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周年家乡的变化征文【精选】八篇.doc
《改革开放40周年家乡的变化征文【精选】八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改革开放40周年家乡的变化征文【精选】八篇.doc(2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改革开放40周年家乡的变化征文【精选】八篇改革开放40周年,家乡的变化也是很大,从一排排茅草房变成一栋栋小别墅,从泥泞小路变成康庄大道,对于家乡的变化,你有什么想法?下面小编带来的是改革开放40周年家乡的变化征文【精选】八篇。【篇一】我的家乡坐落于古城如皋的西边,现属如城街道下辖的城西社区。她既不属老城区,也不是离城较远的纯农村,而是典型的城郊结合部,是大如城2001年实行村级合并的产物。她的前身是吉庄村、鹤庄村,她的组合既不是强强联合也不是强弱相济,而是原先的贫弱相聚,可谓穷兄难弟合伙过日子。合并前的吉庄村是当时穷得出了名的村,建国后的几十年是农业生产靠贷款,群众吃粮靠统销,生活困难靠救济的
2、 三靠 村。上世纪70年代,由于各项考核均不如人意,在全城西区82个xx中倒数第一,被誉为 八二 xx。再说鹤庄村,虽说人均土地比吉庄有优势,但由于底子薄,工作也长期处于全公社的下游,在12个xx中不是倒数第二就是倒数第三,城西社区就是由这两个经济薄弱村组合而成。历史如此,那么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区划调整以后的十几年,全社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民生改善情况取得了些什么成绩?分享改革红利如何?带着这些课题,笔者对社区的25个村民小组中的18个组进行了走访,随机定量抽样走访了10个村民组。受访农户601户2748人。综合各方面的资料,一组组数据震撼了我,受访群众的朴实无华教育了我,收获颇多。一、改
3、革四十年来最大的成就是合理调整了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发展不协调的体制机制,极大的解放了生产力,调动了人民的积极性,为民致富疏通了渠道,撬开了财门,让一部分人靠诚实劳动先富起来,引领众人走向共同富裕之路。从走访的601户2748人中发现,常年有较为固定劳动岗位的有698人,季节性打零工的有306人,自主择业创收的有634人。17组78岁的村民石开明深有体会的说: 改革开放好,为民致富开通道。我家7口人四代同堂,除了3岁的曾孙需要人养,其余6人个个挣钱。我每天开机榨油为民加工兼经营饲料。老太婆带小孩忙家务,类似家庭保姆,虽不赚钱,但为家庭减少了支出,下两辈各有各的工作,早出晚归,天天创收。说实话,现在
4、只要身体健康,不好吃懒做,哪一天没有钞票进账。如果不是改革,还是众人守田过日子,肯定不会富得这样快。想要代代富,跟紧党中央不断深化改革是唯一出路。 二、改革四十年的科教兴国国策深入人心。用先进的科学技术装备各项实业,是国家强盛、人民富裕的重要途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不争的事实。建国初期文盲多,政策难落实,先进工具用不上。实践证明,科技靠人才,人才靠培养,学校是育人基地。富起来的农民都注重对子女的培养,选择好学堂,培养合格的新型劳动者。受访的601户中,大学毕业和在校就读的283人,研究生毕业和在读的18人,合计301人,占受访总人数的11%,近于两户中有一个大学生。上世纪70年代抓扫盲,
5、现在新建学校,为实现中国梦储备力量。三、四十年的改革,农村基础设施有了质的提高,老年人乘车优惠共享。走访中22组84岁的韩殿怀深有感触的说: 改革好不好,首先看道路。改革前如皋县级公路砂石铺,晴天灰尘如云雾,行人让车无处躲,雨天泥浆满身抖。乡村都是泥土路,高低不平车槽多,雨天水塘多,老人小孩行走跟斗多。现在是县级公路黑色化,乡村道路硬质化,路面平,雨天不泥泞,夜晚有路灯。不光路好走,70岁以上老人有乘车优惠,一卡在手,乘车走遍全市不用付费。不是改革开放,哪有这种好事享受。 四、四十年的改革民生福祉多多,天增岁月人增寿。改革促进农村面貌巨变。受访的601户农民中已住上楼房的有579户,约占96%
