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地理总结——自然灾害(共3页).doc





《中学地理总结——自然灾害(共3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地理总结——自然灾害(共3页).doc(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中学地理总结自然灾害一、 泥石流、滑坡灾害分析1 分布:地壳活动强烈地区,多发生在山区 中国以黄土高原、云贵高原、横断山区多发生;2 发生原因:自然原因 地质条件地质构造破碎 地形条件坡度较陡,受重力影响易下滑 气候条件多在多雨季 人为原因 人类毁林开荒,开山凿石,修路搭桥等3 危害:破坏或掩埋农田、道路和村庄,威胁人类的生命财产4 防护措施:减少地表植被的破坏,植树造林; 在易发区减少人类“不恰当”的工农业生产活动; 加强灾害的预测监测,必要是进行人口迁移。二、 干旱灾害分析1 分布:南北回归线附近,远离海洋的内陆 中国西北地区、华北地区多干旱灾害发生2 发生原因:
2、自然原因 气候条件气温高,降水少,蒸发强 土壤、植被条件水分流失快 异常天气厄尔尼诺或拉尼娜 人为原因 工农业用水大 人口增多,生活用水量多 人类开垦耕地,破坏涵养水源的植被3 危害:农作物减产,生产、生活用汗水困难4 预防措施:调整生产结构,改善干旱区农业生产条件; 大力发展节水农业和工业; 加大水利建设,兴建水库,调节水的季节分配; 干旱区多选择种植耐旱的林草,涵养水分。三、 暴雨洪涝灾害分析1 分布:除非洲、大洋洲很少外,其余大洲都有分布,亚洲最多 中国东部地区多洪涝灾害分布2 暴雨的行成条件:源源不断的水汽供应 气流强盛的上升运动 降水天气系统持续时间长3 洪涝灾害发生的原因:自然原因
3、 降水时间长,降水量大,河水暴涨,排洪不畅 人为原因 人类不合理的生产和生活,乱砍滥伐造成水土流失,围湖造田,减少了泄洪区域4 危害:影响人类生产和生活,甚至危及到人类的生命财产安全5 防护措施: 工程措施修筑堤坝,整治河道,修建水库,修建和扩大分洪区 非工程措施加强洪泛区土地管理,建立洪水预报警报系统,拟定居民的应急撤离计划和对策,健全防洪保险四、 我国沙尘暴灾害分析1 形成的原因:自然原因 西部有大片荒漠半荒漠(沙漠)、地面缺少植被保护 气候异常,干旱少雨(地面干燥) 冬春出现强劲西风和西北季风(动力) 人为原因 滥垦滥伐、过度放牧、土地沙化,加剧沙尘暴的程度2 影响范围:西北、东北、强烈时会影响到韩国和日本3 危害:破坏人们的生产,影响人们的生活和人体健康4 防护措施:营造“三北”防护林; 退耕还林、还草,植树造林,推广轮牧; 加强沙尘暴预警机制,降低沙尘暴的破坏能力。专心-专注-专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学 地理 总结 自然灾害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