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感受家乡文化关心家乡发展》教案(共13页).docx
《2020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感受家乡文化关心家乡发展》教案(共13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感受家乡文化关心家乡发展》教案(共13页).docx(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第四单元 感受家乡文化 关心家乡发展我们当地的风俗【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等几个主要的传统节日的习俗、传说 故事等,体会其对人们生活的影响。2.了解我们家乡的民风民俗,增强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感情。3.提高学生自主探素研究、搜集信息的能力。【教学重点】了解家乡民风民俗的来历以及民俗活动。【教学难点】体会民风民俗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教学准备】1.教师制作有关我国民风民俗的PPT。2.学生搜集传统节日的习俗、传说故事等资料。【教学课时】3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民俗认为红色是传统喜庆色,蛋,谐音“诞”。在我国许多地区,婴儿出生
2、以后,父母报喜时必须要带上红鸡蛋。一来红色可以增加喜庆气氛,二来人们认为红色可以辟去灾祸,保佑孩子安然无恙。民间有传言称,满月后给宝宝剃胎毛,日后宝宝的头发会长得既黑密又漂亮。交流:哪些风俗伴随我们成长?小结:风俗伴随我们成长,风俗其实就在我们身边。活动一:十二生肖交流会起源星宿说古代将周天等分十二分,用十二支表示,而十二支配属生肖,生肖与二十八星宿存在对应关系。岁星说不同年份出生的人如能模仿当年生长旺盛的动物,从而形成生肖动物,十二生肖和十二辰相统一。图腾说十二生肖来源于原始社会的图腾崇拜,成为令人信服的学说。外来说郭沫若在释干支中,认为生肖源于巴比伦的黄道十二宫,汉代西域诸国仿十二宫而造十
3、二生肖。 古希腊、古埃及、巴比伦等古国也有类似的十二生肖。取数生肖取数十二,暗合古人对自然现象的归纳性认识。中国先民感受到寒暑交替,植物枯荣的周期,以之为“一岁”。月亮的盈亏周期也与“岁”相关十二次月圆正好一岁。 周礼春官冯相氏云:“掌十有二岁、十有二月、十有二辰”,除计年计月,十二也用做计量时辰。排序民间故事:轩辕黄帝要选十二动物担任宫廷卫士,猫托老鼠报名,结果老鼠忘了,从此猫见老鼠就寻仇。原本推牛为首,老鼠偷偷爬上牛背占先机。虎和龙不服气,被封为山神和海神,排在牛的后面。兔子不服,要和龙赛跑,兔子跑到龙前面。狗不乐意,一气之下咬伤兔子,被罚倒数第一。蛇、马、羊、猴、鸡之间还经过一番较量,最
4、后猪跑来占据末席。十二生肖民俗老鼠嫁女在江南一带的民间传说中,说老鼠是害人的,不吉利,所以旧历年三十夜要把它嫁出去,以确保来年平安吉祥。“老鼠嫁女”、“老鼠娶亲”的年画和剪纸在我国民间视为“吉祥物”,过年过节时贴在墙上和窗户上。舞龙舞龙,又称玩龙灯,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民俗文化活动,以舞龙的方式来祈求平安和吉祥。每逢喜庆节日,人们都会舞龙,从春节开始舞龙,然后二月“龙抬头”、端午节也舞龙。舞龙时,龙跟着绣球做各种动作,穿插,不断地展示扭、挥、仰、跪、跳、摇等多种姿势。人们以舞龙的方式来祈求平安和丰收就成为全国各地传统的一种民俗文化。随着华人移民到世界各地,现在的舞龙文化,已经遍及中国大陆、港澳台地
5、区、东南亚,以至欧美、澳大利亚、新西兰各个华人集中的地区,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标志。小结:十二生肖是我们熟悉的风俗之一,现代,更多人把生肖作为春节的吉祥物,成为娱乐文化活动的象征。国外,世界多国在春节期间发行生肖邮票,以此来表达对中国新年的祝福。活动二:尊老敬老风俗介绍会说说你知道了什么?演一演:这些生活场景中该怎样尊老?说一说你家里或身边尊老的风俗。小结:生活中,伴随着我们成长有许多风俗,其中不少体现了尊老的传统美德。活动三:课后拓展布置课后作业:收集其他地方的各种民俗。第二课时【教学过程】活动一:导入你们知道粽子和什么节日有关吗?阅读课本阅读角“端午节”,思考:为什么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保留至
