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共61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共61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共61页).doc(6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小学科学二年级下册优秀教案1认识常见材料【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通过观察活动,能识别出身边常见物品是由哪种材料制成的。 2举例说出常见材料玻璃、陶瓷、石材、布料、木材、纸、塑料、金属。科学探究:1在教师指导下,能利用多种感官观察、描述、比较常见材料的特征及性能。 科学态度:1愿意与同学合作观察,互相交流,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常见材料特征表现出探究兴趣、问题意识。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1了解人类可以利用科学技术改造旧材料,发明新材料、让生活环境不断得到改善。【教学重点】能识别出身边常见物品是由哪种材料制成的。【教学难点】利用多种感官观察、描述、比较常见材料的特征及性
2、能。【教学准备】教师材料:陶瓷花瓶1,玻璃杯1,衣服1,塑料碗1,刀1,磁铁1,铜勺1,铁锅1,铝罐1,金链1。学生材料:陶瓷片10片,玻璃10块,石头10块,布料丝绸10块、麻布10块,木料10块,纸软10张、硬10张,塑料块10块,金属铁、铜各10块,布袋10只,盒子。【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观察物品,认识材料1小朋友,仔细观察一下我们的教室,看看教室里的这些物品分别是用什么材料做的?2除了这些,老师还从家里带来了一些物品,小朋友看看,你们认识吗?它们又是用什么材料做的吗?(相机贴出陶瓷、玻璃、石材、布料、木材、纸、塑料、金属)想一想,像用这种材料制成的物品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
3、?3小结:看来,我们生活中的物品都是有各种各样的材料制成的,而陶瓷、玻璃、石材、布料等等都是我们最常见的材料,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生活中常见的材料。揭题,板书课题:1认识常见材料二、辨认物品,归类材料1过渡:认识了这些材料宝宝,下面我们来做一个游戏“给材料宝宝找自己的家”。要给这些宝宝找回自己的家,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哦,要求我们要具备哪些素质?(看得清,辨得准,放得快)2出示要求:(1)每个同学打开你的布袋子,将里面的物品按材料找到它的家里;(2)放好后小组讨论:为什么这么放?它们分别是用什么材料做的?3学生活动。4交流汇报。5深入研究:刚刚这位小朋友说得真好,像这种会发光、容易导电、传热等性
4、质的物质,我们把它叫做金属,金属也分很多种哦!有铜勺的铜、铁锅的铁、铝罐的铝、金子的金等等,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还有镍、钨金能新的金属加入金属这个大家庭!6小结:小朋友们当得真合格,给材料宝宝都找到了自己的家。三、识别物品,记录材料1过渡:刚才我们快速地给材料宝宝找到了家,现在我们来细细观察一下:你们的铅笔盒是由那些材料组成的?为什么要用这样的材料?2布置观察活动。3班级交流。4小结我们又发现了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用途,生活中有些物品根据不同的需要有时由好几种材料合成,这样使用起来功能会更好!四、观察布鞋,发现特点1生活中像笔袋这样由好几种材料合成的物品还有很多很多,大家来说说,还有那些呢?2老
5、师这里就有这样一双帆布鞋,请大家来看看,它的鞋面、鞋底、鞋带、鞋带孔都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这样制作有什么好处?五、作业设计课后观察自己家中的鞋子,看看都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都有什么用途,为什么?2.