高二上语文调研考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成都市高二上语文调研考试.pdf(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四川省成都市 08-09 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语文试卷试卷分为第卷( 选择题 ) 和第卷 ( 非选择题 ) 两部分,共 1 50 分,考试时间 150分钟。第卷 ( 选择题共 30分) 一、 (12 分,每小题 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B ) A坍弛 (d n) 债券 (ju n) 勾当(g u) 尽管 (j n) 逡(q n) 巡畏义B歆羡 (x n) 编纂 (zu n) 混沌(h n) 抹桌子 (m ) 呱呱而泣 (g ) C攒射 (z n) 洞穴 (xu ) 癖好(p ) 惩创 (chu ng) 垣墙周庭 (yu n) D浸渍 (z ) 汀洲(t ng) 熨
2、帖 (y ) 契约 (qi ) 长歌当哭 (d ng)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 A怄气桀骜狼藉措手不及明眸皓齿防微杜渐B庇佑废黜祈祷一愁莫展严惩不贷杀一警百C荒辟寂寥盥沐首屈一指陨身不恤忧患倍尝D戴孝暇疵端祥集思广益人才荟萃各行其事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 ) A对牛弹琴,牛不入耳,骂得很好,咱们一总再算账!B这件艺术作品,精致绝伦,巧夺天工,让人莫名其妙。C日元贬值势如破竹,亚洲经济灾难深重。D古人十分推崇君子之交,而真正的友谊是要经受时间的考验的,所以人们常说 “ 岁寒知松柏,患难见真情 ”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B ) A有情趣的人类
3、,对于秋,总是能引起严厉,深沉,幽远,萧索的感触来的。B他的所有作品仅仅形成了一部书,一部有生命的、光亮的、深刻的书。C以“ 和谐之旅 ” 命名的北京奥运火炬全球传递活动,激发了我国各族人民的爱国热情、也吸引了世界各国人民的高度关注。D这项研究还具有与众不同的历史意义在于:爱国中学的这一课题研究成果,充分地显示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发扬了蔡元培先生的爱国主义教育传统。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 共9分) 郑和之谜与李约瑟难题李约瑟主编的中国科学技术史提到一个问题:为什么近代科学诞生在欧洲,而不是出自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
4、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1 页,共 11 页 - - - - - - - - - - 此前科学技术一直领先的中国?这就是著名的李约瑟难题。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停滞不前的现象大约始于 15世纪,也正是在那个时期,还有一个让今天的学者困惑的事件一一郑和之谜。毋庸置疑,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罕见的壮举。它增强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友好交往和经济文化的交流,大大提高了中国在海外诸国的声望。特别是郑和的出使远航是和平目的,没有征讨和杀伐;而哥伦布等人把掠夺、殖民和屠杀带给了沿途人民。在这一方面,他们将被永远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与郑和相比,实有天壤之别。哥伦布等人的航海不仅在时间
5、上要比郑和晚了几十到上百年不等,而且航程、船舶数量及吨位,都远不及郑和船队。但为什么郑和却没有像哥伦布等人那样,对世界历史和文明的进程产生深远的影响?为什么更早的郑和宝船却没有把中国较欧洲更早地“ 载入 ” 工业文明?为什么郑和之后没有郑和,而哥伦布之后有无数哥伦布呢?郑和之谜和李约瑟难题有显而易见的共同之处,那就是,中国一度的领先优势并没有保持下去, 没有产生更积极的历史影响,而是走向了衰落( 中国古代航海事业的衰落以1433年郑和下西洋活动被罢停为标志,中国古代科技停滞不前通常公认发生在明末清初) ,而且这种衰落都发生得出乎意料,为什么在中国历史上发生了这样两件如此相像的事情?一个重要的原
6、因,就是在明朝强势的封建秩序下,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得不到正常的发展,因而中国传统科学技术和传统航海事业均缺乏新兴社会力量带来的创新活力,缺乏深刻的社会动力,特别是来自经济方面的动力。明代已经产生了向比较发达的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自发过渡的种种迹象,但明朝统治者为了稳固其封建统治基础,强化了“ 重农抑商 ” 的政策,因为商业的平等、互利、自主等特点与封建制度的人身依附关系和等级秩序是互相冲突的。活跃的航海贸易自然会带来商品交换的活跃,这是为封建统治秩序所忌讳的。再反观同一时期的欧洲,哥伦布曾经说,“ 黄金是一个令人惊叹的东西!谁有了它,谁就可以把灵魂送上天堂” ,这就是当时欧洲人的心理写照
7、。新兴的资产阶级更是希望通过航海获得更多的原始积累,当时欧洲的航海行为就整体而言是被一种内在的经济力量所推动的行为。因此,可以推测,即便郑和早在哥伦布之前就到过美洲,早在麦哲伦之前就实现了环球航行,世界格局也不会有什么变化。因为郑和船队与哥伦布船队的最大区别不在于规模与航程,而在于:一个是曾经强大的结果,一个是开始强大的起因。李约瑟难题早已超出了单纯的学术范畴,这也正是郑和之谜在中国受到空前关注的原因所在。5下列对近代科学没有诞生在中国的根本原因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C ) A明朝社会没有新兴的社会动力,尤其是经济方面的动力。B明朝社会缺乏商品经济,资本主义萌芽得不到正常发展。精品资料 -
8、-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2 页,共 11 页 - - - - - - - - - - C明朝统治者在强势封建秩序下强化了“ 重农抑商 ” 政策。D明朝社会还没有要通过航海来获得原始积累的心理准备。6下面是对郑和船队与哥伦布船队所作的比较,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A郑和船队以和平交流为目的,哥伦布船队却以掠夺、殖民和屠杀为目的。B郑和船队提高了中国在海外的声望,哥伦布船队因其丑行将永被钉在历史耻辱柱上。C郑和船队象征着强盛中国的结束,哥伦布船队却象征着强大欧洲的开始。D郑和船队并没有为中国带来工
