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经济学》复习重点大全(共12页).doc
《《劳动经济学》复习重点大全(共12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劳动经济学》复习重点大全(共12页).doc(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第一章 劳动力需求1、劳动力的含义(特征):(1)劳动力是人所特有的一种能力;(2)劳动力是存在于活的人体中的能力;(3)劳动力是人在劳动中所运用的能力;(4)劳动力是人在劳动中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5)具有劳动能力的人。2、劳动力资源劳动力资源是指能够从事各类工作的劳动力人口,它是劳动力人口的数量及其平均素质的乘积。3、论述劳动力需求是意愿和支付能力的统一答:劳动力需求不能等同于劳动力需要。需求是指购买者在现行价格水平条件下有能力并愿意的购买量。劳动力需求是指企业在不同的工资水平下(即劳动力价格)条件下,有能力并有意愿使用的劳动力数量,两者缺一不可。劳动力需求与
2、消费品的需求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它们都是购买意愿和支持能力的统一。如消费者对某种消费品的需求,其直接目的是通过物品的消费获得某种满足。但劳动力需求的直接目的则是为了生产剩余,也就是为雇主提供利润。当这种生产剩余的能力为零时,需求量不会再增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需求量的大小与价格水平存在着相互依存的关系,比较的标准是价格水平。只有在确定的时点、确定的价格水平下,才能谈到需求增加、减少还是不变的问题。因此,劳动力需求的价格尺度就是工资水平。(为论述题时尽量多答)4、劳动力需求的假设及其含义:劳动力需求的基本假设包括生产技术的假设、组织目标的假设、市场环境的假设、劳动力是否同质的假设。生产技术的假设:
3、或假设技术条件不变,或假设技术条件可变。组织目标的假设:在生产组织中,生产目标是其根本目标。企业的生产目标也是设计劳动力需求基本模型的一个重要条件。有关生产目标的假设,不外乎有三种情况:利润最大化、人均产量最大化和总产量最大化。市场环境的假设:分析劳动力需求还要考虑不同的市场状况。市场状况分为完全竞争性市场、垄断性市场和不完全竞争性市场三种。最常见的是假定市场处于完全竞争的状态。劳动力是否同质的假设:劳动力供给基本模型假设劳动力是同质的,也就是说劳动力具相同的质量。但事实上劳动力的异质性是劳动力市场最主要的特征。5、劳动力需求弹性(何谓劳动力需求弹性)34劳动力需求弹性是一般需求弹性概念的属概
4、念,也具有一般需求弹性的各种性质。按绝对值的大小,劳动力需求弹性可以呈现五种状态:(1)劳动力需求弹性等于零。(2)劳动力需求弹性小于1。(3)劳动力需求弹性等于1。(4)劳动力需求弹性大于1。(5)劳动力需求弹性无穷大。6、希克斯马歇尔派生需求四大法则影响劳动力需求弹性大小的因素主要体现在派生需求的四个法则之中。派生需求的概念及其法则最初由马歇尔创立,现人们称之为“希克斯马歇尔派生需求四大法则”,法则表示,其它因素不变时:(1) 在生产函数上,劳动投入与其他要素之间可替代性越大。(2) 产品的需求弹性越大。(3) 其他生产要素的供给弹性越大。(4) 劳动力成本在生产总成本中所占的比重越大,劳
5、动力需求弹性越大。7、劳动力需求弹性的决定因素(1)要素替代对劳动力需求弹性的影响 从长期看,各要素之间相互替代的可能性越大,劳动力需求弹性也越大。要素之间替代的难易程度受技术经济、制度方面因素的影响。(2)产品需求对劳动力需求弹性的影响工资水平的上涨会导致产品成本升高,提高产品价格将会带来产品需求的减少,近而导致企业对劳动力需求量下降。(3)其他生产要素供给弹性对劳动力需求弹性的影响(4)劳动力成本占总成本比重对劳动力需求弹性的影响 劳动力成本占总成本的比重对劳动力需求弹性具有重要影响。第二章 劳动力供给1、劳动力供给的含义劳动力的供给,从本质上说,是指劳动力的供给主体(劳动者个人,在某些情
