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大学校园总体规划(共7页).doc
《湖南大学校园总体规划(共7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大学校园总体规划(共7页).doc(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湖南大学校园总体规划说 明 书一. 概况湖南大学坐落在长沙市岳麓山下,其历史可追溯到公元976年创建的岳麓书院。岳麓书院是我国古代四大书院之一,历经宋、元、明、清等朝代的变迁,一直保持着文化教育的连续性。1903年改制为湖南高等学堂。尔后历经变革,先后更名为湖南高等师范学校、湖南公立专门学校,1926年定名为湖南大学;1978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大学。2000年4月在我国高校管理体制和布局结构调整中,湖南大学与湖南财经学院合并组成新的湖南大学。现在,湖南大学已发展成为一所以工为主、理科基础较强、文科独具文化背景、经济学科富有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综合实力较强的全国重
2、点大学。学校目前占地97.95公顷,其中南校区(原湖南大学)占地70.66公顷,北校区(原湖南财经学院)占地27.29公顷。在教育产业化、学校后勤管理社会化、校园物质环境精美化、教学与管理网络化的大形势下,湖南大学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湖南大学的总体规划必须站在更高的起点、提出更高的要求。二. 南北校区发展定位根据湖南大学发展规划,“十五”末湖大在校学生达到36000人,其中研究生与本科生的比例为1:5左右。“十一五”期间,湖大在校学生达到50000人,其中研究生约10000人,本科生40000人左右。湖南大学南校区目前依托岳麓书院悠久的文化教育传统,发展了以工科、理科为主,文科独具特色的教学
3、体系,预期未来发展学生规模为40000人;湖南大学北校区以原财经学院为基础,未来将重点发展经济、管理类专业,预期学生规模10000人。三. 南校区规划(一) 现状主要问题规划小组通过大量社会调查(发放了260多份调查问卷)和实地踏勘,分析总结出此次规划需要解决的问题如下:1. 功能结构单一校园现状结构是历史形成的单中心布局结构,教学建筑处于校园中心部位,教学区用地规模偏小,已不适应学校的发展需要。学生与教师生活区分散布局在教学区的周边,生活服务配套设施不齐全,学习生活十分不便。2. 交通问题严重麓山南路是岳麓山大学区的一条重要交通道路,由于历史原因其从校园中心区穿过,给湖南大学师生带来方便的同
4、时也带来了湖大的人车混杂、交通噪音、汽车尾气、灰尘等,丧失了大学校园应有的宁静与优雅。3. 发展空间不足校区西向和北向毗邻岳麓山公园和湖南师范大学;东向凤凰山、天马山、湘江等自然屏障限制了湖大进一步向东发展;南向属天马村用地,有密集的房屋和2000多居民,其征地、拆迁工作将面临大量的经济与社会问题;湖南大学地处国家级岳麓山风景名胜保护区内,其建筑受风景区规划限制不可能向高层、高密度方向发展。4. 历史气氛不浓湖南大学虽然有岳麓书院、自卑亭、吹香亭等知名历史性建筑,但校园历史文化氛围并不浓厚。大学校园形象不鲜明,标志性欠佳,空间领域感不强,岳麓书院没有突出她作为大学起源的历史地位。规划有待加强从
5、沿江大道牌楼口、自卑亭到岳麓书院这条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文化轴线。5. 缺乏开放空间湖南大学地处岳麓山风景名胜保护区,其大环境的绿化条件相当好,但校园内绿化量、绿化点少,尤其是能满足教师、学生日常就近休闲散步、交往的室外开放空间数量不多,缺乏有鲜明主题和特色的广场,室外空间功能少、形式单一。(二) 规划依据与原则1. 规划依据湖南大学发展规划 湖南大学 2000.10.18岳麓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 长沙市规划设计院普通高等学校建筑规划面积指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教育委员会1992.8.1 湖南大学前几轮规划方案成果2. 规划原则 树立后勤社会化的大思路学校的主要功能是教学与科研,其它的一些功能完
