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学复习重点(共24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药理学复习重点(共24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药理学复习重点(共24页).doc(2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 药理学复习重点名词解释1、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或病原体相互作用的规律和原理的一门学科。2、药效动力学:主要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以阐明药物防治疾病的规律。3、药代动力学:主要研究机体对药物的处置的动态变化。包括药物在机体内的吸收、分布、生物转化(或称代谢)及排泄的过程,特别是血药浓度随时间而变化的规律。4、药物作用:是指药物与机体组织间的原发作用;药物效应是指药物原发作用所引起的机体器官原有功能的改变。5、全身作用:又称吸收作用或系统作用,是指药物通过吸收经血液循环(或直接进入血管)而分布到机体有关部位发挥的作用。6、被动转运:是指药物分子只能由浓度
2、高的一侧扩散到浓度低的一侧,其转运速度与膜两侧的药物浓度差(浓度梯度)成正比。7、首关效应:是指口服药物在胃肠道吸收后,首先进入肝门静脉系统,某些药物在通过肠粘膜及肝脏时,部分可被代谢灭活而进入体循环的药量减少,药效降低。8、半衰期:指血药浓度降低一半所需要的时间。9、生物利用度:是表示药物经血管外给药活性成分到达体内循环的程度和速度的一种量度,它是用于评价药物制剂质量、保证药品安全有效的重要参数。10、不良反应:药物的一些与治疗无关的作用有时会引起对病人不利的反应,按其性质可分为:副作用、毒性反应、变态反应、继发性反应、后遗效应、致畸作用、停药反应。三致反应包括致畸胎、致癌与致突变,均属于慢
3、性毒性范畴。副作用:用治疗量药物后出现的与治疗无关的不适反应。12、效能:是指药物分子引起生理反应的能力,不同药物引起的反应不同,准确地说应称为内在效能或内在活性。药物的效能取决于药物本身的内在活性和药理作用特点。13、LD50:半数致死量,引起半数动物死亡的剂量。14、ED50:半数有效量,引起半数动物产生疗效的剂量。15、调节痉挛:毛果芸香碱兴奋M受体,使睫状肌向瞳孔中心方向收缩,悬韧带松弛,对晶状体的牵拉作用减弱,晶状体变凸,屈光度增加,看近物清楚、看远物模糊。16、调节麻痹:阿托品阻断睫状肌M受体,睫状肌松弛退向边缘,而使悬韧带拉紧,晶状体呈扁平,屈光度减低,看近物模糊、看远物清楚。1
4、7、停药反应:是指突然停药后原有疾病(症状)加重也称反跳,长期服用可乐定停药后血压升高。18、过敏性休克:主要由于小血管扩张和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而引起血压下降,支气管痉挛及粘膜水肿出现呼吸困难。第二章 药物对机体的作用药效学 药物作用的方式:根据药物作用部位,无需药物吸收而在用药部位发挥的直接作用,称为局部作用;全身作用是指药物通过吸收经血液循环(或直接进入血管)而分布到机体有关部位发挥的作用。1、受体:是一类介导细胞信号转导的功能蛋白质,能识别周围环境中的某些微量化学物质,首先与之结合,并通过中介的信息放大系统,触发后续的生理反应或药理效应。受体主要是细胞膜或细胞内的大分子化合物如蛋白质、核
5、酸、脂质等。2、竞争性拮抗剂特点:与激动剂竞争同一受体的结合位点,可逆性结合 降低其亲和力,而不改变内在活性(Emax不变) 增加激动剂剂量后,激动剂的量效曲线平行右移,斜率和最大效 应不变3、治疗指数TI可用来估计药物的安全性,此数值越大越安全。第三章 机体对药物的作用药动学 1、弱酸性药物在酸性环境中不易解离,在碱性环境中易解离。弱碱性药物则相反,在酸性环境中大部分解离,在碱性环境中不易解离。 离子障:分子 极性低、疏水、溶于脂、可通过膜 易吸收 离子 极性高、亲水、溶于水、不可通过膜 难吸收 口服碳酸氢钠可使血浆及尿液碱化,既可促进巴比妥类弱酸性药物由脑组织向血浆转运,也可使肾小管重吸收
