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灌溉泵站设计(共21页).doc
《某灌溉泵站设计(共21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灌溉泵站设计(共21页).doc(2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一、水泵站课程设计任务和目的1、设计任务某灌溉泵站设计2、设计目的(1)加深学生对课程基本概念、理论、方法及课程结构体系的理解和融会贯通,培养其综合运用所学课程知识解决实际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2)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泵站工程设计的基本环节、内容、方法、步骤和要求,受到工程设计方法的初步训练和创新意识的培养。(3)实现对学生的运算、绘图、查阅资料和手册、使用规范和标准、计算机应用的基本技能的训练和求真务实科学素质的培养。二设计所依据的规范和标准给水排水设计手册常用设备给水排水设计手册器材与装置S型单机双吸水泵交流同步、异步电机泵站设计与规范三.设计基本资料1、基本情况本区
2、地势较高,历年旱情比较严重,粮食产量低。根据规划,你从附近湖中扬水灌溉该区的6.7万亩农田,使之达到高产、稳产的目的。机电扬水灌区内主要作物有小麦、玉米、骨子和棉花等。管区缺少灌溉制度,现参考附近老灌区的灌水经验,制定出本灌区灌溉保证率为75的灌溉制度。其设计毛灌水率如表1所列表1.1 设计年内毛灌水率 灌水时间(日、月)1/315/416/410/611/630/71/930/915/1110/12灌水率l/s千亩 30.0022.0016.5022.5030.751/500的站地地形图(从略)。2、地址及水文地质资料根据可能选择的站址,布置6各钻孔。由地质柱状图明显看出,3m以内表土主要是
3、粘壤土,经土工试验,得到有关物理指标为粘壤土的内摩擦角 承载力为200kN/ 。站址附近的地下水位多年平均在307.2m左右。3、气象资料夏季多年平均旬最高气温为34,春、秋季干旱少雨,年平均降雨量为524mm,降雨年内分配极不均匀,每年7、8、9月的降雨量占全年降雨量的80%以上。年平均无霜期为200天左右,多年平均最低气温为-8,最大冻土深度为0.44m,平均年地面温度为15,平均年日照时数为2600.4h。累计年平均辐射总量为527.4KJ/cm,平均日照百分率为59%。热量和积温都比较丰富,能满足一年两熟作物生长的需要。4、水源 灌区西北有一湖泊,使规划灌区的水源,其水量充沛。灌溉保证
4、率为75%时的湖泊月平均水位如表2所示表1.2湖泊月平均水位(保证率75%) 灌溉保证率为90%时,灌溉期间旬平均最低水位为308.8m,5年一遇的旬平均最高水位达312.5m,夏季多年旬平均最高水温为23。5、根据规划,为保证扬水后自流灌溉,出水池水位均不应低于327m。 6、站址附近有6.3 kv高压电力线通过,已经有关部门批准,可供泵站使用。7、该地区劳动力充足,交通方便,除水泥、金属材料以及泵站建设中所需的特殊材料外,当地可提供砖、瓦、石、砂、木材等建筑用材。8、根据机电设备的运行特性,每天按20h运行计算。四.站址选择及建筑物总体布置方案1 、站址选择站址选择要有利于控制全灌区的面积
5、,便于泵站枢纽的总体布置,渠站能相互结合,工程量小,安全可靠,能适时适量的取水。选择的依据如下:水源:对于从湖泊取水的泵站,应选择河床及堤岸稳定,流量有保证,水位变幅小,有利于防洪、防沙、防冰及防污的湖段。地形:为了便于泵站建筑物的布置,站址处的地形应该比较开阔,同时应具有与泵站扬程相适宜的地形高差和岸坡,还要有较好的通风采光条件,土石开挖工程量小,便于安排施工和以后扩建的可能性等因素。地质:泵站建筑物应处在岩石坚实、承载力强、渗透性弱、地下水位深的地基上,对于建在软基上的泵站,应考虑可能存在的淤泥、流沙、湿陷及膨胀土等不稳定的情况,在不可避免时,应制定相应的地基处理方案及加固措施。 电源交通
