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矿工程面试专业知识(共11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采矿工程面试专业知识(共11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采矿工程面试专业知识(共11页).doc(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概念解释1.煤田:在地质历史发展过程中,有含炭物质沉积形成的大面积含煤地带,称为煤田。2.水平开采:将设有井底车场,阶段运输大巷并且负担全阶段运输任务的水平,称开采水平。3.分层分采:在一个区段范围内,采完一个分层后待顶板垮落稳定后,再掘进区段水平巷开采下一分层,称为分层分采。4.房式采煤法:只开煤房,不回收煤柱,留设房间煤柱支承上覆岩层的开采方法。5.辅助水平:辅助水平设有阶段大巷,担负辅助水平的运输,通风,排水等任务,但不设井底车场,大巷运出的煤需下运到开采水平,经开采水平的井底车场再运至地面。6.掘进率:生产矿井在一定时期内每产一万吨煤所需要掘进的生产巷道总进尺
2、数和开拓总进尺数。7.井底车场:连接井筒和井下主要运输巷道的一组巷道和硐室的总称,是连接井下运输和井筒提升两个生产环节的枢纽。8.三下一上开采:指的是在建筑物下,铁路下,水体下和承压含水层上的煤层的开采。9.充分开采:地表最大下沉值不再随采空区尺寸增大而增加的开采状态称充分开采。10.井田:划分给一个矿井或露天矿开采的那一部分煤田称为井田(矿田)11.周期来压步距:两次周期来压工作面之间的距离。12.石门:与地面不直接相通的水平巷道,其长轴线与煤层直交或斜交的岩石平巷。13.井型:矿井生产能力通常指矿井设计的年生产能力,亦称井型。14.上山:指在开采水平以上沿倾斜方向向上的巷道。15.开切眼:
3、形成初始采场的巷道。16.回采工艺:在采煤工作面内按照一定顺序完成各项工序的方法及其配合17.井田范围:是指井田沿煤层走向的长度和倾斜方向的水平投影宽度。18.阶段:在井田范围内,沿着煤层倾斜方向,按一定标高把煤层划分为若干个具有独立生产系统的长条,每个长条叫一个阶段。19.采区:在阶段内沿走向把阶段划分为若干具有独立生产系统的块,每一块为一个系统。带区式:在阶段内沿煤层走向划分为若干个具有独立生产系统的带区,每个带区布置若干个倾斜分带,分带内布置一个采煤工作面。20.盘区式:沿煤层延展方向布置大巷,在大巷两侧划分成具有独立生产系统的若干块。21.采煤方法:采煤工艺与回采巷道布置及其在时间,空
4、间上相互配合的总称。22.控顶距:煤壁至最后一排支柱的距离。23.最大控顶距:在采场中,工作空间允许达到的最大宽度24.最小控顶距:在采场中,回采工作所需要的最小宽度。25.放顶步距:最大控顶距与最小控顶距之差。26.采空区:随着煤壁向前推进,控顶距加大,为确保工作面的安全,控顶距保持一定宽度,在这个宽度以外的空间,称为采空区。27.矿山压力:由于开采引起的工作面周围岩体内的力,称矿山压力。28.压酥带:靠近工作面煤壁处被压裂压酥,不能承受原岩应力地带。29.初次放顶:直接顶垮落之前,为了让已悬露的顶板垮落胀碎充满采空区,要进行工作面的第一次回柱放顶。30.初次来压:工作面基本顶第一次破断失稳
5、的压力显现。31.周期来压:基本顶将始终经历“稳定失稳再稳定”的化,对工作面产生周期性来压显现。32.节理(裂隙):煤层受力超过其强度就会产生断裂,断裂面两侧没有发生明显位移。33.支柱的撑力:支柱对顶板的主动作用力。34.炮采工艺方式:指在长臂工作面用爆破方法落煤,爆破及工装煤,输送机运煤,单体支柱支护的采煤工艺系统。35.普采工艺方式:机械方法破煤和装煤,输送机运煤,单体支柱和铰接顶梁支护的采煤工艺系统。36.综采工艺方式:机械破煤,装煤,运煤,液压支架支护的采煤工艺系统。37.“三直一平”:煤壁直,输送机直,液压支架排列直,输送机铺设平。38.卸载带:采空区和回采巷道在护巷煤柱的两侧会形
6、成各自的塑性变形区,称为卸载带。39.无煤柱护巷:与传统的留煤柱护巷相比,取消了上下区段之间的护巷煤柱。40.沿空掘巷:上一个工作面区段运输平巷废弃后,沿被废弃的巷道边缘,掘进下一个工作面的区段回风平巷。41.沿空留巷:将上区段运输平巷保留下来,作为下区段工作面开采时的回风平巷使用。42.区段下行式开采顺序:先采第一区段再采第二区段,从上向下的顺序开采。43.分巷布置法:采用将配电点及变电站分布在区段上部平巷中的布置方法。44.后退式:工作面由采区边界方向向采区上山方向回采的顺序。45.自然假顶:煤层中含有0.5米左右且分不稳定,相对分层的位置也比较合适的夹石层,可作为分成假顶。46.顶煤冒放