6、减少,加速药物自尿排出,这是抢救巴比妥类药物中毒的措施之一。 2、吸收:是指药物从用药部位进去血液循环的过程。消化道吸收 药物从胃肠道粘膜吸收,主要通过被动转运;除口服外,还可经舌下给药或直肠给药,而分别通过口腔、直肠和结肠的粘膜吸收;注射部位的吸收 皮下或肌肉注射,吸收速率是静脉注射肌肉注射皮下注射;呼吸道吸收 气雾剂;皮肤和粘膜吸收 药物在体内的分布主要取决于药物与血浆蛋白的结合率、各器官的血流量、药物与组织的亲和力、体液的PH和药物的理化性质,以及血-脑屏障等因素。 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及排泄是一个连续变化的动态过程。其与药物作用开始的快慢、作用持续时间的长短、药物的治疗效果或毒
7、副反应密切有关。 3、当用药量与消除量达到动态平衡时,锯齿形曲线将在某一水平范围内波动,即达到稳态血浆浓度或坪浓度。恒速静滴时,坪浓度为一条水平直线。 等剂量等间隔多次给药 合理的用药方案应使坪浓度维持在最低有效浓度和最低中毒浓度之间。 4、比较一级动力学与零级动力学的差异 一级动力学是指药物的转运或消除速率与血药浓度成正比,即单位时间内转运或消除某恒定比例的药量,此恒定值即速率常数k。药物的被动转运属一级动力学转运。在一级动力学中,消除半衰期是一个常数。 零级动力学是指单位时间内吸收或消除相等量的药物,也称恒量吸收或消除动力学。如恒速静脉滴注给药,药物以恒速进入体内,即属零级动力学类型。其半
8、衰期可随给药剂量或浓度而变化,即与开始计算时的体内药量或浓度有关。在治疗剂量时,血药浓度按一级动力学消除,在血药浓度过高时,以零级动力学消除。第五章 传出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乙酰胆碱ACh 去甲肾上腺素NA1、 胆碱能神经包括:全部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节前纤维;全部副交感神经的节后纤维;运动神经;极少数交感神经的节后纤维,如支配汗腺分泌的神经和骨骼肌血管舒张的神经。 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几乎全部交感神经节后纤维2、胆碱受体:毒蕈碱型胆碱受体(M受体)和烟碱型胆碱受体(N受体)。M受体主要分布于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支配的效应器细胞,而N受体主要分布于神经节细胞和骨骼肌细胞上。M1受体主要分布于
9、交感节后神经和胃壁细胞,受体激动引起神经兴奋和胃酸分泌;M2受体主要分布于心肌、平滑肌器官,激动时引起心脏收缩力和心率降低;M3受体主要分布于腺体和血管平滑肌,引起平滑肌松弛和腺体分泌。N1受体在神经节细胞上;N2受体在骨骼肌细胞上。3、在囊泡内合成NA的前身物质是酪氨酸。摄取1是突触前膜将NA重摄取进入神经末梢内,终止NA的作用,其摄取量为释放量的75%95%,未进入囊泡内的NA可被胞质中线粒体膜上的单胺氧化酶(MAO)破坏;经摄取2摄取的NA被细胞内的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COMT)和MAO破坏;尚有少部分NA释放后从突触间隙扩散到血液中,而被肝、肾等处的COMT和MAO所破坏。4、肾上腺
10、素受体:1受体激动引起血管收缩、胃肠道平滑肌松弛、唾液分泌及肝糖原分解等;2受体激动引起递质释放抑制、血小板聚集、胰岛素释放抑制及血管平滑肌收缩等。1受体主要分布于心肌,激动引起心率和心收缩力增加;2受体主要存在于支气管和血管平滑肌,激动引起支气管扩张、血管舒张、内脏平滑肌松弛、肝糖原降解、肌肉颤动等;3受体主要在脂肪细胞上,激动引起脂肪分解。5、传出神经系统药物分类 M、N受体激动药(氨甲酰胆碱) 胆碱受体激动药 M受体激动药(毛果芸香碱) 拟胆碱药 N受体激动药(烟碱) 胆碱酯酶抑制剂 (新斯的明) 拟似药 ,受体激动药(肾上腺素) 1,,2受体激动药(去甲肾上腺素) 1受体激动药(苯肾上
