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重点大全(共25页).docx
《中医学重点大全(共25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学重点大全(共25页).docx(2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 第一章 绪论1. 黄帝内经是现存最早的医学巨著,奠定了中医学理论基础。2. 伤寒杂病论东汉末年张仲景所著,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部分,为中医临床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金元四大家:刘完素、张子和、李东垣(李杲)、朱丹溪(朱震亨)。刘完素倡导“火热论”,认为疾病多因火热而起,在治疗上多运用寒凉药物,固此称之为寒凉派。张从正认为治病应着重驱邪,“邪去而正安,”在治疗方面丰富和发展了汗、吐、下三法,世称“攻下派”。李杲认为“人以脾胃为本”,在治疗上长于温补脾胃,因而称之为“补土派”。朱震亨举“相火论”,认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善用“滋阴降火”的治则,世称“养阴
2、派”。3.中医学结构体系: 元气论哲学基础 阴阳五行学说方法论 脏腑经络理论核心4.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点:整体观念、辨证论治、恒动观念 第二章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1.阴阳之间的相互关系: 阴阳的对立制约 阴阳的互根互用 阴阳的消长平衡 阴阳的相互转化 “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寒极生热,热极生寒” 阴阳的交感相错 “阴阳者,万物之始也”“阴阳相错,而变由生”2.自然界与人体五行归类简表 自 然 界 五行 人 体 五味 五色 五气 五方 五季 五脏 五腑 五官 形体 情志 酸 青 风 东 春 木 肝 胆 目 筋 怒 苦 赤 暑 南 夏 火 心 小肠 舌 脉 喜 甘 黄 湿 中 长夏 土 脾 胃 口
3、 肉 思 辛 白 燥 西 秋 金 肺 大肠 鼻 皮毛 悲 咸 黑 寒 北 冬 水 肾 膀胱 耳 骨 恐3相生:指五行中某一行事物对另一行事物具有促进、助长和滋生的作用4相克:指五行中某一行事物对另一行事物具有抑制、约束、消弱等作用5相乘:即乘虚而入,相克太过,超过了正常的制约关系。相克与相乘在次序上相 同,但相克是生理功能,相乘是病理改变6相侮:即恃强凌弱.相侮的次序与相克相反7相生(母子)关系的传变 母病及子:是指疾病的传变由母脏传及子脏 子病犯母:是指疾病的传变从子脏传及母脏 第三章 中医的生理观1.五脏:心.肝.脾.肺.肾 六腑: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 奇恒之腑:脑.髓.骨.脉.
4、胆.女子胞 “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2.心:主血脉,主神明,开窍于舌,其华在面,在五行属火,在志为喜,在液为汗3.肺:主气、司呼吸,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朝百脉、主治节,开窍于鼻,在五行属金,在志为忧,在液为涕,外合皮毛,“相府之官”4.脾:主运化、主升清,主统血,开窍于口,其华在唇,在五行属土,在志为思,在液为涎,主肌肉与四肢 5.肝:藏血,主疏泄,开窍于目,其华在爪(为筋之余),在五行属木,在志为怒,在液为泪。肝主疏泄的功能:调节精神情志,协调消化吸收,维持气血运行,调节水液代谢,调节生殖功能。6.肾:藏精,主水,主纳气,主骨生髓,开窍于耳和二阴,其华在发,在五行属水,