各种各样的杯子【教材分析】本节课作为“它们是用什么做的”单元的第二课,有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和功能,承接第一课对各种材料的简单认识,为第三课神奇的新材料做好铺垫,本节课将研究聚焦在“杯子”这样一个具体的事物上,在对材料辨识的基础上细化对各种材料特点的认知,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指导学生观察、描述物体的特征、材料的性能,因此本节课重在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就学生各自的发现进行交流、质疑、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6、丰富学生对材料的感性认识。【学情分析】二年级学生爱思考并乐于发言,但观察描述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及小组合作能力还比较薄弱,因此在课堂上设计了多个环节给学生充分表达的机会,用一些问题支架帮助学生表达他们对材料特点的认识,引导学生用科学简练的语言进行描述,鼓励学生小组合作时耐心倾听别人的想法,商量后共同解决问题;二年级学生的思维形式以形象思维为主,因此在课堂上采用实物教学,让学生用看一看、掂一掂、捏一捏、摸一摸等方法感受杯子的不同,发现各种材料的特点;二年级学生已有一定的生活经验,知道一些常见杯子的材料,对其它能做成杯子的材料认知不够全面,因此可拓展竹杯、玉杯、紫砂杯、木鱼石杯等,丰富学生对杯子材料
7、的认识。【教学目标】1能举例说出做杯子的各种材料的简单特点。2观察并描述保温杯各部分的材料,并说出使用这种材料的目的。3能想办法解决不同材料杯子的问题。【教学重点】观察描述不同材料的特点。【教学难点】能想办法解决不同材料杯子的问题。【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教具:PPT、视频。2.学具:每组一个信封(内装任务单)、4张记录单、笔、1个玻璃杯、1个陶瓷杯、1个塑料杯、1个金属杯、1个木杯、1个纸杯。学生准备:1.课前搜集各种各样的杯子。2.组长准备1个装有热水的保温杯(温度稍高)。【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 导入1课前我请你们搜集各种各样的杯子,你们找到了什么材料做成的杯子?(请几名
8、学生发言,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实物:玻璃杯、陶瓷杯、塑料杯、金属杯、木杯、纸杯)2小结:原来很多材料都能做成杯子,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各种各样的杯子”。【板书:各种各样的杯子】设计意图:通过课前让学生搜集各种各样的杯子,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杯子的材料是多样的,巩固学生对常见材料的认识,为学习新课做好铺垫。二、比较杯子1 材料不同,做出来的杯子各有特点。怎么比较研究它们的不同点呢?(请学生发言)【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2 小结:我们可以用“看一看”透明度、“掂一掂”轻重、“捏一捏”软硬、“倒热水摸一摸”冷热的方法比较杯子的不同。3 提出实验要求(1)提醒:倒热水时注意安全。(2)(出示记录单)我给每
9、组准备了记录单,小组要合作,边观察边记录。你们发现杯子有什么特点,请在相应特点旁边的中打“”。(3)实验结束后收材料。4学生取材料,开始实验。5实验结束,收拾整理材料。6汇报交流:用“看一看”的方法,你们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以“我用 的方法发现 (材 料)杯 。”的句式说说不同材料杯子的特点,其他学生进行补充。)7小结:原来杯子有这么多特点呢。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设计和使用简单的观察方法,比如摸一摸、看一看、掂一掂、捏一捏等进行观察探究,学习用科学的语言描述各种材料的特点,辨识各种简单材料,发现并解释各种材料的特点。三、 学习提出问题,解决问题1 你喜欢哪种材料做成的杯子,为什么?(引导学生
10、用“我喜欢 (材料)杯,因为它 ”回答)2 你不喜欢哪种材料做成的杯子,为什么?(引导学生用“我不喜欢 (材料)杯,因为它 ”回答)3 同学们发现某些杯子存在问题,既然遇到问题我们应该怎么办?4我给每组出了1个难题,它藏在信封里,请你们尽可能多地想出解决方案,用图或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5学生取出任务单,小组商量讨论,填写记录单。6汇报交流:“金属杯烫手”,怎么办?(请学生回答,其他组同学补充。)“玻璃杯易碎”,怎么办?(请学生回答,其他组同学补充。)“纸杯太软”,怎么办?(请学生回答,其他组同学补充。)7 小结:你们很爱动脑筋哦,想到了这么多解决办法,真厉害!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发现杯子会因为材
