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八年级下册科学第二章知识点总结(共5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浙江省八年级下册科学第二章知识点总结(共5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八年级下册科学第二章知识点总结(共5页).doc(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第 2 章知识要点: 一、 空气 1、 空气是由几种单质和几种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 2、 空气的组成: (体积比) 氮气:78% 二氧化碳:0.03% 3、 空气的利用。 (1) 氮气的用途 氮是构成生命体蛋白质的主要元素。 灯泡、食品中作保护气 制化肥、炸药、染料等 液态氮可作冷冻剂 (2) 氧气与人类的关系最密切。 氧气的用途: 提供呼吸、急救病人、登山、潜水等 支持燃烧、气焊、气割、炼钢等 (3) 用途 二、 氧气和氧化 1、 氧气的物理性质: 通常情况下是一种无色、无味气体 密度比空气大 不易溶于水(或难溶于水) 三态变化,液态氧、固态氧呈淡蓝色。 2、 氧气
2、的化学性质:供呼吸、支持燃烧、化学性质较活泼、具有氧化性。 (1) 硫在氧气中燃烧: 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 (2)S + O2 =SO2 (3)铁在氧气中燃烧: 3Fe+2O2 = Fe 3O4 色固体(注意:铁丝燃烧时要绑一 燃烧时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黑 3、 氧化反应:物质与氧发生的化学反应。 燃烧: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可引起爆炸 缓慢氧化:速率缓慢的氧化反应,可引起自燃 4、 氧气的制取 (1) 实验室制取 实验室常用分解过氧化氢或加热高锰酸钾或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的方法来制取,反应的化学 方程式分别为: 稀有气体
3、:化学性质很稳定,通电时能发出各种有色光。 制作保护气 制成各种电光源 用于激光技术 氧气:21% 稀有气体:0.94% 其他气体和杂质 0.03% 气体。 (在空气中燃烧时发出淡蓝色的火焰) 根火柴来引燃,瓶底要放点水或细砂防止炸裂瓶底) 2H 2O2 =2H2O +O2 2KMnO4=K2MnO4 + MnO2 +O2 2KClO3 =2KCl +3O2 收集方法 (2) 5、 催化剂。 一变:改变其他物质化学反应的速度 二不变: 本身质量 本身化学性质 6、 灭火和火灾自救 (1) 可燃物燃烧条件 (2) 温度达到着火点以下 灭火方法 三、 化学反应与质量守恒 1、 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
4、(1)化合反应:A+B 2、 质量守恒定律 (1) (2) 定义: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定律叫质 量守恒定律。 质量守恒定律的解释 原子种类没有变化 反应前后 原子数目没有增减 原子种类 物质总质量 3、 化学方程式。 (1) (2) (3) (4) 定义: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 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方法和步骤。 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 表示反应的条件 表示反应物、生成物间的质量比 元素种类 原子数目 (3)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量: C (2)分解反应:A B+C跟氧气隔绝 (3)火灾自救及措施(看课本) 温度达到着火点以
5、下 跟氧气充分接触 化学反应前后不变 实验室装置图课本 45 和 46 页 排水法(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或难溶于水) 向上排空气法(因为氧气密度比空气大) 工业制法:分离空气发(属于物理变化的过程) 一是以客观事实为依据;二是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 4、 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表示反应物、生成物间原子、分子个数 (1)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依据:化学方程式能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间的质量比。 (2)计算步骤。 设未知量 写出化学方程式 列出方程求解 写出有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和已知量 写出简明答案 四、 生物的呼吸 1、 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气体交换。 (1) 呼吸系统
6、的组成。 (主要由呼吸道和肺两大部分组成) 鼻腔 咽:通道 呼吸道 喉: 气管、支气管 部分支气管 肺 (2) 、呼吸运动 吸气:肋间外肌、膈肌收缩 肺泡管(有很多肺泡) 肺泡: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外有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 鼻毛:阻挡空气中的灰尘和细菌 黏膜:分泌黏液,有丰富的血管,有嗅细胞 肋骨向上向外移动(膈机顶部下降) 胸腔容积扩大 肺扩张, 导致肺内气压减小 外界气体进入肺泡 呼气:肋间外肌、膈肌舒张 肋骨下降,膈机顶部回升 胸腔容积缩小 肺 借 弹性缩回,导致肺内气压增大 肺内气体排出肺泡 (2) 肺泡内气压变化 吸气时,肺泡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 呼气时,肺泡内气压大于外界大气压 2、
7、 动物的呼吸: 动物和人一样,也要呼吸,吸进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3、 植物的呼吸:植物和空气之间也有气体交换,也会呼吸,也是吸进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五、 光合作用 1、 光合作用的过程 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在阳光的作用下,利用二氧化碳和水等物质制造有机物,并放出氧气的过程。 光合作用的反应过程可表示为: 二氧化碳 + 水 光合作用的实质:合成有机物,贮存能量。 光合作用的意义: 光合作用为一切生物提供食物 光合作用为一切生物提供能量 氧气 2、 二氧化碳 实验室制取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盐酸反应 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因为密度比空气大。注意:不能用排水法,因为二氧化碳可溶于水) 验满方法:燃
8、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2)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 可溶于水 三态变化,其固体称干冰。 (3)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不能供呼吸 一般情况下,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与水反应:CO2 +H2O = H2CO3 (检验二氧化碳的方法)与澄清石灰水反应:CO2+Ca(OH)2= CaCO3 (4) 二氧化碳的用途:灭火 3、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1)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刚好相反的两个过程,区别如下: 光合作用: 在植物的叶绿体内进行 在光照下才能进行 呼吸作用 植物成活部分都能进行 有无光都能进行 作化工原料,制纯碱、汽水等 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 +H2O 光合作用为一
9、切生物提供 有机物(淀粉)+氧气 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 制造有机物,贮藏能量 吸收氧气,放出二氧化碳 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2)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联系:光合作用为呼吸作用提供物质(有机物和氧气) ,呼吸作用为光合作用提供生 命活动所需的能量,两者互相依存和对立。 三、自然界中碳和氧的循环 1、 自然界中的氧循环 (1) (2) (1) (2) (1) (2) 自然界产生氧气的途径:植物的光合作用。 自然界消耗氧气的途径:生物呼吸和物质燃烧。 自然界产生二氧化碳的途径:生物的呼吸作用和物质的燃烧。 自然界消耗二氧化碳的途径:植物的光合作用。 臭氧层的作用:阻挡和削弱来自太阳光的过强的紫外线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浙江省 年级 下册 科学 第二 知识点 总结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