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醇》教学设计(共13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乙醇》教学设计(共13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乙醇》教学设计(共13页).doc(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1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新理念下的化学教学强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注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不应该被看成是对于教师授予知识的被动接受,而是学习者以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主动的建构活动”,即学生的学习过程应该是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基于问题学习”是建构主义所提倡的一种教学方式,同时心理学的研究也表明,发现问题是思维的起点,也是思维的源泉和动力。基于建构注意理论的指导,本设计以层层递进的问题式教学为主,辅助以实验、幻灯片、讨论、归纳等手段,引领学生发现问题,在合作、探究中解决问题,并进一步深化,将所得知识进行应用
2、,学生在体验到不断解决问题的成功感的同时,逐步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2教学内容分析:在初中化学中,只简单地介绍了乙醇的用途,没有从组成和结构角度认识其性质、存在和用途。乙醇是学生比较熟悉的生活用品,又是典型的烃的衍生物,因此本节课主要从乙醇的组成、结构和性质出发,可以让学生知道官能团对有机物性质的重要影响,建立“(组成)结构性质用途”的有机物学习模式。教学设计中,在学生初中知识的基础上,突出从烃到烃的衍生物的结构变化,强调官能团与性质的关系,在学生头脑中逐步建立烃基与官能团位置关系等立体结构模型,帮助学生打好进一步学习的方法论基础,同时鼓励学生用学习到的知识解释常见有机物的性
3、质和用途。3学生情况分析:从学生学习能力上看,经过近一个半学期的高中化学学习,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系统知识学习的能力,学会了分析物质结构与性质的关系,具备了一定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学生心理情况看,由于本单元知识十分贴近生活,都是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物质,学生的情绪与心理都会处于一种兴奋状态,会产生一种自然的探究欲望,这一点在教学中要把握好,对培养学生学习化学兴趣将会大有帮助。在本单元的学习中,学生已经认识了甲烷、乙烯、苯的分子组成、结构特征、主要化学性质及应用,并学会比较各种烃在组成、结构、性质上的差异,也初步了解了有机基团与性质的关系,对于官能团的学习有一定的基础,但毕竟高一
4、学生刚接触有机化学,知识掌握是零乱而不系统的。4教学目标设计:(1)基础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乙醇的物理性质及用途2掌握乙醇的分子结构和化学性质与钠的反应、氧化反应。过程与方法:1采用实验探究法,引导学生学习科学方法,提高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2在教学过程中训练思维的严密性、逻辑性,培养学生分析、推理、类比、归纳、总结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让学生体会科学探究的艰辛与乐趣,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 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2学会由事物的表象分析事物的本质、变化,进一步培养综合运用知识、 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人人动手实验,规范操作,全面培养、
5、提高实验能力、观察能力和对实验现象的分析能力。3通过新旧知识的联系,培养知识迁移、扩展的能力,进一步激发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望;通过实验,培养求实、严谨的优良品质。(2)发展性目标:培养学生实验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水平。(3)教学重点的分析与确定根据化学学科的特点,重点掌握物质的结构和性质由此确定本节课的重点是乙醇的分子结构和主要化学性质(与活泼金属钠反应、催化氧化、燃烧)。(4)教学难点的分析与确定在有机化学反应中,重点学习官能团的性质及断键的方式,本节课的难点是乙醇分子在反应中的断键方式。5教学过程设计:(1)教学流程图: (2)教学资源的开放性措施:球棍模型学生知道乙醇分子式为
6、C2H6O,但为什么在学习有机化合物时还要重点学习它们的结构式,原因在于有机分子同分异构现象的出现,为了让学生自己获得这样的信息,给学生搭建平台,自己组装C2H6O的球棍模型,从而分析出乙醇分子的结构到底如何。实验仪器及药品无水乙醇、金属钠(保存的煤油中)、一端绕成螺旋状的细铜丝、酸化的高锰钾溶液、酒精灯、试管、带橡皮塞的尖嘴导管、镊子、小刀、滤纸、铁架台(带铁架)、火柴等。由于钠在使用上存在不安全隐患,所以由教师要提示钠取用的颗粒大小以及其他注意事项,此试验和钠与水反应的现象做对比,进行知识的迁移类比。学生分小组做乙醇的催化氧化实验,自己亲身感受铜在这个反应中的作用,明确催化剂是参与反应的,
7、以及乙醇是可以发生催化氧化的分步反应。信息技术的应用本节课的实验由学生分组演示,然后应用多媒体技术播放乙醇与钠反应、催化氧化的断键位置,因此需要多媒体设备,并做好乙醇的ppt演示文稿。(3)问题情境的开放性措施:C2H6O的同分异构体的球棍模型:这个问题主要让学生明辨有机分子式和化学物质的对应关系。定量实验探究乙醇的结构式这个问题主要让学生明辨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乙醇和水都可以跟钠反应通过这个实验让学生明辨官能团的性质,结构相似性质相似。乙醇的催化氧化实验通过这个实验让学生明辨催化剂性质,以及乙醇可以被弱氧化剂氧化(4)学生活动的开放性措施:小组讨论。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常识培养学生的合
8、作探究能力。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学生组装球棍模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将微观分子模型化。学生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现象的能力,知识迁移能力。化学知识的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5)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 有一样东西,当成功、快乐的时候,人们会想到它;当失败、忧愁的时候,人们也会想到它-它是什么?相传杜康酒就是偶然将饭菜倒入竹筒,用泥土封住后形成的。酒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在酿酒技术提高的同时,也形成了我国博大精深的酒文化。古往今来传颂着许多与酒有关的诗歌和故事。你能吟几句吗?你知道酒的主要成分是什么?你对它有哪些认识?
9、交流讨论,学生自由回答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出课题一、乙醇的物理性质结合学生的回答,补充乙醇在生活中的相关内容【投影】一、乙醇的物理性质:色、态、味、密度(跟水比)、熔沸点、溶解度学生归纳、总结、回答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常识和学科知识对乙醇的物理性质有一个系统的认识。二、乙醇的分子结构1分子式:【投影】二、乙醇的分子结构:1分子式:学生回答C2H6O2结构式:【投影】2结构式:让学生根据乙醇分子式,推测乙醇的结构。【投影】乙醇分子结构的探究问题1:乙醇的分子和哪种烃分子最相近【动手操作2人一组】每人插出1个乙烷(C2H6)分子的球棍模型【观察球棍模型思考与交流】问题2:乙烷(C2H
10、6)分子有几种不同的化学键?问题3:在乙烷(C2H6)分子结构中嵌入1个O原子(即得到C2H6O ),有几种情况并组装,请写出它们的结构式。【投影】(图一) (图二)【定量实验探究乙醇的结构式】一定量的乙醇与足量的钠反应,消耗的乙醇和生成的氢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结论】乙醇分子的球棍模型为:图一分子的结构式为:学生回答乙烷学生自己动手插C2H6的球棍模型学生交流C2H6O的可能的结构有两种学生进行数据分析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利用“支架”式问题的层层递进,使学生能顺利理解乙醇结构的确定方法,达到结构知识的自主建构目的。培养学生分析数据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对性质反映结构的认识3结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乙醇 教学 设计 13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