9、业文明,哥伦布船队却将欧洲带入了工业文明社会。7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D ) A郑和船队的和平之旅没能对世界历史进程产生深远影响,可见, 和平友好的文化交流不能对世界文明史产生积极的影响。B中国古代航海业的衰落与中国古代科技的停滞不前几乎在同一时期,这说明, 没有发达的航海业,便不能有科技的发展。C哥伦布的航海是一种内在经济力量所推动的行为,因此可以说,没有来自经济方面的动力,就没有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D“ 郑和之谜 ” 已超出学术范畴而受国人空前关注,这不仅是民族自豪感的反映,更是国人对民族命运深层思考的体现。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10题。(9 分,每小题 3分)
10、仁于他物,不仁于人,不得为仁。不仁于他物,独仁于人,犹若为仁。仁也者。仁乎其类者也。故仁人之于民也,可以便之,无不行也。神农之教曰:“ 士有当年而不耕者,则天下或受其饥矣;女有当年而不绩者,则天下或受其寒矣。” 故身亲耕,卖亲绩,所以见致民利也。贤人之不远海内之路,而时往来乎王公之朝,非以要利也,以民为务故也。人主有能以民为务者,则天下归之矣。王也者,非必坚甲利兵选卒练士也,非必隳人之城郭、杀人之士民也。上世之王者众矣,而事皆不同,其当世之急,忧民之利,除民之害同。公输般为高云梯,欲以攻宋。 墨子闻之, 自鲁往, 裂裳裹足, 日夜不休, 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荆王曰: “ 臣,北方之鄙人也,闻大
11、王将攻宋,信有之乎?” 王曰: “ 然。 ” 墨子曰: “ 必得宋乃攻之乎?亡其不得宋且不义犹攻之乎?” 王曰: “ 必不得宋,且有不义,则曷为攻之?” 墨子曰:“ 甚善。臣以宋必不可得。” 王曰: “ 公输般,天下之巧工也,已为攻宋之械矣。” 墨子曰: “ 请令公输般试攻之,臣请试守之。” 于是公输般设攻宋之械,墨子设守宋之备。公输般九攻之,墨子九却之,不能入,故荆辍不攻宋。墨子能以术御荆,免宋之难者,此之谓也。圣王通士,不出于利民者无有。昔上古龙门未开,吕梁未发,河出孟门,大溢逆流,无有丘陵沃衍、平原高阜,尽皆灭之,名曰“ 鸿水 ” 。禹于是疏河决江,为彭蠡之障,干东土,所活者千八百国,此
12、禹之功也。勤劳为民,无苦乎禹者矣。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3 页,共 11 页 - - - - - - - - - - 选自吕氏春秋开春论8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非以要利也,以民为务故也要:谋求B王也者,非必坚甲利兵选卒练士也王:国王或诸侯王C闻大王将攻宋,信有之乎信:确实D无有丘陵沃衍、平原高阜,尽皆灭之灭:淹没9下列各组句中加点的词语,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 ) A 士有当年而不耕者后人哀之而不鉴之。B 必得宋乃攻之乎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
13、求之C 墨子能以术御荆,免宋之难者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D 无苦乎禹者矣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10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B ) A如果成年男女不去从事耕织,就会有人受冻挨饿,所以神农身体力行,以表示要为百姓谋求利益的诚意。B上古帝王的事迹各有千秋,但是在国家遇到急难的时候,他们都能够心系百姓利益,为百姓祛除祸患灾害。C墨子之所以能打消楚王攻宋的欲望,不仅因为他善于利用战术,还因为他有一颗为百姓谋利的仁爱之心。D上古时代,龙门山和吕梁山都未曾开发,黄河泛滥成灾,禹不辞辛劳治理水害,拯救了东方许许多多国家。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14、-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4 页,共 11 页 - - - - - - - - - - 2008 2009学年度上期期末调研测试题高二语文第卷 ( 共120分 ) 题号I 卷四五六七总分得分四、 (26 分) 11翻译。 (12 分) (1) 将前文言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 仁也者,仁乎其类者也。故仁人之于民也,可以便之,无不行也。(2) 翻译下列课文中的句子。(8 分,每句 2分)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 苏洵六国论)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 张溥五人墓碑
15、记)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苏轼石钟山记) 12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后面问题。(9 分) 春日( 宋) 秦观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春雨( 宋) 周邦彦耕人扶耒语林丘,花外时时落一鸥。欲验春来多少雨?野塘漫水可回舟。(1) 两首诗都描写了春雨之后的情景,两诗的情感基调相同吗?为什么?(5 分) 答: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5 页,共 11 页 - - - - - - - - - - (2) 两首诗都写得委婉含蓄,但又各有不同,请简
16、析。(4分)答:13填空。 ( 任选一题, 5分) (1) ,绝知此事要躬行。( 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羁鸟恋旧林,。(陶渊明归园田居)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 苏洵六国论) 五人墓碑记认为生命是有价值的,认为平常人也可以推动历史的发展。表现这个观点的语句是:,。古人云: “,薪不尽,火不灭。” ( 苏洵六国论) (2)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论语 ) ,须行即骑访名山。(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望帝春心托杜鹃。( 李商隐锦瑟) 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描述周瑜卓越军事才能的句子是:。夫,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欧阳修伶官传序)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19 分) 鹰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年成 都市 高二上 语文 调研 考试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