6、;住平房的22户,约占3.4%。有545辆小轿车,19辆面包车,53辆大型货车进农户。除了燃油汽车还有24辆电动汽车进农户,从事装卸搬运的机电动三轮199辆,生活便骑两轮电动车1078辆。现在社区居民无车不出行,远路开汽车,脚踩油门,无须费劲。近处购物人货同车,轻便到家。财富多,享受好,人的寿命长了。601户2748人中,70-80岁老人的250人,81-90岁的老人64人,91-100岁的9人。老龄人口311人约占11%。高寿9人,占总人数的3 。五、四十年的改革城乡家庭已无明显差距。在受访的601户中,安装空调的559户,合计1638台,另有24户安装了中央空调。安装电、煤气热水器的553
7、户,其余皆为太阳能热水器。购置冰箱839台,洗衣机786台,彩色电视机1473台,拥有手机2006台,其中智能手机1652台。现在是手机世界,功能齐全,不少农民外出办事不带现金,凡要花钱二维码一扫,事情办好。手机用途多,跑远程,路途生,卫星定位导航不用担心;手机可视频,可唱歌,可以看电影,安装远程监控出远门,家里安全全放心。回想70年代城西一台总机对外联系只有两个孔,由区邮电中转,其他只能在本行政区内服务。21组80岁的刘金良高兴的说: 现在这种日子真好,困着了要笑醒了。无论是家庭还是个人想想开心。我已80岁,有农保养老,看病有医保,冷热有空调,电视一开节目任你挑,觉得疲劳室外跑,白天路宽,夜
8、里路灯照。我的儿子做水产交易,十几年前去进货两头奔跑,现在手机一按电话成交。我对后辈常说,不是改革开放,赚钱哪有这么便当,不是你有多大本事,还是共产党改革的政策灵光。只有跟着共产党,劳动致富才不会偏方向,不然现在的好日子也会过砸了。 六、改革四十年农村的保障体系初步建成,日臻完善。从走访的601户2748人中发现,参加农保的1359人,享受失地保障的335人,参加社会保险的551人,自愿购买商业保险的95人,合作医疗保险全覆盖。走访中老年人认为年龄大了有农保,政府每月发零花钞票;中年人称赞这个办法好,每年交600元一个人,上限可交3000元,负担不吃劲,60岁以后享受生活无须担心,为后辈减负有
9、支撑。只有靠政府改革国家强盛了,民众才开心。对家乡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发展变化的走访,虽然时间短,了解不一定全面,但家乡人民反映出的获得感足以证明改革开放好,成就空前辉煌。无数事实证明,坚持党的领导是立国之本,坚持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关注民生是执政之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指路灯、方向盘、压舱石。作为一名有50多年党龄的共产党员,一定要认真学习和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时刻用党员标准要求自己,用党员义务检查自己,永远跟党走,积极投身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建设,积极参与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新如皋而尽绵薄之力!【篇二】 咚
10、咚 2018年5月30日上午9时许,随着机器打桩的声音响彻一个小村的上空,在村民们充满期待的眼神里,无锡市首个整村住房翻建试点村,样板房建设工程正式启动,预计3个月后就将完成基建,古老的村庄又将迎来一次宏大的变化。这个村庄,正是我的家乡 无锡市锡山区安镇街道谈村。从宋代名将李刚落户谈村起,家乡已有近千年的历史。作为家乡的70年代生人,这一方水土孕育、滋养了我全部的童年,但我对她百年以前的了解几乎空白,从长辈们、乡亲们那里听得最早的事件便是解放前的一次浩劫,当时因村庄紧邻锡沪路,日本人经过时将全村洗劫一空,临走一把火烧得片甲不留,幸亏村民提前转移,留得性命。日本人走后,乡亲们重返故土,重建家园。
