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古典美学中的审美观照(一)(共7页).docx
《论中国古典美学中的审美观照(一)(共7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中国古典美学中的审美观照(一)(共7页).docx(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论中国古典美学中的审美观照(一)【内容摘要】“审美观照”是一个颇具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的审美范畴,在学术界被广泛运用,但却并未得到学理上的建构与阐析。“观照”这个概念来源于中国传统美学。审美观照是在艺术创作中摄取、形成审美意象的重要途径。审美观照不是一般的观看、观察,而是审美主体在进入特定的审美情境之后,以充满独特情韵的眼光来看对象物的观赏与晤对。中国古典美学中审美观照的主要方式,是“仰观俯察”、“远观近察”的“流观”。中国的审美观照方式与传统哲学中的道家、佛学与理学都有某些内在的联系。中国文学艺术的独特韵味与意境,是与其独特的审美观照方式密切相关的。【关键词】审美观照
2、;观照方式;仰观俯察;远观近察一、“审美观照”的涵义与“观物取象”审美观照,是一种重要的审美活动,是审美主客体之间发生实践性联系的特殊方式。中国古代诗论、画论中在这方面有十分丰富的资料,却并无从具体到抽象的理论概括。在当代的美学论着中,多有使用“审美观照”这个概念者,却同样缺少关于“审美观照”这个概念的理论建构。而笔者以为,“审美观照”是一个有着非常丰富的实践基础和当代理论活力的美学理论范畴。无疑地,中国古典美学有着广大而渊深的理论资源,很多资料至今对于艺术创作和当代的中国美学的发展,仍有源源不断的借鉴价值。但是,中国古典美学中的很多概念,尚处于前理论的状态,以一种经验的、未经抽象的形式存在着
3、,如同未经提炼的矿藏。然而,这些概念的存在,却是美学发展的推动力。中国美学在当代世界美学格局中的地位与突进,有赖于传统文艺美学中的范畴的升华与理论提炼。“审美观照”便是其中一个重要的范畴。什么是“审美观照”?这是应该从学理层面加以厘清的。“观照”是一个具有浓重的中国特色的概念。它的来源出自于佛学。辞海中的“观照”辞条说:“观照:佛教指静观世界,以智慧照见事理。”这个辞义是来源于佛学辞典的。丁福保佛学小辞典中即说:“以智慧而照见事理,曰观照。”观即“止观”,这就要求主体以般若智慧直观事物,而直接洞照事物的本质。如坛经所云:“悟此法者,即是无念、无忆、无着,菲起诳妄,即是真如性。用智慧观照,于一切
4、法不取不舍,即见性成道。”指的便是不借助于理性解析的直观体验。而“审美观照”这个范畴在中国古代的美学资料并无直接的存在,更多的是以“观”等说法指谓在艺术创作过程中,对于作为审美对象的独特的观审角度与方式。审美观照是艺术创作过程中摄取、形成审美意象的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途径。没有审美创造主体对于对象物的观照,审美意象是很难形成的。“观物取象”是关于“审美观照”的一个基本的命题,周易已提出“象”与“意”的关系问题,其中云:“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变而通之以尽利,鼓之舞之以尽神。”这里将“象”作为表达“圣人之意”的最重要
5、的因素。周易中所说的“象”是卦象,而非艺术形象,但却是与艺术形象或审美意象相通的。“立象尽意”之说对后来的艺术创作和理论是有着十分深远的影响的。正如李泽厚、刘纲纪先生所分析的:“周易所说的象虽非艺术形象,却同艺术形象相通。其所以如此,当然不是出于什么巧合,而是因为周易中大约始于殷商的各个卦象,经过传的阐释发挥,已不只是为了定吉凶而已,而且成为整个宇宙万物、人类社会的象征,俨然构成为一种解释世界的模式了。而传的作者们既然企图用殷周遗存下来的卦象来解释自然和人类社会,特别是解释奴隶主阶级理想中的文明社会,他们就不可能把文或美的问题撇开不管,因而使得周易所说的象既包含着对现实事物的摹仿(以符号指谓象