6、及其他:视泵站规模的大小兼顾动力电源的来源及输变电工程的造价,以求尽量减少输电线路的长度。 要有利于与外部公路交通的衔接,以便于机电设备和施工物料的运送,条件许可时,尽可能使泵站邻近村镇或居民点,同时尽可能考虑少占耕地并与周围自然环境相协调。 站址选择及建筑物总体布置方案见泵站建筑物总体布置图五.泵站设计流量和设计扬程的确定1、泵站设计流量的确定(1)灌水率图的修正为了便于选择同型号水泵,按以下原则将灌水率图修正成等阶梯形状,具体如下:灌水日期的移动或者灌水时间的变动,不应影响作物的正常需水(变动天数不超过23天)。各次灌水的灌水率数值不应相差太大(最小灌水率不应小于最大值的40%),以使渠道
7、流量比较平稳,泵站机组利用率较高。修正后的灌水率应适应我国目前的管理水平,对旱作灌区,一般的灌水率在2035 l/(s千亩)之间。(2)设计年内毛灌水率阶梯图,如下图所示:到此(2)修正后的年内灌水率等阶梯图如下所示: 修正后设计年内灌水率(表1) 灌水阶段1234灌水时间(日、月)16/428/71/315/415/1111/121/923/9灌水率l/s千亩 20.0030.0030.0030.00由于四月中旬一直到七月底都属于连续的灌溉时期,故考虑将二者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由此把一年分成四个灌溉期。按每天开机小时数,将修正后的毛灌水率换算成机灌灌水率。绘制机灌灌水率图。公式为 式中 修正
8、后的设计毛灌水率,l/ (s千亩); 机组每天开机的小时数。利用公式求得并列成表:见下表(表2)修正后设计年内机灌灌水率 灌水阶段1234灌水时间(日、月)16/428/71/315/415/1111/121/923/9修正灌水率l/s千亩 24.0036.0036.0036.00取灌水率图中之最大的灌水率来计算泵站的设计流量,其计算公式为 式中 修正后的最大灌水率,l/ (s千亩) 设计的灌溉面积,千亩利用公式求得: l/s 即设计泵站流量给为: 2412l/s。将其余灌水率对应的流量计算得出列入下表3,方便选择泵型及泵数。根据表2与出水池最低水位327m列表加权法计算,见结果如表3: 灌水
9、时间(月日)4.16-7.283.1-4.1511.15-12.119.1-9.23灌水天数104462623日平均进水位m310.24309.23309.4313.2出水位327327327327H实16.7617.7717.613.8Q机1608241224122412H*Q*T.32.04.2.8Q*T62712554762、计算平均实际扬程,公式为: 式中 相应时段 时的出水池水位与进水池水位之差,m; 相应时段 时的泵站供水流量,l/s; 不同灌溉时段的泵站工作天数,天。则 =16.77(m) Hmax=17.77m Hmin=13.8m3、确定水泵的设计扬程。 初步确定 为(5%1
10、0%) ,计算得: =(1.051.1) ,取 =18. m。式中 管路沿程损失和局部水头损失,m; k管路水头损失占平均实际扬程的百分比。六、水泵选型方案及类型和台数确定1、水泵选型方案及类型(1)水泵的选型原则1) 充分满足灌溉设计保证率下各时期的流量和扬程的要求。2) 选用性能良好并对泵站流量、扬程变化具有较强适应性与保证性的泵型。3) 所选水泵在长期运行中平均效率最高。4) 所选水泵能使之与相联系的泵站建设总投资最省,且易于施工,便于运行、管理和维修。5) 对于梯级泵站,水泵的型号和台数要满足上下级泵站间流量配合的要求,尽量避免或减少因流量配合不当而造成下级泵站的流量不足或流量过大而弃
11、水。(2)水泵选型的步骤1) 根据修正后的等阶梯灌水率图,初定水泵台数为4-6台,其中有1台备用泵。2) 根据设计流量Q=2412l/s,求得水泵台数为3-4台的单泵流量分别为:804 L/s 、603L/s。依据单台水泵的设计流量和设计扬程,查“水泵性能范围综合图”,可查到满足需要的几种水泵,其在最高效率时的参数分别为: 性能参数表泵型号流量扬程转数轴功率配带功率效率允许汽蚀余量净重 m3/hl/smr/minkwkw%mkg20Sh-191620450279701491858061900201656022147822340650151377024Sh-28234065023.5970187
