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制度(共18页).doc
《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制度(共18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制度(共18页).doc(1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宜阳县人民医院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制度为进一步规范医院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和完善新技术的准入、评估,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医疗质量和医疗技术水平,根据卫生部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卫医政发2009第18号)和河南省卫生计生委关于取消第三类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准入审批有关工作的通知(豫卫医2015第37号),结合我院的实际,特制定本制度。第一章 医疗技术的分类及分级第一条 医疗技术分为三类。第一类医疗技术是指安全性、有效性确切,医疗机构通过常规管理在临床应用中能确保其安全性、有效性的技术。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由医院根据功能、任务、技术能力实施严格管理。第二类医疗技术是指安全性、有效性
2、确切,涉及一定伦理问题或者风险较高,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加以控制管理的医疗技术。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临床应用管理及目录公布、调整。第三类医疗技术是指具有下列情形之一,需要卫生行政部门加以严格控制管理的医疗技术:1涉及重大伦理问题;2高风险;3安全性、有效性尚需经规范的临床试验研究进一步验证;4需要使用稀缺资源;5卫生部规定的其他需要特殊管理的医疗技术,根据卫生部临床应用管理规定及目录公布、调整。第二条 医疗新技术是指我院尚未开展的技术,包括:1使用新试剂的诊断项目;2使用二、三类医疗器械的诊断和治疗项目;3创伤性的诊断和治疗项目;4生物基因诊断和治疗项目;5使用产生高能射线设备的诊断和治疗项目;
3、6其他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重大影响的新技术项目。第三条 我院医疗新技术根据其安全性、临床应用成熟度和应用范围分为三级。第级医疗新技术是指技术成熟医疗技术,即国际、国内或自治区内已有多家医疗机构在开展,并被上级医疗卫生部门确认安全、技术成熟的技术;第级医疗新技术是指技术尚未成熟医疗技术,即国际、国内或自治区内已有医疗机构在开展,但仍未被上级医疗卫生部门确认安全、技术仍处于需进一步验证阶段的技术;第级医疗新技术是指完全新技术,即自主创新或国内仍未开展的医疗新技术。第二章 新技术临床应用准入备案第一节 医疗新技术准入申请准备第四条 开展医疗新技术临床应用前临床科室、医技科室必须向医院医务科申报,经审核
4、同意后方可实施。第五条 申报医疗新技术临床应用前,科主任或新技术负责人必须组织相关人员仔细分析新技术的一般情况、特殊性以及存在的风险和影响,针对项目的安全性、先进性、经济性、社会适用性等进行科学、严谨的可行性论证。第六条 对开展新技术临床应用的技术和设备等条件进行评估,详细拟订技术规范、操作规程、规章制度。明确新技术第一操作者的最低职称限定标准及相关人员职责。完善相应的自我约束、鼓励和监察机制。认真做好各项准备工作。第七条 多学科联合开展的新技术临床应用项目需成立新技术管理小组,管理小组由项目负责人和相关学科的科主任或技术骨干组成,组长由申报科室主任或项目负责人担任。第二节 医疗新技术准入申请
5、第七条 科室主任或项目负责人,按照申报要求,认真填写宜阳县人民医院新技术申请表(详见附件1),备齐有关材料,提前60个工作日报医务科。提交材料应包含以下内容:(1)科室基本情况;(2)开展该项医疗技术的目的、意义和实施方案;(3)该项医疗技术的基本概况,包括国内外应用情况、适应证、禁忌证、不良反应、技术路线、质量控制措施、疗效判定标准、评价方法,与其他医疗技术诊疗同种疾病的风险、疗效、费用及疗程比较等;(4)详细拟定新技术的技术规范、操作规程、规章制度、告患者知情同意书等;(5)开展该项医疗技术具备的条件,包括主要技术人员的执业注册情况、资质、相关履历,已具备的设备、设施、其他辅助条件、风险评
6、估及应急预案;并明确新技术第一操作者的最低职称限定标准和人员职责;(6)拟开展的新技术、新项目所需的医疗仪器、药品等须提供生产许可证、经营许可证、产品合格证等各种相应的批准文件复印件。(7)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第八条 按卫生部、河南省卫计委要求申报二、三类医疗技术备案的,相关科室在医务科指导下按照上级要求准备相关资料,医务科负责申报备案协调工作。第九条 无收费标准的新项目、新技术,由财务科、审计物价办公室等部门负责向物价部门申报收费标准并备案,医保目录外项目的由医保科等部门办理纳入医保支付的申报工作。第三节 医疗新技术的准入审核第十条 对于属于我院医疗新技术为分级为第级者,且属于无创技术或项目