5、在志为恐与惊,在液为唾天癸:是人体肾中精气充盈到一定程度时产生的一种精微物质,这种物质具有促进人体生长器官发育成熟和维持人体生殖功能的作用。五脏 开窍 其华 五行 在志 在液 生理功能 心 舌 面 火 喜 汗 主血脉,主神志.神之居.血之主.脉之宗 肺 鼻 金 忧 涕 主气.司呼吸;主宣发肃降;通调 水道;朝百脉、主治节。 脾 口 唇 土 思 涎 主运化、主升清;主统血.主肌肉 与四肢. 肝 目 爪 木 怒 泪 藏血.主疏泄.魂之处,血之藏,筋之宗 肾 耳二阴 发 水 恐.惊 唾 肾藏精.主水.主纳气.藏精.主骨生髓7.胆:贮存和排泄胆汁,主决断8.胃:受纳和腐熟水谷,主通降9.小肠:受盛和化
6、物,泌清和降浊 10.大肠:传化糟粕,排出粪便11.膀胱:贮尿和排尿12.三焦:通行元气,运行水液13.气:是人体内不断运动着的具有很强活力的精微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最基本的物质14.气的功能: 推动作用 温煦作用 防御作用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固摄作用 气化作用 气的运动形式:升、降、出、入15.元气:来源于父母先天之精的化生,又依赖于后天精气的不断化生16.宗气:来源于肺吸入的自然界清气和脾运化吸收的水谷精微结合而成 功能特点:一是走息道以行呼吸,二是贯心脉以行气血17. 肝肾同源:肝藏血,肾藏精,精和血之间存在着相互转化的关系。血的化生有赖于肾精的气
7、化,肾精的充盛有赖于肝血的滋养,精能生血,血能养精,精血可相互滋生,相互转化,称为“精血同源”,亦称“肝肾同源”18.腑之间的关系:“六腑以通为用”,“腑病以通为补”19.气属阳,血属阴,气血之间存在相互依存、相互滋生、相互制约的密切关系 气为学之帅:气能生血,气能行血,气能摄血 血为气之母:血能载气,血能养气 第四章 中医学的病理观1.六气:自然界六种不同的气候变化,即风、寒、暑、湿、燥、火 六淫:六气太过或不及,致使人体发病时称之为六淫 六淫的致病特点:季节性,外感性,地区性,相间性2.风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风为阳邪,其性开泄,易袭阳位;风性善行而数变;风为百病之长3.寒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8、:寒为阴邪,易伤阳气;寒性凝滞,主桶;寒性收引4.湿邪性质和致病特点:湿为阴邪,易阻遏气机,损伤阳气;湿性重浊(头重乳裹,周身困重,四肢酸懒、沉重);湿性粘滞;湿性趋下,易袭阴位5.热邪性质和致病特点:热为阳邪,其性炎上;热易耗气伤津;热易生风动血;热易扰动心神;热易致肿疡6.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变化,是机体的精神状态7.七情致病特点: 直接伤及脏腑:怒伤肝 喜伤心 思伤脾 恐伤肾 忧伤肺 影响脏腑气机:怒则气上 喜则气缓 思则气结 悲则气消 恐则气下 惊则气乱8.痰饮:痰和饮都是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稠浊为痰;清稀为饮 有“痰饮”“悬饮”“溢饮”“支饮”之分9.
9、痰饮的病证特点:阻滞气机、气血;致病多端、无处不在;重浊粘滞缠绵10.淤血病证的特点: 疼痛:疼痛多为刺痛,痛处固定不移,拒按,夜间痛甚 肿块:固定不移在体内多为癥积(质硬.压痛),在体表局部青紫肿胀疼痛 出血:血色紫暗,夹有血块 肌肤爪甲失荣:面部口唇爪甲青紫,面色黧黑,肌肤甲错 舌相:舌质紫暗或瘀斑 脉相:脉涩不畅,见涩、迟、弦、结、代等 第五章 中医的诊法1.基本原理:司外揣内 见微知著 知常达变2.广义的神:为人体生命活动总的外在表现,是以精、气、血、津液为物质基础,是脏腑功能,气血的外在的征象狭义的神:是指精神、意识、思维活动,主要依赖于心脏的濡养和心脏的调节临床一般分为:得神、少神