11、那时的谈村,除了乡亲们对故土的眷恋,一无所有。上世纪70年代中后期,整个村庄统一规划统一建设,原本散在零星、参差不齐的自然村落,经过全村人3到5年的齐心努力,变成了整齐划一的新农村,不到1平方公里的小村成为当时无锡新农村的样板。全村240多户农家,每排6-7户,沿谈村河(九里河分支)临河辅排,对称坐落,气象焕然。以村舍为核心,外围是菜田和农田,让所有村民都能就近劳作。整个村庄从此成为聚族而居的典型的江南村庄,村前是锡沪路,村里有渡船口,坐船可由九里河直达四乡八镇、市区、太湖。村中心的三角桥,将双拱桥结合河道走向,创新结构,从三个方向连接全村四个村民小组,形态优雅,实用性强,成为谈村的标志性建筑
12、,目前已列入市级文物保护建筑。据说古人选择安居之地首先考虑风水,谈村面街临水、家家枕河,东北侧有吼山,西南侧的申塘作为2000多年前春申君所修疏浚九里河之水利要匙,符合风水中的顺局宽旷,有静注之德。也许正是先祖的智慧加被,小村以其便利的水陆交通、勤劳温良的民情民风,不久便成为公社小有名气的富裕村。每年年终生产队分红后,村委橱窗总会贴出一张大红喜报,公布勤劳光荣的千元户。村民们这样回忆当年邻里和睦、日子越过越好的生活: 那时候啊,别说人,每家的鸡都全部认得 。80年代初,无锡市第一座村级影剧院、也是全公社唯一的影剧院落成谈村,从此家乡告别了露天电影,也真正成为远近闻名的人气聚集地,外村甚至外乡的
13、人都把去谈村看电影当作激动人心的大事。这一幕常常浮现在我童年的记忆里:电影散场时,人们走出影院,或月明星稀、或满天星斗,有的打着手电筒、有的拎着美孚灯,心满意足地各自回家。80年代中期,全村人又基本步调一致地从平房翻建为二层楼房,村民们又过上了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的幸福生活。时光荏苒,40年光阴弹指之间,随着家乡所在的镇并入安镇街道、划归高铁商务区,这里成了锡东新城的商圈核心地带,周边的村落几乎已全部消失,取而代之的是高楼和洋房,随着麦德龙、百安居、宜家荟聚等跨国公司相继莅临,加上地铁2号线越过村前、九里河湿地公园的优美呈现,现代城市气象正悄然形成。几十年来特别是近十年翻天覆地的变化,家乡竟能以
14、老旧之躯偏安一隅,实属幸运。也许是老旧中蕴含的特质与魅力,和家乡的与时俱进,为她赢得了新生的机遇。2006年谈村被列入无锡市新农村建设的15个示范村之一,从此,家乡正式踏上了美丽乡村建设的新征程。新的时代新的风貌。近年来,谈村先后获得 江苏省卫生村 、 江苏省生态村 、 江苏省文明村 、 江苏省民主法治示范社区 、 无锡市综治工作先进村 、 无锡市和谐示范社区 、 无锡市健康社区 、 锡山区先进党组织 、 锡山区和谐社区 等20多项省市区级荣誉称号。作为较早得益于改革开放成果的村社区,村民们多年来过着富足有余的生活,近年来村民的各项福利也不断增加,如退休补贴、液化气、热水补贴、助学金、奖学金、
15、年终福利等等,村民实实在在感受着新时期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实惠。 仓廪实而知礼节 ,家乡的特质不仅是她整洁的村容村貌、和谐的人居环境,更是任外面风云变幻,依然民风淳朴、温和知足。时代的变化让家乡更显示出她无边的包容和接纳,承受一切、慈悲一切。家乡户籍人口800多人,常住人口却有2800多人,村民们与外来人口和谐相处,共享一方水土。如今村里嬉戏追逐的孩子们,绝大多数是外来务工人员的孩子,而他们也许就出生在这里,看着他们脸上灿烂无比的笑容,我欣然明白,我的故乡,已然也是他们的故乡了。然而70年代建的房屋确实老了,墙体移动、屋顶渗漏,不少已是危房,村民们翻建意愿强烈,但因连排建筑无法单体翻建。去年5月