6、今?虽然屈原已经离我们而去,但是屈原的爱国精神,却永远地留在我们的心中。因此,我们会在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来纪念他的忠魂。说一说:除了吃粽子、赛龙舟,你们家乡还有什么端午节日习俗呢?扒龙舟、挂艾草与菖蒲、聚午宴、洗草药水、放纸鸢、荡秋千、贴“午时符”、系百索子、打午时水、浸龙舟水、放纸龙、点艾条、赠香扇、晒百日姜、画王字、佩香囊、拴五色线、食粽、采药制茶、立蛋、佩豆娘、贴五毒图、九狮拜象、抢青、挂钟馗像、品花宴等等。小结:相同的节日在不同地方会有不同的庆祝活动,形成各地有差异的节日风俗。活动二:了解节日,感受内涵选一个节日同桌互相说说:这些节日的名称、地区和风俗活动。除了端午节这样的共同节日,各
7、个地方还有不少当地特色节日,看书本,选一个节日同桌互相说说:这些节日的名称、地区和风俗活动。说一说我家乡有什么独特节日,又是怎么过这个节日的?我们中华民族的民族节日还有很多,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奇妙而独特的风俗和丰富的内涵。不同的风俗体现了不同的文化,寄托了人们美好的愿望,表达了人们多样的感情。活动三:课后拓展请同学们放学后对自己的家乡进行一次“家乡风俗小调查”,看看自己的家乡有哪些特殊的、独具特色的节日。第三课时【教学过程】活动一:交流调查请从以下几个维度进行交流:风俗名称风俗活动淘汰或变革的理由可替代的活动中秋节中秋节,又称月夕、八月节、追月节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拜月、吃月饼、赏桂花、
8、饮桂花酒等习俗,流传至今。中秋节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成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演变】像日月这样的代表阴阳的天地大神,只有王家才能与之沟通,祭月成为皇家的专利,所以祭月在上古作为季节祭祀仪式被列入皇家祀典。古代帝王的礼制中有春秋二祭:春祭日,秋祭月。据史书记载,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习俗。其祭祀的场所称为日坛、地坛、月坛、天坛。分设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北京的月坛就是明嘉靖皇帝年间为祭月修造的,在此地祭月的礼制,明清均沿袭下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也逐渐影响到民间。仿照古代帝王,民家也有中秋祭月之风,到了后来赏月重于祭月,严肃的
9、祭祀变成了轻松的娱乐。小结:家乡的节日风俗会影响人们生活,不能满足人们需要的风俗,需要淘汰或变革,要用合适的方式来庆祝传统节日,风俗就会演变。活动二:情境辨析辨析:过年要不要放鞭炮?小结:传统的节日也应有时代的价值,不符合时代需要的,应该淘汰。清明节,又称踏青节、三月节、祭祖节等,是中华民族古老的节日,既是一个扫墓祭祖的肃穆节日,也是人们亲近自然、踏青游玩的欢乐节日。主要风俗有放风筝、插柳,拔河,荡秋千,斗鸡,蹴鞠,但扫墓祭祖、踏青郊游是共同基本礼俗主题。每逢清明时节,人们无论身处何方,都会回乡参加祭祖活动,缅怀祖先。踏春习俗,在先秦即已存在。中国古代“上巳节”(三国魏后定为三月初三),男男女
10、女穿上春装结伴踏春,或到山谷采摘兰草,或到郊野宴饮行乐,认为可以拔除不不详。到了唐代,踏春是在元宵收灯后开始,一直持续到三春之末。踏春时,常以斗百草为戏乐。此外,还开展秋千、跳绳和观球等体育活动。组内交流:变革清明习俗,如何做到文明祭扫?小结:清明时节扫墓祭祖、感念祖恩、激励后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风俗;作为小学生,清明时节应该开展凭吊先烈,文明祭扫活动。活动三:走进重阳重阳节重阳节,节期在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又称“双九节”或“老人节”,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古时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祈福、秋游赏菊、佩插茱萸、拜神祭祖及饮宴祈寿等习俗。传承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等内涵,于重阳之日享宴高会,感恩敬老。登高
