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旅游区总体规划文本(共15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滨海旅游区总体规划文本(共15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滨海旅游区总体规划文本(共15页).doc(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目 录专心-专注-专业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规划期限规划期限:2009年始至2020年。第二条 规划范围东至渤海-2.5米等深线、西至中央大道和汉北路、南至永定新河北治导线、北至津汉快速路和汉蔡路,总规划面积99平方公里。其中陆域28平方公里,海域71平方公里。第三条 规划原则1、以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年)和天津滨海新区城市总体规划(20092020年) 为指导,对未来环境空间形态,作深入全面的研究。2、坚持理性规划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协调旅游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环境资源利用的关系。3、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有效地保护和利用河网、海岸线等自然环境资
2、源,在区域空间拓展过程中,严格控制周边和内部生态绿地建设,创造优美旅游居住环境,做到经济发展水平与环境承载能力相协调。4、坚持以人为本的规划理念,以人的需要为规划出发点与归宿,创造良好的旅游、居住、工作和休闲环境,提供国际水平的旅游目的地和高标准的基础设施服务。5、坚持高标准、现代化的原则。空间布局与基础设施配置等必须具有前瞻性,建立具有一定超前性的现代社会公共服务系统。第四条 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城乡规划法,2008年1月1日;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1999年1月1日;3、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年4月;4、城市绿线管理办法;5、城市黄线管理办法;6、城市蓝线管理办法;7、
3、国务院关于推进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有关问题的意见(国发200620号); 8、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年),2006年8月;9、天津滨海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10、天津滨海新区城市总体规划(20092020年),2009年9月;11、天津市滨海新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92020年),2009年;12、天津市城市规划条例;13、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法;14、天津市海域使用管理条例;15、天津市海域使用规划;16、天津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等法律、法规条例。第二章 规划定位与发展目标第五条 建设目的与意义1、实现滨海新区功能定位,提升滨海新区服务、辐射和带动功能。
4、2、发展现代服务业、服务环渤海区域。3、整合海岸带旅游资源,促进京津冀高层次旅游业联动发展。4、为滨海新区的持续发展提供发展空间和空间储备。5、突出临海特色,建设宜居生态型新城区。第六条 发展定位滨海旅游区规划定位为“以旅游产业为主导、三二产业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城区。要努力建设成为以主题公园、休闲总部、生态宜居、游艇总会为核心,京津共享的滨海旅游城。”第七条 经济社会发展目标1、经济发展目标预测规划至2020年,可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00亿元、旅游收入50-60亿元、税收40-50亿元。2、用地规模规划陆域面积28平方公里;规划海域面积71平方公里,其中填海成陆54平方公里。3、人口规模预测总人口