6、征现实的形象),同时又有美的因素,涉及了自然和社会中的美的事物。这样,周易所说的象就不只是卦象,而同时具有美学的意义了。”这种分析,应该说是较为客观的,这从中国艺术理论中对于意象的重视及“观物取象”的审美观照方式对艺术创作的深刻影响就可以得到印证。周易中所说的“象”是对客观现实事物的一种反映与摹仿,如系辞中说:“是故易者,象也,象也是,像也。”意思是易经的内蕴是卦象,卦象是用卦来象事物。但是,周易之象并非仅是对事物表层形象的摹写反映,而是对事物深层蕴含的符号化彰显。系辞上云:“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所谓“赜”,是指幽深复杂的事理。在周易作者来看,“象”是圣人发
7、现天下幽深难见的道理把它譬拟成具体的形象,用来象征事物适宜的意义。如果仅是对外在形象的摹写与反映,那就没有多大价值了。易象又是以之表明事物变化的征兆。系辞上云:“圣人设卦观象,系辞焉而明吉凶,刚柔相推而生变化。是故吉凶者,失得之象也;悔吝者,忧虞之象也。变化者,进退之象也;刚柔者,昼夜之象也。”因而,“象”是作为事物变化的征兆而被人们加以把握的。易象是“观物取象”的产物。它一方面是对客观事物的摹仿、反映,一方面又是主体创造的结果。系辞中有一段非常有名的话:“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这段
8、话是易经中“观物取象”的最为集中的体现。它指出了“观物取象”是对外物的观察、摄写,同时,也以此沟通主体与客观世界的关系。这段论述还将“仰观俯察”的观照方式留给后人,成为中国艺术创造过程中关于审美观照的基本方式。叶朗先生曾分析了“观物取象”的三层意思,指出:第一,观物取象说明了易象的来源。易象是怎么来的呢?是圣人根据他对自然现象和生活现象的观察,创造出来的。易象是“圣人”的创造,但并非是圣人的自我表现而是对于宇宙万物的再现。这种再现,不仅限于对外界物象的外表的模拟,而且更着重于表现万物的内在的特性,表现宇宙的深奥微妙的道理(“天下之赜”,“万物之情”)所以这种再现就带有很大的概括性。第二,“观物
9、取象”说明易象的产生既是一个认识的过程,同时又是一个创造的过程。“观”就是对外界物象的直接观察、直接感受。“取”就是在观的基础上的提炼、概括、创造。观和取都离不开象。第三,“观物取象”还说明了“观物”所应采取的方式。“观物取象”的命题说明观照与意象创造之间的密切关系。观照的目的和结果都是审美意象的创造。二、审美观照与主体心境审美观照不是一般的观看、观察,也不是一般的浏览,而是审美创造主体在进入特定的审美情境之后,以充满独特情韵的眼光来看对象物时的观赏与晤对。观照不只是用眼,更是用心;不仅是对于对象的映入,而且是以特有的角度将其改造成以此一对象为原型的审美意象;不仅是以对象物为观赏的对象,而且是
10、与对象物彼此投入,形成物我两忘的关系。陆机在文赋中所说的“瞻万物而思纷”的“瞻”,即是一种审美观照。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中所说的“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也是一种审美观照。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一种审美观照,苏轼的“与可画竹时,见竹不见人。岂独不见人,嗒然遗其身”,也是一种审美观照。而主体的态度,对于审美观照来说,又是尤为重要的。排除欲念纷扰、空明虚静的心胸,对于审美观照来说是非常必要的。老子中所说的“涤除玄鉴”(或“览”),的命题,虽然不是就审美而论的,而是对“道”的观照;但它却对中国美学中关于审美态度的发展,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所谓“涤除”,就是洗去心灵中的各种欲念或
11、成见,使头脑像镜子一样空明澄静。“鉴”本意是镜子,引申为“观照”之意。高亨先生说:“玄鉴者,内心之光明,为形而上之镜,能照察事物,故谓之玄鉴。”“涤除玄鉴”,是关于审美观照的最早理论渊源。这里至少可以看到这样三层含义:一是主体的虚静心胸的空明澄静;二是主体与客体的相关性,观照一定是相关于某个对象物的;三是观照是蕴含着主体智慧的直观,而非知性分解。庄子也以“虚静”为观照的主体条件,天道篇中云:“圣人静也,非曰静也善,故静也,万物无以铙心者,故静也。水静则明烛须眉,平乎准,大匠取法焉。水静犹明,而况精神!圣人之心静乎!天地之鉴也,万物之镜也。”由于主体心灵的虚静,才能呈现出一种观照对象的心胸。由庄