6、况下可以是家庭)在一定的劳动条件下自愿对存在于主体之中的劳动力使用权的出让;从量的角度说,是指一个经济体(大至一个国家,小至一个微型企业,一个雇请了保姆的家庭)在某一段时期中,可以获得的劳动者愿意够提供的劳动能力的总和。深入理解需把握的几个要点:(1)个体决策 对劳动力供给的基本分析,是建立在对劳动者个体的经济决策分析基础之上的。(2)个体意愿 劳动力供给的量与质很大程度上受到劳动力供给者主观意愿的影响。(3)时间要素劳动力供给的总和不仅包括劳动力的数量,还包括劳动者愿意提供的劳动时间和强度。2、劳动力供给假设: 在分析劳动力供给时,一般需要做出下列几个方面的假设:(1) 劳动力供给主体的目标
7、假设。 该假设变为劳动者做出有关供给决策时,以追求效用最大化为主要目标。(2) 市场环境的假设。(3) 关于劳动力质量的假设。3、影响劳动力参与率的因素包括哪些?答:(1)教育制度与教育供给规模;(2)工资政策及工资关系;(3)工资水平;(4)个人非劳动收入;(5)居民家庭生产率的变化;(6)社会保障制度;(7)宏观经济状况;(8)其他因素。4、经济周期:指经济运行过程中繁荣与衰退的周期性交替。5、劳动力参与率假说:1)附加性劳动力假说:在经济总体水平下降时期,由于衰退,一些一级劳动力处于失业状态。此时,为了保证家庭已有的收入水平,二级劳动力走出家庭,以期寻找工作。因此二级劳动力参与率与失业率
8、存在着正向关系;失业率上升,二级劳动力参与率提高。2)悲观性劳动力假说:在就业下降、失业上升时期,一些一级劳动力处于失业状态,但仍滞留在劳动力市场,而许多二级劳动力对寻找新的工作机会的前景持悲观态度,因而宁愿退出劳动力市场而不愿作为失业者。因此,二级劳动力参与率与失业率呈反向关系:失业率上升,二级劳动力参与率下降。6、总效用与边际效用总效用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消费一定数量的商品或劳务所得到的效用总量或满足总和。边际效用是指在一定时间内消费者增加一个单位商品或劳务的消费所得到的增加效用量或增加的满足,也就是每增加一个单位商品或劳务的消费所得到的总效用增量。关系:边际效用=总效用的改变量/ 商品
9、消费量的改变量总效用曲线:总效用随消费量的增加而以递减的速度增加,达到消费饱和点时,总效用不再增加,曲线为水平状。边际效用曲线:随消费量的增加而递减,这就是边际效用递减规律。7、无差异曲线及其特征:余暇收入无差异曲线:主体对于劳动收入与余暇的组合的评价或选择,如果出现这样一种情况:A种组合与B种组合对他提供的效用相同,他不能区别何种组合的效用高或何种组合的选择顺序在前,此时,A,B两种组合对于主体来说是无差异的。那么,将与A点所示的劳动收入与余暇的组合具有相同效用的所有组合点连接起来,得到的曲线即为无差异曲线。(它表明在曲线上的任何一点所示的劳动收入与余暇的组合,带给主体的效用都一样,均使它不
10、能区别何种组合的效用高或选择顺序在前。)特 征:1)在同一平面上存在无数条无差异曲线,同一条无差异曲线表示曲线上所有点之间的效用相同,不同的无差异曲线效用不同。2)在同一平面上,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不相交。3)无差异曲线是一条斜率为负值、凸向原点的曲线。4)主体的偏好不同,无差异曲线的形状不同,即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劳动收入替代余暇的比率。第三章 劳动力市场的均衡和内部劳动力市场1、 局部均衡分析和一般均衡分析按照均衡市场的覆盖范围,古典均衡分析分为局部均衡分析和一般均衡分析。1)局部均衡分析:是经济学中用来考察单个市场、单个商品价格与供求关系变化的一种分析方法。它假定其它条件不变时,一种商品的价
11、格只取决于它本身的供求状态,而不受其它商品价格与供求的影响。局部分析法的代表人物是马歇尔。2)一般均衡分析:是经济学中用来考察市场上所有市场、所有商品的价格和供求关系变化的一种分析方法。一般均衡分析方法的代表人物是瑞士洛桑学派的L.瓦拉尔。2、 非均衡概念非均衡理论认为,在现实中,价格并非像传统理论那样可以随时根据供求关系迅速调整,有时是因为制度的原因被固定或受到限制,有时由于信息不完全而得不到及时的调整。因此市场运行的结果是非均衡的,变量之间是不均等的,理想的供给不等于有效的需求,理想的需求也不总等于有效的供给。3、劳动力市场动态均衡的三种模型1) 劳动力供给弹性小于劳动力需求弹性(收敛型蛛