11、料的特点而体现出一些缺点,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解决办法,从而总结发现材料的使用价值。四、 观察交流保温杯的材料1最近天冷,我发现很多同学都用上了保温杯,它不仅保温效果好,而且比较硬、不烫手、不易碎。2保温杯用了哪些材料?请你们打开组内的保温杯研究下。3学生以小组形式研究保温杯。4我们一起打开看一看。(出示杯子的结构名称)这是杯体,用的什么材料?这是密封圈,用的什么材料?.5杯体为什么用金属材料?密封圈为什么用橡胶材料?杯嘴为什么用塑料材料?(杯体用了双层金属,中间抽取真空的方式实现保温的效果;橡胶易变形,能达到密封效果。)6小结:每种材料都有它的特点,我们可以把不同材料的优点集中起来,做成想
12、要的物品。设计意图:通过观察保温杯各部分由什么材料制成,再次巩固学生对各种材料的认识,通过根据材料的特点说明选择这种材料的理由,将学生对材料特点与功能之间的初步发现迁移至新情境。五、 拓展延伸1今天我们一起研究了各种各样的杯子,了解了杯子材料的特点。用哪种材料的杯子喝水更安全呢?一起来看一段视频。(播放视频)2小结:玻璃杯比较安全,但要注意冷热交替时可能会发生爆裂,高温烧制的陶瓷杯也相对比较安全,但要注意挑选无色的哦。3其实还有其它材料做成的杯子呢。(出示竹杯、玉杯、紫砂杯、木鱼石杯图片)4这些杯子也因材料的不同而各具特色。课后请你们当一名小小设计师,利用材料的特点设计一个未来的杯子!设计意图
13、:帮助学生巩固复习这节课学到的内容,最后激发学生思考未来的杯子可能是什么样的,激发学生继续研究杯子的兴趣。【板书设计】各种各样的杯子摸捏看掂 透明度 轻重 软硬 冷热【课后反思】本节课目标已达到。通过让学生充分地调动感官探索不同材料杯子的特点,从而解决本节课的重点。学生对看一看、掂一掂、捏一捏的结果基本一致,对玻璃杯、陶瓷杯、纸杯这三种杯子“摸一摸”的结果存在争议,主要是因为保温杯中水的温度不同,结果也会有所不同,因此在课堂上我引导学生思考倒入热水后哪种杯子摸起来最热,哪种杯子摸起来最冷,从而发现金属杯传热性最强,木杯传热性最弱,其它材料的杯子居中。本节课的难点是能想办法解决不同材料杯子的问题
14、。考虑到本节课时间比较紧张,因此我让每组学生围绕一个问题尽可能多地思考解决办法,引导他们深入地思考问题,给予充足时间交流后,学生想到了戴手套、用湿毛巾包裹金属杯、金属杯外面套塑料皮等方法解决金属杯烫手这个问题;玻璃杯、陶瓷杯外面套上不易碎材料做成的套子、包裹塑料气泡膜来解决易碎问题;对于纸杯太软这个问题,有学生想到叠加多层纸杯、在外面加一层硬的其它材料等方法,通过这样的思维过程,学生们发现了原来问题的答案并不是单一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很多种。本节课还有一个操作环节是观察保温杯的材料,学生观察时容易忽略橡胶做的胶垫、密封圈,教师巡回指导时可引导学生注意观察,从而为后面的汇报交流作好铺垫。 “”。
15、 “”。 “”。 “”。 3.神奇的新材料【教材分析】本课是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它们是什么做的中的第三课神奇的新材料,课程内容是依据技术与工程领域的内容标准设计的,对应新课标16.2:工程和技术产品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这一条,其中二年级段的教学目标是“体会生活中的科技产品给人们带来便利、快捷和舒适”。通过前面两课的学习,学生认识了生活中各种各样的材料,观察探究了不同材料的不同特点。本课学生通过观察雨打不湿荷叶的现象,动手制作不沾水不沾灰的“材料”亲身体会新材料的神奇,并引发兴趣探知、了解更多的新材料。【学情分析】通过前两课的学习,学生认识了生活中各种各样的材料,观察探究了不同材料的一般特
16、点,在认知、观察比较、动手探究等方面都为本课认识神奇新材料打下了基础。生活中很多物体都会被雨水打湿,而荷叶却不会,由这一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让学生通过观察荷叶不沾水不沾灰的现象,再到自己动手制作不沾水不沾灰的“材料”,了解更多的新材料。 二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思维敏锐,拥有很强的创新能力和好奇心,在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时候要激发他们的探索欲,让学生在学习科学知识的基础上,学习科学家思考问题的方式。但是低年级学生观察描述能力较弱,可以使用集中观察共同描述的方法,互相启发,共同交流。【教学目标】1发现荷叶不沾水、水滴卷走荷叶上粉笔灰的奇特现象。2能用蜡烛火焰熏黑纸杯底,并发现蜡烛黑灰不沾水
