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课《庄子》二则-教案(共3页).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第21课《庄子》二则-教案(共3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1课《庄子》二则-教案(共3页).docx(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第21课庄子二则 教案 819-820教学目标:1、借助工具书和课下注释翻译课文,积累重点文言字词的意思。(重点)2、能够说出文体的特点,体会庄子中雄奇瑰丽的想象和机智巧妙的论辩。(难点)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北冥有鱼一、导入二、疏通文意译文:北海里有一条鱼,它的名字叫鲲。鲲非常巨大,不知道有几千里。鲲变化成为鸟,它的名字就叫做鹏。鹏的脊背,也不知道有几千里长;当它振动翅膀奋起直飞的时候,翅膀就好像挂在天边的云彩。这只鸟,大风吹动海水的时候就要迁徙到南方的大海去了。南方的大海是一个天然的大池子。齐谐这本书,是记载一些怪异事情的书。书上记载:“鹏往南方的大海迁徙的时候,翅
2、膀拍打水面,能激起三千里的浪涛,环绕着旋风飞上了九万里的高空,乘着六月的风离开了北海。”像野马奔腾一样的游气,飘飘扬扬的尘埃,活动着的生物都因为风吹而运动。天空苍苍茫茫的,难道就是它本来的颜色吗?它的辽阔高远也是没有尽头的吗?鹏往下看的时候,看见的应该也是这个样子。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课文概述作者主要向我们描述了神奇莫测的巨鲲大鹏的形象,以及大鹏向南迁徙到南海要“去以六月息者”,但它也有所待,有局限。2.文章标题为“北冥有鱼”,后来怎么又写鸟了?鸟是由鱼变化而来的。鲲的体形有几千里,变成鸟后,鸟的脊背不知有几千里长。说明庄子想象力丰富。四、探究课文1、文中讲了哪几层意思?作者笔下的大鹏是个
3、什么样的形象?北冥有鱼讲了三层意思。第一层,开头到“其翼若垂天之云”,写北冥有鱼由鲲到鹏的变化:鲲体型庞大,气象之宏,令人瞠目。 第二层,到“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引用齐谐之言,写大鹏迁徙南冥的气势乘风而起,击水三千,扶摇九万。 第三层到结尾,作者仰视苍天,拟想大鹏俯瞰大地,抒发了一种天地浑茫的感慨。作者笔下的大鹏是一个硕大无比、力大无穷、志存高远、善借长风的形象。2、鸟为什么要迁徙到南冥?南冥是天人的大池,是鸟心目中的理想境地,是要追求一种精神的自由。3、鲲鹏由北海飞到南海,需要借助什么条件?“海运则将徙于南冥”“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北冥有鱼这则故事以大鹏南飞作比喻,说明世上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庄子 21 教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