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速风洞设计说明书(共7页).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低速风洞设计说明书(共7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低速风洞设计说明书(共7页).docx(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 流体力学实验技术课程设计学 院: 航空宇航学院学生姓名: 杨馨学 号: 二一六年十二月低速风洞设计课程设计报告1、实验段设计该风洞设计最大风速为100米每秒,预设功能为做全机模型低速气动特性测量试验,一般的迎角在负20度到正30度之间,采用回流式。实验段截面形状选择实验段截面形状有圆形、方形、八角形、椭圆形及矩形等。选择剖面形状的原则是在满足实验要求下最有效地利用全部气流切面积,因而可以减少风洞的驱动功率。综合考虑气流均匀度和洞壁干扰等因素,选取矩形截面。实验段截面尺寸选择为使雷诺数达到2.5*106,根据风速100米每秒,再取平均展弦比为6,并且要求模型展长不超过
2、风洞宽度的0.7倍,估算得实验段宽度约为3.7米,取实际宽度为4米;由于迎角不太大,对于实验段高度要求不大,取为3米。实验段开口式、闭口式的选择为保证实验段气流均匀度以及减少可能的能量损失,采用闭口式实验段。实验段长度确定模型应置于实验段的均匀流场中。模型头部至实验段入口应保持一定距离,以l1表示,假设实验段相当直径为D0,则L1大致为0.250.50 D0;模型的长度以l2表示,大约为0.751.25 D0,各种类型飞机的模型是不相同的;模型尾部至扩压段进口也应保持一定距离,以l3表示,一方面保证模型的尾流不过多影响扩压段效率,另一方面也不使扩压段的流动影响模型尾部,这个距离大约为0.751
3、.25 D0。因此,实验段长度应保持在1.753.0 D0的范围内。经计算,D0约等于3.9米,取实验段长度为8米。2、收缩段设计收缩段作用加速气流,使其达到实验所需要的速度。收缩段应满足以下要求:(1) 气流沿收缩段流动时,洞壁上不出现分离;(2) 收缩段出口的气流要求均匀、平直而且稳定;(3) 收缩段不宜过长。收缩段长度收缩比取为10,收缩段出口尺寸根据试验段尺寸取R2为2米,根据收缩比计算得进口尺寸R1约为6.32米,收缩段长度一般采用进口直径的0.51.0倍,取为8米。收缩曲线设计:其中,a2=3*2,根据该公式绘出收缩曲线如下:3、稳定段及整流装置设计稳定段又称安定段。整流装置包括蜂
4、窝器和纱网等,其目的都是使气流均匀或降低紊流度,故名整流装置。蜂窝器蜂窝器由许多等截面小管道并列组成,形状如同蜂窝,其作用在于导直气流,使其平行于风洞轴线,把气流中的大尺度旋涡分割成小旋窝,有利于加快旋涡的衰减。同时,蜂窝管道对气流的摩擦还有利于改善气流的速度分布。蜂窝器截面形状选择为减小损失系数,采用较好的六角形截面蜂窝器截面尺寸选择为达到较好的整流效果,取蜂窝口径为10厘米,长度为60厘米。纱网纱网的作用是降低气流紊流度。考虑常用情况,网的层数取2,网的粗细取28目/寸。4、扩压段设计 扩压段,也称扩散段,作用是把气流的动能变成压力能。取扩压段长度为22.9米。5、拐角及导流片设计气流经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低速 风洞 设计 说明书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