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知识点总结复习填空(共17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12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知识点总结复习填空(共17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知识点总结复习填空(共17页).doc(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八年级上册物理复习提纲第一章 机械运动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1、 叫做单位。为方便交流,国际计量组织制定了一套国际统一的单位,叫 (简称SI)。2、 长度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 ,其他单位有: 。 。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刻度尺。刻度尺的使用方法:注意刻度标尺的 ;测量时刻度尺的 ,位置要放正,不得歪斜,零刻度线应对准所测物体的一端;读数时 ,并且 ,不能仰视或者俯视。3、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 。时间的单位还有 。1h= min 1min= s。4、 叫做误差,我们不能消灭误差,但应尽量减小误差。误差的产生与测量仪器、测量方法、测量的人有关。减少误差方法
2、: 。误差与错误区别: 。二、运动的描述1、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物理学里把 叫做机械运动。2、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 叫做参照物。参照物的选择:任何物体都可做参照物,应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参照物(不能选 作参照物)。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通常选地面为参照物。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 。三、运动的快慢1、物体运动的快慢用 表示。在相同时间内,物体经过的路程越长,它的速度就越快;物体经过相同的路程,所花的时间越短,速度越快。在 中, 。在物理学中,为了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采用 的方法,也就是将物体运动的路程除以所用时间。这样,在比较不同运动物体的快慢时,可以保证时间相
3、同。计算公式: 其中:s路程米(m);t时间秒(s);v速度米/秒(m/s)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 ,符号为 或 ,交通运输中常用 做速度的单位,符号为 或 , 。v=,变形可得: 。2、 叫匀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3、 叫变速运动,变速运动的快慢用 来表示,粗略研究时,也可用速度的公式来计算, 。四、测量平均速度1、停表的使用:第一次按下时,表针 ( );第二次按下时,表针 ( );第三次按下时,表针 ( )。读数:表中小圆圈的数字单位为 ,大圆圈的数字单位为 。2、测量原理:平均速度计算公式 第二章 声现象专心-专注-专业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 。用手按住发音的
4、音叉,发音也停止,该现象说明 。振动的物体叫 。人说话,唱歌靠 的振动发声,婉转的鸟鸣靠 的振动发声,清脆的蟋蟀叫声靠 的振动发声,其振动频率一定在 之间。2、声音的传播需要 , 不能传声。在空气中,声音以 ,声波到达人耳,引起 ,人就听到声音。 , 能传播声音。3、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简称声速。一般情况下,v固 v液 v气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 合 km/h,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 。4、回声是由于 而形成的。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 人耳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来,此时障碍物到听者的距离至少为 。利用:利用回声可以测定海底深度、冰山距离、敌方潜水艇的远近测量中要先知道 ,测量方法是: 。
5、二、声音的特性1、乐音是 发出的声音。2、音调: 。用硬纸片在梳子齿上快划和慢划时可以发现: ,用同样大的力拨动粗细不同的橡皮筋时可以发现:橡皮筋 。综合两个实验现象你得到的共同结论是: 。 叫频率, 物体 频率越高。频率单位 又记作 。3、 响度:人耳感受到的声音的大小。响度跟 和 有关。 叫振幅。振幅越大响度 。增大响度的主要方法是: 。(1) ;(2) 。4、音色:由物体本身决定。人们根据 能够辨别乐器或区分人。5、区分乐音三要素:闻声知人依据不同人的 来判定;高声大叫指 ;高音歌唱家指 。三、声的利用可以利用声来传播信息和传递能量。四、噪声的危害和控制1、当代社会的四大污染: 污染、
6、污染、 污染、 污染。2、物理学角度看, ;环境保护的角度噪声是 。3、人们用 (dB)来划分声音等级;听觉下限 dB;为保护听力应控制噪声不超过 dB;为保证工作学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 dB;为保证休息和睡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 dB。4、减弱噪声的方法: 、 、 。 第三章 物态变化一、温度1、定义: 。2、单位:国际单位制中采用 。常用单位是 () 规定: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 度,沸水的温度为 度,它们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叫 摄氏度 某地气温-3读做: 摄氏度或 摄氏度换算关系 3、 测量 (常用 )温度计构造:下有 ,里盛 等液体;内有粗细均匀的 ,在外面的玻璃管上