5、规模:常住人口约20万,就业岗位26万个。据相关预测,本地区旅游设施全部建成开放后,年游客量约800万人/,高峰日可达到10万人/天,高峰日休闲度假人口可达3万人/天。第三章 旅游产业发展规划第八条 旅游发展布局规划形成主题公园核心区和两个内海核心区三个中心,围绕三个中心确定滨海旅游区功能布局。第九条 休闲旅游产品规划1、主题公园包括陆域的航母主题公园、发现王国主题公园、贝壳堤湿地公园和预留的三个海上主题公园,结合国家海洋博物馆建设海洋公园,形成日均接待量达到5-6万人的规模。2、体育运动打造北方最大的体育运动休闲走廊,带动休闲度假产业发展。3、系列游艇码头区发展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游艇区,满
6、足京津冀地区高端休闲度假需求,以此带动旅游地产的发展。4、其它旅游产品开发建设系列沙滩、城市汽车赛道、特色商业街区及配套度假酒店及公寓。第十条 旅游线路组织按照功能划分,规划了主题公园游、生态湿地游、黄金海岸休闲游、游艇度假游、海上观光游和体育休闲游等多条旅游线路。水上游线主要分为水上游览,游艇出航,以及私人游艇路线。水上游览结合季节性水上巴士路线设置,在各水域间穿行,形成一种独特的欣赏感受。游艇出航则主要设置邮轮游艇出海港口,探索广漠空间。私人游艇主要设置于海上休闲总部区。出于对北方城市受季节性影响较大的特点考虑,特别对于冬季海滨旅游城市游人活动以及旅游活动进行了进一步的思考以及规划,提出以
7、室内活动,如会议、展示、室内观赏游玩为主的冬季游线,避免北方海滨城市冬季死城的产生,最大程度延续旅游区生命力。第十一条 相关产业发展1、研发产业: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上游创意研发服务,促进产业升级和转型。包括对相关行业的全球动向的跟踪、信息采集、处理和加工,产品的设计、改进,相关制造、管理设备、软件的设计、开发、改进,以及相关调查、研究、咨询等。2、海洋产业:重点发展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和滨海旅游业;积极研发海洋生物技术和制药业,形成产业化链条;滨海旅游业以体现海洋生态、海防文化、海滨风情和亲海娱乐为发展方向。3、房地产业:包括居住和其它功能的开发型房地产(如开发商业、研发产业、制造业和旅游业等功能)
8、。作为市场化的土地开发模式;重点开发生态环境优美的临海居住组团和滨河居住组团,同步开发为产业配套建设的居住、研发混合区,建立新型的融工作、居住一体的现代城市环境。第四章 规划布局第十二条 规划结构结合滨海旅游区主要功能区构成,规划形成“一心四区”的规划结构。一心:为中心岛,位于南湾和北海之间,与生态城中心呈轴线联系,以城市生活和综合服务为主,成为未来城市的交通枢纽和商务中心。四区:主题公园区:建设以旅游观光、参与互动、休闲娱乐等活动为主题,能够突出北方海洋特色的国内一流主题公园集群,打造国际级欢乐创意中心。休闲总部区:在内海与外海之间,发展以休闲度假为主要功能的总部区,该区域将建设游艇码头、公
9、共沙滩、体育运动休闲走廊、赛车场、休疗养中心、特色商业街区等旅游休闲为主题的公共设施,为繁忙的现代都市人提供一个闲适、恬然的心灵憩息地。产业南区:结合生态城规划,建设产业研发基地及其配套服务设施;依托港口优势,建设客运码头、游艇保税港及大型商业等。产业北区:规划为绿色产业园,将建设成为以旅游用品为主的研发、制造、加工基地,培育成为我国北方的旅游产品集散地。第十三条 用地布局1、居住用地规划规划居住用地1063公顷,形成六个住宅分区,分别为主题公园周边城市住宅区、南部研发产业配套住宅区、北部研发产业配套住宅区、中心岛城市住宅区、海上低密度社区、游艇社区。2、公共设施用地规划规划公共设施用地332
10、0公顷,中心岛和主题公园区核心区为两个公共设施中心。结合游艇别墅形成总部会所,结合城际车站形成产业区公共中心,结合休闲总部组团布局,形成适当规模的公共服务区。3、研发产业用地规划规划研发产业用地646公顷,以旅游为龙头的产业链的延伸、发挥港口、车站的对外交通优势,规划研发和制造业的发展用地,形成南北两个产业区。4、绿地规划规划绿地1517公顷,规划构筑陆海一体的绿廊系统,陆域以道路绿带串联主要公园;海域岛屿边缘形成自然岸线和绿带。(1)公共绿地占地约479公顷,根据用地布局及居民、游客的行动路线和行为规律,规划形成系统性强、服务半径合理、层次丰富的公共绿地系统。结合功能分区和功能组团建设大型公
11、园。结合河道水岸形成带状公园;结合生活组团形成绿地环。通过点线面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公共绿地系统的建立,将海景、水景和绿景引入整个滨海旅游区。 (2)生产防护绿地占地约1038公顷,沿河道、海边营建滨河和滨海防护绿地。滨水绿地包括蓟运河100米绿化带;永定新河100米绿化带。沿路形成林荫大道,其中海滨大道、津汉快速路、汉蔡公路、京港高速公路两侧各控制100米绿化带;其余主干道两侧各控制20米绿化带。(3)生态湿地本着规划优先、服务区域、完整连续的原则,结合区内绿地统筹考虑滨海旅游区的开放空间,为区域发展提供绿色廊道、为地方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基础,使建设区融入更大面积的自然生态基质中,促成
