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四--译码显示电路(共9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实验四--译码显示电路(共9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四--译码显示电路(共9页).doc(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 中山大学学院:数据科学与计算机学院实验题目:译码显示电路一、实验目的1. 掌握中规模集成译码器的逻辑功能和使用方法2. 熟悉数码管的使用二、实验仪器及器件74LS48, 74LS194 , 74LS73,74LS00,74LS197, 74LS138, 以及各种门电路三、实验原理1. 数码显示译码器BCD码七段译码驱动器-74LS48,用来驱动共阴极 LED数码管。2. 扫描式显示利用数码管的余辉效应和人眼的视觉暂留效应,虽然在某一时刻只有一个数码管在显示,但人眼看到的是多个数码管“同时”被点亮的效果。由选通信号控制多路开关,先后送出(由高位到低位或由低位到高位)一
2、位十进制的BCD码3. 四节拍发生器扫描显示要求数码管按先后顺序显示。这就要求如图所示的选通信号。通常该类型的信号称为节拍信号。 图中 74LS194 为移位寄存器。它具有左移、右移,Cr反 S1 S0 工作状态0 X X 置零1 0 0 保持1 0 1 右移1 1 0 左移1 1 1 并行送数并行送数、保持及清除等五项功能。其引脚图如图(六)所示。其中Cr为清除端,CP为时钟输入端,S0、S1为状态控制端,DSR为右移数据串行输入端,DSL为左移数据输入端,D0、D1、D2、D3位并行数据输入端,QA、QB、QC、QD为数据输出端。节拍发生器工作开始时,必须首先进行清零。当 Cr 负脉冲过后
3、 QA、QB、QC、QD全为零。JK触发器Q =1,因而 S1=S0=1,实现并行送数。当第一个脉冲的上升沿到达后,置入 0111,CP下降沿到达后Q =0,即 S1=0,S0=1,实现右移功能。在 CP 作用下输出依次为 1011,1101,1110,第四个 CP下降沿到达后又使 Q=1,实现第二个循环。四、实验内容1.使用 74LS194,74LS73,74LS48,基础逻辑门和两个四联装的共阴极数码管,实现本人学号的显示。(本人学号为 )解题思路:通过 74LS194作为四节拍顺序脉冲发生器,输出分别连入两块 4位数码管的位选端,做到控制数码管从第 1位到第 4位扫描的同时在第 5位到第
4、 8位扫描。确定了显示位置后,要产生与节拍发生器具有相同变换速度的两个显示内容,分别作为前 4位学号和后 4位学号的段选段输入,则两个 74LS194需要连接到同一个信号发生器(CLOCK),或者是只用一个 74LS194来实现。而 74LS48的输入端 DCBA对应到共阴极数码管的每个十进制数相对应的二 进制,且 D为最高位。故,可联立 74LS194的四个输出 Q0,Q1,Q2,Q3和 D,C,B,A,可得到相应的真值表及其表达式,然后通过相应的逻辑门连接起来。真值表数字 Q0 Q1 Q2 Q3 D C B A第一个四联装的共阴极数码管15350 1 1 1 0 0 0 11 0 1 1
5、0 1 0 11 1 0 1 0 0 1 11 1 1 0 0 1 0 1第二个四联装的共阴极数码管20 1 1 1 0 0 1 01 0 1 1 0 0 1 11 1 0 1 0 0 0 11 1 1 0 0 1 1 0316实验电路:注意事项:1)在设计显示内容时,要注意不同器件的触发电平可能不同。2)注意对于 74LS48的输入端来说,D,C,B,A的中的 D 对应的是四位二进制数的最高位,此处很容易出错。3)对于 74LS48来说,其对应的共阴极数码管的 6和 9与 有差别,很容易出错。实验效果图:() 2使用 74LS197,74LS138,74LS48,基础逻辑门和一个八联装的共阴
6、极数码管,实现本人学号的显示。解题思路:通过 74LS197产生 BCD码计数,将 74LS197产生的 Q1,Q2,Q3分别接到 74LS138的输入端 C,B,A,则可以产生的 8个输出如图所示故可以利用这些输出来控制八联装共阴极数码管的显示。又可以利用这些输出进行组合逻辑,得到 74LS48的输入端 D,C,B,A的相应输入。真值表:数字 Q3 Q2 Q1 D C B A153523160 0 0 0 0 0 10 0 1 0 1 0 10 1 0 0 0 1 10 1 1 0 1 0 11 0 0 0 0 1 01 0 1 0 0 1 11 1 0 0 0 0 11 1 1 0 1 1
7、 0实验电路图:实验效果图:() 注意事项:1) 注意将 74LS197 产生的 Q1,Q2,Q3 分别接到 74LS138 的输入端 A,B,C,其中,C在 74LS138是最高位,应该接 Q3.2) 注意 74LS138 的 8 个输出与八联装共阴极数码管的显示控制端的接法,即 1,2,3,4,5,6,7,8对应 74LS138的m0,m1,m2,m3,m4,m5,m6,m73) 在使用逻辑门与非门的时候,注意与门与与非门之间的差距,不要在细节的地方出错3使用其它设计方法,实现本人学号的显示。解题思路:综合上面两种实现方法,可利用门电路的逻辑组合和 74LS138一起来实现。真值表及其表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实验 译码 显示 电路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