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裁剪教案(共56页).doc





《立体裁剪教案(共56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立体裁剪教案(共56页).doc(5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教案课程名称: 服装立体裁剪 授课班级: 08高职服装设计 授课教师: 梁 永 所在部门: 艺术系 教 研 室: 学 期:2010至2011学年第一学期肇庆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制肇庆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教案撰写说明一、授课时间:用阿拉伯数字书写。二、授课方式:在相应选项前打。三、授课时数:用阿拉伯数字。如节。四、授课题目:填写教学章节或主题。五、教学目的: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填写,可根据实际需要取舍(建议全部写明)。六、教学重点及难点:根据实际情况填写。七、教学方法及手段:如举例讲解、多媒体讲解、模型讲解、实物讲解、挂图讲解、音像讲解等。八、教学过程:按复习、引导
2、、讲授新课、巩固、小结等步骤进行。九、作业布置:写明课本或练习册的章、节、页、题;教师自拟题时,需写出题目的内容。十、教学后记:填写教师通过本次课教学,有何心得体会及今后改进提高的一些设想。专心-专注-专业授课时间第一周 第12次课授课时数6授课方式(请打)理论课() 讨论课( ) 实验课() 习题课( ) 其 他( )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第一章、立体裁剪与制版;第一节、立体裁剪概论、基础;第二节、立体裁剪的用具和材料第三节、人台基准线的标设;第四节、布料的整理与大头针的别法。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了解立体裁剪在服装设计中的重要性;熟悉立体裁剪常见工具及用法
3、;掌握人台基准线标设。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重点:人台基准线的标设;教学难点:BL、WL、HL水平;前后中线适中,垂直;公主线分割比例美观。教学方法及手段:讲述法、演示操作、实践教学过程与教学内容第一节、立体裁剪概论、基础立体裁剪是相对于平面裁剪而言的一种服装造型手段,是指用布料、大头针和剪刀在人体或人体模型上进行的立体服装造型和式样裁剪。一、立体裁剪的起源与发展:立体裁剪产生于十三世纪的哥特时代中期。这时,欧洲服装经过自身的发展和对外来服装文化的融合之后,在继承古代文明的平面造型基础上,形成了另一种独立的服装造型风格和技法。这种技法的形成取决于当时人们对空间造型的觉悟,换句话说就是对服装立体空
4、间的认识。立体裁剪在以后的岁月里,随着人们对服装的定制与需求,逐渐得到了发展与完善。而且随着现代服装工业的发展,又使立体裁剪使用的范围从个体化制衣,逐渐扩大到工业化生产,并成为服装院校的必修课程。与服装平面造型不同的是,立体裁剪强调的是人与自然形成的对应关系,追求的是衣与人体之间形成的理想空间,具有直观的服装造型特点。如同绘画中写实风格。利用一块布料就可以任意“塑造”出各种复杂的服装造型,它不仅使设计者摆脱了计算的烦恼,而且使设计者将服装造型更加理想化、艺术化。二、立体裁剪的特点:1、立体裁剪有较强的造型效果;2、立体裁剪可以边设计边裁剪;3、立体裁剪可以加深对平面裁剪的理解;4、立体裁剪与平