7、性:在一定的地质采矿条件下,放顶煤采场顶煤在前方支承压力下,冒落放出难易程度的特殊度量。47.循环放煤步距:工作面推进方向上,两次放顶煤之间的推进距离。48.盘区:开采近水平煤层的采区称为盘区。49.采区生产能力:单位时间采区内同时生产的采煤工作面和掘进工作面产量总和。50.采区采出率:采区内采出的煤量与采区内工业储量的百分比。51.平衡表内储量:在目前技术条件下煤层的主要质量指标和经济技术指标都符合工业要求,可供开采的储量。52.平衡表外储量:煤层的质量指标或经济技术指标不能满足当前工业要求,目前暂不能开采,但今后可能利用和开采的储量。53.井田开拓:在一个井田范围内,为了采煤,从地面向地下
8、开掘一系列的巷道进入煤体,建立矿井提升,运输,通风,排水和动力供应等生产系统。54.开拓方式:用于开拓的井下巷道的形式,数量,位置及其相互联系和配合称为开拓方式。55.平硐开拓方式:利用水平巷道作为主要井硐的一类开拓方式。56.开采水平垂高:开采水平上下边界之间的垂直距离。57.开拓煤量:井田范围内已掘进的开拓巷道所圈定的尚未采出的那部分可采储量。58.准备煤量:采区上山以及车场等准备巷道所圈定的可采煤量。59.回采煤量:在准备煤量范围内,以有采煤巷道及开切眼所圈定的可采储量。60.岩层移动:因采矿引起的采空区附近及上覆岩层的移动,变形和破坏的现象和过程。61.地表移动:因采矿引起的岩层移动波
9、及地表,使地表移动变形和破坏的现象和过程。62.地表移动盆地:当采煤工作面采完,地表移动稳定后,在采空区上方地表形成一个比采空区面积大的多的沉陷区域。63.临界开采面积:地表移动盆地内只有一个点的下沉值达到最大下沉值的开采状态。64.超充分开采:地表有多个点的下沉值达到该地质采矿条件下的最大下沉值。65.非充分开采:地表最大下沉随采空区尺寸增大而增大的开采状态。66.重复采动:覆岩及地表已经受过一次开采的影响而产生移动,变形和破坏之后,再一次经受开采影响,使得地表和岩层再一次受到采动,这种采动称为重复采动。67.水平变形:地表的拉伸和压缩变形称为水平变形。97.依据与支架配套的输送机台数和放煤
10、机构的不同,综放支架可分为(单输送机高位)、(双输送机中位)和(双输送机低位)放顶煤支架。98.放顶煤采煤法中,顶煤破碎是(支承压力)、(顶板活动(回转)及(支架支撑)共同作用的结果。99.放顶煤采煤法中,顶煤沿工作面推进方向分为(完整区)、(破坏发展区)、(裂隙发育区)和(垮落破碎区)。100.仓储采煤法主要有(倾斜条带仓储采煤法)和(伪斜走向长壁仓储采煤法)。101.带区式准备按巷道服务的范围不同,可有(相邻分带的带区准备)与(多分带的带区准备)两种基本形式。102.特殊开采包括(特殊条件下开采)和(特殊工艺的开采)两个部分。103.部分开采包括(条带式采煤法)和(房式采煤法)。104.煤
11、层的上覆岩层一般会形成(垮落带)(裂隙带)和(弯曲带)。105.水体下开采主要影响因素(水体类型)(上覆岩层的岩性及地层结构)(断裂构造)等。106.煤层底板的“下三带”指(破坏带)(完整岩层带)及(承压水导升带)。107.影响底板突水的主要因素(承压含水层的水量和水压)(底板隔水层的阻水能力)(地质构造)(矿山压力)。108.充填技术研使用动力分为(自溜充填技术)(机械充填技术)(风力充填技术)(水力充填技术)。109.水力充填采煤法主要有(倾斜分层走向长臂上行充填采煤法)和(倾斜分层V型倾斜长臂上行充填采煤法)。110.冲击地压的显著特征(突发性)(多样性)(复杂性)(破坏性)。111.防
12、范冲击地压的根本措施:(合理开采部署)(煤层注水)(开采保护层)。三简答题1.举例说明按其作用和服务范围,矿井巷道分为哪三种?答:按其作用和服务范围分为:开拓巷道,准备巷道,回采巷道三种类型。举例:xx矿井的井筒,主要石门,运输大巷和回风大巷,主要风井,为全矿井,一个水平或若干采区服务的巷道称为开拓巷道。服务年限一般1030年或以上。作用:形成新的或扩展原有的阶段或水平,为构成完整的生产系统奠定基础。xx矿井的采区上(下)山,采区车场等,为一个采区或数个区段服务的巷道称为准备巷道,服务年限35年。作用:准备新的采区,构成采区的生产系统。xx矿井的区段运输平巷,区段回风平巷,开切眼等,仅为采煤工