17、、水滴卷走黑灰上粉笔灰的奇特现象。3知道一些新材料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的便利。4愿意与同学合作观察,互相交流。【教学重点】了解一些新材料及其用途。【教学难点】用蜡烛火焰熏黑纸杯底。【教学准备】教师材料:相关视频资料,火柴或打火机。学生材料:烧杯(装少量水)、纸杯、蜡烛、滴管、粉笔、记录单、抹布等。【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情景导入1同学们都观察过雨打荷叶的情景吗?我们来观看一段视频(多媒体播放雨打荷叶)。谁来说说雨打在荷叶上是什么样的? 2大家有没有发现,荷叶上有很多的小水珠?它是什么样的?下雨的时候雨会打湿地面,打湿我们的衣服,头发等等,但是为什么打不湿荷叶呢?(生答)二、探索“雨
18、打荷叶”的秘密模拟雨打荷叶的情景:1出示荷叶图片。2老师这里有荷叶,每个小组给荷叶上滴水试试,在实验的过程中说说你观察到了什么?(分发荷叶)3学生实验,并交流汇报。4是不是所有的叶子都像荷叶这样呢?课前老师让大家收集了不同的叶子,现在大家把你带的叶子拿出来,也在上面滴一两滴水,观察是否和荷叶一样。5现在我们再往两种叶子上撒点粉笔灰试试,你观察到了什么?6通过对比,你说说荷叶有什么特点?板书:不沾水,不沾灰 7你猜猜荷叶为什么能不沾水不沾灰呢?咱们一起看一段视频揭秘一下。(播放视频)8我们通过视频了解到具有荷叶这样特点带的, 我们叫“荷叶效应”,版书:荷叶效应设计意图:从“雨打荷叶”延伸到日常生
19、活中防水的例子,能初步了解孩子们日常生活中的积累,并且把科学课程和日常生活联系起来。 9荷叶这样特性有没有给你启发?你觉得可以应用在什么地方呢?学生回答。 10咱们看看科学家受到启发都做了什么?(播放视频)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神奇的新材料,出示课题。 三、做“蜡烛灰上滚水滴”实验1你想不想像科学家一样,把普通材料改造成具有荷叶效应的新材料呢,咱们挑战一下!2这是一只普通的纸杯,(实物展台)我在杯底滴一滴水,然后晃动纸杯,你看到了什么?学生回答。我们现在就把它改造成具有荷叶效应的材料,怎么改造呢?大家看视频(播放视频)。在做这个实验时你想提醒同学们注意什么?出示PPT 小组活动: 3通过实验你看
20、到了什么实验现象? 设计意图:经历一次科学的探究过程,掌握实验的基本方法。从实验走向现实生活中的纳米布料,并亲身体验这种神奇新材料的特别之处,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感触。四、科技改变生活1今日同学们表现得太棒了,竟然和科学家一样,受到荷叶启发,不断实验,最终创造了可以在生活中使用的具有荷叶效应的材料。2在我们的身边除了纳米材料还有哪些随处可见的新型材料呢?(播放视频)3你希望发明一种什么样的新材料来方便我们的生活呢?学生思考回答。设计意图:感受科技进步对人类生产生活的积极意义,并从学到的知识拓展到未来你可以利用这种神奇的新材料制作什么东西,展开头脑风暴进行深度思考,使其向真正的科学家更进一步。【板
21、书设计】4.磁铁的吸力【教学目标】1通过探究和玩磁铁的活动,知道磁铁能够吸引铁和镍,磁力可以传递。知道能够隔物吸铁。 2通过交流,知道磁铁在生活中的一些用途。3能利用磁铁的特性解决生活中的困难。4在玩的活动中感受科学的乐趣。【教学重点】通过探究活动,知道磁铁能够吸引铁和镍,了解磁铁在生活中的一些用特性途。【教学难点】通过探究,知道磁力可以传递,磁铁能够隔物吸铁。【教学准备】教师材料:教学课件。学生材料:各种形状的磁铁,铁钉、镍、一元硬币、一角硬币、回形针、夹子、可乐罐片、铜钥匙等各种金属物品及橡皮擦、塑料条、小木块、玻璃瓶、希沃课件等等【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新课1小魔术:同
22、学们,喜不喜欢看魔术表演,今天老师给大家表演会飞的纸蝴蝶,(那出示自制纸蝴蝶),老师给这只蝴蝶施加魔力,蝴蝶就会翩翩起舞。相不相信?下面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刻。 2教师:谁能帮老师揭开这个魔力的秘密啊, 学生:是磁铁的原因(真聪明,被你们发现了) 3教师:魔力就在这根磁铁棒,这节课我们就上磁铁的吸力。磁铁的吸力也叫磁力。4揭示课题:磁铁的吸力(希沃出示课题)(板书)并介绍常见的磁铁 二、用磁铁吸各种物品1教师引导:老师还有个物品超市(出示)问:你们认为磁铁能吸起这些物品吗? 让学生预测,,有的学生说金属能吸,有的学生说不能。2教师:你们说的都是预测,怎样才能证明你们的预测呢? 好,我们做个游戏,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部编版二 年级 下册 科学 教案 61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