5、面裁剪的融合。第二节、立体裁剪的用具和材料:一、 人体模型:是立体裁剪最基本的工具之一。其规格、尺寸、质量都应基本符合真实人体的各种要素,人体模型标准比例是否准确,将直接影响在立体裁剪中设计服装的质量。人体模型的种类主要有:a 男体模型; b 女体模型; c 童体模型。人体模型的长度主要有:a 全身模型; b 2/3身模型; c 半身模型。人体模型的形式有:a 裸体模型:是一种不加松量的人体模型,适用于内衣、礼服等不同款式的服装造型和裁剪。b 成衣模型:是加进了放松量的人体模型,适合于较宽松服装的造型设计与样品检验。二、布料:一般根据服装款式不同,选择质地不同的平纹白棉坯布。立裁剪所用布料大体
6、上分为三种情况:一是成品服装的布料无特殊风格时,可采用门幅为113cm的平布;二是成品服装的布纹有特殊风格。可尽量选择风格相近的但价格低廉的布料代替。三是为使立体裁剪做成的造型布纹方向显著,采用经向、纬向都用色线强成的格状平纹布;这样既经济,又能使制成的服装和设计构思尽量保持一致。为降低成本,立体裁剪用布多用白坯布作为代用布,在选择代用布上则应尽量选择与面料质地相近的代用布,以保证最终面料造型的完整性与稳定性。 三、大头针:立体裁剪中充当针线的角色。宜选择细而尖的大头针。四、针包:为了方便在立裁中随时取用大头针而设计的一种戴在手腕上的针插。一般以丝绒、绸缎缝制为佳,多做成圆形,内填棉花。五、色
7、带:在立裁中比较醒目的黑、白或红色标线。一面有胶能粘着于人台上,在人体模型中用来标识结构线,款式操作中用来做指示线。六、手臂模型:与人体模型一样是立体裁剪主要的制作工具。手臂模型是仿人体手臂的形状而制作的。最外层用与人体模型相同的布料包裹,内用棉花填充,一只手臂约用150g棉花。手臂模型可以自由拆卸,在设计需要时,加上手臂模型,使人体更符合真实的人体。 七、剪刀、一般裁布料选用9、10、11号裁衣剪,另一种是小镊剪,用以剪断纱线,打剪口。八、熨斗:非常重要的坯布整理工具。九、记号笔:坯布在人体模型上做好造型后,用记号笔作标位记十、牛皮纸:将造型好的坯布摊平在牛皮纸上,用滚轮将坯布款式的标位线反
8、映到下层的牛皮纸上,就成了平面结构设计中的纸样。十一 、其它工具:除了上述的基本工具与材料外,还有笔、划粉、尺、齿状滚轮(擂盘)、补正棉、针、线等都是不可缺少的。 第三节、人台基准线的标设:基准线是为表示人体重要部位与结构而设定的标志线,也是立体裁剪操作过程中的参照线,。基准线使用宽度0.30.5cm,背面有胶的粘合带。基准线要选择与人台反差较大和醒目的颜色,使之透过白坯布,便于识别。将人台放于水平面或平稳的架子上,高度与人眼相平。就可以进行标识作业。1、标记的部位:人台基本线的标定顺序依次为:前中心线、后中心线、胸围线、腰围线、颈围线、背宽线、前公主线、后公主线、肩线、臂根围线、侧缝线等、。
9、2、操作要点与步骤:a 前中心线:自颈中心点向下拉一垂直线(可在垂直线上系一重锤),使直线与地面垂直。用铅笔点影,然后粘贴粘合带。b 后中心线:标记方法与前中心线相同。c BL:是胸部最丰满位置。依照BP点到地面的距离环绕胸部一周定点作标记,然后把各点连接起来粘贴粘合带。是前衣片造型的横向基准主线。d WL/HL:两线距离1820cm。标记要点与BL相同,并保持与地面平行。e 颈围线:从后颈脖第七颈椎骨(BNP)向前颈窝点(ENP)连弧线。f 背宽线:由BL往上过肩胛最高处的一条平线,是后衣片造型的横向基准主线。g 肩线:取领窝线中点后偏0.71.0cm为颈测点(SNP)向臂根围上部中点SP点
10、(人体肩胛骨端前偏0.5cm)连线。h 臂根围线:由SP点至臂根截面下23cm标成弧度前大后小的椭圆形。j 侧缝线:以臂根围线下部中点开始,将模型厚度平分为二作标志线。k 前后公主线:自前肩宽中点,经过BP点,自然向下作出,并保持自然均衡的线条,后公主线的标记方法与前基本相同。 基准线全部标记好后,应从前、后、侧面进行整体的观察,以调整不理想的地方,直至满意。第四节、布料整理与大头针别法:一、布料整理:立裁的第一步就是整理面料,检查布料的经纬纱是否垂直。因为布边过紧、过硬的缘故,通常将布边撕掉。整理布纹的方法:用右手拿一大头针,把插入织线与织线之间,左手拽住布端,右手向后微力移动大头针在布料上
