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经济学-复习整理(共5页).doc
《环境经济学-复习整理(共5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经济学-复习整理(共5页).doc(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环境经济学复习第一章 导论1 消费概念的不同理解:P6一般经济学意义上的消费是指使用商品和劳务以满足当前需要的活动。如果把自然系统和经济系统作为一个整体来考察,就会发现另一层含义:在经济系统中用于制造消费品的物质材料全部来自自然界,经过加工后,一部分物质转换成商品,一部分作为废弃物排入环境。经过一定时间之后,商品也成为废弃物排入环境。因此消费只是商品效用的消费,商品的物质实体依然存在,并没有被消费掉。第二章 微观经济学基础1 完全竞争市场(即理想状态下的市场)满足5个条件:(课件)充分竞争、产品相同、信息完备、自由出入、不存在外部性2 市场机制的概念:P25指通过市场
2、价格和供求关系变化,以及经济主体之间的竞争,协调生产与需求之间的联系和生产要素的流动与分配,从而实现资源配置的一套系统。3 P25 市场机制的核心是价格与竞争机制。如何起作用?(市场通过价格信号为处于竞争中的主体指示方向。通过竞争,推动和迫使市场主体对价格信号做出反应。适应市场者得以生存,不适应者将被淘汰。市场经济由此而发挥配置资源的功能)4 需求的概念:P26 消费者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每一个价格水平上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商品量。供给的概念:P26 生产者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每一个价格水平上愿意并且能够供应的商品量。5 支付意愿的概念:P27 指消费者对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愿意付出的最高价格或成
3、本。6 消费者剩余的概念:P27 就是消费者愿意为某一商品支付的货币量与消费者在购买该商品时实际支付的货币量之间的差额。7 支付意愿与消费者剩余的关系:P28从理论上说,考虑到环境物品的有用性和福利性,其支付意愿应当存在,并且会足够高。而在现实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多数环境物品没有价格或价格过低,其消费者剩余也应当是很大的。如果能够发现对环境物品的支付意愿,建立环境物品的需求曲线,就可以知道环境物品的消费者剩余。通过加总支付意愿和消费者剩余,就可能评估环境改善的经济价值和环境破坏的经济损失。8 个别需求和总体需求的区别:P31 私人物品的总体需求曲线是个人需求曲线的水平加总;而公共物品的总体需求
4、曲线是个人需求曲线的垂直加总。9 私人物品特征:P30具有明确的产权特征,在形体上可以分割和分离,消费或使用时有明确的专有性和排他性;公共物品特征:供给普遍性,消费非排他性。10 市场失灵的概念:P32 在理想市场状态下,个体利益最大化能够导致资源的有效配置。当上述条件不能满足时,就会出现资源配置的扭曲,即市场失灵。11 导致市场失灵的主要原因:P35(1)存在能影响商品价格的市场势力;(2)外部性;(3)公共物品;(4)不完全信息。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外部性和公共物品性。解决途径:政策干预。12 政策失效的概念:P35 指由于政策的执行,使生产者的边际生产成本低于生产要素的真实
5、成本,导致生产要素无效率使用和过度使用,引起资源退化和环境污染。13 政策失效的主要原因:P35 (1)决策判断失误 (2)利益集团的影响 (3) 决策信息不全 (4) 体制障碍14 政策失效可能产生的结果:P35(1)使本来正常运行的市场机制发生扭曲;(2)自身政策目标是成功的,但是对环境产生外部不经济性;(3)政策失效的结果比市场失灵更糟; (4)当市场失灵需要政府干预时,政府却没有反应。 政策失效解决途径:第三章 外部性理论1 外部性的定义:P37是在没有市场交换的情况下,一个生产单位的生产行为(或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影响了其他生产单位(或消费者)的生产过程(或生活标准)。 外部性分为外部
6、经济性和外部不经济性。2 外部性的类型:P39-41公共外部性和私人外部性;可转移的外部性;技术外部性和货币外部性。3 外部性内部化的途径:庇古手段和科斯手段。(外部性解决途径)第四章 环境和自然资源的稀缺性1 稀缺的概念:P50 指相对于既定时期或时点上的人类需要,资源是有限的。2 稀缺的主要特征:P50 稀缺的相对性,稀缺的差异性,稀缺的绝对性,稀缺的瞬变性。第五章 环境资源优化配置1 经济效率的实现过程(了解一下):高效率的生产过程,高效率的消费过程,效用边界线。2 技术替代率是厂商等产量线的斜率;商品替代率是消费者无差异曲线的斜率。3 帕累托最优的必要条件:P63(1)高效率的资源配置
7、(2)高效率的消费(3)对于所有消费者,任何两种商品的商品替代率应等于这两种商品的技术替代率,并等于商品价格之比。充分条件:在资源空间的所有等产量线和在商品空间的所有无差异曲线必须是非凹的(或特例是直线)。4 最大社会福利点的必要条件:P64 (1)该点处于帕累托最优状态;(2)在该点效用边界线与社会无差异曲线相切。第六章 环境产权理论1 产权的定义:P71 产权是一个社会所强制实施的选择一种经济物品的使用权利。(表明产权的非排他性) *归结起来:首先,产权是人们在资源稀缺性条件下使用资源的规则,这种规则是依靠社会法律、习俗和道德来维护的,具有强制性、排他性;其次,产权是一组权利,是对某种经济
8、物品的多种用途进行选择的权利,而不是一种单项的权利;再次,产权是行为权利,产权反映的不是人与物的关系,而是人们之间一组被相互认可的行为性关系。*2 科斯定理*:P72 科斯第一定理:如果市场交易费用为零,不管权利初始安排如何,当事人之间的谈判都会导致那些财富最大化的安排,即市场机制会自动地驱使人们谈判,使资源配置实现帕累托最优。科斯第二定理:在交易费用大于零的世界里,不同的权利界定会带来不同效率的资源配置。科斯第三定理:由于制度本身的生产不是无代价的,因此,关于生产什么制度、怎样生产制度的选择,将导致不同的经济效率。*3 环境产权:P74指行为主体对某一环境资源具有的所有、使用、占有、处置以及
9、收益等各种权利的集合。(拥有一种环境资源的产权就是拥有这种资源使用的决策权和收益权。)第七章 物质平衡理论1 物质平衡的概念模型P88图2 环境管理机构的最优政策:P100环境管理机构应允许污染物倾倒,直至每多倾倒一单位废弃物所产生的社会效益与其所需的社会边际成本相等,同时该机构应治理环境,直至社会边际效益等于环境治理的社会成本。( q=F1 ;v= F2 )第八章 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1 自然资源分类:P101 (1)可耗竭资源:可回收的可耗竭资源,不可回收的可耗竭资源。(2) 可更新资源:可更新商品性资源,可更新公共物品资源。(减缓不可回收的可耗竭资源速率的重要措施是提高资源利用率。)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环境 经济学 复习 整理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