12、网)在劳动力供给弹性小于劳动力需求弹性的条件下,工资率与劳动力供给量的波动会越来越小,最后能够恢复均衡。2) 劳动力供给弹性大于劳动力需求弹性(发散型蛛网)在劳动力供给弹性大于劳动力需求弹性条件下,工资率波动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越来越大。当劳动力市场失衡时,劳动力供求和工资率的波动距均衡点越来越大,无法恢复均衡。3) 劳动力供给弹性等于劳动力需求弹性(封闭型蛛网)当劳动力供给弹性等于劳动力需求弹性时,工资和就业量在同一波动程度上变动起来的工资率和终点的工资率在同一点上重合,形成一个循环。4、劳动力市场均衡的意义1) 劳动力资源的最优配置。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中,劳动力市场实现均衡,劳动力资源就能
13、达到最有效率的分配。在给定资源与总需求水平的前提下,社会产出亦能取得最高水平。劳动力市场均衡,工资率等于总的边际产品价值,社会可获得最大的产出水平及劳动资源的最优分配。2) 同质的劳动力获得同样的工资。劳动力市场的均衡可以使同质的劳动力获得同样的工资,不存在任何职业的、行业的和地区的工资差别。3)实现充分就业。5、使劳动力供求的结合发生障碍或扭曲的因素1)信息不足2)过度选择3)制度和政策因素。6、自愿失业与非自愿失业1)自愿失业:由于存在工资刚性,市场工资率不能随劳动力供给和劳动需求的变化而变化,由者由于存在着工资率方面的法律规定(如最低工资法),使工资率不能下降到法定最低工资率以下。总这是
14、由于实际工资率太高而引起劳动力供给大于劳动力需求而造成劳动力者失业的现象。2)非自愿失业是一种市场非均衡现象,它不是由实际工资率太高而引起的,而是因为产品需求下降时厂商销售发生困难,对劳动力供给造成数量限制情形下发生的失业。7、UV分析UV分析是从失业(unemployment)与职业空位(vacancies),也就是劳动力过剩和劳动力短缺的关系出发,研究劳动力市场资源分配功能效率问题的分析方法。8、内部劳动力市场存在的原因:答:1)员工一般享有较多的在职培训,这导致人力资本投资的增大,从而引起企业用人政策的变化,即企业不轻易解雇员工。内部劳动力市场能有效地保护企业的人力资本,对员工的情绪和企
15、业的凝聚力有稳定的作用。2)现在劳动力市场处于不完全竞争状态,企业在调整劳动投入量时,不是任意辞退劳动者而是适当发挥内部劳动市场的机能。内部选用高级空缺职位的人才有利于激励员工。3)监于社会制度的竞争压力,西方国家政府鼓励企业采取有利于员工的内部劳动力市场。9、内部劳动力市场的规则1) 人事、劳动管理上的规则。2) 工资、劳动报酬管理上的规则。3) 教育、培训的规则。4) 劳动关系的规则。第四章 劳动时间1、劳动时间的功能1)计量功能2)指示功能3)保证个人及社会维持和发展的功能4)人际交往功能2、制度劳动时间企业的工作,或多或少需要共同工作。所以企业不可能任由每个劳动者根据自己的情况来调整安
16、排劳动时间,劳动者应该根据企业规定的劳动时间进行工作。3、超时工作超时工作是指在法定劳动时间以外继续劳动。超时工作与制度劳动时间内的工作相比,要给付较高的劳动报酬。4、兼职工作兼职工作实际上也是一种超时工作。二者区别在于,超时工作是在第一职业的制度工作时间之外,在同一地点为同一雇主提供额外的劳动;而兼职工作则是指在第一职业之外寻找其他的工作。5、非全日制就业模式的特征:1)经济性因素在决定非全日制就业态势方面起主导性作用。2)市场经济国家非全日制就业者较多,非市场经济国家非全日制就业者较少。6、缩短劳动时间对经济可能产生的积极影响1)劳动时间的缩短使劳动的各个要素得到充分利用;2)劳动时间的缩
17、短使劳动产品增多;3)劳动时间的缩短有利于节约能源;4)劳动时间的缩短有利于扩大就业;5)劳动时间的缩短有利于提高劳动者素质。6)劳动时间的缩短有利于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第五章 生命周期与劳动参与决策1、何谓生命周期?近几十年来其变化趋势如何?生命周期是指与就业密切相关的人生各重要阶段,因此也可以称为劳动力供给的生命周期。人们的生命周期发生了很大变化,在结婚年龄后移、生育率下降的同时,平均寿命大大延长。包括中国在内的很多国家与过去相比,人们的生命周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结婚年龄后移、生育率下降的同时,平均寿命大大延长。人们的平均结婚年龄、生育年龄在延后,平均寿命在延长,生命周期也在发生变化。这