11、形成一条印记。然后把布料对折,使布料平服不得有扭曲现象,在看看上下印记是否对合。如果布丝不平直就要作拉伸校正。布样熨烫:先用洒壶均匀将布料喷湿,再用蒸汽熨斗从中间往左右顺着经纱方向移动,将布丝烫直布料烫干,无一丝皱褶,像纸一样平整,像纸一样摇曳有响声,这样的布造型才有骨力。二、大头针别法:A盖叠别合法:也称折叠别法、折覆法。先将一块面料折叠覆盖在另一块面料上,使折叠线处在表面显而易见的位置,因此这种方法可以确定完成线的位置,便于半成品试穿、作标记。常用于别侧缝、袖缝等处。B重叠别合法:将两块布料重叠在一起,用大头针固定。完成线是大头针固定位置的连线。这种方法适合拼接与肩部等处。D抓叠别合法:也
12、称撮合别法、对别法。将两块布料的边沿对齐,合拢在一起,把大头针沿着欲缝合的位置扎别,要求大头针的方向一致,这样就可以看出缝线后的效果;大头针别合的位置就是完成线的位置。这种方法比较适合紧身合体的服装款式。作业布置完成人台标线、准备裙子原型布样教学后记授课时间第二周 第34次课授课时数6授课方式(请打)理论课() 讨论课( ) 实验课() 习题课( ) 其 他( )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第二章、下装的立体裁剪;第一节、裙子立体裁剪。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使学生初步理解裙子的立体裁剪原理,熟悉裙子的组装与制版原理;掌握原型裙的立体裁剪技巧。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重点
13、:裙子原型;教学重点:省道切分与结构平衡;立裁成衣转化为制版纸样。教学方法及手段:讲述法、演示操作、实践教学过程与教学内容第二章、下装的立体裁剪第一节 裙子立体裁剪款式图根据款式图,进行造型。一、衣裙原型布样准备第一节、原型裙的立体裁剪:一、布样准备:第一节、原型裙的立体裁剪:一、 布样准备:二、人台标样、标后腰围线;、标出前后裙片省缝的位置、长度线。三、操作过程、衣裙原型前片立体裁剪 塑造转折面,在转折面上放空间量1cm。将腰口余量捏缝成省与侧缝撇势。、衣裙原型后片立体裁剪,方法与前衣片相同。、平行抓合前后裙样毛缝、装腰布,要使衣裙样片在腰口线上有适量松度,点影各部位结构线。四、裙子原型组装
14、与制板(一)、整理与检验:1、检查。将原型裙固定在人台上的大头针(中心线除外)撤去,检查经纬纱线与结构平衡度以及立体感,修正不合适部位。2、取下原型裙样衣熨平裙片后用制图工具画顺裙样结构。2、测量原型衣裙前、后样片臀围大。(二),拷贝,制版:1、将前、后裙片的中心线、HL、WL预画到牛皮纸上。2、将前、后裙片用大头针固定到牛皮纸上,中心线、HL、WL各与牛皮纸上的预画线对合好。 3、用点线器滚印结构线,在纸上描好,标注经向线。制成后纸样即为裙基型样板,以此进行工业推板,即可作出原型裙各种号型工业纸样。(三),组装:1、裙原型组装:将裙片摊平,折烫缝子,省缝,侧缝用大头针作45盖合,大头针要排列