10、、失神、假神3.喘:指呼吸困难,短促急迫,甚则鼻翼煽动,张口抬肩,难以平卧的症状4.哮:呼吸急促,声高断续,喉间喘鸣。哮必兼喘5.太息:又名叹息,指不自主的时发长吁短叹声,以呼气为主,太息后自觉宽舒,是情志不畅,肝气郁结之象。6.自汗:醒时经常出汗,活动尤甚,都因气虚卫阳不固所致。7.盗汗:睡则汗出,醒则汗止,多属阴虚内热,蒸发阴津而为汗8.头痛的部位: 头项痛,病在太阳经;两颞侧或太阳穴处痛,病在少阳经; 前额痛或连及眉棱骨,病在阳明经; 头顶痛,病在厥阴经9.五更泻:黎明前腹痛泄泻多为肾阳虚,又称五更泻10.寸口脉分候的脏腑分别是: 左手寸候心,关候肝,尺候肾; 右手寸候肺,关候脾,尺候肾
11、(命门)。 三岁以下的小儿,可用望指纹代替切脉11.促脉:数中一止.止无定数 结脉:迟中一止.止无定数 代脉:迟中一止.止有定数 第六章 中医学的辩证体系1.证:即“证候”。是指疾病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组综合征,是对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2.同病异治:同一种病有时在不同人身上可以出现完全不同的临床表现,其症候不同,辩证治法也不同 异病同治:不同的疾病,在某些条件下也可以表现出类似的证候,此时病虽不同,但在某一阶段,辩证治法可以不同3.八纲:即表、里、寒、热、虚、实、阴、阳八类证候4.阴虚证:指体内阴液亏虚,无以制阳,不能滋润濡养机体,虚热内生的证候。常由热病伤阴;或情志不遂,气
12、郁化火,火伤精液;或禀赋不足,房事过度等原因所致。临床表现:午后低热,颧红,盗汗,五心烦热,口干咽燥,消瘦,舌红少苔.脉细数。5.心血瘀阻证:是指淤血阻滞心脉所表现的临床证候。临床表现:心悸怔忪,心胸憋闷或刺痛,固定不移,入夜更甚,痛彻背脊,或见舌唇青紫,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涩或结代。代表方剂:丹参饮(丹参、砂仁、檀香)6.肝郁气滞 临床表现:精神抑郁或易怒,喜叹息,胸闷不舒或胸胁胀痛或窜痛,纳呆嗳气,脘腹胀满,或咽部有梗阻感,妇女月经失调,痛经或经前乳房胀痛,少腹胀痛,苔薄白,脉弦。第八章 中药学概述1.道地药材:某一地区所生产的质量高、疗效好、素有盛名的某种药材2.四气五味寒 热 温 凉(
13、1)酸:收敛,固涩(2)苦:燥湿,清泻(3)甘:补益,和中,缓急(4)辛:发散,行气,行血(5)咸:软坚,润下3.七情(1)单行:只用一味针对性较强的药物(人参治疗气虚欲脱证)(2)相须:性能功效类似的药物配合应用(大黄与芒硝,人参与灸甘草)(3)相使:辅药提高主药疗效(黄芪主,茯苓辅)(4)相畏:一种药物的毒副作用被另一种药物消除(生半夏生南星畏生姜)(5)相杀:一种药物能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副作用(生姜杀生半夏生南星)(6)相恶:一种药物使另一种药物的功效降低丧失(人参恶莱菔子)(7)相反:两种药物合用产生或增强毒副作用(甘草反甘遂)4.解表药:发散表邪,用以解除表证(1)麻黄:发汗解表,宣