16、,无锡农村住房改建 解冻 政策出台后,全村住房整体翻建工作随即起动。经过全村党员大会和民意问卷调查,广泛听取村民意见和建议后,在基本保留原有村落布局的前提下,将连排二层楼翻建成两栋一体的小别墅,打造 花园式村庄 。5月11日,无锡市规划局举行规划方案认证会,谈村成为我市首个获批的整村住房翻建试点村。40年,在家乡的历史长河只是短短的一瞬;一个乡村,放之960万平方公里更是微不足道。然而再细小的个体也与整体相连,再微弱的时空也吐纳万象,家乡的变迁映衬着时代的变迁。初夏的黄昏,站在影院外的台阶上,感受家乡变与不变的永恒旋律。影院外的场地如今已成了村里的小型农贸市场,有的村民也将自家种的蔬菜拿来卖,
17、价格都非常低。小市场品种齐全、热闹异常 唯斑驳的台阶、老式的院墙,默默地注视着、承载着全新的每一天。【篇三】我生长在农村,祖祖辈辈都是地道的农民。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我正上初中,家里七口人,经济状况不好,父亲一直在外工作,母亲便成了家里的顶梁柱,弟弟妹妹相继到了上学的年龄,母亲愁得整夜整夜睡不着觉。那时候,生产队还存在,人们都过着大集体的生活,统一劳动,按劳计酬,一天平均下来,每个工分还不到二毛钱,一个家庭的劳力再多,总共收入还不到七百元,实际上每年给生产队上交超支款约五百多元,剩下的还不够填补家用。母亲拼命挣工分,一年能分到的毛粮还不足一千斤,等不到过春节家里就断粮了,勉强维持到来年二月,靠
18、吃国家供应的每天每人半斤返销粮艰难度日。记得1971年春天,家里断粮了,母亲从粮站打回了一个月供应指标 50斤红薯干,在土炕上烙干后,在家里石磨子上磨成面,然后压成钢丝面条,全家人勉强吃了几顿。全村80%以上的人和我家的情况一样,由于红薯干吃多了,脸浮肿不说,我当时连尿也尿不下来了。那时候,乡亲们的日子普遍艰难,不是缺吃就是少穿,连烧的柴也没有,因为山是光秃秃的。塬面上的人家没水吃,只能下到深沟里去驮去挑,而且还得早起,如果起晚了,沟里的泉水也被人舀干了。点灯用煤油,推面用石磨子,路要么是羊肠小道,要么是只能通架子车。地里的收成,都得靠人背肩挑驴驮。很多妇女结婚,流传着一句顺口溜: 毛蓝一身,
19、皮鞋一蹬,有钱结婚,没钱不跟。 我高中毕业后参加集体劳动,挣工分,直到1978年初有幸到供销工作,那时候还是计划经济,人们日常生活用品全靠粮食、供销、商业三大部门:拿吃粮来说,城镇户口必须到当地粮管所,凭粮食关系和粮票才能买到面粉、清油,每人每月定额供应,多了不给。城市靠商业,农村靠供销社。人们购买商品还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一般是上午十点至下午五点之间。缝纫机、自行车、手表、化肥、香烟等只凭各种票供应,而且由于物资匮乏经常缺货,到了过春节的时候,国家才给每户农民分配调料两斤、白粮半斤、香烟两盒,一个公社一年分配不到大件的名额,所以在当时,供销社的营业员可谓是香饽饽,主任最神气了。1978年底,
20、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农村开始实行土地承包责任制,包产到户。拿我们村来说,人均分到了两亩多地,还分到了各种牲畜,再也没有像过去那种 劳动划杠杠、出工混晌晌 的情景了,乡亲们在自己的责任田里,精耕细作,粮食产量猛增。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商品流通全靠市场调控,市场需要什么就生产经营什么,化肥厂、制造厂等像雨后春笋般凸现,逐步满足了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国家鼓励办厂,一大批农民进城打工。经济搞活了,长期封闭的贸易市场也打开了,人们到市场自由交易,再也不为缺这少那犯愁了。没几年,我们村上的一些人就翻身了,手里有了余粮,心里吃了定心丸,信心十足地过日子。在他们的带动下,一些被冠以 懒汉 的人也