15、均匀、美观2、确认效果:结构平衡,无拧、皱现象,中心线、WL、HL 与人台基准线对应自然。作业布置1、原型裙子假缝1、检查自己组装的裙原型,打出纸样。2、按下图准备波浪褶摆裙布料。教学后记授课时间第三周 第56次课授课时数6授课方式(请打)理论课() 讨论课( ) 实验课() 习题课( ) 其 他( )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第二章、下装的立体裁剪;第二节、斜裙(波浪褶摆裙)的立体裁剪。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借用波浪褶摆裙这一形式,让学生掌握波浪褶造型设计的技能。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重点:波浪褶造型, 荷叶边立体裁剪;教学难点:侧缝上波浪褶前后对称。教学方法及手
16、段:讲述法、演示操作、实践教学过程与教学内容五、原型衣裙裁剪效果讲析、评分第二节、波浪裙的立体裁剪:一、布料准备按上节课后要求,裁好布料,整烫平整、丝缕对齐,划好各要求线条后待用。二、标出人台标记1、前裙片在人台前部左半边三个波浪褶,依次位于公主线、第一个与侧缝1/2、侧缝处;2、后裙片在人台后部右半边三个波浪褶,将后中线至侧缝三等分,其1/3、2/3与侧缝分别为三个波浪褶位置。3、在人台基准WL线上波浪褶裙后腰节线下落1cm。三、操作步骤:1、将前裙片布样覆盖在人台前部,固定前中线,由上而下,剪开前中线上腰口毛边,留出装腰毛缝,剪至第一波浪力点打剪口深至腰口净线,大头针固定力点;2、拉开力点
17、开口,提起第一只波浪,在HL处调节褶大3.5(波浪中线至褶大);3、按第一波浪的方法塑造第二、三只波浪,使第一、二只波浪褶在人台HL处大小相等,位于侧缝上的第三只波浪褶大为一、二波浪褶的1/2大。4、将侧缝处波浪褶往前推,侧缝固定、标线。5、后片造型方法同前片,波浪褶位参看人台标线确定,波浪褶大同前片。6、后侧缝毛边在上,与前侧波浪褶合而为一,前后浪褶要对称。7、检查、调整波浪褶造型后,在HL处固定。抓和侧缝,点影侧线、腰口线与摆边线,摆边线要标水平,剪去多余毛边。波浪褶裙的操作过程见下图:四、裙腰布裁剪五、组装、净样展示:作业布置1、完成波浪褶裙的立体裁剪过程;2、备好原型衣布料。教学后记授
18、课时间第四周 第78次课授课时数6授课方式(请打)理论课() 讨论课( ) 实验课() 习题课( ) 其 他( )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第三章 上衣立体裁剪;第一节、上衣原型立体裁剪;第二节、上衣原型组装与制板。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使学生初步理解上衣的立体裁剪与理解上衣的立体裁剪的样板拷贝、制图原理。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重点:上衣原型立体裁剪,上衣原型衣袖制图原理;教学重点:上衣原型转折面塑造,人台与上衣之间的适合度;衣袖四点装袖。教学方法及手段:讲述法、演示操作、实践教学过程与教学内容第三章 上衣立体裁剪第一节、原型上衣裁剪1、原型样衣,布样准备2、前片操
19、作步骤:(1) 取前片布样,将布样对准前中线,在BL、WL固定两点。(2) 领围处固定一点。(3) BP点放出一个余量,0.5cm空间量。(4) BP至侧缝放量0.5cm,侧胸后胸围处(贴着BL)固定插针。(5) 固定脖颈上端,初裁领口,打剪口。(6) 固定领口,放出余量,将BP点处余量分一半,固定插针。(7) BP直推至NP点,固定肩。(8) 袖窿剪开,上端至袖窿至边沿,下端注意空隙,肩端下3cm推出一个空余量。(9) 将推出的余量至腋下,作为胸省,距BP点4cm固定省尖,缝出胸省。(10)拉直引导线使垂直腰口线,临时固定引导线下端点。(11)收省量2cm左右,做好侧缝,摆平布样,在侧缝里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立体 裁剪 教案 56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