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量》教学设计(共8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物质的量》教学设计(共8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质的量》教学设计(共8页).doc(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 教育学院实践课程 课程设计 作业学号: 姓名: 班级: 成绩:评语:1、题目: 请在总结教育实习活动的基础上,结合本专业教学实践,设计一份完整整的教案。2、要求: 教学目标阐述准确、清楚,具有可操作性;教学过程体现探究式教学,教学内容具有科学性、思想性和逻辑性;在教学思路、教学活动、教学手段、学科知识处理方面有所创新;教案格式规范,教学思路清晰,文字表达准确、清楚。物质的量教学设计一. 教学背景分析根据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所确定的“内容标准”,在必修课程的6个主题中,化学实验基础是必修课程的核心。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要
2、让学生学好化学首先要学生了解化学的这一特征并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去学习化学。物质的量作为化学基本概念学习。物质的量是学生在前面学习了化学实验基本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的新概念,为以后物质的量浓度配制,化学计算的学习作了铺垫。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物质的量”这个物理量及其单位-摩尔;2、初步学会“物质的量、微粒数”之间的相互转化。3、了解引进摩尔这一单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懂得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涵义。过程与方法1、学会用类比的方法从熟悉、具体的概念入手来认识未知、抽象的概念。2、学会选用合适的集合概念来计量物质。3、学会从化学问题的解决过程中抽象出解决该问题的数学本质,并将其进一步 应用到化学
3、问题的解决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验引入“物质的量”的概念在化学研究、学习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2.培养学生演绎推理、归纳推理和运用化学知识进行计算的能力。三、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物质的量的概念;物质的量和微粒数之间的相互转化。教学难点:物质的量的概念。四、教学方法:实例引入,逐步抽象,揭示实质,清晰脉络关系,结合练习。 五、教学案例1. 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学习主题引入活动:“淘宝购物单”(PPT)引出生活中的“集合”思想完成表格,感悟“集合”为学习开展做伏笔。 构 建“集 合 体”问题1这些“宝贝”的个体单位和生活中常用的单位分别是什么?讲述我们发现生活中大的物件一般就
4、用它的个体单位表示,如电脑用“台”,而小的物件一般用许多个体的集合,当做一个整体来表示,如瓜子,一般用“个”的集合“包”、“斤”来表示。问题2如何用托盘天平称出一粒瓜子的质量?(聚少成多,积小为大)点评奥,这种方法用的仍是聚少成多,化零为整的“集合”思想。讲述不单在生活中经常运用聚少成多,化零为整的“集合”思想,在化学学习中,我们也常用到这种思想。例如构成物质的分子和原子等微粒,它们比餐巾纸、瓜子要小的多,比如1滴水中的水分子个数是1.671021,读作16万七千亿亿个,这么多水分子让咱国家13亿人日夜不停数,每分钟数100个,要2万年才能数完(PPT).继续完成表格感悟说出自己的方法。吃惊,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物质的量 物质 教学 设计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