18、些因素的变化对人口的劳动参与率与决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平均寿命的延长增加了人们的可支配时间,也延长了许多人参与市场性劳动的时间。2、就业与就学决策:在生命周期中,人们首先面对的重要选择是就学还是就业。随着社会、经济与教育的发展,在人们对教育的支付能力提高的同时,教育能够吸纳更多的求学者,再加上人们对教育、知识、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等方面认识的发展,选择就业的年龄出现了向后推移的倾向。这种倾向可以通过不同年龄组劳动参与率的变化和大学入学率的变化显示出来。即是进入社会参加就业,还是继续读书多学知识的决定层面。3、 婚姻的经济性决策总体上来说,婚姻是不能依当事人个人意愿来决定的。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
19、的变化,自然经济的比重不断下降,大家庭主义的观念逐渐淡漠,婚姻的决策逐渐成为当事人个人的事情。对个人而言,婚姻有许多经济意义。首先,由于婚姻所形成的夫妻共同生活,两人的平均生活费用与独身一人时期相比可能有所下降(规模效用)。其次,长期以来由于多方面原因,造成两性在家庭内外的生产率上存在着很大差距。在婚姻形成的共同生活中,夫妻双方很容易取长被短,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婚姻所带来的比较优势逐渐减少。婚姻还是一种高风险的行为,在婚姻中存在着掌握对方信息不完全或判断失误的情况,从而会在心理、和财产支付上给当事造成很大成本。人们会根据婚姻的成本的大小来规避。第八章 就业与失业1、就业的含
20、义劳动就业是指达到法定劳动年龄、具有劳动能力的劳动者,运用生产资料依法从事某种社会劳动,并获得赖以为生的报酬收入或经营收入的经济活动,简称就业。实现就业需符合以下条件:1) 就业主体是达到法定年龄的具有劳动能力的人。2) 就业主体所从事的劳动属于合法社会劳动。3) 就业主体所从事的劳动是有报酬的劳动。衡量就业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是就业人数比率:就业人数比率=就业人数/(就业人数+失业人数)*10%2、充分就业的内涵1)凯恩斯的充分就业概念:“在某一工资水平下,所有愿意接受这种工资的人都能得到工作。”始于就业、利息和货币流通一书。凯恩斯把失业分为:自愿性失业和非自愿性失业。2)理论界的充分就业概念
21、:一种充分就业是指劳动力和生产设备都达到充分利用状态;另一种是充分就业并不等于失业率为零,而是总失业率等于自然失业率。3)统计学界的充分就业概念:在现实中,有些人用某一具体就业水平指标来描述充分就业。4)从供求方面对充分就业的界定:是指劳动力供给与劳动力需求处于均衡,国民经济的发展充分地满足劳动者对就业岗位需求的状态,即凡是接受市场工资率就业的人均能就业的状态。4、 我国对失业概念的规定我国的失业调查统计中,失业人员是指在规定劳动年龄内,具有劳动能力,在调查期内无业并以某种方式寻找工作的人员。1)登记失业人员:失业人员中以到职业介绍机构登记的方式寻找工作的称为登记失业人员,是指有非农业户口,在
22、一定的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无业而要求就业,并在当地就业服务机构进行登记求职的人员。2_调查失业人员:由于不少失业人员并不去劳动部门进行登记,而登记为失业人员中又有不少通过各种形式就业,登记失业已不能反映我国城镇劳动力失业状况,而应该对失业率进行抽样调查。5、自然失业率的界定自然失业率又称均衡失业率,是指在整个劳动力市场既不存在过多的劳动力供给,也不存在过多劳动力需求的失业率。即在劳动力市场达到均衡、实现充分就业时的失业率就是自然失业率。6、如何认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自然失业率上升这一现象?答:与以下因素有关:1)劳动力结构的变化。劳动力中不同的人口统计组别对失业率有不同的影响。失业率较高的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劳动经济学 劳动 经济学 复习 重点 大全 12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