11、赏秋与感恩敬老是当今重阳节日活动的两大重要主题。【教学后记】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著名的民间艺术;2.知道这些民间艺术的来源;2.了解我国民间艺术的现状。【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和感受民间艺术的多样性和魅力,了解民间艺术的 现状。【教学难点】探索民间艺术背后的价值和意义,树立保护和传承民间艺术的 意识。【教学准备】PPT【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第一部分内容:谈话导入观看纳溪山歌撵野猫,这是我们四川纳溪的民间音乐。再欣赏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永宁河船工号子,感受民间舞蹈的魅力。第二部分内容:讲授新课活动一:民间艺术交流会(一)民间艺术的组成1.猜一猜:民间艺术是
12、指哪些艺术?2.了解民间艺术的组成。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美术、民间手工艺等都是民间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说一说:在我们当地,有哪些民间艺术?师小结: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差别很大,因此就形成了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在我国各地有许多著名的民间艺术。(二)民间艺术的来源1.走进民间艺术(图片欣赏):北京京韵大鼓、东北秧歌、广东舞狮、天津杨柳青年画、江西景德镇瓷器、陕西华县皮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木卡姆艺术、江苏苏州刺绣、四川变脸2. 请同学们认真看一看,图片上展示的是什么?活动二:我们这里的民间艺术(一)当地的民间艺术1.听一听(1)我家住在山西省寿阳县,这里的“得胜鼓”很有名。这种鼓打
13、法简单,但变化无穷,越打越起劲儿。(2)我家住在浙江省杭州市,这里的“余杭滚灯”是具有强烈竟技特点的民间舞蹈。(3)我家住在云南省石林彝族自治县,这里的民间叙事长诗阿诗玛很有名气,它讲述了阿诗玛的故事。(二)感受民间艺术魅力1.感知民间艺术。(1)我家住在河南省沁阳市,人们在婚丧嫁娶、开业庆典、生日祝寿等活动上都要请唢呐班吹奏,以增添热闹的气氛。所以,我们这里很多人的唢呐技艺都很高趣。(2)我家住在甘肃省庆阳市,这里的香包制作技艺精湛。人们常常把香包挂在门庭或者送给来友,以此表达样和平安的美好祝愿。(3)我家来自东北,那里的“二人转”很受老百姓欢迎。听爷爷说,以前没有电视的时候,人们会聚集到广
14、场去观赏“二人转”,这丰富了他们的闲暇生活。议一议:你们家乡的民间艺术又满足了人们哪些需求,或表达了人们哪些愿望呢?(1)以小组为单位讨论。(2)每个小组推荐1名同学到全班交流汇报。(三)走进民间艺人1.读一读:86页“阅读角”天津“泥人张”天津“泥人张”是清代著名泥塑艺人张明山开创的泥人流派。张明山在泥人的创作上注重写实,强调神韵,他的作品深受社会各界的喜爱。张明山( 1826- 1906), 出生于天津一个贫寒的民间艺人之家,祖籍浙江。张明山的父亲以制作泥玩具为生,小明山在家庭环境的熏陶下,自幼喜欢玩弄泥巴,八岁便能协助父亲制作小猫、小狗一类的泥玩具。张明山在泥巴造型上有很好的感悟与天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感受家乡文化关心家乡发展 2020 部编版 小学 道德 法治 四年级 下册 第四 单元 感受 家乡 文化 关心 发展 教案 13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14095622.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