7、均匀地刻有刻度。温度计的原理: 进行工作。分类及比较:分类实验用温度计寒暑表体温计用途测物体温度 量程-20110 分度值 所用液体水 银煤油(红)酒精(红)水银特殊构造玻璃泡上方有缩口使用方法使用时 甩,测物体时不能离开物体读数使用前 可离开人体读数常用温度计的使用方法:使用前:观察它的 ,判断是否适合待测物体的温度;并认清温度计的 ,以便准确读数。使用时:温度计的 液体中,不要碰到 ;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中稍 ,待温度计的 再读数;读数时 ,视线与 相平。二、熔化和凝固熔化:定义: 叫熔化。晶体物质: 非晶体物质: 熔化图象:熔化特点: 熔化特点: 熔点: 。 熔化的条件:(1) 。(
8、2) 。凝固:定义: 叫凝固。凝固图象:凝固特点: 凝固特点: 凝固点: 凝固的条件:(1) 。(2) 。同种物质的熔点凝固点 。三、汽化和液化汽化:定义: 叫汽化。蒸 定义: 叫蒸发。发 影响因素:(1)液体的 ;(2)液体的 ;(3)液体 。作用:蒸发 (吸外界或自身的热量),具有 作用。定义:在一定温度下, 。沸 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腾 沸腾条件:(1) 。(2) 沸点与气压的关系: 液化:定义: 叫液化。方法:(1) 。(2) 好处: 。作用:液化 四、升华和凝华升华:定义: 的过程, 热,易升华的物质有: 。凝华:定义: 的过程, 热第四章 光现象一、光的直线传播1、光源:定义:
9、 叫光源。分类: 光源,如 ; 光源,如 。月亮 ,它 光源。2、规律: 是沿直线传播的。3、 是由一小束光抽象而建立的理想物理模型, 是研究物理的常用方法之一。早晨,看到刚从地平线升起的太阳的位置比实际位置高,该现象说明: 。1234、应用及现象:激光准直。 的形成:光在 过程中,遇到 的物体,在物体的后面形成 即影子。日食月食的形成:当 在中间时可形成月食。如图:在月球后1的位置可看到 ,在2的位置看到 ,在3的位置看到 。 :小孔成像实验早在 中就有记载小孔成像成 ,其像的形状与孔的形状 。5、光速:光在真空中速度C= m/s= km/s;光在空气中速度约为 m/s。光在水中速度为真空中
10、光速的 ,在玻璃中速度为真空中速度的 。二、光的反射1、定义:光 时,一部分光被 介质的现象叫光的反射。2、反射定律:三线同面,法线居中,两角相等,光路可逆.即: , , 。光的反射过程中光路是 的。 。 3、分类:(1)镜面反射:定义:射到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后 条件:反射面 。应用:迎着太阳看平静的水面,特别亮。黑板“反光”等,都是因为发生了 (2)漫反射:定义:射到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后 ,每条光线遵守光的 。条件:反射面 。应用:能从各个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由于光射到物体上发生 的缘故。三、平面镜成像1、平面镜:成像特点:等大,等距,垂直,虚像像、物 相等像、物到镜面的 相等。像、
11、物的连线与镜面 物体在平面镜里所成的像是像。成像原理: ;作用: 。实像和虚像:实像: 虚像: 2、球面镜:定义:用球面的 作反射面。凹面镜 性质:凹镜能把射向它的平行光线 ;从焦点射向凹镜的反射光是 应用: 。定义:用球面的 做反射面。凸面镜 性质:凸镜对光线起 。凸镜所成的象是 应用: 四、光的折射1、折射: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当发生折射现象时,一定也发生了反射现象。当光线垂直射向两种物质的界面时,传播方向不变。2、光的折射规律:在折射现象中, 、 和 都在同一个 内;光从 斜射入 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 方向偏折(折射角 入射角);
12、光从 或其他介质中斜射入 中时,折射光线向 方向偏折(折射角 入射角)。在折射现象中,光路是 的。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入射角增大,折射角也随之增大。在光的折射现象中,介质的密度越小,光速越大,与法线形成的角越大。3、折射的现象:从岸上向水中看,水好像 ,沿着看见鱼的方向 ,却 ;从水中看岸上的东西,好像变 了。筷子在水中好像“ ”了。 。 。N水空气O水空气ON图1入射角折射角折射角入射角 从岸边看水中鱼N的光路图(图1): 图中的N点是鱼所在的真正位置,N点是我们看到的鱼,从图中可以得知,我们看到的鱼比实际位置高。像点就是两条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在完成折射的光路图时可画一条垂直于介质交
13、界面的光线,便于绘制。五、光的色散1、光的色散:光的色散属于光的折射现象。1666年,英国物理学家 用玻璃 使太阳光发生了 (图2)。太阳光通过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用一个白屏来承接,在白屏上就形成一条颜色依次是红、橙、黄、绿、蓝、靛、紫的彩带。牛顿的实验说明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2、色光的三原色: 。 三种色光,按不同比例混合,可以产生各种颜色的光。(图3)红紫光的色散色光的三原色颜料的三原色图2 图33、 物体的颜色: 如图4,如果在白屏前放置一块红色玻璃,则白屏上其他颜色的光消失,只留下红色。这表明,其他色光都被红色玻璃吸收了,只有红光能够透过。 。如图4,如果把一张绿纸贴
14、在白屏上,则在绿纸上看不到 ,只有被绿光照射的地方是亮的(反射绿光),其他地方是暗的(不反射光)。如果一个物体能反射所有色光,则该物体呈现白色。如果一个物体能吸收所有色光,则该物体呈 。如果一个物体能透过所有色光,则该物体是 。透明物体的颜色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红太阳光绿图4太阳光红玻璃白屏绿纸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一、透镜1、名词薄透镜:透镜的厚度 球面的半径。主光轴:通过 球心的直线。光心:(O)即薄透镜的中心。性质:通过光心的光线 。焦点(F):凸透镜能使 会聚在 ,这个点叫焦点。焦距(f): 到凸透镜 的距离。区别:凸透镜:中间厚,两边薄;凹透镜:中间薄,两边厚2、典型光路FFFF3、填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年人教版八 年级 物理 知识点 总结 复习 填空 17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