11、腺素) 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 2受体激动药(可乐定) 1,2 受体激动药(异丙肾上腺素) 1受体激动药(多巴酚丁胺) 2受体激动药(沙丁胺醇) M受体阻断药(阿托品) M1受体阻断药(哌仑西平) 胆碱受体阻断剂 N1受体阻断药(六甲双铵) 拟胆碱药 N2受体阻断药(筒箭毒碱) 胆碱酯酶复活剂(碘解磷定) 1,2 受体阻断药(酚妥拉明) 1受体阻断药(哌唑嗪) 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 1,2受体阻断药(普萘洛尔,吲哚洛尔) 拮抗药 1受体阻断药(阿替洛尔,醋丁洛尔) ,受体阻断药(拉贝洛尔) 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阻滞剂(利舍平) 第六章 胆碱受体激动药1、M、N胆碱受体激动药:乙酰胆碱(ACh)在组织内
12、迅速被胆碱酯酶破坏,水溶液不稳定。不易透过血-脑屏障,选择性低,作用广泛,副作用多,因此无临床应用价值。 M样作用:心率减慢、血管扩张、心肌收缩力减弱、血压下降,胃肠道、泌尿道及支气管平滑肌等兴奋,腺体分泌增加,眼瞳孔括约肌和睫状肌收缩等。ACh激动内皮细胞的M受体,使内皮细胞释放NO、前列环素等,使血管平滑肌松弛,血管扩张。 N样作用:激动N1胆碱受体使胃肠道、膀胱等器官的平滑肌收缩加强,腺体分泌增加,心肌收缩力加强和小血管收缩,使血压上升;激动N2胆碱受体:激动运动神经肌肉接头处的N2受体,使骨骼肌兴奋产生收缩。 氨甲酰胆碱:对M、N受体均有作用,对胃肠道与泌尿道的平滑肌选择性略高,兴奋作
13、用较强,用于术后腹气胀、尿潴留,治疗青光眼。2、 M胆碱受体激动药 毛果芸香碱(匹鲁卡品) 药理作用:眼 表现为缩瞳、降低眼压及调节痉挛;腺体 使分泌增加,尤其以汗腺和唾液腺最为明显;平滑肌 增加消化道平滑肌的收缩力和张力,大剂量可致痉挛,对哮喘病人有危险。 临床作用:青光眼;缩瞳作用 吸收后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M样作用,可用阿托品拮抗。 氨甲酰甲胆碱(乌拉胆碱) 仅作用于M受体,对胃肠道及膀胱平滑肌的选择作用明显,对心血管几无作用,故较安全。口服或皮下注射,用于手术后腹气胀与尿潴留。3、易逆性胆碱酯酶抑制剂 新斯的明 药理作用也与作用机制:新斯的明与胆碱酯酶结合导致胆碱酯酶长时间受抑制,而无法
14、分解ACh,使ACh累积,出现明显的生物效应。新斯的明引起副交感兴奋样作用,主要有腺体分泌增加,气管收缩,血压降低及瞳孔收缩等;对神经节的作用,低剂量兴奋,高剂量抑制。本品对心血管、腺体、眼和支气管平滑肌作用较弱,对胃肠道和膀胱平滑肌作用较强,而对骨骼肌作用最强。还能直接与骨骼肌运动终板上N2受体结合,激动N2受体,加强骨骼肌收缩作用,对中枢几无作用。 新斯的明与毛果芸香碱的区别:新斯的明抑制胆碱酯酶,因ACh量的积聚而产生作用,这与直接作用于胆碱受体的毛果芸香碱有所不同。当胆碱能神经损伤,神经末梢不能释放ACh时,新斯的明不产生药效,而毛果芸香碱则仍有作用。 临床应用:重症肌无力,使用过程中
15、要防止药物剂量过大使兴奋过度转入抑制,引起“胆碱能危象”反使肌无力症状加剧;手术后腹气胀及尿潴留;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肌松药的解毒滴眼用于治疗青光眼和青少年假性近视。 毒扁豆碱:临床主要为局部应用治疗青光眼,作用较毛果芸香坚强而持久,但刺激性较大。又由于强烈收缩睫状肌,可引起头痛。滴眼后5min出现缩瞳,眼压下降作用可维持12d,调节痉挛作用短暂。4、 难逆性胆碱酯酶抑制剂 有机磷酸酯类 中毒症状:M样作用症状瞳孔缩小,视物模糊,流涎,出汗;呼吸困难,严重者出现肺水肿;恶心,呕吐,腹痛及腹泻,大小便失禁;心动过缓,血压下降。N样作用症状激动N2受体,出现肌肉颤动,抽搐,严重者出现肌无力甚至呼
