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 苏教版(2014秋).doc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 苏教版(2014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 苏教版(2014秋).doc(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第一 单元分析个 人 设 计备课组集体讨论意见一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教材分两段安排教学内容:第一段教学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学习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对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100以内加、减法的算理与算法,形成计算技能,发展运算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第二段教学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本单元在学生初步理解加、减法的含义,能够口算两位数加(减)整十数或一位数、笔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以及会解答加、减法的实际问题的基础上编排。主要教学10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实际问题。二单元目标要求1能列竖式正确计算10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掌握
2、比较简便的竖式书写方法,并能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择笔算和口算。2.经历从现实情境中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理解并掌握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数量关系,能正确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并培养初步的观察、分析和比较能力,以及有条理表达的能力,感受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3.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初步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体验学习成功的快乐,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1能列竖式正确计算10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掌握比较简便的竖式书写方法,并能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择笔算和口算。2.经历从现实情境中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理解并掌握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数量关系,能正确解
3、决相关的实际问题,并培养初步的观察、分析和比较能力,以及有条理表达的能力,感受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3.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初步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体验学习成功的快乐,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三单元设计意图1. 例1和例2都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情境中教学连加和加减混合运算,能够让学生体会运算顺序是合理的规定。2. 采用列“分竖式”或“连竖式”计算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分竖式”把两步计算列成两个独立、完整的竖式分别进行。3.灵活运用口算与笔算,提升计算能力。4. 结合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要为后面的乘、除法以及两步计算实际问题的教学作些铺垫和准备。5重温“求相差数”的实际问题,为教学“求比一个
4、数多几或少几的数”的问题作准备。6.重视引导学生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理解数量关系。例1和例2都要教学连竖式的计算,而连竖式是两次笔算的组合,所以这两道例题没有涉及口算。解答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关键是找到中间问题,即先算什么。相差关系的实际问题一般有三种类型:(1) 已知两个数各是多少,求它们相差多少,即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多少(或少多少)。(2) 已知两个数的相差数以及较小数,求较大的数是多少,即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是多少。(3) 已知两个数的相差数以及较大数,求较小的数,即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是多少。求比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的数是多少的问题,属于相差关系的问题,是一步计算的加、减法问题中学生学习较为困
5、难的问题。四单元目标达成分析能列竖式正确计算10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掌握比较简便的竖式书写方法,并能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择笔算和口算交往互动式教学设计课题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三)教时1日期 月日教学目标: 1、学会用竖式笔算100以内的连加,连减,掌握两个竖式连写的计算方法,会正确进行100以内连加、连减的计算。 2、学生在理解和掌握知识的同时,体会连加、连减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学数学、用数学的快乐。重 点与难 点掌握两个竖式连写的计算方法,学生能联系实际情境,体会连加、连减意义和理解运算顺序。教 学 过 程活动板块活动内容与呈现方式学生活动方式交流方式常规性积累1、用竖式
6、计算45+17 80-592、口算下面各题2+4+3= 30+40+20= 2+30+5= 70-30-20= 17-7-5= 14-9-2= 独立完成看题在脑中口算答案指名回答说一说用竖式计算加法和减法时注意什么?抢答。指名说说在计算连加、连减的算式时,要按怎样的顺序进行计算?一、结合情境、探究新知1、出示例1图提问:一共有多少只纸船?你会列式计算吗?2、比较两种算法,哪种更便捷?3、出示试一试 90-25-28= 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计算,同伴交流学生独立思考,同伴交流尝试计算,同伴交流自己是怎样想的?是怎样算得。过程中追问: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指名说说追问:19+27能口算吗?竖式该怎么列
7、?接着要算什么?又该怎么计算?指名说说计算过程指名说说二、巩固练习1、 想想做做第1题 2、 想想做做第2题 3、 3、想想做做第3题(1)在图上你能知道了什么?(2)根据你看到的,你可以提什么数学问题?3、尝试列式。提问:要知道一共有几人,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做?为什么?会列式计算吗?4、想想做做第4题(1)在图上你能知道了什么?要求一共摘了多少个?小朋友们会列式计算吗?(2)还剩多少人?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做?为什么?小朋友们会列式计算吗?学生直接在书上填写,并说说怎样用竖式计算连加连减的,两个竖式连写时,要注意什么独立完成独立观察思考 学生独立思考 学生尝试计算 学生尝试计算指名说说指名说说
8、指名说说教师巡视,指名反馈 学生说图意,指名说说三、归纳总结三个两位数连加和连减,可以先把前两个两位数连加或连减,然后用得数去连加或连减另一个数 同桌互说指名说说拓展延伸、总结提升今天,我们是怎么计算连加和连减呢? 同桌互说教师巡视,及时指导板书设计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19+27+26= 72 90-25-28=37 1 9 9 0 +2 7 -2 5 4 6 6 5 +2 6 -2 8 7 2 3 7交往互动式教学设计课题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三)教时2日期 月日教学目标: 1、掌握不带小括号的加减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2、用竖式正确计算加减混合两步式题,提高计算能力3、培养观察、比较、
9、分析能力,养成认真审题、书写工整和格式规范的良好习惯重 点与难 点掌握用竖式计算加减混合两步式题教 学 过 程活动板块活动内容与呈现方式学生活动方式交流方式常规性积累1、计算下面各题12+24+33= 30+41+25= 22+30+56= 70-32-29= 2、口算12820= 50306= 42830= 78188=78406= 52128= 67-17-2= 2分钟自由选择2题完成,速度快的可完成4题答案思考在脑子里 集体纠正,选择1题说说计算过程抢答,说说42830=计算过程二、学习新知1、复习订正后,教师用简练的语言引出新课。我们已经学会了用竖式计算连加、连减两步式题老师这里有一道
10、题,看看同学们会做吗。2、出示例3图(1)在图上你能知道了哪些条件?要求什么问题,你准备怎么列式呢?3、尝试列式。启发提问:(1)这道题都有什么运算符号?(+ -)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2)用竖式怎样计算?教师出示正确的做法,即:3 8 8 0 + 4 2 - 3 3 8 0 4 7小结性提问:(1)加减混合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2)用竖式计算加减混合两步式题应注意什么?4、在学生小结的基础上,由学生独立计算“试一试”的一道题(1) 60-38+40=(1)这道题有什么特点?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独立思考 学生尝试计算 同桌讨论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回答教师巡视,反馈:指名谁交流自
11、己是怎样想的?教师巡视,找出几种有代表性的做法交流指名回答指名交流,计算时能口算的要口算三、巩固练习基本练习1、练习2、想想做做第2题,在书上填数3、想想做做第3题提高练习4、想想做做第4题(1)在图上你能知道了什么?要求还剩多少棵?小朋友们会列式计算吗?现在一共多少棵?又该怎样列式计算?5、想想做做第5题(1)在图上你能知道了什么?全班一共栽树多少棵?小朋友们会列式计算吗?女生栽树多少棵?又该怎样列式计算? 学生独立完成 学生独立完成 独立完成 请学生仔细观察 独立列式计算 尝试计算 独立仔细观察、列式计算同桌互改指名回答追问:运算顺序是什么,计算时哪一步可以口算指名说说图意教师巡视,反馈交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第一单元 苏教版2014秋 年级 上册 数学教案 第一 单元 苏教版 2014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