12、子的论述我们可以看到,主体的虚静心态,使观照不止于具体的对象物,而是以具体的对象物涵容万物,统摄万象。庄子天地篇又云:“视乎冥冥,听乎无声。冥冥之中,独见晓焉;无声之中,独闻和焉。故深之又深而能物焉,神之又神而能精焉;故其与万物接也。至无而供其求,时骋而要其宿。”所谓“独见”、“独闻”,即是以空寂虚灵之心对于对象的视听。而由这种“独见”、“独听”,则可以感受万物的。郭象注曰:“若夫视听而不寄之于寂,则有黯昧而不和也。”成玄英疏云:“虽复冥冥非色,而能陶甄万象,乃云寂寂无响,故能谐韵八音。”都指出了以虚静空明的审美心态所做的观照,不仅是对所观对象物的观赏映照,而且,可以涵容万物,吐纳万象的。王羲
13、之答许询诗中说:“争先非吾事,静照在忘求。”刘勰文心雕龙养气篇的“赞”中说:“纷哉万象,劳矣千想。玄神宜宝,素气以养。水停以鉴,火静而朗。无扰文虑,郁此精爽。”养气篇是说保养精神以使神思顺畅,但也关涉着创作主体对事物的观照。“水停以鉴”,是以水之平静为喻,以形容作者的心意闲静才能更好地观照对象。三、“仰观俯察”与“远观近察”的审美观照方式审美观照的重要问题是观照的角度与方式。易经中所说的:“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开创了关于审美观照的一种典型的方式,即是仰观俯察的观照方式。易经所说的是卦象的取象的观照方式,但却对以后的艺术创作(尤其是诗
14、、画)时的观照,形成了至为深远的影响。审美主体以宇宙天地为其观照的对象,而非专以某一物为其固定的观照对象,这样,就使所取的意象至为阔大,充满寥廓的宇宙感,同时,也使审美主体成为整体的意境的中心。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中的“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即是典型的仰观俯察式的观照方式。宋人范文曾举出了诗中的若干诗人以仰观俯察的观照方式所取的诗中的审美意象:“苏子卿诗:俯观江汉流,仰视浮云翔。魏文帝云:俯视清水波,仰看明月光。曹子建云:俯降千仞,仰登天阻。何敬祖云:“仰视垣上草,俯察阶下露。又:俯临清泉渊,仰观嘉木敷。谢灵运云:俯濯石下潭,仰看条上猿。又:俯视乔木
15、杪,仰聆大壑淙。辞意一也。”范氏所举这些诗例,都是俯观仰察的观照方式。嵇康的赠秀才入军中多有以俯观仰察的方式而得到的意象:“仰落惊鸿,俯引渊鱼。盘于游田,其乐只且。”“仰讯高云,俯托轻波。乘流远遁,抱恨山阿。”“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俯仰自得,游心太玄。”再如其诗中的“俯漱神泉,仰琼枝。栖心浩素,终始不亏。”嵇康诗中的这种俯观仰察是与其“游心”的思维方式联系在一起的。在他的诗中,多处出现老庄哲学味道甚浓的“游心”字样。如说“绝智弃学,游心于玄默。”(11)“游心大象,倾昧修身。”(12)“游心太玄”是与“俯仰自得”有着难以分割的关系的。王羲之著名的兰亭诗中也是以俯观仰察的方式来创造意象的:“三春
16、启群品,寄畅在所因。仰望碧天际,俯磐绿水滨。”等等。这种俯观仰察的观照方式,造就了有广阔空间的意象,而且是以主体为中心的高下二维的广阔空间。主体的观照角度是稳定的、是站在一个基点上的。宗白华先生对此曾有精妙的论述,他说:“早在易经、系辞的传里已经说古代圣哲是”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俯仰往还,远近取与,是中国哲人的观照法,也是诗人的观照法。而这观照法表现在我们的诗中画中,构成我们诗画中空间意识的特质。”(13)从美学的角度将这种“俯仰往还,远近取与”的观照方式,揭明为中国哲人与诗人的独特观照法。宗白华先生还举了这样一些诗歌创作中的有关例子:“左太冲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 古典 美学 中的 审美 观照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