16、吸肌麻痹。激动N1受体,可出现血压升高。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不安、震颤、谵妄及昏迷,血压下降,呼吸停止。 解救原则:及早给予阿托品以解除M样症状,同时也能解除一部分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以兴奋呼吸中枢,使昏迷病人苏醒,缓解危急。但N2受体激动出现的中毒症状,则必须与胆碱酯酶复活剂合用,使胆碱酯酶恢复活性,减少ACh含量,彻底消除病因与症状。 处理中毒部位;阿托品对抗M样症状;解磷定复活胆碱酯酶,用于中度和重度中毒。第七章 胆碱受体阻断剂 1、分类:M胆碱受体阻断剂(阿托品)、N1胆碱受体阻断剂(六甲双铵、美卡拉明等)、N2胆碱受体阻断剂(琥珀胆碱、筒箭毒碱等)。2、M胆碱受体阻断药 阿托品 药理作用:
17、腺体分泌 小剂量阿托品就可使唾液及汗液明显减少,同时泪腺及呼吸道分泌也减少,阿托品对胃酸的分泌影响减少。内脏平滑肌 松弛内脏平滑肌,尤其当平滑肌处于痉挛状态时,效果更明显。它可显著抑制胃肠道平滑肌的强烈痉挛,用于缓解胃肠道绞痛,效果最明显;对膀胱逼尿肌的解痉作用次之,但对老年人,可加剧尿潴留;对输尿管、胆管、支气管及子宫平滑肌的解痉作用最弱。眼 扩瞳、眼压升高、调节麻痹心脏 低剂量阿托品阻断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M1受体,抑制负反馈,使ACh释放增加,导致部分患者的心率轻度短暂地减慢 。中高剂量阿托品阻断窦房结M受体,使迷走神经对心脏的抑制作用被减弱或阻断,导致心率加快。血管与血压 治疗剂量阿托品
18、基本不影响动脉血压;大剂量阿托品用于感染性休克患者的治疗,能解除微血管痉挛,增加组织的有效灌注,改善微循环,缓解休克症状。中枢神经系统 治疗剂量对中枢神经系统作用不明显,较大剂量可兴奋延髓呼吸中枢。 临床应用:1.解除平滑肌痉挛(内脏绞痛)2.虹膜睫状体炎、眼底检查、验光配镜(限于儿童)3.制止腺体分泌(全麻前给药、严重盗汗、流涎)4.抗缓慢型心律失常5.抗休克(感染性休克、出血性休克)6.有机磷酸酯类、毒蕈碱中毒解救 东莨菪碱 东莨菪碱对中枢神经的作用最强,小剂量就有明显的镇静作用,较大剂量产生催眠。东莨菪碱抑制腺体分泌及散瞳作用强于阿托品,因此比阿托品更适用于麻醉前给药。但平滑肌解痉及对心
19、血管的作用比阿托品弱。东莨菪碱有防晕止吐作用,还有中枢抗胆碱作用,用于帕金森病,有缓解流涎、震颤和肌肉强直的效果。 山莨菪碱(654-2) 中枢兴奋轻微,主要用于治疗各种感染中毒性休克,也用于治疗内脏平滑肌绞痛等。3、 N2胆碱受体阻断药骨骼肌松弛药 去极化型肌松药琥珀胆碱 由假性ACh酯酶水解,新斯的明能抑制胆碱酯酶,从而加强和延长琥珀胆碱的作用。 非去极化型肌松药筒箭毒碱 小剂量时,竞争性阻断ACh对N2胆碱受体的兴奋,减少离子通道开放频率。本类药物的阻断作用可被胆碱酯酶抑制剂(如新斯的明)所拮抗,本类药物代谢不受AChE的影响。第八章 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1、1、2受体激动药 1)去甲肾上
20、腺素(NA,NE) 药动学:口服后因收缩胃粘膜血管而极少被吸收,又易被碱性肠液破坏,故口服无效。皮下注射或肌肉注射也因血管剧烈收缩,使吸收缓慢,且易产生局部组织坏死。由于在体内迅速被组织摄取,静注后作用仅能维持几分钟,故一般采用静脉滴注法给药,以维持有效血药浓度。 药理作用:血管 激动血管1受体使血管平滑肌收缩。冠状血管扩张,因血压升高可提高冠状血管的灌注压,故引起冠状动脉流量增加。对血管收缩作用:皮肤、粘膜血管肾脏血管脑、肝、肠系膜血管骨骼肌血管 心脏 离体心脏对心脏1受体有一定作用,可使心肌收缩力加强,心率加快,传到加速,心输出量增加,但比肾上腺弱;整体心脏由于血压急剧升高,反射性兴奋迷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药理学 复习 重点 24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