21、起变化了,闲时进城打工,忙时回家务田。路也变宽了,通村硬化路铺到了家门口,农民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田园生活!1990年初,我们村通了电,打了机井,装了钢磨,逐步解决了水、电、磨面等问题。到了2000年,人们收麦用收割机,既节省了人力,又方便了群众。再后来,全村实现了自来水入户、家家户户安上了电话,电视机也由黑白换成了彩色。而现在,到村子周围的田间地头一看,庄稼一片翠绿。一排排新型农村居民点映入眼帘,人们早已告别了住破旧窑洞的历史。大多数人手里有了存款,好多人住上了小洋楼,实现了 电灯电话,楼上楼下 的美好生活。改革开放40年的沧桑巨变,农民富了,国家强大了,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得到了极大满足。
22、洋楼、小汽车、村文化活动广场,该有的都有了。人们追求新的生活方式,超市购物刷卡、网上购物、通过电子商务卖农产品,好多人早已经迈入了小康的生活的行列。【篇四】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决定中国开始实行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由此,中国开始了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经过40年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国人民用勤劳的双手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属于中国的奇迹,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中国速度。在我的家乡陕西省榆林,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同样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榆林,是一个典型的西北内陆城市。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榆林就是一座具有辉煌历史的边境贸易重镇,被人们称之为 九边重镇 。经过40年的改革发展,
23、曾经的边境贸易重镇如今焕发新颜,再现贸易重镇的繁荣景象。众所周知,陕北榆林地区自然条件极度恶劣,新中国成立前,榆林北部风沙区流沙已越过长城50多公里,榆林城北边就是一片沙漠,漫天的黄沙让人们的出行成为极大的问题。正如路遥小说平凡的世界中所描述的一般,提起榆林, 濯濯万山无草木,萧萧千里少禽鸦 ,放眼望去,一片荒凉。曾几何时,这便是榆林留给世人的印象。一头黄土,一头沙,说的就是过去的榆林。因为自然环境恶劣,我的家乡榆林地区在上世纪一直是陕西乃至全国的重度贫困地区。改革开放前,榆林地区人民群众生活困苦,连基本的温饱问题都解决不了,生活水平低下。就拿我的家乡大窑湾村来说吧,在父亲记忆中,以前村里的家
24、家户户都住在土窑洞,每天都吃一碗高粱稀饭,根本不能填饱肚子。即使这样,家里还常常揭不开锅;40多年前的他们,几乎穿清一色的粗布衣服,衣服上面往往还带有许多补叮由于家里的布票不多,又没有多余的钱,家里一年能为兄弟姐妹每人添置一套新衣服对父亲他们来说已经算很奢侈了。而今,经过40年的发展,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榆林逐渐发展成为中国著名的能源化工基地,成为西部地区重要的区域中心城市,经济收入在陕西省名列前茅。改革开放40年,我的家乡榆林市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如今的榆林,放眼望去,满目苍翠,一片碧绿,环境条件越来越好。曾经的荒漠早已变成一片绿色,沙漠逐渐从榆林的版图上消失,这都得益于改革开放国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精选 改革开放 40 周年 家乡 变化 征文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