14、肺平喘,利水消肿,用于外感风寒表实证(2)桂枝:散寒解表,祛风除湿,温经通阳,用于外感风寒表证(3)生姜:解表散寒,温胃止呕,温肺止咳,解半夏、南星、鱼蟹毒(4)葛根:解肌退热,生津止渴,透发麻疹,升阳止泻5.清热药:药性寒凉,清除里热,用于热性病症(5)石膏:清热泻火,清肺胃热,生肌敛疮,用于气分实热证(6)知母:清热泻火,滋阴润燥(7)栀子: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止血,清肝明目,治肝经热盛目赤肿痛(8)金银花:清热解毒,凉血止痢(9)连翘:清热解毒,消痈散结(10)蒲公英:解毒消痈,清肝明目(11)生地:清热凉血止血,养阴生津(12)黄岑:苦,寒,归肺、胆、胃、大肠经;清热燥湿,清热解毒
15、,凉血安胎(13)黄连:苦,寒,归心、肝、胃、大肠经;清热燥湿,清热泻火,清热解毒(14)黄柏:苦,寒,归肾、膀胱、大肠经;清热燥湿,滋阴降火,解毒敛湿比较黄岑、黄连、黄柏的药性、功效(15)青蒿:退热除蒸,清热解暑,凉血,截疟(16)地骨皮:清退虚热,清泄肺热,清热凉血比较青蒿、地骨皮的功效(地骨皮不截疟)6.祛湿药:祛除湿邪,治疗湿性病证(17)独活:祛风胜湿,止痛,散寒解表(18)桑寄生: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安胎(19)苍术:燥湿健脾,祛风胜湿,明目,散寒解表(20)厚朴:行气燥湿,降逆平喘(21)砂仁:化湿行气,温脾止泻,安胎(22)茯苓:利水渗湿,健脾补中,宁心安神7.泻下药:滑
16、利大肠,促使排便,或引起腹泻(23)大黄:攻积导滞,泻火解毒,活血止血,祛瘀通经,退黄通淋,为积滞便秘之要药(24)芒硝:通便导滞,润燥软坚,泻火解毒8.止咳平喘化痰药:(25)桔梗:宣肺祛痰,开音利咽,排脓疗痈,引药上行(26)苦杏仁:止咳平喘,润肠通便(27)半夏:辛温有毒,归脾、胃、肺经。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用于痰湿诸症。(28)川贝母:清热润肺,化痰止咳,解郁散结9.行气药:疏通气机,消除气滞(29)陈皮:理气和中,燥湿化痰(30)枳实:破气消积,化痰散痞10.活血化瘀药:通畅血脉、消散淤血(31)川芎:活血行气,祛风止痛,为妇科调经之要药,治疗头痛之要药,血中之气药(32)
17、丹参:活血调经,凉血消痈,安神除烦11.止血药:(33)三七:化瘀止血,消肿止痛12.消导药:消化食积,治疗饮食积滞(34)山楂:消食化积,行气散瘀,消肉食油腻积滞之要药(35)麦芽:消食和中,回乳消胀,宜于米面薯蓣之积及小儿乳食之积13.收敛药:收敛固涩,治疗各种滑脱证(36)五味子:敛肺滋肾,生津敛汗,涩精止泻,养心安神(37)乌梅:敛肺止咳,涩肠止泻,生津止渴,安蛔止痛14.平肝息风药:平肝潜阳,息风止痉(38)羚羊角:平肝息风,清肝明目,清热解毒(39)天麻:平肝潜阳,息风止痉,祛风通络(40)全蝎:息风止痉,通络止痛,解毒散结(41)代赭石:平肝潜阳,重镇降逆,凉血止血15.安神药:
18、安定神智,治疗神志失常(42)朱砂:镇心安神,清热解毒(43)酸枣仁:养心安神,生津敛汗(44)远志:安神益智,祛痰开窍,消散痈肿16.温里药:温里除寒,治疗里寒证(45)附子: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46)肉桂:补火助阳,引火归元,散寒止痛,温通经脉(47)干姜: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引(48)吴茱萸:散寒止痛,温中止呕,助阳止泻17.补益药:补益人体气血阴阳之不足,增强体质和抗病能力,治疗各种虚证(49)人参:大补元气,补肺健脾,生津止渴,安神增智(50)黄芪:补气升阳,益卫固表,利水消肿,托毒生肌(51)白术:补气健脾,燥湿利水,止汗安胎(52)山药:补脾肺肾,益气养阴,固肾止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医学 重点 大全 25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