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门宴》精品教案(共9页).doc





《《鸿门宴》精品教案(共9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鸿门宴》精品教案(共9页).doc(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鸿门宴教案【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鸿门宴”斗争的起因、经过,认识这一斗争的性质,正确评价有关人物。 2、学习作者把人物放在激烈的矛盾冲突中,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展示人物性格特征的写作方法。 3、归纳总结“因、如、举、谢、意”五个多义词的义项;了解“此也(耳)”“何以”两个句式的特点,并比较与现代汉语的不同。 过程与方法 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相结合,读文与读史相结合。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性认识性格决定命运,领导的个人决策与政治集团的利益息息相关。 【学习重难点】 1、分析“项羽”这个主要的人物形象。 2、理解“因、如、举、谢、意”等五个多义词义项,掌握两个句
2、式。【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 导入:(一)课前导读 请学生欣赏两首诗 垓下歌(项羽)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何! 学生默读理解。 提示:拔山,形容力大无比,甚至能把高山拔起来。盖世,气势高昂,可以压倒世上的一切。“逝”,奔驰。 这首楚辞体的诗歌大意是:自命不凡的天子不想承认眼前的现实,他认为这种局面是“时不利兮骓不逝”造成的,并非他的过错。而失败的关键是在历次战斗中一往无前的乌骓今天竞不肯率先冲出重围。他认为乌骓暗示着一切;过去的荣耀、现在的困境和未来的毁灭。最后,他走投无路,只有对勇敢跟随在身边的虞姬哭诉:“我可怎么安排你呀?” 大风歌 (刘邦) 大风起兮云
3、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学生默读理解; 提示:这首歌是刘邦打败项羽,统一天下后在平定鲸布叛乱回京(长安)途中,转道故乡沛县时所作。流露出他得天下、归故里得沾沾自喜之情和对今后国防的忧心。第一句指包括刘邦在内的群雄在各地纷纷起义,而最终只有他刘邦威望远扬天下。 同为交战双方,为何胜败迥异呢?鸿门宴可以让我们窥一斑而知全貌。(二)史记中有这样一段记载,项羽和刘邦都曾看到过秦始皇出巡时壮大的场面。项羽说:“彼可取而代之也。”刘邦却说:“大丈夫当如此也!”言为心声,可见两人都觊觎帝位的野心。但我们会发现,两人的语言表现出了不同的性格。二作家作品 学生回忆初中所学史记中的篇目,进一步
4、了解作家作品。司马迁(前145前87年后),字子长,西汉夏阳人,我国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公元前99年,司马迁上书替投降匈奴的汗将李陵辩解,触弄了汉武帝,获罪入狱,被处以宫刑。三年后出狱,发愤著书,历经10年艰辛写成史记,又称太史公记,记载了上自传说中的黄帝,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公元前100年),共3000多年的历史。史记全书一百三十篇,包括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八书共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 司马迁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使史记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对后世的影响极为巨大,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三.背景介绍 公元前20
5、9年陈胜吴广起义,出身楚国贵族世家的项梁、项羽叔侄和出身农民又当过亭长的刘邦,也先后起兵反秦。项梁拥立老楚怀王之孙为“楚怀王”,召集诸将结成反秦联盟,命主力军刘、项分南北两部,合力西击秦军,并约定“先入关中者王之”。公元前206年 10月,刘邦入关,降秦王子婴,还军霸上。后项羽率军西来屯军新丰鸿门,扬言同刘邦交战。公元前206年12月,在新丰鸿门举行宴会,课文以项羽是否发动进攻、刘邦是否安然逃席为主要矛盾展开。 题目解说 “鸿门”,即项羽率军屯兵的地点新丰鸿门,“鸿门宴”是一个暗藏杀机的宴会。项羽、刘邦谁能夺得天下,这次宴会可以说是一个转折点。 四.基础知识1.本文的异读字有: 破音异读:沛公
6、欲王关中(wng)道芷欲间行(jin) 通假异读:距关,毋内诸侯(同“拒”“纳”)要项伯(通“邀”)令将军与臣有郤(通“隙”) 愿项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通“背”)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通“早”)2.通假字 (1)距拒: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 (2)内纳: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 (3)要邀:张良出,要项伯。 (4)倍背: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5)蚤早: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6)郤隙: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 (7)坐座:置之坐上。 (8)不否 3.成语 (1)秋毫不敢有所近(秋毫无犯) (2)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3)劳苦而
7、功高如此(劳苦功高) (4)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5)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4.古今异义 (1)山东古:指崤山以东地区。今:指太行山东边的一个省。 (2)非常古:意外的变故。今:程度副词,很不一般。 (3)河北古:黄河以北地区。今:黄河北部的一个省。 (4)河南古:黄河以南地区。今:黄河南部的一个省。 (5)寿古:敬酒。今:长寿。 (6)细说古:小人的谗言。今:详细地讲述。 (7)婚姻古:儿女亲家。今:结婚的事或者说因结婚而主生的夫妻亲眷关系。 5.一词多义 (1)谢谢罪,道歉: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感谢:哙拜谢,起,立而饮之。 辞谢:告别:乃令张良留谢
8、。 (2)辞推辞:臣死且不避,厄酒安足辞! 告别: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 (3)故故旧,交情:君安与项伯有故? 因此:故听之 特意: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4)且将:且为之奈何 况且:臣死且不避,厄酒安足辞! (5)幸宠幸,亲近:妇女无所幸。 幸亏,幸而:故幸来告良。 (6)之到: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代词,这:为之奈何 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结构助词,的:今者有小人之言。 助词,衬字,无义:珍宝尽有之。 (7)去距离:相去四十里。 离去,离开:脱身独去。 (8)于向,对: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 比:长子臣。 在:复得见将军子此。 (9)因就此
9、:不如因善遇之。 就,于是: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趁势,趁机:因击沛公于坐,杀之。 (10)为任,做:使子婴为相。 替,给: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被: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作为:军中无以为乐。 是: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句末语气词:何辞为 6.词类活用 (1)名词用作动词: 沛公军(驻军,动词)霸上 沛公左司马使人言(告诉,动词)于项羽曰 沛公欲王(为王,称王,动词)关中 不可不语(告诉,动词) 吾得兄事(做事,侍奉,动词)之 籍(登记,动词)吏民 范增数目(使眼色,动词)项王 刑(施加肉刑,动词)人如恐不胜 道(取道,动词)芷阳 (2)形容词用作动词: 素善(友善,交好,动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鸿门宴 精品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