7、、医疗风险较小、本地区其他医院已广泛应用并具有较好疗效和效益,并已有相应的收费标准者,由医务科及分管院长备案授权。第十一条 对于属于我院医疗新技术新项目为分级级、级者,或级者中有创技术、医疗风险较大、易致死致残;或存在其他特殊情况者,由医务科及分管院长进行初步审核后,由医院质量管理委员会相关专家行论证,必要是邀请院外专家参与,做出书面意见,经医务科汇总,给予审核意见。第十二条 对于各科室所提出的新技术新项目的准入申请,无论批准与否,医务科均予以书面答复,说明理由或注意事项。第十三条 各科室严禁未经审核自行开展新技术、新项目的临床应用,否则,将视作违规操作,由此而引起的医疗或医学伦理上的缺陷、纠
8、纷、事故,将由当事科室或个人承担。第四节 第二、三类医疗技术的申报及备案第十五条 卫生部、河南省卫计委规定需审核备案的第二、三类医疗技术,要向相应的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技术审核机构申请医疗技术临床应用能力技术审核,经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批准后,必要的进行诊疗科目变更登记后方可开展。第十六条 科室和医务人员申请开展第二、三类医疗技术前,应当确认符合下列条件:(1)该项医疗技术符合相应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划;(2)有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相应诊疗科目或可以变更增加相应诊疗科目;(3)有在本机构注册的、能够胜任该项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的主要专业技术人员;(4)有与开展该项医疗技术相适应的设备、设施和其他辅助条件;
9、(5)该项医疗技术通过本机构医疗质量委员会审查;(6)完成相应的临床试验研究,有安全、有效的结果;(7)近3年相关业务无不良记录;(8)有与该项医疗技术相关的管理制度和质量保障措施;(9)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条件。第十七条 相关科室和医务人员应当按照卫生行政部门的要求准备相应的审核材料,保证材料客观、真实、有效,上报医务科审核,整理后报上级部门审核备案。第十八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相关科室和医务人员不得申请第二、三类医疗技术临床应用:(1)申请的医疗技术是卫生部废除或者禁止使用的;(2)申请的医疗技术未列入相应目录的;(3)申请的医疗技术距上次同一医疗技术未通过临床应用能力技术审核时
10、间未满12个月的;(4)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情形。第十九条 技术审核通过后,医务科负责到卫生行政部门进行审定、办理诊疗科目项下的医疗技术登记,登记后方可在临床应用相应的医疗技术。第二十条 相关科室和医务人员应当自第二、三类医疗技术准予开展之日起2年内,每年通过医务科向批准该项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的卫生行政部门报告临床应用情况,包括诊疗病例数、适应证掌握情况、临床应用效果、并发症、合并症、不良反应、随访情况等。第三章 医疗新技术临床应用管理第二十一条 医务科作为主管部门,对于全院的医疗新技术临床应用进行全程管理和评价,制定医院新技术新项目管理档案。医务科对医院开展的新项目新技术进行不定期督
11、查,将新技术实施情况向医院质量管理委员会汇报,对新技术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指导性建议或意见,及时发现医疗技术风险,并敦促相关科室及时采取相应措施,以避免医疗技术风险或将其降到最低限度。第二十二条 医疗新技术实施过程中,各级人员必须严格执行技术规范、操作规程及各项规章制度,服从科室管理。科主任、项目负责人应认真组织、严格把关、定期进行质量监控,检查实施情况,及时发现各种问题并予以有效的解决。第二十三条 在新技术新项目临床应用过程中,应充分尊重患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并注意保护患者安全,及时履行告知义务。主管医师应向患者或其委托人详细交待病情,重点交待新技术对于患者的适应性、效益性和
12、可能存在的风险及费用情况,尊重患者及委托人意见,在征得其同意并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后方可实施。第二十四条 项目负责科室应建立完整的技术档案。内容包括:申报、备案材料,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调整或修改原方案的情况,工作进度、阶段报告及上级备案意见等。第二十五条 各科室在开展新技术临床应用过程中做好应用记录和总结分析工作,完善疗效的评价分析,应当(l)认真记录病历资料,随访观察疗效;(2)定期总结病历,每年对新技术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填写新技术、新项目开展情况追踪登记表(详见附件2),追踪登记表中详述开展例数、疗效、经济及社会效益、质量评价等;(3)检索文献、查阅资料,与其它医院进行比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疗 技术 临床 应用 管理制度 18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