6、全可以让给社会去经营,这是社会分功越来越细提出的要求,也是目前市场经济的必然出路。 恢复岳麓书院千年学府的历史地位与环境风貌岳麓书院创建于公元976年,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她是岳麓山地区文化教育的鼻祖,湖湘文化的渊源,也是未来长沙将要建设的大学科技园的发源地。规划应还历史以本来面目,从更大的尺度上考虑岳麓书院的文化氛围。树立特色与品牌意识,把湖大打造成全省、全国乃至国际的教育、科研名牌。 加强内部环境的挖潜、改造湖南大学原有教学、办公建筑大部分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从总体布局到内部功能及外部装修与当今教育发展形势都有一定的差距,特别是建筑布局的混乱给教学、科研带来了较严重的干扰。本次规划
7、对现有建筑根据其历史和文化地位、现状建筑质量、与湖大规划结构的协调性等,把现状建筑划分成保留、改造置换、拆除等几个级别。湖大的建设在加强外部环境建设的同时还应加大内部环境的改造力度,努力使校园中心区成为环境优美、设施现代化、有文化内涵的现代化教学中心。(三) 总体布局规划1. 规划结构本次规划以现状湖南大学结构脉络为出发点,本着尊重历史、结合现状、考虑长远发展的原则,规划结构采取“一心两轴”的布局手法。一心:以岳麓书院为核心。岳麓书院是湖南大学同时也是未来长沙大学科技园的历史核心,规划以此为出发点,把岳麓书院、中国书院研究中心建设成为一个全国性的集历史研究、历史文化与书院研究的中心。两轴:是历
8、史文化轴和教学科研发展轴。东起桔子洲,经湘江边牌楼往西到自卑亭、饮马池、岳麓书院、爱晚亭形成了湖南大学东西向的历史文化轴线,该轴代表了湖大的历史渊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从现106、202公共汽车终点站往南经过教学中心区、南楼及一系列开放空间直到渔湾市湖南大学未来南大门,形成一条反映现代大学校园文化特色的教学科研发展轴,该轴体现了湖大的时代特色和未来的发展方向,是湖大未来教学、空间发展的一条重要轴线。2. 规划布局规划将未来功能分成五大部分:牌楼口主入口区、岳麓书院历史文化保护区、教学科研区、学生公寓区、体育运动区。 牌楼口主入口区湖南大学以没有围墙的开放大学而著称,因为没有围墙所以从某种程度上也
9、带来了湖大空间的领域感不强。本规划结合岳麓山风景名胜区规划拟恢复岳麓书院古牌楼,作为湖南大学在湘江风光带上的标志,同时也是岳麓书院历史文化保护区的序景。此区规划以尊重历史、尊重自然为指导思想,加强与岳麓山风景名胜保护区总体规划的协调。根据岳麓山风景名胜区规划,牌楼口及桃子湖地区属岳麓山风景名胜区中的天马山景区,因此在本区规划中基本不布置与景区无关的建筑与设施。 岳麓书院历史文化保护区此区以岳麓书院为核心,严格控制建筑的数量,严格控制建筑的风格、色彩、体量,以保护岳麓书院的历史文化环境与气氛为原则,逐步拆除与岳麓书院无关的教师公寓等建筑,最大限度地保护岳麓书院的历史文化氛围。 教学科研区教学科研
10、区是大学的主体,本规划将教学科研区再分成三个分区。教学科研中心区:此区位于大学的地理位置中心,是教学科研发展轴的起点,以现有北楼、中楼、前进楼、南楼、环工系等为基础,结合待建的研究生院、法学院、机械楼以及现机电工厂位置待建的教学科研建筑等,形成一庞大的教学科研建筑群体。教学科研北区:以东方红广场为界,其北部包括图书馆、东楼、电气学院、化学化工学院、力学系、计算机系等在内的现教学建筑,此区以现状为主、主要改造其绿化环境,加强它们之间的联系。教学科研南区:此区分为两期,南教学一区与南教学二区,为湖南大学进一步往南发展规划设计的新的教学科研区,是教学科研中心往南的延伸。一期考虑与计算机专科学校现有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湖南大学 校园 总体规划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