13、作面服务的巷道称回采巷道,服务年限0.5-1年。作用:切割出新的采煤工作面并进行生产。2.井田是怎么再划分的?答:井田可以划分为阶段和水平。在井田范围内,沿煤层倾斜方向,按一定标高把煤层划分为若干个平行于走向的具有独立生产系统的长条,每个长条称为一个阶段;将设有井底车场,阶段运输大巷并且担负整个阶段运输任务的水平,称为开采水平。阶段内的划分又有两种方式:采区式和带区式;井田还可以直接划分为盘区或带区。3.什么是回采巷道?回采巷道有哪些?答:仅为工作面服务的巷道叫做回采巷道。回采巷道有区段回风大巷,运输平巷,开切眼等。4.采煤工作面支承压力的分布?答:工作面推进方向的前方形成前支承压力亦称移动支
14、承压力,最大值发生在工作面中部前方;工作面推进一定距离后,采空区后方将逐渐进入压实状态,形成后支承压力;在工作面推过后,采空区两侧或煤柱内均形成支承压力称侧向支承压力,亦称固定支承压力;开切眼煤体一侧的支承压力称残余支承压力。5.工作面支架与围岩关系的特征?答:1支架和围岩是相互作用的一对力,围岩形成的压力是主动作用力,支架的支撑为被动反力,两者相互适应达到稳定状态。2支架受力的大小及其在工作面的分布规律与支架性能有关。3支架结构参数对顶板压力有明显影响。4支架工作阻力与顶板下沉量有双曲线关系。6.采空区的处理方法?答:采空区的处理方法有:全部垮落法,充填法,刀柱法,缓慢下沉法。目前处理方法主
15、要是全部垮落法,随着工作面的推进,放顶后使顶板垮落,充满采空区。7.通常煤层倾角大于15度,综采走向长臂工作面的防止输送机下滑的主要措施:答:1防止煤矸等进入输送机低槽。2工作面适当伪斜布置。3严格把握移机顺序,尽可能有下向上推移。4移输送机时用单体支柱顶住机头。5机头机尾锚固,在移机时不同时松开。6煤层倾角大于18度时安装防滑千斤顶。8.通常煤层倾角大于15度,综采走向长臂工作面的防止液压支架下滑的主要措施:答:1自始至终有工作面下部向上移架,以防止采空区滚动矸石冲击支架尾部。2采用间隔移架,增加支架对煤层底板的摩擦力。3加强输送机的管理,严防输送机下滑牵引支架下滑。4保持排头支架的稳定性。
16、9.回采巷道护巷方式简单分类:答:护巷方式分为留煤柱护巷方式和无煤柱护巷方式。留煤柱护巷:1煤体煤体2煤体煤柱3煤体煤柱(稳定)4煤体煤柱(采动)无煤柱护巷:1沿空留巷2沿空掘巷10.沿空留巷与沿空掘巷的主要区别:答:1沿空掘巷是沿被废弃的巷道边缘,掘进下一个工作面的区段回风平巷。而沿空留巷则是将上一个工作面的运输平巷用作下一个工作面的回风平巷,大大降低了巷道掘进率,从根本上消除了沿空掘巷需要滞后掘进的缺点。2从技术上看沿空留巷是比沿空掘巷更为合理,先进的护巷工艺。3沿空掘巷比沿空留巷缩短了巷道维护时间。4所适用的地质条件和围岩性质不同。11.放顶煤的实质:答:放顶煤的实质就是在厚煤层沿底部布
17、置一个采高23米的长臂工作面,用常规方法进行开采,并利用矿上压力的作用或辅以松动爆破方法,使支架上方的顶煤破碎成散体后,由支架上方或后方的“放煤窗口”放出,经由刮板输送机运出工作面。12.大采高一次采全厚采煤方法的适用条件:答:大采高一次采全厚采煤法一般适用于地质构造简单,煤层厚度3.55米,赋存稳定,倾斜角小于12度和顶板较稳定的煤层。13.带区准备方式的优点和适用条件:答:(1)带区准备优点:不需要开掘上山,大巷掘出后便可以掘运输斜巷,回风斜巷,开切眼和必要的硐室车场。巷道系统简单,工程量小,掘进费用低,管理方便。(2)带区准备适应条件:1一般适用于煤层倾角小于12度的缓斜煤层,尤其适于开
18、采近水平煤层。2当采煤工作面设备采取有效技术措施后,可应用于1217度的煤层。3对于倾斜断层较多的区域在能划分规则分带的情况下,也采用带区准备。14.新型辅助运输设备:答:随着矿井开采规模和深度的不断扩大,矿井生产集中化和设备重型化得发展,原来的辅助运输手段已经不能很好的适应于生产需要。发展的新型辅助运输设备,具有运输能力大,可以再起伏不平的巷道中实现连续的运输,具有一定的爬坡能力并能实现自动化和集装化运输,如单轨吊车,卡轨车,齿轨车和无轨车。15.试分析影响采煤工作面合理长度的主要因素:答:1地质因素。煤层地质条件是影响工作面长度的主要因素之一。如地质构造,顶板类型,煤层倾角,瓦斯涌出量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采矿工程 面试 专业知识 11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