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实验报告(共5页).doc





《环境实验报告(共5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实验报告(共5页).doc(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微污染水源处理摘要:为了加深对混凝理论的理解,掌握混凝剂的特性,决定针对微污染水源处理方面进行设计性实验,我们采用了AL2(SO4)3混凝剂,对于我们所取的麓湖水样来说,其最佳投药量为50 mg/L,最佳适用范围为40 mg/L 60 mg/L。而混凝效果受以下因素影响:(1)废水性质的影响(2)共存杂质的种类和浓度(3)混凝剂的影响。水的胶体杂质浓度、PH值、水温及共存杂质等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混凝效果。投药量最大时,混凝效果并不一定是好的。因为当铝盐投药量超过一定限度时,会产生“胶体保护”作用,使脱稳胶粒电荷变号或使胶粒被包卷而重新稳定。而且投药量大也容易出现产生大
2、量含水率很高的污泥的问题。关键词:混凝、混凝剂AL2(SO4)3、矾花、浊度、投药量、PH。一、实验目的及意义1、要求认识几种混凝剂,掌握其配制方法。2、观察混凝现象,从而加深对混凝理论的理解。3、认识混凝理论对微污染水源处理的重要意义。二、水样水质、仪器设备及药品水样水质:取至汾河的微污染水,水温属于常温水,浊度10。仪器设备:1000ml量筒2个;1000ml烧杯6个;100ml烧杯2个;10ml移液管2个;2ml移液管1个;医用针筒1根;洗耳球1个;光电浊度仪1台;六联搅拌器1台。药 品:AL2(SO4)3。三、实验原理水中粒径小的悬浮物以及胶体物质,由于微粒的布朗运动,胶体颗粒间的静电
3、斥力和胶体表面的水化作用,致使水中这种含浊状态稳定。向水中投加混凝剂后,由于如下原因:能降低颗粒间的排斥能峰,降低胶粒的电位,实现胶粒的“脱稳”;发生高聚物式高分子混凝剂的吸附架桥作用;网捕作用,从而达到颗粒的凝聚。 四、实验步骤实验方法:变速混凝搅拌器混凝实验实验步骤如下:(1)到麓湖取水样。(2)认真了解ZR4-6型混凝试验搅拌器的使用方法。(3)用1000 mL量筒取6个水样至6个1000 mL烧杯中(所取水样已经过均匀混合搅拌,且取样时是一次量取)。(4)投药量:AL2(SO4)3 0.5、1.5、2.5、3.0、3.5、4.0mL(所配给的AL2(SO4)3的浓度c为20 g/L)。
4、(5)将第一组水样置于ZR4-6型混凝试验搅拌器下(搅拌时间和程序已按说明书预先设定好)与此同时,按计算好的投药量,用移液管分别移取不同量的药液 至加药管中。(6)开动机器,在第一次自动加药后,用蒸馏水冲洗加药试管两次。(7)混凝实验搅拌器以500r/min的速度搅拌30s,150r/min速度搅拌5min,80r/min的速度搅拌10 min。(8)搅拌过程中,观察并记录“矾花”形成的过程,“矾花”外观、大小、密实程度等。(9)搅拌过程完成后,停机,静沉15 min,观察并记录“矾花”沉淀的过程。(10)第一组6个水样,静止15 min后,用医用针筒取出约的上清液,并分别用浊度仪测出剩余浊度
5、,记入表中。(11)比较第一组实验结果,根据6个水样所测得的剩余浊度值,以及水样混凝沉淀时现象观察记录的分析,对最佳投药量所在区间做出判断,缩小实验范围为3.0左右,加药量取2.5、2.7、2.9、3.1、3.3、3.5 mL的浓度c为20 g/L的AL2(SO4)3。重复以上实验步骤。五、原始数据记录实验中各个指标的测定数据记录表实验 编号混凝剂名称原水浊度原水温度原水PH值AL2(SO4)310.1(第一次) 10.1(第二次)196.4(第一次) 6.4(第二次)第一次水样编号123456代号aX1X2X3X4b投药量mL0.5 1.5 2.5 3.0 3.5 4.0 mg/L10305
6、0607080剩余浊度7.54 3.52 0.73 0.61 0.49 0.8沉淀后PH值6.46.4 6.4 6.4 6.4 6.4 第二次水样编号123456代号aX1X2X3X4b投药量mL2.32.42.52.62.72.8mg/L464850525456剩余浊度0.590.550.630.640.710.82沉淀后PH值6.4 6.4 6.4 6.4 6.4 6.4 实验过程的观察记录表实验编号观察记录小结水样编号矾花形成及沉淀过程描述第一次1矾花几乎没有投药量在4水样的量值左右的混凝效果较好2接着5、6水样后出现混浊,矾花小而不密实,数量比3水样少些,悬浮在水中,沉降慢。3很快出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环境 实验 报告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