12、250807.5250028808002119584.5342095018207813) 方案比较 灌水阶段1234灌水时间(日、月)16/428/71/315/415/1111/121/923/9修正灌水率l/s千亩 24.0036.0036.0036.00灌水天数104462623采用20Sh-19型水泵(设计扬程下的单泵流量(590l/s))所需台数3444设计流量下的供水流量(l/s)1770236023602360流量(l/s)1608241224122412灌水天数95472724采用24Sh-28型水泵(设计扬程下的单泵流量(880l/s))所需台数2333设计流量下的供水流量(
13、l/s)1760264026402640流量(l/s)1608241224122412灌水天数95422421 综上比较,选3台,则每台水泵流量Q= l/s,第二三四灌溉阶段水泵全开,第一期开两台水泵。选用3台泵。很显然,24Sh-28为最佳选择。七、动力机及主要辅助设备的选配1、动力机的选配此地电源方便,站址附近有6.3 KV的高压电力线通过。优先考虑电动机。再根据所选水泵的转速和功率 ,选择合适的电动。查的适宜的电动机主要规格参数如下: 电机型号额定功率(kw)转速(r/min)重量(kg)电压(v)Y355-625098919606000 2、主要辅助设备的选配(1)充水设备:离心泵启动
14、前必须充水,采用水环式真空泵,考虑抽气量与真空度,选用型号为SZ-1型水环式真空泵,其配带动力4kw,转数1450r/min,泵重140公斤。(查给水排水设计手册 第11册 常用设备)(2)排水设备:采用排水沟排水,具体布置见后第十节机电设备布置方案。(3)起重设备:选择起重设备的依据是泵房内最重设备的重量、机组台数和必须起吊高度。当最大设备重量不超过1t,机组台数不超过4台时,一般不设置固定起重设备,当设备最大重量在5t以下,或设备重量虽不超过1t,而机组数目较多时,可在泵房内设置手动单轨小车配手拉葫芦,或电动葫芦,或手动单梁桥式起重机。按以上原则结合所选泵型,采用SDQ-3型手动单梁起重机
15、,跨度6m,起升高度310m。(查给水排水设计手册 第11册 常用设备)八、进、出水管的材料、数目、管径、布置及支撑方式1、进水管如果按管中流速1.52.0m/s的要求设计管径,则进水管管径按下式计算确定 D=(0.80.92) 式中流量Q 从所选泵的性能曲线上,依据H=18查的其流量Q=0.88 m3/s.(在后续的管道设计中流量均用Q=0.88 m3/s) 所以 D=(0.80.92) =0.9 =0.84m 。式中 D进水管管径,m Q进水管设计流量,m3/s。根据上式计算选择相近的标准规格尺寸的管径,用公称直径表示。这样便于管道附件的选配和连接。2、进水管的布置(1)尽量使进水管短些,
16、以利于减少水头损失, 取进水管长10m,弯管不要靠近水泵,否则将会在泵的吸入口产生偏流,进水弯管到水泵的距离3D=30.8=2.4m(2)进水管沿水流方向不应有下倾的坡度和向下的弯头,这样可避免形成气囊。(3)对于安装在进水池水面以下的水泵,考虑检修水泵需隔断水流,在进水管上要安设闸阀,且闸阀应采用卧式安装,以避免阀体上部积存空气,在水泵运行期间,闸阀应全开,闸阀要选用与管道相同的直径。(4)每台泵应当有单独的进水管,采用一泵一管,铺设4根进水管。(5)对于明式铺设的进水管由支墩支承,管道底部距地面应留有不小于300 mm的距离。由于进水管道多为外压管,因此,对于采用钢管这种薄壳结构作为进水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灌溉 泵站 设计 21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