12、滨海旅游区的可持续发展。规划生态湿地为贝壳堤自然遗产保护公园。贝壳堤自然遗产保护公园:位于中央大道以南,分列海滨大道两侧布置,结合贝壳堤遗址,建设贝壳堤自然遗产保护公园。第十四条 用地平衡表 滨海旅游区规划用地平衡表(2009-2020年) 单位:(公顷) 序号用地代码用地名称用地面积(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1R居住用地106312.92C公共设施用地332040.4C1/C2行政办公/商业金融用地1807C3文化娱乐用地661C4体育用地8523M工业用地6467.94S道路广场用地145417.75T对外交通用地1331.66U市政公用设施用地780.97G绿地151718.5G1公共
13、绿地479G2生产防护绿地1038合计城市建设用地82111008E水域(海域)1689规划总用地9900注:工业用地M为研发产业用地。行政办公/商业金融用地内包括总部会所用地1120公顷。第五章 综合交通规划第十五条 交通发展战略1、构建机动车交通为主、私人小汽车与公交并重、内外交通适当分离、方便快捷的交通体系。2、构建宜人的非机动车、步行出行环境,城市支路上优先满足非机动车、公交车、步行交通,限制私人小汽车的使用。3、城市道路系统与土地利用紧密结合,为不同性质用地提供相应的道路供给。第十六条 综合交通体系规划1、对外交通规划(1)高、快速路a.北京方向:规划京港高速公路、京津高速公路、国道
14、112线高速公路、京津塘高速公路等共同构筑天津滨海旅游区与北京之间便捷通道。b.天津中心城区方向规划津汉快速路、京港高速公路、京津高速公路、京津塘高速公路、津滨快速路等共同构筑天津滨海旅游区与天津中心城区之间的便捷通道。c.河北北部及南部方向规划海滨大道、唐津高速公路、塘承高速公路、津汉快速路等共同构筑天津滨海旅游区与河北北部及南部方向的便捷通道。天津滨海旅游区范围内的高、快速路规划情况如下:京港高速公路:双向6车道,是滨海旅游区、汉沽城区、天津港往北京方向最便捷的快速通道。规划海滨大道以西段为高速公路,红线控制宽100米,以东段为城市主干路,红线宽60米。海滨大道:规划为快速路,红线宽100
15、米,双向8车道。津汉快速路:规划为快速路,红线宽80米,双向8车道。(2)铁路规划环渤海城际铁路在滨海旅游区北侧设汉沽城际站,使滨海旅游区能快速到达曹妃甸、北戴河、秦皇岛等环渤海城市。规划要求城际铁路中心线两侧各50米为铁路控制用地范围,车站控制用地范围见图。(3)轨道依据滨海新区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年),规划市域轨道线Z2、城区骨干线B1两条轨道从滨海旅游区经过,为滨海旅游区便捷通达中心城区、滨海新区核心区等重点地区提供了便利的交通条件。规划要求轨道中心线两侧各20米范围为轨道控制用地范围,车站控制用地范围为轨道中心线两侧各25米,具体范围见图。(4)水运规划在休闲总部区南端、永
16、定新河北侧预留客运码头,对接天津港客运中心和东疆港保税区邮轮母港,增加环渤海客运线路和邮轮旅游路线。2、城市交通规划(1)道路体系道路网络体系划分为快速路、主干路、次干道、支路四级。快速路主要承担滨海旅游区对外交通。(2)道路规划a.主干路主要承担滨海旅游区的对外交通及滨海旅游区内部跨组团的区间交通。除正在实施的中央大道红线为80米外,其余主干路按照服务地区、重要程度分为两类,一类红线宽60米,双向8车道,另一类红线宽40米,双向6车道。中央大道:从规划区中部南北向通过,向北与汉蔡路相连进入汉沽城区,向南直达塘沽城区和大港城区,是滨海新区内连接塘沽、汉沽、大港的一条南北向重要客运通道,红线宽8
17、0米。规划横断面为:10(绿化带)-10.75(人行及非机动车辅道)-11.75(机动车道)-0.5(简易隔离)-4(公交专用车道)-6(中央分隔带)-4-0.5-11.75-10.75-10。汉北路:联系塘沽、汉沽及沿线生态城、滨海旅游区的南北向重要通道,红线宽60米。规划横断面为:12(人行及非机动车辅道)-16(机动车道)-4(中央分隔带)-16-12。滨海旅游区内其他红线宽度60米的道路,规划道路横断面均与汉北路相同。滨海旅游区内红线40米宽主干路规划横断面为:3(人行道)-15(机动车道)-4(中央分隔带)-15-3。b.次干路次干路起集散交通的作用,兼有服务功能。滨海旅游区共规划了
18、80余条次干路,总长度170公里。次干路红线宽度30米,规划横断面宽度为:6(人行道)-18(机动车道)-6。c.规划干路网密度滨海旅游区各级道路长度、路网密度如下:滨海旅游区干路网密度一览表道路等级道路长度路网密度备注(公里)(公里/平方公里)边界道路长度按一半计快速路170.20主干路971.18次干路1702.06合计2843.44规划干路(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总长度约280公里,干路网密度为3.44公里/平方公里。(3)公交规划规划主要安排通勤公交路线、城市生活(含旅游观光)路线。规划10条通勤公交路线,20条城市生活路线,预留12处公交首末站,除与汉沽城际站合建首末站外,一般均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滨海 旅游区 总体规划 文本 15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